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努力就不应爱抱怨_第1页
不努力就不应爱抱怨_第2页
不努力就不应爱抱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近,母校一则牛人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受到了许多年轻学弟学妹的敬仰。这位现年 28 岁的华科本科校友获得了湖南大学的木土工程教授职位。24 岁毕业那年,他留美读博,3 年后毕业,去了美孚做高级工程师。随后作为国家千人青年计划,回国取得了这份殊胜的 成绩。一般来说,国内一流大学(top20)的年轻教授普遍也在 35 岁至上,不少 40 岁以上的 大学教师还只有副教授职称。这位校友能取得这样的成绩,虽然和其在美国留学发表的顶 尖学术论文直接相关,但这等实力却有赖于本科的积累和始终如一的奋斗精神。 他自己在日志中写到:“我把大学时取得的成绩归结于我的努力,现在我都非常肯定地说, 我当时花在学习和思考上的时间,比 99%的同学都要多。 ” 每天早上 7 点就去自习室,经常 晚上 10 点才离开自习室,双休日也如此。在华科这样的学生多不多?就我亲身经历来说, 这是很普遍的现象,也是我作为一个拖后腿的校友引以为豪的华工学风!如果各行各业的 商界精英、科研专家和学术大师都能秉承这种奋斗刻苦的精神,中国一定会像德国那样永 续发展,而不至于因实体经济的空心化最终导致经济增速放缓、乃至于停滞。 结合昨天看的一部华尔街系列电影,在此谈谈感受,也是给我自己的一种反思、教诲和鞭 策。成功的人必然有共同的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定有勤奋、刻苦;如果不够努力,就不 该抱怨。即便你的命运、运气(或者因果上称之为福报)不够好,但如果你足够努力,一 定会有所获得。更进一步讲,任何命运多舛的人,都能有这位 28 岁校友的刻苦精神,你在 财富、地位和各方面的收获一定不会差!当你自以为很努力时,请看更努力的人;当你觉 得命运不公、老板刻薄时,请问你在各方面的能力是否都超越了你竞争对手?如果没有, 那一定还有提升空间。 1、规划比努力更重要 同样的努力,可能获得的结果很不相同。有些人学习很刻苦,但最终却找了非常普通的工 作。反过来,正如昨天电影描述的那样,23 岁的本科毕业生在投行能获得年薪 25 万美金 的报酬。这其中除了运气不谈外,规划也很重要。就像我自己来说,我自认为运气还算好 的人。在华科,像我这样四年时间里累计自习时间不到 10 小时的,占比不到 3%。70% 以 上的大学同学,每周至少有 10 小时的自习时间。一方面是专业性质的问题,一方面是学习 态度。但比较幸运的是,我找的这份工作从收入、对职业长远发展来看,在当年毕业的几 千人里,应该也排得上前 3%。这和个人的规划、方向选择很有关系。如果你的方向错了, 所耗费的努力必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浪费。这也是我常常劝导身边同龄人,以及希望为学弟 学妹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创办实习联盟等计划的目的。 2、不要认为自己已经很刻苦 由于现前项目基本上都是和外资投行合作,渐渐就会感到自己混得很糟糕。正如电影里描 述的那般,23 岁毕业就年薪 25 万美金,工作 10 年 250 万美金,公司老板作为最高的打工 者,年收入往往超过 1 亿美金。是不是真的?据我了解,我们在香港的那些投行客户,刚 毕业的人,如果运气好,做的项目能很快上市,年收入不会低于 20 万美金。在这种环境下, 虽然自己混得很差,但必然会慢慢觉得,什么 500 强,咨询公司都是浮云。但反过来一想, 自己又有何能耐抱怨?别人是全球顶尖高校,并且本科、高中都是最顶尖的,自己只是中 国的普通一流高校;别人英语听说读写和美国人一样,自己写的报告却常被律所笑话;别 人一周 7 天,每天至少工作 14 小时,一周至少工作 100 小时,偶尔一个月不停加班就感到 累;别人冒着今天狂加班,明天就要卷铺盖走人的境遇,自己却还能经常接到猎头电话, 考虑哪儿更安稳。虽然投行的人也有许多不足,比如他们根本不懂行业、思路不清、想当 然,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的背景实力、刻苦精神、抗压能力都是最好的!任何还在抱怨 的年轻人啊,如果你的业余时间和工作上浪费的时间能够像他们这样充分利用起来,我想 在 25 岁时拿到 20 多万年薪,绝对是轻而易举! 问题是,多少人在和我一样抱怨时,丝毫没有反思过自己是否足够努力?多少人把大部分 的闲暇时间用来做什么呢?看电视、连续剧、刷那些大部分没有营养的微博资讯、逛街买 那些打折的奢侈品、一下午耗费在淘宝网,更多的男生则通宵达旦的网游。实在讲,大家 都活得很累,打游戏、不眠不休看电视剧,也很耗费精神。同样在耗费精神、体力,却获 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还不够努力的我们,还能抱怨什么? 3、珍惜你的福报 在努力、规划之外,确实存在不可思议的决定因素,把这种因素称之为运气、机遇、概率 事件等等都行,但没人可以解释这种因素的作用原理,因为这是超自然的。作为崇尚儒释 道文化的人,我深信这就是千古以来历代祖宗所说的福报。香港一代命理前辈陈朗先生, 作为李嘉诚的终身顾问和一大批香港富豪的风水顾问,他在早年为李嘉诚算命时,直呼其 人的财库是满溢出来的,将来财富不可限量。但即便如此,李嘉诚先生直到今天都每天工 作 8 小时以上,坚持每周至少看 1-2 本书。试问,我们多少年轻人一年到头看的富有营养 的书,超过了 10 本?我承认,我没有。那不看书也罢,多少年轻人每周至少花 5 小时时间 来学习专业知识、学习英语?我承认,我没有。因此,今天我能获得这些,我不敢再有什 么抱怨。电影中有位 28 岁 MIT 动力推进专业的博士,就是他发现了整个公司所有人都没 有发现的模型漏洞,引发了次贷危机。一位工作了 20 年的金融分析师,花费几周时间没有 发现的漏洞,被这位 MIT 导弹学博士在几小时内发现了。这是巧合吗?这就是专业知识。 影片中更有意思的情节是,当这些年轻人把问题报告呈现给领导看时,领导腻烦地说自己 看不懂。因为不学,因为越往上的人,专业能力越退化。 当然,这世间也有不少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这些好命的年轻人中固然有优秀的,但也 有许多败家子。有人说,这是投胎技术,但这也可以归纳为运气、福报。不管福报多大, 我相信佛说的“世间福报都是有漏的,总有用完的一天。 ” 佛陀曾像弟子们现场举例说:“ 你 们看路边那位乞讨的,还有那位坐在挂满璎珞、黄金大象身上的贵族,他们来生的命运正 好互相对调。 ” 运气不会永远那么好!一生好运的人,通常必然具备了成功人士必备的因素。 PS: 看到大家的回复,补充一点关于成功定义的拙见。 成功有不同定义,为自己、为家人和所爱的人而不浪费光阴,乃至于为了社会进步和人类 文明而取得的成就,都叫成功。面对他人通过辛勤努力获得的成功,不管是财富积累、学 术发现还是积极投身于慈善事业,都值得学习和赞叹!那些推动人类科技和精神文明进步 的,不管是学术大师、商界巨子还是政治精英,亦或出世高僧,都离不开千锤百炼。欧洲 经济危机下,德国和希腊是最好的比较。一个不提倡积极进取和勤奋严谨的民族,终有吃 苦的一天。这不是毛爷爷的告诫,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