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_第1页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_第2页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_第3页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 2003-2007 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2003-2007 年度是我院科研工作积极发展,成果显著的 5 年。我院科研工作坚持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和内蒙古 自治区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学校有关科技工作的决定和部署。坚持科研的导 向作用,紧紧围绕“向科研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以科研为先导,带动全院工作全方位 的可持续发展” 。依靠科研提高教师素质,依靠科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依靠科研提高学院 声誉,依靠科研增强市场竞争力。 2003-2007 年在学校党委、科技处和学院党政班子的正 确领导下,在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围绕“十、五”和“十一、五”规划制定的 科研工作奋斗目标,紧密结合国家科技发展方向,围绕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 和社会发展服务的主题,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科研工作。2003-2007 重点抓了科研课题 的开展、申报、科研队伍的组建和制度建设、研究所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做好了档案 整理、学术交流等各项工作,同时,还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引导,促进学术氛围的进一步增 强。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科研工作势头良好,氛围活跃,使科研工作在各方面都取 得了较大的发展,实现了学院科研工作的新突破: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的考核实现了量化考 核的新突破,学院对所有专业技术人员和院属各教研室、实验室的科研工作实行科研工作 量考核制度;二是国家级项目立项和自治区立项实现零的突破;三是开展横向科学研究工 作,实现了零的突破;四是通辽市科技进步奖实现了新的突破,接连获得一等奖 2 项,三 等奖 1 项;五是自治区奖励实现了零的突破,获得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 1 项,内 蒙古自治区首届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1 项,科研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汇报如下: 1、学院领导重视,率先垂范,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学院领导牢固树立“科研兴院” 的观念,将科研作为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院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以科研 促进教师的业务水平的提高,以科研促进教育的改革创新,以科研促进学院的全面发展。 学院在合校初期就召开了班子会议,分析我院科研工作的现状、查找科研工作相对滞后的 原因、研究科研发展的规划、完善科研激励机制,为学院科研工作的跨越式发展作前瞻性 的研究,并提供具体的对策。做到了有长远规划、年度计划,实施有记录,年终、岁末和 阶段性总结。学院领导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率先垂范,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5 年来第二 任院长赵宏林教授 5 年来发表论文 16 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 10 篇,主编教材 2 部,主持 学校课题 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自治区课题 3 项,获得自治区教学成果 二等奖 1 项,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1 项,学校科研成果奖 2 项;第三任院长白旭华副教授 合校以来发表论文 8 篇,其中国家级 6 篇,主编、参编专著、教材 3 部,主持学校科研课 题、教学研究课题各 1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自治区高校重点课题 1 项, 主持国家民委课题 1 项,申报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参加学校科研课题 3 项,获 得华北地区科研优秀论文奖 1 项,获得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我院党总支书记,留 美访问学者吉日嘎勒副教授 5 年来共发表论文 6 篇,其中国家级 4 篇,主持学校科研课题 2 1 项,参加自治区课题 2 项,出版专著、教材 8 部;第一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张昕原 教授 5 年来发表论文 13 篇,其中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 12 篇,核心期刊发表 4 篇,主编教 材 2 部,主持学校课题 2 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自治区课题 4 项,获得学 校科研成果奖 2 项;第二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陶春副教授合校以来发表论文 14 篇,其 中国家级 8 篇,核心期刊发表 3 篇,主编教材 2 部,主持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参加内蒙古教育厅科研课题 1 项,主持学校科研课题 2 项,现任主管科研工作的副 院长赵文海高级实验师 5 年来发表论文 16 篇,其中国家级 12 篇,国家核心期刊发表 4 篇, 主编、参编教材 3 部,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自治区高校重点课题 1 项,参加 学校科研课题 3 项,参加学校教学研究科研课题 4 项,主持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2 项,获得 内蒙古自治区首届教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 1 项,获得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三等 奖 1 项。院领导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院各位教研室、实验室主 任,各位专家、教授积极行动起来,带领科室同志积极申报课题,进行科学研究,带动了 我院科研工作的全面发展,科研立项、科研成果超过建校到合校的 20 年。 2、健全组织机构,采取激励措施,鼓励广大教职工积极从事科学研究,不断提高科学 研究水平。 我院除成立了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的学术、科研管理工 作外,现设有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和科研秘书。正是由于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完善使科 研管理工作步入了规范有序的运行轨道。 3、以创建教学科研型大学为重点,积极组织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 广大教师的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得到了普遍提高,立项数量不断增加,科研成果数量、质量 呈上升趋势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3-2007 年度获得校级科研立项 14 项;校级教学科 研课题 19 项;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 1 项;内蒙古自治区卫生厅科研项目 4 项;内 蒙古自治区高校重点研究课题 4 项,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 项,国家民委科研 项目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1 项。横向联合课题 2 项,其中一项为与中国医学科学 院基础医学科学院横向联合 1 项,与呼伦贝尔市医院联合 1 项,获得科研经费 50 多万元。 4、课题的涵盖范围广,专业方向宽,从理论探索到实践应用,从传统研究方法的综合 到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从原有课程的优化设置到新课程的创新研究,从教学研究课题 到科学研究课题,表现出学术研究的丰富性,体现了院科研队伍建设的初步成效。同时课 题的研究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研方向 12 个,学术带头人、科研骨 干教师逐年增加,科研团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2003-2007 年度,我院发表省级以上学 术论文共 129 篇; 其中:国家级论文 72 篇,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43 篇,这些学术论 文的质量和水平都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论文被引用和影响因子不断提高,标志着我院的 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 5、我院加大了著作和教材的编写力度,在学院的组织下,已经有 24 部教材、专著出 版发行,有的已经使用多年,受到了学生和其他使用者的好评。 6、加强了学术交流和成果推广工作,努力构建具有我院特色的科研平台 。5 年来举 办了 45 次学术讲座。2003 年暑假期间,孙宝智副校长率中国医科大学一行 12 人来我院进 行学术交流;2004 年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护理部范俊英主任率各科室护士长共 8 人来我 院参观学习,进行学术交流;2005 年聘请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院长,多次留美、留新加坡 3 和赴台湾访问学习的郭岩教授来校做了 2 场学术报告会;2006 年还聘请中国医科大学护理 学院的 4 名专家、教授来我院讲学、学术交流,同时开展了教学观摩活动,促进了护理教 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我院于 2005 年起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开展了全面的科研及学术交 流活动,我院各教研室与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相应的教研室和实验室结成了互助合作关 系,联合开展了科研攻关工作,部分课题已经立项,其他工作正在进行之中 2007 年天津海 河医院张文龙院长、医教科严宗芳主任、天津骨科医院董主任、孙主任一行 8 人来我院参 观并进行了学术交流。使我院学术氛围活跃,带动了各项科研工作的开展。 7、根据学院安排,积极组织教师外出进修、学习,参加各种学术会议,攻读硕士学位 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5 年来已有 40 人次到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 哈尔滨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国 内知名院校进修学习、做访问学者,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参加各种学术会议 12 次,其中 我院党总支书记图门吉日嘎勒副教授 2 次到美国密苏里大学做访问学者,提高了我院的知 名度,提高了我院教师的整体科研水平。 8、我院科研队伍不断加强,科研骨干队伍初步形成,科研工作成效明显。通过科研实 践,促进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的成长。教师的科研理论素养和科研能力在实践中得到不 断提高,学院现有校级骨干教师 6 人,吉林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 10 人。 9、5 年来,我院有多名专家教授加入了全国和自治区、通辽市各级学术团体组织,其 中魏永春教授担任了内蒙古自治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副理事长;赵中华教授担任了 内蒙古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副院长陶春副教授担任了内蒙古法医学会理事,我院被“中国 高等教育学会”推选为理事单位。 10、5 年来,我院成立了“生物化学与遗传学研究所” ,以此为依托,开展了十几项国 家、自治区、学校课题研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一项,课题经费 30 多万元(含学 校匹配资金) ,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 项,自治区教育厅课题 2 项,自治区高校课题 1 项,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科学院横向联合项目 1 项,学校教学研究课题 2 项,科研 课题 4 项,获得通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三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