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酸盐含量检测1课时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选修一专题一课题3人教版_第1页
亚硝酸盐含量检测1课时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选修一专题一课题3人教版_第2页
亚硝酸盐含量检测1课时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选修一专题一课题3人教版_第3页
亚硝酸盐含量检测1课时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选修一专题一课题3人教版_第4页
亚硝酸盐含量检测1课时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选修一专题一课题3人教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 l 传统发酵技术的应用 课题 3 亚硝酸盐含量检测 测试题 知识点:亚硝酸盐含量检测原理 1有关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B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对显色反应样品进行目测,可精确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 D要设置空白比色管做对照 2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需在盐酸酸化条件下 B重氮化反应后,与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对显色反应后的样品进行目测,可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精确含量 D配制溶液所用的提取剂为氯化镉与氯化钡 知识点:结果分析与评价 3.在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 知识点:泡菜制作菌种 4乳酸菌培养液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 生长,原因是( )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细菌会发生质壁分离 C改变了乳酸菌的 pH 值 D葡萄糖不是乳酸菌的原料 5.泡菜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他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 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竞争 B种内互助、种间竞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竞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知识点:综合应用 6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时操作的步骤为_、_、_、_。其中 在制备标准显色液时用刻度移液管吸取 0.2mL、0.4mL、0.6mL、0.8mL、1.0mL 和 1.5mL 亚硝 酸钠溶液,分别置于 50mL 比色管中,再另取 1 支比色管作为_。在各试管中分别加入 2.0mL_溶液,混匀,静置 35min 后,各加入 1.0mL 的_溶液,添加 _,使各比色管内溶液总体积为 50mL;比色一般用_法,可大致估算出泡菜中 亚硝酸盐的含量。 7.亚硝酸盐的测定步骤包括:样品处理测定标准曲线的绘制计算。根据该过程回答 下列问题。 (1)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因为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 的反应产物能与 N1萘基乙二胺偶联成 色化合物。进行进行样品测定时,还 要取等量水进行同样的测定,目的是 。 (2)热水洗坛内壁两次。作用 。 (3)加入白酒的作用: 。 (4)用水封闭坛口,作用: 。不封闭的后果: 。 (5)如果加入一些已经腌制过的泡菜汁更好。加泡菜汁的作用 。 8. 泡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喜欢的一种食品,但是泡菜中却含有亚硝酸盐,当人体摄 入的亚硝酸盐总量达到 0.3 g0.5 g 时,会引起中毒,达到 3 g 时,会引起死亡,我国卫生标 准规定,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在酱菜中不得超过 20 mg/kg。膳食中的绝大部分亚硝酸盐在人体 内以“过客”的形式随尿液排出,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下,才会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 针对泡菜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亚硝酸盐的事实,某中学生物活动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不同食 盐浓度和发酵时间对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影响。 (1)请补充实验设计的空缺内容。 制作泡菜的原理:_。 测量指标及方法:亚硝酸盐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反应后形成_色染料。先使泡 菜样液及一系列已知浓度的亚硝酸盐溶液分别与化学物质发生显色反应,然后通过 _,可以估测出泡菜样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确定浓度梯度:经过查找资料和初步实验,发现当食盐浓度为 3%以下时,制作的泡菜 容易发生腐败,而当食盐浓度在 8%以上时,制作的泡菜又容易成为咸腌菜。因此,分别设计 了 3%、 5%、 7%的食盐浓度梯度来制作泡菜。 选择实验材料:红萝卜和白萝卜,哪种更适合于用做实验材料?_,理由是 _ _。 制作泡菜:将实验材料分成 3 组制作泡菜,除了实验材料的重量相同外,还要保证每 组泡菜的_相同。 从第三天开始,定期测定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请在下面的方框中帮助该小组设计 一个用于实验记录的表格。 (2)下图是该生物活动小组记录的三种食盐浓度制作的泡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与发酵天数 的关系图。 人教版生物教案选修一 专题一课题三 第 3 页共 5 页 根据此实验结果,请你给出制作泡菜的最佳指导意见: _。 你给出此建议的理由是:食盐浓度为 3%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总体上在 3 坛泡菜中 _;食盐浓度为 5%的泡菜在发酵初期亚硝酸盐含量迅速升高,且亚硝酸盐含量变化 最_,但从发酵 11 d 后亚硝酸盐含量降到最低值,而食盐浓度为 7%的泡菜中亚硝酸 盐含量变化不大,虽一直处于较低数值,但容易成为_。 9.泡菜是我国人民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 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后者具有致癌作用。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探究泡菜在腌 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期的时期。进行了如下实验:选 1、2、3 只容积相同 的泡菜坛,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蔬菜;再在坛中加满经煮沸、冷却的质量分数为 10%的食 盐溶液;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封坛,并置于 1520环境中; 以后每隔 4 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腌熟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 16 天。所得数据如下表所 列: 亚硝酸盐含量 (mg/Kg) 封坛前 第 4 天 第 8 天 第 12 天 第 16 天 1 号坛 0.15 0.6 0.2 0.1 0.1 2 号坛 0.15 0.2 0.1 0.05 0.05 3 号坛 0.15 0.7 0.6 0.2 0.2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在该项研究中,要同时取同样处置的 3 只坛的目的是 。 (2)实验中 3 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_(举出一种即可) 。 (3)仔细分析上述主要研究步骤,发现该项研究中缺乏对照组,对照组主要设计思路是 _。 (4)试以坐标曲线表示上述实验结果,并根据曲线得出合理结论。 时间(天) 亚硝酸盐含量(mg/Kg 蔬菜) 根据曲线得出结论:_。 【参考答案】 1.C 2.C 3.C 4.B 5.B 6. 配制溶液 制备标准显色液 制备样品处理液 比色 空白对照 对氨基苯磺酸 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 蒸馏水 目测 7.(1)比色法 紫红 作为对照 (2)除去杂物和微生物 (3)白酒可抑制泡菜表面杂菌的生长,它也是一种调味剂,可增加醇香感 (4)水封闭坛口起着使坛内与坛外空气隔绝的作用,空气中 21是氧气,这是最简易 的造成无氧环境的方法。这样,坛内可利用蔬菜中天然存在的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 如不 封闭,则会有许多需氧菌生长,蔬菜会腐烂 (5)相当于接种已经扩增的发酵菌,可减少腌制时间 8.(1)利用乳酸菌在无氧的环境下大量繁殖并发酵产生乳酸而制作泡菜 玫瑰红 对比颜色 白萝卜 避免植物中色素对显色反应的干扰 制作过程(或培养、发酵条件) 表格示例如下: 3% (1 号坛) 5% (2 号坛) 7% (3 号坛) 第 3 天 第 5 天 第 7 天 (2)用 5%的食盐浓度制作泡菜比较适合食用,但要在发酵时间达 11 天(或 9 天)以后食用 才比较适宜 最高 大 咸腌菜 9.(1)减少实验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