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_第1页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_第2页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_第3页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枫桥夜泊诗与寒山寺 (唐)张继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寒山寺本来只是苏州城外一座小寺,自从张继此诗流传之后,成为一处名胜古迹。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唐天宝十二年(公元 753 年)进士。大历 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盐铁判官。高仲武编中兴间气集,选录至德元年至大历 暮年诗人 26 家的诗 132 首,其中有张继诗三首。高仲武评云:“员外累代词伯,积习弓裘。 其于为文,不自雕饰。及尔登第,秀发当时。诗体清迥,有道者风。如女停襄邑杼,农 废汶阳耕,可谓事理双切。又火燎原犹热,风摇海未平,比兴深矣。”从评语看来, 可知他家世代是诗人。他的诗见于全唐诗者,只有四十余首,其中可能还混入了别人 的诗。但宋人叶梦得说:“张继诗三十余篇,余家有之。”(石林诗话)可知他的诗, 在南宋时已仅存三十余首了。 在唐代诗人中,张继不是大家,恐怕也算不上名家,如果这首枫桥夜泊诗没有 流存下来,可能今天我们已忘记了他的名字。这首诗是当年张继进京考试名落孙山,归途 中夜泊枫桥写下的千古绝唱。他中了进士后,倒没有写出什么好诗。这首诗首先被选入 中兴间气集,题目是夜泊松江。以后历代诗选,都收入此诗,后来被收入唐诗 三百首,才使这首诗传诵于众口。我们知道,全唐诗收录 2300 多位诗人的 42000 多 首诗歌!诗作能被收入唐诗三百首着实不易。 对枫桥夜泊诗,曾有诸多疑问。关于这首诗的诗题,就有人产生了怀疑。有人 说,如果张继的船就停泊在寒山寺外枫桥下,那么他听到的半夜钟声,一定就从岸上寺中 发出,为什么他的诗句说是“姑苏城外寒山寺”,而且这钟声是“到”客船呢?中兴间 气集选此诗,题为夜泊松江,应是此诗的原题。诗中第一句“乌啼”,有人以为乃 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此句中的“霜满天”,有人说,“霜,不 可能满天。” 但 庾信和裴仪同秋日诗曰:“霜天林木燥,秋气风云高“。杜甫季 秋江村诗曰“渭琴将暇日,白首望霜天”。看来,“霜满天”似可理解为“满地是霜的 深秋天气”。对第二句的“江枫”也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江,指寒山寺大门西侧的 江树桥;枫,即枫桥。喻守真编著唐诗三百首详析谓,“霜满”、“江枫”,隐指时 令为秋。陈新注唐人绝句选则谓,“江枫”,水边的枫树,枫叶经霜变红,和渔船上 的灯火都是鲜明的色彩。“江枫”或是双关语。宋龚明之中吴纪闻作“江村渔火”, “江枫”已成“江村”。诗句中的“愁眠”,有人说是苏州的山名,但清人毛先舒说, “后人因张继之诗,始改山名愁眠。另外,对最后一句中“夜半钟声”,欧阳修在六一 诗话中说:“唐人有云:姑苏台下寒山寺,半夜钟声到客船。说者亦云:句则佳矣,其 如三更不是打钟时。”他以为三更半夜,不是打钟的时候,故诗句虽佳,却不符合现实。 对于欧阳修的看法,许多人都不同意。且看白居易诗:“新秋松影下,半夜钟声后。”皇 甫冉诗:“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温庭筠诗:“悠然旅思频回首,无复松窗半夜钟。 ”宋代范元实又从南史找到半夜钟的典故。石林诗话又证明南宋时苏州佛寺还在 夜半打钟。清初孙枝蔚枫桥:“依旧钟声夜过半,谁知张继善吟哦?老夫独少诗中画, 始觉平生怨愤多。”说明直到清代,寒山寺仍半夜鸣钟。看来,大家欧阳修也有疏忽的时 候。 张继借寒山寺使他的诗作得以更广泛的传播, 寒山寺因枫桥夜泊诗而驰名。 可谓“诗以寺传,寺以诗名”。寒山寺内还珍藏着宋代、明代、清代、民国年间以及现代 文人学者写的枫桥夜泊诗碑。由清代经学家俞樾(曲园)写刻了一块诗碑,保存完好。俞 曲园这块碑正面写张继诗,后附跋语三行。这块诗碑极为中外人士所珍视,拓本流传甚广。 日本旅游者,来到中国,必去寒山寺观光,顺便买一张俞曲园写的诗碑拓本回去作纪念。 诗碑中还有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李大钊 30 岁时用行草书写的枫桥夜泊诗。2005 年 11 月苏州著名书画家与寒山寺僧众共同举行弘法联谊活动。活动中,寒山寺法祖和尚性空长 老为大家作了开示,书画家们为寒山寺题字、作画。这是颇具品位的活动,但是似乎并未 留下令世人注目的佳作。 寒山寺位于苏州阊门外的枫桥镇,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502519 年)。 寒山寺最初的名字叫“妙利普明塔院”。后来在唐代贞观年间,这里来了两位天台山的高 僧寒山和拾得,才改名为“寒山寺”。传说寒山、拾得分别是文殊、普贤菩萨的化身,后 来被人识破,两人就双双乘鹤而去。又传说拾得和尚乘了寒山寺里的一口钟,飘洋过海东 渡日本,到了一个名叫萨堤的地方,传播佛学和中国文化。 寒山寺景区拥有“古寺、古桥、古关、古镇、古运河“。古寺即寒山寺。古桥指寒山 寺两侧大运河上的江村桥和枫桥,即张继诗中“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江、枫这两座桥。古 关指大运河和上塘河交汇处的铁铃关,建于 1557 年,为明代抗击倭寇的关隘,城楼雄伟, 现设抗倭史迹陈列室。铁铃关、浒墅关、白虎关是历史上有名的“苏州三关“。古镇就是枫 桥镇,粉墙黛瓦,一派姑苏水乡风光。古运河即开凿于隋炀帝时的京杭大运河,全长 1794 公里,从寺前流过。 流行歌曲涛声依旧,也增加了寒山寺的知名度。著名词曲作家陈小奇,1978- 1982 年就读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83 年开始从事歌曲创作,至今已在大陆、台湾、香港等数 十个唱片公司录制出版歌曲作品约两千首,其中作曲约两百首。涛声依旧是陈小奇最好 的作品。好处并不在他化用了唐诗枫桥夜泊,而在于他注入的现代质问:“今天的你 我能否重复昨天的故事,这一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客船?”在当今泛滥“爱得死去活来” 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其语言的品位显得格外脱俗而淡雅。 寒山寺的钟,历来受到诗人们的题咏,这在文学史上是罕见的。相传张继诗中所涉 及的钟,历经沧桑,在明末流入日本。清末,日本友人四处探寻,欲将此钟归还,但终无 下落,便募捐集资,在日本明治 38 年由小林诚等一批工匠精心铸成一对青铜钟,一口留在 日本观山寺,一口送来苏州寒山寺,在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史册中写下了美好的 一页。在日本,苏州寒山寺几乎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除夕寒山寺聆听 108 响迎新年钟声活动是苏州经久不衰的活动。唐代大智禅师怀海 创立“百丈清规”佛教典仪中规定在晨昏二时鸣大钟 108 声,以“觉醒百八烦恼之迷梦”。 “洪钟初叩,宝偈高吟,上彻天堂,下通地府”。根据我国佛教经典和风俗,108 响钟声 有 3 种含意:第一种含意是因为一年有 12 个月 24 个节气 72 个候(“五天为一候”),把 12、24、72 相加正好是 108,既代表一年,又符合 108 种烦恼之数。所以要听 108 下钟声, 表示回顾旧岁,迎接新春的意思。第二种含意是表示对佛门 108 位长老的怀念。第三种是 说人生祸福相依,沉浮无常,一年中有 108 个烦恼,佛经上有“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