主体间性理论2_第1页
主体间性理论2_第2页
主体间性理论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体间性理论与课堂教学的结合 摘要:在课堂教学中,经历了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发展到主体间性的阶段。主体间性理论是 哲学学理的逻辑必然,实践发展的内在要求。它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生生和谐相处、智慧生成的终极理念,是 现实和未来课堂教学的价值追求,对当前改革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基本形式。但随着社会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针对课堂教学 的缺陷进行的改革也风起云涌,以能力或作业分组、以年龄或成绩分组等。课堂教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只能 在发展中不断完善,而不能完全取消。教师本位的传统教育观和学生本位的现代教育观虽然路径不同,但是在 指导思想方面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移植到教学中来,移植到人与人、教师与学生、学生 与学生关系中来。其实主客关系与主体间关系不能等同,更不能以主客关系代替主体同关系。当然在教学中既 有主客关系更有主体间关系,强调主体间关系并不是否认教学中不存在主客关系,而是说我们强调主体间关系 对当前改革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体间性的内涵与实质 主体间性又称交互主体性、共主体性等,是现象学、解释学、存在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哲学的重要概念。它 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哲学。主体性是主体与客体(包括自然和作为客体的人) 发生关系时 所表现出来的以“自我” 为中心的能动性、占有性等个体特征,而主体问性则是主体与主体交往活动中表现出来 以“共主体(交互主体)” 为中心的和谐一致等集体特征。主体间性是主体之间在语言和行为上交往平等、双向互动、 主动对话和相互理解和融合的关系,是不同主体取得共识,通过共识表现的一致性。可见主体性是代表着西方 主体性哲学的现代走向,即抛弃了个人主体性的“唯我性”,保留了选择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实现纯粹主体性 到交互主体性的最重要的转变。在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学生要么乖巧听话、高分低能,要么 自我中心、主体性畸变。而实践教学中,教与学相互依存共在,主体间性教育就是对主客体关系指导下的个人 主体性教育的否定和超越。当然克服主体性困境,并不是消解主体性,而是改变对主体性的理解方式,主体性 不仅是主客体关系下的主体性,而且也是主体问关系中的主体性,即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教育不是孤立的 个体活动,而是主体问共同活动,不仅具有个性化意义,而且具有主体间的普遍意义。师生谁也不是客体,教 师和学生始终是主体,谁也不能控制谁或者强行把意志意见加于另一方。教育理论走向主体间性教育理论是理 论的必然和实践的需求,主体间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价值,它改变了师生的主客对立情形,定位了和谐的师生 关系,还原了教育的本真间性。 二、主体间性理论下的课堂教学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人的社会存在与自我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他必须通过交往活动在自身的双重 存在状态中建立联系,这样才能使作为主体的人发展自身。在现实中,人们正是通过接受教育来更好地发挥自 身的主体性,并在众多主体中彰显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课堂中的师生交往也是如此,学生和教师等多个主体 在相互理解和融合的基础上,发挥他们的主体性。它以语言为媒介,激发学生创造性思想的生成,达成精神上 的共识,师生就是在这种交往互动中凸显主体间性。在课堂中,师生的交往活动成了每个行为主体活动的一个 基本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建立起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主体的互动关系。教师只有把学生当作主体, 才有可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发展过程中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主体与主体的交互中体现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 由此,多主体的需要才能在一定的规范调节下得到合理满足,最终实现学生的自我发展。可见,教师只有从教 学实践出发,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主体间性,才能真正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深层 沟通。因此,对主体间性的追求也应该是教育、教学的应有之意。 课堂模式影响着师生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传统的课堂以传授死气沉沉的书本知识为主,而忽视了学生主 体性的发挥。而“生命课堂” 就是使知识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使它呈现出生命态。 生命课堂的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教学的研究者;学生的学习方 式是多样的、富有体验性的;教师的教学是创造性的教学和有效地教学。从而提出了重建课堂的口号:把课堂 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生命课堂”是动态多样的,每个 生命的活动都是富有个性的、灵活的,是平等的、民主的。由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 与创造,课堂变成了学生自由想象的空间,不断擦出智慧的火花,同时,课堂也变成了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的 舞台。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才能使师生主体间性的交往关系得到充分的发展和体现。 3、主体间性理论运用于课堂教学的实践路向 改变课堂教学中一对多的单向活动,形成课堂教学中主体间多向互动交往的生命活动。已往的教育本体论 把教学活动仅仅认定为是人的实践活动,而并没有把人对物和人对人的实践活动明确地区分。课堂教学不仅是 一种社会实践活动,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堂教学活动主要是发生在主体与主体之间而非主体与 客体之间的实践活动,是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发展为宗旨的实践活动,课堂中人与人的交往是以受教育者的发 展为目的,教师不能像对待物一样对待学生,学生不能如同物一般成为教师改造的对象。课堂教学的本质就是 一种主体间意义交往的生命实践活动。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一位教师和几十位学生组成的课堂模式,固守着 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灌输形式,教师是管理者角色,学生是群众角色,教师以救世主和话语权威的姿态对待学 生,即便有提问或课堂对话,教师的标准答案早早等候在那来衡量学生的多种多样的答案,如果这样的事情发 生在数理化等理工科学科中还有一定的合理性,如果发生在语文等人文学科中就更会有很大的问题,如天空是 什么颜色?难道只有答蓝色才是标准的惟一的答案!显然这样的答案对学生而言是一种约束和控制,是对他们的 想象力、创造性的扼杀。其实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言,教育不同训练的地方在于训练是一种心灵隔离的活动,人 成为了纯粹的客体,而教育是教师对学生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 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的天性。课堂交往是意义和 生命的交往,人格平等意义上的“对称的交往形式”的交往是必须的,但也是浅层面的交往意义。师生的主体性 高低与主体地位高低有密切的关系,但与判断是否是主体基本没有多少关系。以前在教学中我们经常把“主体性 低”当作判断是否是主体的标准是极其错误的,导致了师生关系的对立局面,老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的二者的不 可通约性,其实师生、生生关系始终是主体间的关系,他们的深层关系是多向互动的完整精神意义交流的生命 关系。所以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主体间多向互动交往的共享,共享精神、知识、智慧、意义等,在共享中相 互造就。 改变课堂教学的灌输定势,在主体间建构生成知识。生成课程要求师生要相互理解对话;意味着学生甚至 包括教师通过主体实践和交往,在原有的认知基础上获得生动的发展;意味着课程不只是由教材这一单一因素 构成的静态课程,而是师生、教材、环境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态生长的建构性课程。现实中教师往往在 课堂上洋洋洒洒、口若悬河,学生听得迷迷糊糊、不知所云。教师的板书整齐、教案认真、普通话流利,但就 是学生一无兴趣无心得,师生间失去了交流交往的最底线,是一种最失败的教学;次之,就是学生把老师讲的 内容照单全收,基本不用自己的大脑分析整理,照猫画虎;较好的教学就是学生把老师讲课内容不仅认真听了, 而且消化了,成为自己的知识。要普遍提高学生的素质,教师这一主体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指导作用, 体现课堂人群里平等中的首席位置。当然在探究过程中,一要讲求方式方法,灵活性、多样性与规范性、程序 性相结合。二要认识到学生对教材文本的理解不是再现或复原出文本的原意,而是学生在“前理解”的基础上富 有创造性地对文本进行新的视界理解,达到师生、生生间的情感、意识、人格力量的交融,对自己小我的超越。 三要避免教师成为当然的权威者和知识的供应商,对学生耳提面命,不能与学生平等相待,更不能向学生敞开 心扉。而是在师生具有个体性同时又不失去共通性、主体间性情况下,促成双方认知结构的不断改组和重建。 变革课堂教学的单一知识目标取向,逐渐走向知、情、意、行综合目标。课堂教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最终回归于生活,应该是生活的应然状态。当前虽然课堂教学的理论与实验花样翻新、推陈出新,但是实践层 面并没有因此而变化了多少,一贯的课堂教学模式具有超强的稳定性,旧的教育思想和行为也深深扎根于教师 的日常教学观念和活动中,教学依旧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为主要教学任务,以考试为主要教 学手段,实践中学生素质的整体下滑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课堂教学种种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也更说明课堂教学 是综合性、灵活性和愉悦性的统一,未来课堂教学必须走向知、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