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岁半的孩子心理发展及如何教育? 秩序敏感期 两岁半最明显的就是秩序敏感,2 岁至 4 岁是幼儿的秩序敏感期, 在他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他的学习课程其中之一便是熟悉身边的事 物,有秩序的将事物联系起来,并固定在脑海中。而不断变化的环 境会让他无所适从,甚至哭闹,直至事物回复了原来的模样就会做 罢。这常常会被误认为固执、无理取闹,但实际上这只是孩子对秩 序的一种要求,对秩序的极度敏感。比如红色的小凳在角落换了位 置就不行,妈妈的水杯爸爸不能动等等,他的思维中固定的事情是 他已经适应的事物关系,不容轻易更改。在这个时期,我们应当为 孩子建立有序的环境,帮助他建立各种事物内在的秩序。 第一反抗期 第一反抗期常常在两岁至五岁期间出现,孩子们在两岁之前只会服 从大人的指令,而两岁以后就开始学会了反抗,乐于违抗父母的命 令,想方设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事。发生反抗是正常的发育过程, 是孩子独立的前奏曲,也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肯定了这一点, 那么心态就会平和一些,事情没那么坏,不要显得极度无助。同时, 责备并不能带来更好的结果,只会使矛盾激化,并影响孩子的心理 发育。 两三岁的幼儿虽然爱反抗,并不代表他们的思想有多复杂,相反他 们还是我们可爱单纯的宝宝,因此指令要尽量简单一些,将想法表 达得直接一些。比如“妈妈很想给你吃这个,可是你玩得太脏了, 我们不得不先去洗干净了。 ”千万不要用“不给吃饭”之类的理由来 威胁孩子,这样的限制方式会混乱他对事物处理方式的判断。 生活秩序学习期 两岁以后,要主动的训练宝宝在生活中的常见技能,主要是在吃饭、 穿衣、洗漱、卫生等等方面的训练,以及少量简单的家务事。 “孩子 尝试做事的机会一旦被剥夺,就等于剥夺了他犯错误和改正错误的 机会,孩子就不可能走向成功。 ”家是幼儿熟悉又可探索的地方,是 他们成长的实验田,我们要常常陪着孩子们一起开拓田地,两岁左 右?的幼儿做家务事可以锻炼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感受家庭的意义。 同时生活自理能力可以顺应秩序敏感期的发展,不至于让孩子无所 适从,并且也可以缓解反抗的各种情绪,符合他此期的独立意识发 展。 除了这些以外,还要学会尽量和孩子不断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 不能把他们当无知的小孩子来胡弄。另外,此期也是孩子开始学习 人际交往的阶段,多和其他小朋友接触,同时引导他多关注家人, 学会爱别人。在智力方面,可以增加一些小智力玩具,但不要过多, 涂鸦画画也可释放孩子的兴趣,多去大自然户外运动,体会世界的 美好,有利于情商教育。当然,还有许多,其实孩子到了一定年龄 自然会流露出他应有的性格,顺应他的发展就没错了,不用太紧张。 到底该如何跟 2 岁的宝宝相处呢? 好奇心强的 2 岁宝宝,常常觉得自己是个小大人,凡事都想自己解 决,由于经验不足,不仅常常把事情搞砸了,也给身边的人带来了 很多麻烦,因此常常被形容为“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 。 当宝宝不听话时,你会怎么办?叫停?最后通牒?这些招数你是不 是已经使用过多次了?结果也很容易让人猜中,大多以失败告终。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应该查出导致父母和宝宝之间尴 尬局面的那些“致燃物质” ,然后寻找一种能有效缓解父母和宝宝之 间僵持局面和激烈矛盾的方法。 2 岁宝宝特征分析 宝宝在 2 岁左右的这个年龄阶段,其生理以及心理都在发生巨大变 化,常常会使人觉得 2 岁的宝宝不好教养。那么,2 岁的宝宝有哪 些特征呢? 逆反心理出现,凡事都要自己来做 当宝宝长到 2 岁时,由于各种能力的不断增长,他会走、会跑、会 说话,所以常常觉得:“我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完成所有的事。 ” 以至于凡事都要自己来做,但是往往做得不是很好,弄得父母也跟 着紧张。 举个例子,宝宝在出门以前可能会要求自己穿衣服或鞋子,但是却 又因为不熟练而浪费了很多时间,穿了很长时间还是穿不好,这时 父母肯定会很着急,还要伸手帮助,但是宝宝却又固执地要自己来 完成这件事情,时间一久,父母可能会失去耐心而唠叨两句,孩子 也因为委屈而大哭,接着一场亲子闹剧再度上演 当上述情节一再上演时,照顾者自然就会觉得 2 岁的宝宝真是太难 对付了,不闹时乖的像可爱的小天使;但是一旦发起脾气来简直像 个“小恶魔” ,实在让人不敢领教。 依赖心理&分离焦虑 父母才刚离开一会儿,宝宝早已鼻涕眼泪的涂了一脸,这到底是怎 么回事呢?非得做到寸步不离吗?父母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 孩子在反抗之余,却又对你产生的严重的依赖,一旦离开你,他马 上就会哭闹。 2 岁正是宝宝产生“依赖”之时,因此这时宝宝会对最亲近的人(父 母或主要照顾者)产生“分离焦虑” ,他就像一块橡皮糖似的粘着父 母或照顾者,一刻也不想分开,否则会哭闹不休,如此“依赖”让 家长很伤脑筋,就连出门也成了一大难题。在这时,父母常常会考 虑是否应该将宝宝送入托儿所。还有些宝宝此时语言能力较弱,仅 仅会以哭闹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即使家长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 理,他仍然哭闹不止,所以常常会给父母留下“和 2 岁的宝宝难以 沟通”的印象。 与别人难以相处 2 岁的宝宝即使上了托儿所,通常也是老师心中难缠的角色。通过 观察我们发现 2 岁的宝宝比较容易出现抢同学玩具的情形,偶尔还 会出现咬人、推人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这与宝宝心理的 变化有一定的关系。宝宝刚从舒适的家里进入另一个陌生的环境, 难免会有些不适应,在家里他是惟一的宝贝,他会理所当然地认为: “所有的东西都是我的!”看到别人有的东西自己也想拥有,这是 2 岁宝宝的一个特性,也常常让父母和老师们感到很棘手。 和 2 岁小淘气相处的 3 种方法 2 岁左右的宝宝心理和行为都在发生变化。随着智力和语言的发展, 宝宝开始有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想法,但是由于没有自己处理事情的 实践经验和能力,因此常常会有一些不容易让别人理解的行为出现, 从而造成父母的困扰,增加了亲子之间的冲突。 了解宝宝的这些变化,并且对宝宝的行为加以理解,这是父母和宝 宝相处的基础。下面提供 3 种方法,让你能够更好地和宝宝相处。 方法一:故事教育 “和小孩子讲道理,他能听得懂吗?”许多父母也许会质疑,但是 千万别小看孩子的能力!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与他对话,效果通常 不错。你不妨也试一试,用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尝试和孩子 正向沟通,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方法二:一致性的教育模式 如果孩子已经入托了,父母多与学校的老师沟通也是很必要的。父 母可以将孩子在家里的情况记录下来,然后将记录带到学校和老师 一起讨论,建立起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尽量一致的教育模式,这样 才不会使得孩子无所适从,同时对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也比较容易把 握,易于引导。 方法三:坚持原则 “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他吧!省得他哭闹不止,弄得大家精神崩溃! ”不少父母在孩子耍脾气时,会采取妥协、满足孩子的需求等消极 的解决方式,以求能迅速地让孩子安静下来,但是如此反而会让孩 子更加任性。所以父母应该拥有正确的教养观念:疼爱孩子,但不 要溺爱孩子,在孩子淘气时要坚持原则。当孩子吵闹时,要用他可 以理解的话语告诉他,那样做是不对的。如果孩子一再坚持,比方 说他哭着闹着非得要去麦当劳用餐,那是鬼灵精怪的他在试探你的 忍耐底线,只要一次赖皮成功,下次可能他就会如法炮制。建议你 不妨事先和孩子说清楚:今天的行程有那些?有没有麦当劳?这样 才不会让孩子予取予求。 任何年龄的孩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与之亲近的成年人面前 发脾气。当意识到孩子发脾气并非毫无来由,而是冲着自己时,父 母往往采取各具特点的方法给予应对。有些父母在孩子发脾气时不 予理睬,但事后很快便对孩子加以抚慰。他们认为,发脾气是合理 的情绪表达方式,孩子在生气时大人应该帮助其冷静下来。另外一 些父母认为对发脾气的孩子应进行惩罚。他们确信发脾气是孩子难 以与人相处的一个迹象,他们要对这种行为尽早处置。实际上,如 果大人对孩子发脾气的问题关注较多,无论这种关注是积极的还是 消极的,都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效果。当孩子大声尖叫时,父母老是 不拿它当一回事也许很难,但这却是使孩子少发脾气的最有效的办 法。 面对害羞的宝宝父母应该怎么办? 不少家长抱怨,2 岁的孩子很害羞,见到陌生人就畏畏缩缩地躲在 父母身后,往往害怕出现在大的场合。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孩子大大 方方的呢? 专家指出,2 岁的孩子并不会特别怕生,孩子怕生与否,其实与家 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2 岁的孩子对周围的环境充满好奇心, 喜欢探索世界,但是由于刚刚学会说话和走路,所以当身旁有陌生 人或刚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时,可能会比较敏感,再加上他们对父 母有一定的依赖性,所以会出现紧紧贴在父母身后的情形。 解决的方式很容易,只要孩子身边有熟悉的人陪着,协助孩子熟悉 环境,相信很快就可以解决孩子过于怕生的问题。 另外,许多家担心孩子生病,而不常常带孩子外出,这也是造成孩 子怕生的一个原因。 专家建议,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到户外玩耍,多接触同龄的孩子, 训练他们快速熟悉新环境的能力,这样可以避免孩子产生怕生的心 理。 23 岁儿童成长期间父母应注意的八点 2-3 岁小儿大脑相当于成人的三分之二的重量,活动范围扩大了, 社交能力增强了,心理发展也产生了新的飞跃,真正建立了人类特 有的心理和意识。从心理上说,此时是小儿发展自主性、坚持自己 愿望的时期,小儿已把自己看作是独立自主的人,而不像周岁以前 完全依赖母亲满足一切生理需要。故小儿开始实现自己的个性,有 时表现出执拗,对父母有“违抗” ,对别人的指导和吩咐不听从,经 常说“不” 。小儿一方面在解决具体问题和情感方面依赖父母,另一 方面由于感觉和知觉进一步发展,开始有较丰富的直觉思维、逻辑 思维和想象活动,有了意志和个性的表现,道德行为也开始发生。 这是两岁左右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为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父母 应注意: (1)小儿常表现出明显的执拗性,这是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 应多加限制。 (2)鼓励孩子自己去探索,允许他自己动手做事,引导他对生活的 某些自理。 (3)帮助孩子顺利地解决自身机能的控制,如排尿、排便。 (4)对孩子不能不顾客观实际,提出各种苛刻的、不可能实现的要 求,严禁“牛不喝水强按头”的教育方式,避免孩子因不能实现父 母要求而感到羞怯,甚至发生反感和反抗性。 (5)耐心和友好地回答孩子提出的问题,发展他的语言能力,利用 语言发展其思维活动和扩大交往,不断满足他了解世界的要求。 (6)帮助孩子顺利解决自立感和依赖感之间的矛盾。 (7)此时小儿虽然处于大脑发育旺盛时期,但仍然较脆弱,不要过 多地给予环境刺激,尤其不能用责罚、惊吓、打骂去强制儿童,要 扬长补短,予与期待和微笑的鼓励。 (8)保证小儿充足的睡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 两岁宝宝正处在心理学家所说的倔强期 人们在形容与孩子有关的东西时,通常用到词都是“可爱” ,即便是 喜欢破坏的孩子,也会被家长善意地称作“顽皮” 、 “淘气” ,然而在 英国,人们却用“可怕”来形容两岁的孩子。如今, “terrible twos” (可怕的两岁)更是已经成为英文中一个固定的说法。 之所以说这个年龄的孩子可怕,是因为他们在这时开始表现出与过 去不同的特征,非常难缠,喜欢作对,万事都有叛逆倾向。因此, 也有幼教专家把此阶段称为“人生第一青春期” ,泛指一岁半到 3 岁 之间。 2 岁之前,孩子处于生理快速成长期,学习吃喝拉撒,爬坐立走, 听音说话,欲求基本都能跟家长的意愿合拍。2 岁左右以后,孩子 会进入情感发展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萌发,具有独立做出选 择的冲动。然而,限于他们不能像大人一样用语言表达,只能把喜 怒哀乐写在脸上。他们经常会反抗大人的决定,天冷了不肯增加衣 服;流感季节非要往人群里扎;家长变着花样做吃的,孩子却不领 情,该不吃还不吃。 对此,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副主任医师闫琦表示, 孩子在 2 岁左右表现出的 “反抗精神”是他们必经的发育阶段,家 长需要做的是正确疏导,而不是施以“管教” 。 首先,家长要明白,孩子在 2 岁时,特别需要父母的情感支持,因 此父母不要强制要求孩子“不准干什么”和“必须干什么” ,而是要 给他们一些选择机会。 “比如给孩子补充维生素,不要简单地命令他 们吃苹果,而是将香蕉、苹果、橘子、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的水果 摆在孩子面前,让他们自行选择。 ”假如他们选苹果后又变卦了,家 长也别急,因为这是孩子在学习如何做抉择。 其次,可以和孩子平等地进行“条件”交换。闫琦举例说,如果孩 子在大风天非要出门,但又不想戴帽子。此时,家长就可以这样跟 孩子说:“爸爸妈妈都答应带你出门了,你是不是也该答应我们戴 上帽子啊?”给予孩子尊重,也教会他们尊重别人,可谓一举两得。 最后,家长要学会让步。闫琦建议父母们,如果孩子的行为与父母 意愿不一致,但孩子也不会因此而遭遇危险、疾病等,最好能让孩 子自己做主,父母没必要强加干涉。 国外的妈妈们当听到孩子对自己说“不”的时候会兴奋地跳起来, 因为,她们认为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标志(2 岁左右) ,说明自己 的孩子是健康成长的。而孩子唯唯诺诺、百依百顺并不是好现象, 长大以后他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年,用制造麻烦代替说“不” 。 当听到自己的“小尾巴”对自己说“不”的时候,我们的妈妈不要 有受伤或者失败的想法。 孩子的否定行为表明孩子开始产生自主意识,试图了解周围的环境, 建立自己的好恶观念,表达个人的需求,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表现 为孩子对妈妈的话说“不” 。虽然孩子有“自我主张”是一件积极的 事情,如果妈妈处理不好,也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的影响。 一、孩子产生反抗心理的原因 两岁左右的孩子开始学习思考问题,开始形成自己处世的观点,并 希望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这时,身体和动作的发育使他们可以通 过动作表示反抗,抵制自己不喜欢的东西。虽然,独立是孩子成长 过程中重要的一步,但父母不要忘记,两岁左右的孩子还太小,不 知道行为的后果,不能预见可能发生的危险。因此,除了保护好孩 子的安全外,父母还应教他们学习考虑他人的感受,重要的事情一 定得和父母商量。 二、怎样的反抗表现是“正常”的 在孩子独立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以下种种事情: 1、拒绝父母的要求; 2、和父母唱反调; 3、不理睬父母; 4、不要父母搂抱,不和父母亲热; 5、不呆在父母身边,从父母身边跑开。 从孩子一岁开始,这些事情就时有发生,在两岁左右更加频繁和激 烈。这是因为他们的语言功能没有发育完善,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 父母的意思,因此不能完全执行父母的意思,而且,他们还没有足 够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情和需要。所以,在父母会感觉,孩子是和 故意他们对着干。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又会变得很“乖” ,3-5 岁的孩子记忆力增加, 思维能力增强,他们通过倾听和使用语言来学习更多的东西,也可 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三、帮助“反抗”幼儿度过反抗期 父母一定要记住:反抗行为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只有通 过父母的帮助,孩子才能顺利度过反抗期: 1、情绪紧张的孩子更易反抗 在孩子疲惫和饥饿的时候,就该让他们休息或者吃一些平常喜欢的 零食,有助于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不是教他学习新东西或做事情。 周围环境的变换也会让孩子紧张,反抗心理加重。比如,当孩子生 病时,通常他们的情绪很低落,容易和父母对着干,这时父母应理 解孩子,在他生病的时候不妨多宽容他们一些。 2、保护孩子的安全 孩子的危险意识不强,因此,他们会做出一些可能会产生危险后果 的行为,发现后,父母应立即制止,然后你要好好地和孩子沟通, 让他了解自己行为的后果。比如说,孩子在大街上跑得非常高兴, 但可能被车子撞倒。你要告诉他:“妈妈不能让你在大街上跑,因 为这里车子很多,如果被车子撞到,会受伤,非常疼。 ” 3、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 举例告诉孩子,询问与命令产生的效果截然不同,比如“把书拿给 我,好吗?”和“把书拿给我!” 。还有,告诉孩子做什么而不是不 要做什么。例如你想要孩子小心一点,你可以说“轻轻地拿起那个 杯子” ,不要说“不要把杯子打坏!” 4、父母的要求应合理 对小孩子来说,让他跟小朋友交换玩具比让他无偿地把自己的玩具 给小朋友更容易。让孩子用语言表达要求,但不能纵容他的不良习 惯。如果你遇到孩子在超市里大吵大闹地要蛋糕,不要因为周围人 的目光让他得逞。你可以把他带出来,用平静的语言告诉他:“因 为你的表现很差,所以妈妈不能给你买蛋糕。如果你想吃蛋糕应该 对妈妈说。 ”慢慢地孩子就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做好孩子的榜样 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因此,父母要控制自己 的行为,不要让抵触情绪控制自己,特别是在孩子面前。 除此之外,如果孩子确实毫无原因地产生抵抗行为,不要因为觉得 烦而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样做对孩子、对你自己都是很好的选 择。 四、出现问题后怎么办? 比如易怒、情绪低落都是孩子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状态,但孩子如 果长时间处于这种状态就属于不正常的现象了。因此,当发现孩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发生问题时,最好的方法是及时寻求医生和专 业人士的帮助,千万不能听之任之。 为人父母不应该打小孩-以说教为主 为人父母不应该打小孩 ,因为: 被打的小孩智商会降低 在一项针对一岁至四岁的幼儿,长达四年的研究里,新汉普夏大学的 史卓斯博士发现,每周遭到父母亲殴打三次以上的小孩,再长期追踪 研究结束时,每位小孩的智商平均降低两分,至於那些从未被父母亲 打过的孩子,他们的智商则是平均增加了三分. 史卓斯认为,当父母亲愿意跟小孩耐心的讲理,而不是一味以殴打的 手段管教孩子时,可以刺激孩子的认知能力.史卓斯同时发现,长期遭 到双亲殴打的孩子,往往会出现焦躁不安的倾向,长此以往,小孩会开 始出现攻击性或是性格孤僻,以及表现出反社会的行为徵兆. 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当小孩在玩玻璃花瓶时,此时父母亲如果打骂孩子,绝大部分的小孩 都会立刻停止胡闹.但是为人父母者管教小孩的初衷,不仅仅是要小 孩立刻停止玩耍危险的玻璃器皿,更重要的是应该要教导小孩学会自 制.如此当大人不在孩子身边时,小孩依然能够循规蹈矩,才不至於发 生危险. 但是当父母亲使用打骂的方式教导小孩时,孩子并不了解自己的行为 有何错误,他们只会得到一个结论:下次捣蛋时,千万不要让父母抓到.另 一方面,如果父母能够耐心的教导小孩,虽然这种方式必须耗费较多 的时间力气,但是小孩往往可以了解父母亲规定的真意,即使大人不 在身边,小孩也会确实遵守规定,因而确保孩子的安全. 错误的示范 如果当哥哥出手打弟弟,你却动手教训大儿子,此时孩子得到的讯息 并不是打人不好,而是只有在你个子比对方高,力气比对方大时,才可 以出手打人.当父母亲使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小孩时,只会增加孩子打 人的欲望. 有些父母亲平时并不打小孩,但是一旦碰上攸关孩子安全方面的问题 时,大人会打孩子一下屁股,藉由这个举动向孩子表示:你绝对不可以 自己过马路,绝对不可以把手指伸进电扇里面等等.但是我认为,无论 遇上何种状况,为人父母者都不宜使用暴力的方式教导小孩. 也许在以前的时代,大人轻拍孩子几下屁股其实无伤大雅,但是如今 小孩生活里充斥著各种不同型式的暴力,无论是电脑,录影带,电视节 目或是电视新闻,处处充满著各种暴力影像.难怪会有那麼多团体要 求电视台实施节目分级制度,呼吁大型玩具连锁店停止贩卖玩具手枪,因 为大众已经警觉到,小孩子长期暴露在暴力讯息之下,往往本身的行 为也会趋向暴力.因此为人父母者有责任为孩子建立一个没有暴力的 生长环境,但是如果你习惯轻易的动手殴打孩子,小孩子难免有样学 样. 打小孩会打成习惯 我想天底下绝大多数的父母,在疲惫不堪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一定都 曾经有过想要把不听话的孩子丢到窗外的念头.当为人父母竟然想要 把自己的亲生骨肉丢掉时,并不是因为这些父母心肠恶毒,而是因为 父母亲也是人,耐心和体力都有极限,难免会碰上心力交瘁,面临崩溃 的时刻.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既然身为万物之灵,因此具有绝佳的自制能力,对 於宝宝无限爱意,以及保护孩子安全的本能,基於人类的种种天性,使 得父母亲无论如何烦躁疲倦,都还不至於真正把孩子丢出窗外. 但是如果你平常就有打小孩的习惯,假使哪一天孩子突然闯祸了,你 很有可能下意识的立刻出手殴打孩子.绝大部分的父母亲都表示,自 己绝对不会因为非常生气而动手殴打孩子.可是我认为这种说法完全 是因为父母亲还没有真正碰到小孩子犯下大错,当孩子把果汁洒到你 昂贵的套装上时,碰上这种状况谁不生气呢?当你在震怒的时候,真的 还可以控制自己出手的轻重吗? 打小孩跟虐待儿童的分野又该如何 界定呢?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养成动不动就殴打孩子的习惯,如 此你就完全不必忧心这些恼人的问题了. 小孩也许会怕你,可是他绝对不会尊重你 管教小孩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希望当孩子处於青少年叛逆阶段期 间,父母亲仍然管的动小孩.如果从小你就培养小孩子讲道理的习惯, 当孩子到了十五岁的叛逆阶段时,比较有可能会听从父母的建议.换 言之,付母亲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必须让小孩了解即使他们犯下大 错,依旧可以得到大人的协助,但是如果孩子从小就怕你,当他们遭遇 困难时,小孩肯定不会前来向你求救. 有一次我在超级市场里,亲眼目睹一个令人非常难过的镜头.一名四 岁的小女孩,在超级市场的走道上到处乱跑,虽然女孩的父亲高声吓 阻,但是小女孩依旧跑个不停.没想到正当他跑得非常的兴奋时,突然 间小女孩停止脚步 - 他并非被父亲抓到 - 脸上充满恐惧的神色, 小女孩立刻蹲在地上,整个头埋在臂弯里,准备接受惩罚.果然他父亲 过来以后,真的卷起手里的报纸,狠狠的打了他几下,当我目睹这一幕,小 女孩非常清楚自己一定会被父亲修理时,那种感觉真令人心酸. 我常常不断的思考,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将来他们面对性,毒品,或 是成绩不及格等问题时,孩子会询问父母亲的意见吗? 假如你以为只 要大人严加管教,小孩就绝对不敢乱来,那你就太健忘了,如果你回想 一下自己从前的模样,就应该知道所谓的青少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 天不怕地不怕的. 孩子需要的是父母的关怀与时间。 现在的父母给他们的孩子买大量的玩具或是学习用具,以为就可以 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其实不然。小孩有他们自己的天地,如果他的每 一个要求都得到大人的允许,他们就以为外面的世界也是这样。形 成错误的观念。另外这样也会养成自私的习惯,因为他们从小就知 道有求必应,从不理会他人的感情。 还有小孩拥有太多的玩具反而约束了他们的天赋,试想一下,在缺 少玩具时,他们玩在一起就一起想方法去“做”玩具。而 2 岁多的 小孩,刚学会说完整的说话,最希望身边的人与他们对话。即使是 很无聊的“妈妈”叫不停。 他不希望用玩具来代替,只想引起大人 的注意。 除了不过分溺爱小孩外,也要正确引导他们的行为。 尤其是是 2 岁 的小孩喜欢玩水,在旁的大人就要教育而非喝骂或是打骂。他们也 爱动手动脚,就让他们去做吧, 不必紧张。 小孩有时也怯场,所以多带他们去大场面多与他人沟通,锻炼他们 的胆子。 特别要教他们不要乱吃他人的东西。 如何看待孩子发脾气及正确处理方法 这时候孩子发脾气要区别对待,有的孩子他的需要不容易满足,这 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喜欢哭闹,不容易哄好。对待这样 的孩子,大人应该留意他的表现,尽量及时满足他的要求。如果是 大人制止了,要给予语言提示,他能够听得懂。还有可能是情景造 成的,比如想要睡觉或没睡好,对大人的反应多是以发脾气来表现。 还有一种情景就是生病后,由于大人在生病期间给予照顾,他和大 人的交流比较充分,大人也会对他的要求给予及时满足,属于一种 生病后的惯性。大人只要给予说解,孩子慢慢会好的。 发脾气是愤怒的表示。对孩子来说发脾气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尤 其是正处于第一生理反抗期 2-4 岁的孩子,最容易用发脾气来表现 自己的独立愿望和反抗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到 5-12 岁就能逐渐 较熟练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时发脾气的次数就慢慢减少。 但是如果孩子长时间把发脾气作为解决问题的唯一手段,比如脾气 经常像火山一样的爆发,感情失去控制,伴随大声喊叫,辱骂,甚 至摔砸物品或在地上打滚;个别孩子还会踢人,打人;或伴有呕吐, 遗尿和屏气发作,这就是病态表现,家长应提高警惕。 实际上,孩子发脾气的愿因主要在父母。大多数父母对发脾气的孩 子表现出屈从,孩子抓住父母的这一弱点,把发脾气作为控制父母 的一种手段,无形之中形成了不良习惯。还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过 于严格而不讲究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模拟题库讲解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保健食品可持续发展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附参考答案详解【培优a卷】
- 演出经纪人之《演出经纪实务》题库检测题型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练习题库包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押题模拟完整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押题练习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四川天府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工作机构所属事业单位选调10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 转岗申请表(标准样本)
- 正性肌力药物在心力衰竭中的应用-课件-幻灯-ppt
-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2023版)
- 部编新教材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同步练习课堂作业课课练课时练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课件
- GA 568-2022警服夏执勤短袖衬衣
- 上肢主要神经损伤诊断
- GB/T 38381-2019新闻出版知识服务知识元描述
- GB/T 24600-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土地改良用泥质
- GB/T 1839-2008钢产品镀锌层质量试验方法
- 检验科标本采集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