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外建筑文化的异同 学 号: 姓 名: 院 系: 专业班级: 指导老师: 摘要: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 作为一种象征,更 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 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的国度以不同生活方式和生 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因此造成了中外建筑文化的差异,同时这 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中外建筑 文化特征 差异 1、引言 自人类祖先到现在的我们甚至未知的世界,建筑都与我们密切相 关着,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并表达着一定的人生观、宇宙观、 审美观因而既是时代特征的综合反映,也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 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文化背景的不同,因而使中西方的建筑艺术风 格存在着重大差异。因此作为社会中的一份子,不管在社会中扮演 着怎样的角色,都要对建筑文化有着属于自己的认识,尤其是被称 为早上七八点太阳的我们。 2、中外建筑的重要发展历程 2.1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1) 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早在五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国原始人就已经知道利用天然 的洞穴作为栖身之所,据考古发掘,约在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 古代人已知使用榫卯构筑木架房屋(如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这是 中国古建筑的草创阶段。至西元前二十一世纪夏朝建立,标志着原 始社会结束,经过夏、商、周三代,而春秋、战国,在中国的大地 上先后营建了许多都邑,夯土技术已广泛使用于筑墙造台。这是中 国古代建筑以后历代发展的基础。 (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西元前 221 年,秦始皇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之 后,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后。总秦、汉五百年间,由于国家统 一,国力富强,中国古建筑在自己的历史上出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 其结构主体的木构架已趋于成熟,重要建筑物上普遍使用斗栱。屋 顶形式多样化,庑殿、歇山、悬山、攒尖、囤顶均已出现,有的被 广泛采用。制砖及砖石结构和拱券结构有了新的发展。 (3) 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此期间,传统 建筑持续发展,并有佛教建筑传入。东汉时传入中国的佛教此时发 展起来,南北政权广建佛寺,一时间佛教寺塔盛行。据记载,北魏 建有佛寺三万多所,仅洛阳就建有一千三百六十七寺。南朝都城建 康也建有佛寺五百多所。这就使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融进了许多 传自印度(天竺) 、西亚的建筑形制与风格。 (4)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潮 隋、唐时期的建筑,既继承了前代成就,又融合了外来影响,形 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建筑体系,把中国古代建筑推到了成熟阶段, 并远播影响于朝鲜、日本。 (5) 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与营造法式的颁行 从晚唐开始,中国又进入三百多年分裂战乱时期,建筑也从唐代 的高峰上跌落下来,再没有长安那么大规模的都城与宫殿了。由于 商业、手工业的发展,城市布局、建筑技术与艺术,都有不少提高 与突破。在建筑艺术方面,自北宋起,就一变唐代宏大雄浑的气势, 而向细腻、纤巧方面发展,建筑装饰也更加讲究。 (6)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一个发展高潮 元、明、清三朝统治中国达六百多年,其间除了元末、明末短时 割据战乱外,大体上保持着中国统一的局面。由于中国古代社会的 发展已届尾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因此建筑的历史也只能 是最后的发展高潮了,明清两代距今最近,许多建筑佳作得以保留 至今,如京城的宫殿、坛庙,京郊的园林,两朝的帝陵,江南的园 林,遍及全国的佛教寺塔、道教宫观,及民间住居、城垣建筑等, 构成了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光辉华章。 2.2 外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1)古希腊的建筑风格 古希腊的建筑艺术,则是欧洲建筑艺术的源泉与宝库。古希腊 建筑风格的特点主要是和谐、完美、崇高。而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则 是这些风格特点的集中体现者,古希腊的“柱式” ,这种规范和风格 的特点是,追求建筑的檐部(包括额枋、檐壁、檐口)及柱子(柱 础、柱身、柱头)的严格和谐的比例和以人为尺度的造型格式。古 希腊最典型、最辉煌,也是意味最深长的柱式主要有三种,即陶立 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此为以后的风格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 (2)古罗马的建筑艺术 古罗马的建筑艺术: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如果说, 古希腊人崇拜人是通过崇拜“神”来体现的话。从而在屋顶造型方 面,出现了在古希腊建筑中很难见到的“穹拱”屋顶。正是这种 “穹拱”屋顶,成为了古罗马建筑,特别是房屋类建筑与古希腊房 屋类建筑最明显的区别。以“圆”为主的风格,是典型的古罗马建 筑的特点。 (3)拜占庭建筑的风格 拜占庭建筑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 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那体量既高 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第三个特点是它创 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 形制。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 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 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4)巴洛克建筑的风格 巴洛克,是产生于文艺复兴高潮过后的一种文化艺术风格。巴 洛克,是产生于文艺复兴高潮过后的一种文化艺术风格。 (5)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艺术 洛可可风格出现于 18 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后期,流行于法、德、 奥地利等国。洛可可主要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它的主要特点是一 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 角。在装饰题材上,常常喜用各种草叶及蚌壳、蔷薇和棕榈。以质 感温软的木材取代过去常常使用的大理石。 3、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1)材料的差异 从根本上说,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来自于材料的不同:传 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木 头为构架的。这种建筑材料的不同,为其各自的建筑艺术提供了不 同的可能性。 首先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 词汇”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石头。如果说柱子是 西方建筑艺术的“基本词汇” ,那么屋顶则是其“主要句式” 。屋顶 的不同,导致了其风格类型上的差异,如希腊式、罗马式、拜占廷 式、哥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而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 词汇” 。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 式制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或轻灵,或朴实,或威严。不仅亭、台、 楼、阁都要用飞檐来标明自己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 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正所谓“增之一 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飞檐的设计必须恰到好处才能显得轻 灵而不轻佻,朴实而不机械,威严而不呆板。 (2)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 建筑空间布局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等各方 面的区别。 从建筑的空间布局来看,中国建筑是封闭的群体的空间格局,在 地面平面铺开。中国无论何种建筑,从住宅到宫殿,几乎都是一个 格局,类似于“四合院”模式。中国建筑的美又是一种“集体”的 美。例如;北京明清宫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庙即是以重重院落相 套而构成规模巨大的建筑群,各种建筑前后左右有主有宾合乎规律 地排列着,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形态的内向性特征,宗法思想 和礼教制度。 与中国相反,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的空间格局向高空发展。采 用“体量”的向上扩展和垂直叠加,由巨大而富于变化的形体,形 成巍然耸立、雄伟壮观的整体。而且,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 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 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经常通过海 上往来互相交往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民主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 性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了整个西方世界 (3)建筑发展的不同 之所以其发展的方向不同,实际是其表现在中西方对革新态度的 差别。从建筑发展过程看,中国建筑是保守的。据文献资料可知, 中国的建筑形式和所用的材料 3000 年不变。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 经常求变,其结构和材料演变得比较急剧。从希腊雅典卫城上出现 的第一批神庙起到今天已经 2500 余年了,期间整个欧洲古代的建筑 形态不断演进、跃变着。从古希腊古典柱式到古罗马的拱券、穹窿 顶技术,从哥特建筑的尖券,十字拱和飞扶壁技术到欧洲文艺复兴 时代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无论从形象、比例、装饰和空间布局, 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反映了西方人,敢于独辟蹊径,勇于创新的 精神。而言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4)文化观点的差异 无论古今中外,建筑都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种空间文 化形态。对于中国,由于祖先的儒家哲学是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总 的理论,他一直伴随着华夏儿女的前进与发展着。故而,致使中国 古代都城尤为强调礼制秩序,从而构成了人际关系的建筑空间模式。 从建筑文化的角度而言,中国古代建筑既体现了重视现实人生具有 实用理性的倾向,其中也被深刻而实际的灌输了中国的哲学思想。 但与此相对的是基督教神学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理论最终权,是 外国人生活与发展甚至生存的准则。那时教会是社会的中心,致使 导致西方的文明对神灵的崇拜、对宗教的敬畏,并深深地影响着他 们的建筑艺术,以致突出建筑本体、风格多样变化和直指苍穹的艺 术造型等个性特征。因此说,欧洲古典建筑具有个体“崇高”的美 学特征,在文化上,可以看做是张扬个性、崇尚个体形象的表现等。 其的文化差异从而导致建筑各方面的不同。 4、造成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的原因 (1)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的不同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其自然地理环境尽 管各不相同,但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皆以土、木为主。我国是以农 耕为主的农业文明之国,这种以农为主的经济生活,早早催醒了中 华民族对农业生产对象-土地和植物的审美情感, ,人们对于生于斯、 养于斯的土地和植物是如此的眷念,这便使得我们的祖先在开始营 造之日,很自然的将搜寻建筑材料的注意力,放在随处可见的土与 木上,促使中国建筑已开始就朝土木结构的方向发展。大量的考古 资料证明:处于我国雏形期的穴居、浅穴居、巢居等建筑,无一不是 黄土与树木为基本材料。 随着人类生产技术的进步,建筑材料也在不断进步,然而以黄 土筑墙、台,已木梁、木柱为房屋骨架的传统却依然沿袭至明清, 成为中国传统建筑最基本的特征。这一方面是由于黄河流域取之不 竭的土材资源和长江流域丰富的森林植被资源,同时也与中国传统 建筑自身的结构技术发展有关。 由于夯土技术是中国传统技术建筑基本的技术,用夯土建成的 台基,既保障了木构建筑的稳定,同时也有防地面潮湿,避免木柱 基部受雨木浸泡腐蚀的功能。用夯土筑成的墙,亦具有较好的维护 作用。但由于土墙承重能力差,所以中国传统建筑采用了加大出檐 的方法,并由此而创造了斗拱技术。长长伸出的屋檐在斗拱的支撑 下,将于水排除在屋顶之外,从而使建筑的木构件避免因淋雨受潮 而腐朽。正是由于这种土木混合的结构已基本上满足我国黄河流域 地区干燥少雨的气候条件对建筑使用功能的要求,从而大大削弱了 人们更新建筑材料的欲望。 相反,作为西方古建筑代表的古希腊、古罗马帝国是位于地中海 沿岸的半岛国家,这里地势崎岖,河流短促,缺少开阔地和平原, 土质稀松而石材丰富,分布着广泛的石灰岩和大理石。尽管古希腊 早期的建筑也用木质,但由于这些地区的降雨丰富,空气湿润,木 质易受潮腐朽,于是人们开始用石材代替木材建造房屋。 (2) 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的不同 中国长期处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下统一、稳定,处处显 出皇权的威严中国长期处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之下,稳定的社 会结构, “大一统”的行政管理使得建筑缺少变革的活力,因而因循 守旧,拘于程式和规范。 中国古代社会长期的君主专制政体,将皇 权推向至高无上的地位。皇帝被称为“天子” ,是世俗社会的主宰, 亦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加之儒家“敬鬼神而远之” ,宣扬“君权神授” 、 “忠君爱国” ,从而为皇权蒙上了神圣的光环, “尊王”成为中国传 统文化的核心。反映在建筑上,首先是皇帝所居的宫殿建筑受到高 度重视,其布局一定位于都城的核心。为了表现皇权的威严,统治 者一方面通过严格规范建筑的等级别君臣之尊卑,一方面又通过宫 殿的内部空间安排,环境设计、建筑装修来烘托皇家的至尊与高贵。 因此可以说,宫殿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最重要的类型,代表着时代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西方古代社会常常处于分裂割据各国对峙并立的状态,人们信神, 崇敬神权的崇高 西方古代社会常常处于分裂割据,各国对峙并立的 状态,为区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建筑在它能表现自我 主体的地方得到不遗余力的发挥,使得各地区,各时代的建筑均表 现出鲜明的个性特色,绝少雷同。 5、个人感言 今天,中国到处可见“洋派”建筑,到处是不顾条件竞请洋建筑 师来做城市标志性建筑,种种现象都反映了我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缺 乏应有的自信,而且在城市的大建设高潮中往往存在着对传统文化 的大破坏。但作为一个有着 5000 年历史的大国,我们的建筑应该延 续过去,不能脱离过去中国的历史文化,这就需要把传统和现代结 合起来。中国建筑文化应当有包容四海的能力,但是我们在建筑上 必须要有自己的东西。目前,我国的建筑思想比较活跃,但过于重 视美观,追求新奇而不讲经济。建筑设计的创新应该在实用功能方 面,而不是做时尚的建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欧家装设计知识培训
- 校外骑车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校园预防偷窃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辩论修养试题及答案
- 电厂化学考试题及答案
- 北京面部护理知识培训班课件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教材课件
- 静态代理面试题及答案
- 音标课堂测试题及答案
- 三农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吉林-吉林收银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GB/T 46010-2025信息技术矿山大数据技术要求
- 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HACCP食品安全内审员考核试题含答案
- 比音勒芬品牌现状分析及二次增长战略
- 2025年财务转正考试题库
- 胸外科护士进修总结
- 2025医学检验(士)考试真题及答案
- 安徽土增管理办法
- 2025年中国白酒行业发展状况与消费行为调查数据
- 桥梁建设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