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项目概述 一、项目概况 (一) 自然概况 1、地理位置及范围 项目区位于利津县陈庄镇境内,属于王庄灌区。 项目区位于陈庄镇西南部。东起一号路,西至盐窝界,南起 黄河大堤,北至永馆路,涉及顺兴、新二、新三、新四、新五、新六、 辛东、辛中、辛西、治一西、双滩、清河12个行政村。项目区土地面 积1.25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0万亩,集中连片。 2、水文气象 项目区属北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冬寒夏 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2.4,无霜期历 年平均为206天,最长年份为228天,最短年份为168天。四季降水 雨量分布不均,降水多集中在7-8月份,占全年总量的53.62%。冬 春季雨雪稀少,十年九旱;夏季雨水集中,秋季时涝时旱。 3、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属黄河冲积平原,地形北高南低,地势较平缓,地面坡 降在1/10000左右,地面黄海高程7.0米左右。主要地貌为微斜平地, 土壤类别以沙质壤土为主,土质松散,保肥保水能力差,易造成 土壤沙化和次生盐渍化,土壤类型为潮土类,PH值在7.5左右。土 2 地瘠薄、土质盐碱,自然植被以芦苇、茅草和矮小杂树为主,主要 作物为小麦、玉米、棉花。 4、水 资 源 项目区水资源除自然降水外,主要由王庄总干渠引用黄河水。 地下水埋深为1.62.0米,矿化度大于2克/升,不能用于灌溉。 5、耕地种类、数量及开发潜力 项目区土地面积1.25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耕地均为中低 产田,村庄0.12万亩,林地0.04万亩,水域0.05万亩,其他0.04万亩。 土壤类型属沙质壤土,通过实施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示范工 程建设可有效地改良土壤,涵养水源,提高地力,提高单产和增 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后,粮食亩产可增加397公斤。 6、自然灾害情况 项目区地处黄河下游,主要有旱、涝、碱、沙等自然灾害,其 中旱、涝、碱等灾害影响较大。灾害发生的季节特点是:春、秋两 季少雨干旱,夏季易受冰雹袭击。 (二)社会经济状况 1、人口及劳力 项目区涉及顺兴、新二、新三、新四、新五、新六、辛东、辛中、 辛西、治一西、双滩、清河12个行政村,总人口7987人,农业人口 7583人,农村劳动力5077人。 2、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土地面积1.25万亩,耕地面积1.0万亩,粮食种植面积 3 0.8万亩,棉花种植面积0.2万亩。 3、农业生产水平 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较低,粮食亩产653公斤。 4、地方财政与农民收入 利津县2009年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总收入达到7.98亿元,其中 地方财政收入3.63亿元。陈庄镇2010年财政收入3021万元,项目 区农民人均纯收入8141元。 (三)基础设施 1、水利骨干工程现状 项目区的骨干排水工程为永新河,主要灌溉工程有王庄总干 渠。骨干工程完好率95。 王庄总干渠上游引黄闸设计流量为80立方米/秒,根据王庄灌 区规划,项目区位于王庄总干渠8+100 至15+090 段,该段设计流量 60立方米/秒,比降1/6500 ,边坡1:1.75 ,设计渠底宽度15.8米,设 计水深2.4米。 永新河自盐窝镇永阜村南,黄河大堤外脚200米处起,向北经 坨上、淤西、崔东、崔西、汀河、新华、王家洼子,至林家屋子村西 拐向东北,于新合村北入原草桥沟,顺原草桥沟北行入河口区, 经刘坨西、劝学东入郭河,汇入渤海。全长46千米,设计流域面积 369平方千米,设计流量111.5立方米/秒。 永新河源于本项目区西侧。 2、田间工程现状 4 项目区现有引水渠道为王庄总干渠,主要排沟为永新河。项目 区内无支斗渠,现有支级排沟2条,长3.5千米,斗级排沟4条,长 10.44千米,多年来缺少农田治理且淤积严重;桥涵闸等水工建筑 物15座,其中可利用建筑物12座。项目区灌溉渠道配套率为30%, 建筑物配套率为6。 3、交通与电力 项目区交通便利。各村实现了程控电话并网,移动、联通通 讯网覆盖该区,通讯设施良好。项目区现有农电线路 16.8 千米。 二、项目建设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和省里的总体部署,围绕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大 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为 重点,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以上总的指导思想,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 认识,加强领导,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与改善生态环境结合起来, 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与完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结合起来,充 分发挥项目管理优势和资金规模优势,尽快实现农业综合开发由 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生产型向生态型、由数量型向效益型、由资 源开发型向产业开发型的转变,在项目区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5 三、建设任务与目标 (一)建设任务 土方工程主要根据机耕路、引水渠、排水沟的建设,计算出 工程土方量和投资;建筑物工程主要完成各类建筑物设施的设计、 绘制施工设计图纸、编制工程预算。农业、林业等措施按照建设 标准要求,明确工作内容和布局设计,编制工程预算。 (二)建设目标 通过实施高标准建设措施,优化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通 过工程建设达到沟、渠、路、林、桥、涵、闸全面配套,土地平整, 道路通畅,节水节能,高产高效,基本实现田园化。 四、编制依据 1、东营市财政局文件(东财农发【2012】1号)关于转发省财政 厅关于下达2012年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 通知的通知; 2、山东省财政厅文件(鲁财农发【2012】1号)关于下达2012年 农业综合开发存量资金土地治理项目计划的通知; 3、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工程管护暂行办法; 5、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鲁农开办 字【2005】28 号; 6、关于印发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编 写提纲的通知(鲁农开办字200642 号); 6 7、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监理暂行办法; 8、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9、节水灌溉技术规范(SL207-98); 10、利津县年鉴(2011 年); 11、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概(估)算费用构成及计算标准 、山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概(估)算编制办法(二年); 12、山东省水利厅现行预算定额:山东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 预算定额(二年)、 山东省水利水电安装工程预算定额 (一九九八年)、 山东省水利工程施工台班费定额(二年); 13、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 2012 年度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 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东营工程造价信息2012 年第 5 期。 第二章 项目建设标准 7 一、总体标准 项目建设严格执行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 范工程建设标准(鲁农开办2005 28号) 有关规定。高标准农田建 设示范工程建成后要达到“农田成方,集中 连片;灌排配套,设施 先进;道路畅通,设计规范;土地整平,土壤肥沃;林网适宜,生态 良好;科学种植,产业明显;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管理严格,运行 顺畅” 的总体目标, 实现 园田化方田、节 水化灌溉、标准化生产以 及基础设施配套、道路砂石硬化、优良品种、配方施肥、先进科学 技术全部覆盖项目区的要求。 (一)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抵御自 然灾害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有较 大提高,成为高产稳产、旱涝保收、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基本农田。 (二)项目区按灌区、流域统筹规划,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四 至范围明确。项目区达到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 浇、涝能排、碱能改,基本实现园田化。项目区及主要建筑物按 关于设立农业综合开发标牌、标记的要求(鲁农开办字20028 号)的规定设立“永久、固定、醒目、规范 ”的标牌、标志。 (三)项目建设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密切结合实际需要,因 地制宜地探索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严格资金和项目管理,提高 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落实工程管护责任,健全管护机制,确 保建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 二、分项建设标准 8 (一)水利措施标准 1、工程防洪及排涝标准 项目区的主要防洪除涝河道是永新河,排涝标准10年一遇。 项目区内各级排沟汇入永新河,排水标准按10年一遇设计。 2、灌溉标准 (1)灌溉保证率75%。 (2)灌溉制度:项目区自流灌溉,在正常灌溉时,确定支渠、斗 渠采用续灌,农渠采用轮灌。 3、各级建筑物的设计标准 项目区工程等别为四等,主要建筑物为 4 级,次要建筑物为 5 级。生产桥设计标准为三级公路,公路-级(相当于原汽-15)。 分水建筑物:满足控制区域的灌溉要求。 4、节水灌溉 推行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的综合节水形式。节水 灌溉工程设计标准符合节水灌溉技术规范,并与农村发展规划 相协调,采取的节水技术与当地经济条件、群众习惯和管理水平 相适应,与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等农艺措施相结合。项目区节 水灌溉面积不低于 70%,渠系水利用系数不低于 0.75,灌溉水利 用系数不低于 0.7。 (二)农业措施标准 农业措施标准:(1)土地平整,满足种植和灌排水要求;(2)结 合“ 沃土工程”“配方施肥补助项目”等推广施用 农家肥、秸秆还田 9 、深松技术等措施,培肥地力,改良土壤,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 达到 1.2%以上,土壤活土层不小于 30 厘米;(3)机耕干道设计与 项目区水利工程、村镇道路相配套,道路顺直,路面平整,田间干 道要达到硬化路标准,保证晴雨畅通。干级道路设计宽度不低于 6 米,支级道路宽度不低于 4 米,道路全部实现砂石硬化;(4)项 目区农机化作业率达到 95以上。 (三)科技培训标准 项目区实行科学种田,农业生产实行“五统一” 管理,项目建 设期间采取多种形式对受益农户进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 2 次以 上,每个项目区至少引进推广 2 项先进适用新技术、新品种,按 标准化生产要求,建立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农业技术服务 体系。发挥资源优势,扶持、引导项目培植主导产业,主导优势农 产品种植面积不低于项目区作物种植面积的 70%。 (四)林业措施标准 1、林网布局。因害设防,加强防护林带建设,合理确定沟、渠 、路、林布局和农田林网网格。主要道路、沟渠、河流两侧进行植 树造林。 2、苗木标准。适时、适地、适树合理选择树种,苗木胸径达到 3 厘米以上。 3、栽植标准。人工造林当年成活率达到 90%以上,三年后保 存率要达到 85%以上。新栽植树木前两年进行涂白,高 1.2 米,达 到防虫防害的要求。 10 第三章 总体规划布局与施工设计 一、总体规划布局 11 总体规划布局范围是东起一号路,西至盐窝界,南起黄河大 堤,北至永馆路。项目区灌溉水源是王庄总干渠,总排水沟是永 新河。 (一)灌排体系布置 1、支级灌溉水系布局:项目区内顺兴支沟通过两座泄水闸与 王庄总干渠相连,规划自顺兴支沟与王庄总干渠南北两侧各建1 座泵站。泵站自顺兴支沟提水后,分别经南北两条支渠输水。北 支渠分水流入北一斗东、北一斗西、北二斗东、北二斗西及北三 斗西五条斗渠;南侧支渠分水流入南一斗东、南一斗西、南二斗东 及南二斗西。支渠均为南北走向,斗渠均为东西走向,支斗渠全 部采用U型混凝土衬 砌渠道。 2、斗级灌溉系布局 (1)北一斗西自北支渠分水后向东西延伸,共控制南北走向农 渠12条,农渠总长5349米。农渠间距110米左右,农级沟路渠为相 间布置。 (2)北二斗西自北支渠分水后向东西延伸,共控制农渠11条, 总长3045米,农渠均为南北走向。 (3)北三斗西自北支渠分水后向西延伸,共控制农渠8条,总 长1282米,农渠均为南北走向。 (4)北一斗东自泵站1向北后转向东,共控制农渠18条,总长 4065米,农渠均为南北走向。 (5)北二斗东自泵站1向东,共控制农渠17条,总长3049米,农 12 渠均为南北走向。 (6)南一斗自泵站2向东西分作南一斗东、南一斗西两条斗渠, 共控制南北走向农渠21条,总长10163米,其中衬砌农渠19条,长 8527米。 (7)南二斗自南侧支渠向东西分为南二斗东、南二斗西两条斗 渠,共控制南北走向农渠15条,总长9166米。 表3-1 支渠、斗渠控制地块面积表 支渠 斗渠名称 面积/亩 合计/亩 北一斗西 1265 北二斗西 627 北三斗西 464 北一斗东 1070 北支渠 北二斗东 848 4274 南一斗西 940 南一斗东 1458 南二斗西 731南支渠 南二斗东 1676 4805 总计 9079 3、方田标准:地块宽度多数在110米左右,地面坡度分片整理, 比降为1/3000。灌水方向与排水方向一致。其中北一斗西、南一斗 东控制范围内部分土地先进行平整,后布置沟渠。 4、节水硬化渠道设计 在项目区内对支渠1260米全部衬砌,对所有新建斗渠14473米 进行衬砌,对部分农渠进行衬砌,衬砌农渠长度8527米,总衬砌 13 长度为24260米。各级渠道的设计要素见表33。 U型渠道砼强度标号C20 ,抗冻F150,抗渗W4,配料中水灰比 的最大允许值为0.6,砼的坍落度控制在13厘米。低温季节或渠 床面较湿润时,坍落度宜适当减小;高温季节或渠床面较干燥时, 宜适当增大。 砼现浇U型渠道要满足抗冻、抗渗要求,必须加入添加剂来提 高其抗冻和抗渗性能。主要外加剂采用PC-2型引气剂和M型减水 剂。PC-2型引气 剂其主要成份 为松香皂及其 热聚合物,具有引气、 减水、提高砼抗渗和抗冻性能的功能,配制时按重量比,一般加 入量为水泥重量的0.51/万;M 型减水剂,其主要成份为木质素 和碳酸钙,具有减水、增气、提高强度和防渗防冻性能,配制时按 水泥重量的0.20.7% 加入。施工时按外加剂说明和试验资料确 定。 5、排水系布局 项目区排水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排除地表多 余降雨径流,防止项目区作物受涝灾,二是控制农田的地下水位, 通过深沟排,大水压,综合治理盐碱。排水沟结合灌水渠道布置支、 斗、农级固定排水沟,排水沟与相应的灌水渠道相邻布置。 一、支级排水系布局:项目区内总排沟为永新河。永新河为南 北走向,位于项目区西侧,距项目区西界 500 米。规划将现有两 条支级排沟老顺兴支排、顺兴支排与永新河相通,利用永新河排 水。 14 二、斗农沟:项目区农级均为南北向布置,对应项目区农渠道 分别设置农沟。规划在疏浚现有南一斗排基础上新开挖北一斗排 西、南二斗排两条东西向斗沟。北一斗排西位于顺兴村南侧,将 老顺兴支排与顺兴支排相通;南二斗排位于项目区南侧,西起项 目区西界向东经清河村北至一号公路边沟。另外,借助规划高速 路两侧边沟作为项目区斗沟东西连通老顺兴支排、顺兴支排及一 号公路边沟。 共设计斗沟6条,总长15900米;农沟97条,总长33614米。 (二)建筑物布置 项目区共有建筑物 212 座(包括可利用建筑物 12 座)。新建 及维修各类水工建筑物 200 座,其中泵站 2 座,农门 103 座,斗 渠节制闸 9 座,斗门 8 座,农沟生产桥 9 座,斗沟生产桥 14 座, 斗渠生产桥 45 座,支渠生产桥 2 座,倒虹吸 3 座,渡管 3 座。维 修王庄总干渠生产桥 2 座。 二、单项工程设计 (一)水利工程 1、灌溉工程设计 (1)灌溉水源 项目区灌溉水源为王庄总干渠。 (2)渠道水位推算 为了满足自流灌溉条件,各级渠道入口应具备足够水位。根 据以下公式确定渠道设计水位: 15 H 进=A0+h+Li+ H 进渠道进水口处设计水位,米; A0渠道灌溉范围内控制点地面高程,米; h控制点地面与附近末级固定渠道设计水位高差,此 项目取 0.2 米; L渠道的 长度,米; i渠道的比降; 水流通过渠系建筑物的水 头损失,米;节制闸、渡管 及农门、斗门水头损失按 0.05 米,斗渠生产桥按水头损失 0.03 米 计算。 以距离提水泵站控制最远端的一条农渠末端控制地面高程 为 H 进进行水位推算如表 3-2: 表 3-2 支 渠 渠 首 设 计 水 位 推 算 表 推求位置点 地面高程 (m) 农渠长 度(m ) 建筑物 水头损失 (m) 斗渠长 度(m ) 支渠长 度 (m) 设计水 位(m) 泵站出水 池水位 6.8 580 0.4 2760 120 8.3 泵站出水 池水位 7.5 540 0.3 1275 518 8.6 根据以上推算及工程经验可以将两个泵站出水池设计水位 16 分别确定。 (3)渠道设计 渠道断面采用 U 形砼衬砌,根据农田水利学(武汉大学编), “U”型断面水力 计算公式: tgN)cosin2(iQr28/58/31/4 式中:Q渠道的设计流量,米 3/秒; 底圆圆弧的圆心角,弧度; r圆弧半径,米; 直线段的 倾斜角,度。 并由渠道上口宽计算公式 B=2rcos+H-r(1-sin)tg 根据经验估计 r=1530 , =520,确定“U”型槽断面, 并结合项目区的地形、土壤质地、水的含沙量及灌溉形式确定支 渠、斗渠、农渠的比降分别为 1/5000、1/4000、1/3000,渠道糙率 为 0.025,衬渠糙率为 0.017。再由明渠均匀流计算公式求得各级 渠道的设计要素见表 33。 2、排水工程设计 根据当地实际选取明沟排水,排水沟采用土质沟。排涝标准 选 10 年一遇,一日暴雨,2 天排出。 表 33 灌溉渠道设计要素表 序 沟渠名 底宽(米) 边坡 深度 设计 糙率 比降 流量 17 号 称 (米) 水深 (米) (米 3/秒) 1 支渠 U 型渠,上口宽 1.50 1.38 1.0 0.017 1/5000 0.53 2 斗渠 U 型渠,上口宽 1.10 1.22 0.9 0.017 1/4000 0.32 3 农渠 U 型渠,上口宽 0.56 0.5 0.4 0.017 1/3000 0.06 4 农渠 0.5 1:1.5 0.8 0.5 0.025 1/3000 0.03 (1)排涝模数计算 采用平原排涝模数法公式计算: q 涝 360Tt 式中: 排涝模数,立方米/秒平方千米;涝q R设计径流深,毫米; T排 涝历时 ,2 天; t每天排水时间,24 小时。 (2)排水沟流量计算: 排水沟流量 Q=qF 式中: Q排水沟设计流量,立方米/秒; q排涝模数,立方米/秒 平方千米; F排水沟控制面积 ,平方千米。 18 (3)排水沟横断面尺寸按明渠均匀流公式计算: RiACQhmb)(6/1nXAR/ = 21mhb 式中: 排水沟设计流量,立方米/秒;Q 排水沟过水断面面积,平方米 A 谢才系数;C 水力半径,米;R 水力比降,农沟取 1/3000,斗沟取 1/4000;i m边坡系数,农沟取 2.0,斗沟取 2.0; 渠床糙率,取 0.025;n 湿周,米;X 沟底宽,米;b 根据计算结果,结合当地实际,为方便施工,斗、农沟断面指 标详见表 3-4。 表 3-4 排水沟设计要素表 排沟 比降 i 糙率 底宽(米) 边坡 沟深 (米) 排涝流量(立方米/秒) 斗沟 1/4000 0.025 2.0 1:2 2.5 2.5 农沟 1/3000 0.025 1.5 1:2 2.0 1.0 19 排水沟纵横断面详见单体图。 3、建筑物工程设计 (1)泵站:泵站共 2 座,每座设计流量采用 0.5 立方米/秒,配 套变压器 S11-100kVA/10/0.4kV 一台;采用泵型为 14ZLB-70 型 轴流泵 2 台,单泵流量为 0.25 立方米/秒,配套电机功率为 22 千 瓦;并配备管理房 31 平方米,内设值班室和配电室。采用 M15 砌 石进水前池,C25 钢筋混凝土进水池及 C25 钢筋砼出水池连接下 游 U 型渠道。 (2)生产桥:为了便于生产,在沟、渠与路相交处修筑涵桥。 其中农沟桥为管涵桥,斗沟桥、斗渠桥、支渠桥采用 C25 现浇混 凝土板桥。 (3)渡管:支渠穿越斗排时,斗排设渡管,以砌石墩为基础, 墩体顶部架设混凝土内径 80 厘米圆管。 (4)斗、农渠进水闸:在斗、农级渠首设计进水闸,为混凝土 圆管和砌石挡墙结构,闸上游设闸门,农渠进水闸下游砌石护坡 及护底。农门混凝土圆管内径 50 厘米。长度根据路面宽度而定, 管顶覆土不少于 50 厘米。 (5)斗渠节制闸:斗渠节制闸采用 M15 浆砌石闸底板及闸墩, 闸门及机架桥板采用 C25 钢筋砼结构,并配备手启闭机。 (6)倒虹吸:支斗渠穿柏油路设倒虹吸,倒虹吸采用 M15 砌 石挡墙及底板结构,倒虹主体选用内径 80 厘米混凝土圆管,管基 础采用 C20 素砼及 M15 砌石。 20 (7)维修王庄总干生产桥 2 座,对桥面及栏杆进行修复。 (8)标牌、标志 在项目区的进出口设立标牌,在主要建筑物上镶贴专门烧制 的陶瓷农业综合开发标志。 单体建筑物布置详见施工图。 (二)农业工程 1、土地平整 为改善灌排条件,改良土壤,扩大耕地面积,适应机械耕作 的需要,对项目区内两片高洼起伏区域进行土地平整,补助平整 总面积 600 亩。 土地平整设计要求:沿灌水方向田块坡度为 1/3000;就近挖, 填平衡以减小平整工程量;注意保持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扩大耕 地。 2、道路工程 根据项目区地形和土壤条件,以注重实用、节约土地的原则, 实行“ 一路一沟高抬路面” 的模式设计项 目区道路。规划项目区道 路分为机耕干道(支、斗级)、机耕支路(农级)两种,其中机耕干 道均采用砂石路面,机耕支路采用 3 米宽素土路面。机耕干道硬 化路面宽有 6 米、5 米两种,均采用 15 厘米厚石灰碎石土基础, 表层覆 1 厘米厚碎石屑,两侧设路缘石,且支级硬化干道(宽 6 米) 设排水沟。其中,6 米宽硬化路面硬化 5 米宽,5 米宽硬化路面硬 化 3.5 米宽。 21 项目区现有柏油路 4 条,长 6.8 千米;设计新修机耕硬化干 道 12 条,长 14.15 千米。 机耕支路全部为素土路面,宽 3 米,高出地面 0.3 米。 石灰碎石土基面的施工要结合以下技术要求并通过试验确 定: (1)石灰土的石灰剂量:对于粉性土及粘性土,消石灰占干土 重的 1012%,对于砂性土,消石灰占干土重的 1214%。 (2)碎石为二级配,掺入量为石灰土(重量)的 40%。 (3)对于土的塑性指数为 712 的灰土最佳含水量控制在 1820%, 对于粉粘土,含水量宜控制在 2026%。 项目区道路共 101 条,总长 55570 米。其中现有柏油路 4 条, 长 6800 米;新建机耕硬化干道(6 米宽)7 条,长 7800 米,(5 米宽) 5 条,长 6350 米,机耕硬化干道总长 14150 米;机耕干道(素土路 面)3 条,长 2470 米;机耕支路(素土路面)82 条,长 32150 米。 道路布局及具体断面尺寸分别见规划图和单体工程设计图。 (三)林业工程 为了减少项目区的风害,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项目区的森 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在原有主要道路和主要排沟绿化的基 础上,规划在项目区田间机耕路、斗沟布设林带,株距 3 米,行距 2 米,布置 3 行树。 项目区共植树 3.33 万株。适地适树,主要种植速生杨、竹柳、 白蜡等。具体实施可按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和立地条件确定。 22 (四)科技措施工程 该项目科技措施主要包括农民技术培训、新品种引进试验、 示范优质高产创建、棉花病虫害综合防治、全程化控等技术措施。 以山东天润种业有限公司为项目载体,依托公司与中国农科院棉 花研究所,山东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多年来的合作技术优势,培 训农民技术员 4000 人次,发放技术资料 4000 余份。引进棉花新 品种试验示范 200 亩,采用良种良法配套管理,高产创建示范 2000 亩。 1、试验、示范、高产创建区安排及任务目标 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带动该项目区乃至全县 80 万 亩棉花生产科技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和产量的增加。 (1)试验示范 200 亩。在项目区内安排试验示范 200 亩,具体 位置在王庄总干以南,南一斗排以北,西起 701 农沟,东至 7 04 农沟,辛韩四村地内(详见规划图)。该试验引进中棉 7 号新品 种,实行深中耕,配方施肥,重施农家肥,硼肥、锌肥等微肥,实行 病虫害综合防治,半精量播种,合理密植,目标是:亩产籽棉 300kg,皮棉 120kg,比一般大田亩增 30%。 (2)高产创建示范 2000 亩。该示范区位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示 范工程项目区王庄总干以南,南一斗排以北,西起 6-01 农沟,东 至 7-10 农 沟,顺兴村、辛韩四村地块内(详见规划图)。主要引进 中 79、99102 新品种,实行深中耕,合理密植,病虫害综合防治, 适时化控等技术措施,目标是亩产籽棉 250kg,皮棉 100kg,比一 23 般大田增产 20%。 2、主要技术措施 (1)试验示范方和高产创建方全部良种化,种植中棉 7 号、 中 79 和 99102 三个新品种。 (2)进行测土配方施肥,每 50 亩棉田一个土样,根据土壤化 验结果和产量指标制定 N、P、K 及各种微肥料使用量。 (3)试验示范方和高产创建方要重施有机肥,每亩 1500kg 左 右。 (4)实行精量或半精量播种,每亩 1.52kg。 (5)统一深耕 025cm,打破土壤犁底层,增加棉花抗病、抗 倒能力。 (6)重施花铃肥。以前农民传统的施肥大量用在蕾期,试验、 示范方和高产创建方,要把整个追肥量的 60%用在花铃期,15% 用于盖顶肥。 (7)据苗情及长势,适时化控。蕾期每亩用缩节胺 0.51g, 盛蕾期用 1.5g,初花期用 1.53g,盛花结铃期用 35g。 (8)实行化学农药、生物农药、人工修棉捕杀等措施,对棉花 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 (9)实行统一良种、统一机播、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指导、 同一病虫防治“五统 一” 管理模式。 适时早打顶,7 月 20 号前打一叶一心,杜绝大把揪。 3、具体安排 24 第一阶段:3 月至 4 月上旬,制定实施方案,布置任务。请市 农业局棉技站站长研究员苗兴武作一播全苗及高产栽培技术讲 座,请省棉花研究中心研究员辛承松作盐碱地植棉技术讲座。做 好物资准备,进行肥料、良种、技术材料发放。 第二阶段:4 月中到 5 月上旬,按方案要求适时播种,组织高 级农艺师孙泉河及本公司技术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民播种,确保 一播全苗,并树立标示牌。 第三阶段:6 月到 8 月底,开展以科学施肥、修棉病虫草害综 合防治为重点的棉田管理技术指导,并搞好记载。聘请中国农科 院棉花研究所的首席专家张金彪老师进行技术讲座和技术指导。 第四阶段:2013 年 9 月到 11 月,组织专家组对试验示范方、 高产创建方及整个高标准农业建设示范工程项目进行测产验收, 并写出总结报告。 4、工作措施 (1)为确保项目科技措施实施,本公司成立了以董事长李良 田为组长,副总经理刘金良为副组长,高级农艺师孙泉河、农艺 师赵景农任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部署、协调、落实、保证 项目顺利实施。 (2)实行目标责任制,由高级农艺师孙泉河负责技术指导,副 总经理刘金良协调各种关系负责良种、肥料的发放,赵景农负责 项目档案建制和技术资料发放。 (3)加大宣传力度,因农时季节到田间地头做好技术服务。确 25 保项目高产、优质、高效、起到示范作用。 科技措施投入明细表 表 3-5 200 亩试验示范 2000 亩高产创建 科技培训 单 价 金 额 单 价 单 价 数 量 金 额 单 位 数 量 (元) (元) 单 位 数 量 (元) 金额 (元) 单 位 (元) (人次) (元) 有机肥 T 3 140 42000 人 10 4000 40000 锌肥 Kg 400 4 1600 Kg 10000 2.2 22000 硼肥 Kg 400 4 1600 Kg 10000 3 60000 化控 支 2500 0.8 2000 支 25000 0.8 20000 钾肥 Kg 3000 5.6 16800 Kg 30000 5.6 168000 良种 Kg 400 40 16000 Kg 4000 40 160000 合计 80000 400000 40000 累计 520000 三、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一)防治原则 全面规划、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化害为利,坚持工程措施与 植物措施相结合;水土保持建设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 工、同时完工。 (二)防治目标 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采用各种措施进行同步治理,对 工程运行中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采取各种防护措施,使其得到有 效控制。防治目标达到:扰动土地治理率达 95%;水土流失治理度 达到 90%;水土流失模数的控制比为 1.4;建设期拦渣率达 95%; 植被恢复系数达 90%;林草植被覆盖率达 85%以上。 26 (三)工程防治布局 根据“谁开 发、谁保 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 的原则, 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GB50433-2008)关于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界定的有关规定,水土流失 防治责任范围包括项目建设区和直接影响区。 项目建设区:根据本工程的建设特点和工程造成的水土流失 特点及主体工程布局,将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划为三个区,即土方 工程防治区(沟、渠、路等)、建筑物工程防治区、临时设施防治区。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项目建设区面积 1.0 万亩。 直接影响区:由于工程施工对项目建设区以外的水土流失及 直接危害较小,可不予考虑防治区责任。 (四)防治措施 水土保持措施分为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临时防护措施。 1、工程措施 土方工程的沟、渠、路设计边坡合理,弃土全部整平压实;建 筑物工程挡土、护坡、扭坡工程全部采用砌石或砼结构、主要道 路进行硬化等,这些措施对水土流失起到了有效的防治作用。对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部分都将作为本方案水保措施 的组成部分,以便监督管理。 2、植物措施 在主体工程中,沿主要的沟渠路两侧已设计了植树绿化带, 形成了路林网和农田林网,这些措施不仅对水土流失起到了有效 27 的防治作用,而且改善了生态环境。 3、新增防治措施 新增防治措施主要是临时防护措施。临时设施防治区以管理 措施为主,经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布置,以少占土地,保护环境为 原则。各建设活动应严格遵守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尽量避 免新增水土流失。临时设施安置有序,生活区注意环境保护。施 工期间各种运输车辆,必须沿指定路线行驶;在运输易扬尘的松 土、石灰、灰渣等处,交通工具应加盖蓬布;尘土多的施工便道应 即时洒水,工程完工后及时拆除平整恢复植被。建筑、生活垃圾 与环卫部门协调,做到统一处理。 28 第四章 项目建设内容与投资 一、项目建设内容 (一)水利措施 在配套完善项目区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疏挖修筑沟渠 216 条,总长 101366 米。支、斗、农渠衬砌挖方 2.59 万立方米,填 方压实 7.93 万立方米,其它沟渠挖筑方 42.27 万立方米,渠路填 方压实 27.80 万立方米。修筑渠道 113 条,总长 51852 米,其中修 筑支渠(U 型)2 条, 长 1260 米;斗渠(U 型)9 条,长 14473 米。修 筑 U 型农渠 19 条, 长 8527 米;衬砌总长度 24260 米。土质农渠 83 条,长 27592 米。疏挖排沟 103 条,总长 49514 米,其中斗沟 6 条,长 15900 米;农沟 97 条,长 33614 米。 新建及维修各类水工建筑物 200 座,其中泵站 2 座,农门 103 座,斗渠节制闸 9 座,斗门 8 座,农沟生产桥 9 座,斗沟生产 桥 14 座,斗渠生产桥 45 座,支渠生产桥 2 座,倒虹吸 3 座,渡管 3 座。维修王庄总干渠生产桥 2 座。 (二)农业措施 重点搞好土地整平,便于耕作、施肥、灌水等。机械整平土地 600 亩。 项目区新建机耕硬化干道 6 米宽 7 条,长 7800 米,5 米宽 5 条,长 6350 米,机耕硬化干道总长 14150 米;机耕干道 3 条,长 2470 米;机耕支路 82 条,长 32150 米。 29 (三)林业措施 项目区按当地土地利用状况和立地条件计划种植树木共 3.33 万株。 (四)科技措施 开展科技培训 4000 人次;引进棉花新品种试验示范 200 亩; 棉花优质高产创建示范 2000 亩。 二、项目投资 该项目建设总投资 1280 万元。 1、水利措施 该措施投资 883.80 万元。其中开挖回填沟渠动用土方 70 万 方,投资 204.19 万元;衬砌渠道 24.26 千米,投资 385.57 万元;新 建及维修各级水工建筑物 198 座(不含泵站),投资 190.31 万元; 新建灌溉提水泵站 2 座,投资 65.73 万元;配套输配电线路 1.0 公 里,投资 8 万元;设计、监理费 30 万元。 2、农业措施 该措施投资 256.25 万元,用于整平土地 600 亩,投资 9 万元; 修建机耕硬化道路 14.15 千米,投资 247.25 万元。 3、林业措施 该措施包干投资 49.95 万元,种植树木 3.33 万株。具体以竣 工决算为准。 4、科技措施 开展科技培训 4000 人次,投资 4 万元;引进棉花新品种试验 30 示范 200 亩,投资 8 万元;棉花优质高产创建示范 2000 亩,投资 40 万元。 5、其他工作措施费38万元。其中项目管理费26万元(包括前 期可研费),项目管护费12万元。 三、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共需资金128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资金800万元, 省财政资金280万元,市财政配套40万元,县财政配套80万元,自 筹80万元。 项目主要建设项目内容及投资明细表 工程类别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价(万元) 一、农田水利措施 8838000 (一)泵站 657298 泵站 座 2 328649 657298 (二)输变电线路 80000 高压输电线路 千米 1.0 80000 80000 (三)土方工程 700706 2041954 沟渠挖筑方 立方米 422706 2.2 929954 沟渠路填方压实 立方米 278000 4.0 1112000 (四)衬砌工程 24260 3855659 支渠衬砌 米 1260 279.38 352018 斗渠衬砌 米 14473 178.81 2587860 农渠衬砌 米 8527 107.40 915781 (五)建筑物工程 198 1903089 农沟生产桥 座 9 16521 148689 斗沟生产桥 座 6 40268 241608 斗沟生产桥 座 8 48904 391232 斗渠生产桥 座 45 5692 256140 支渠生产桥 座 2 11396 22792 倒虹吸 座 3 41344 124032 斗渠节制闸 座 9 4421 39789 农门 座 61 5238 319518 农门 座 42 3382 142044 31 续表 工程类别 单位 数量 单价(元) 合价(万元) 斗门 座 8 4324 34592 渡管 座 3 27551 82653 维修建筑物 座 2 50000 100000 (六)设计、监理费 300000 设计费 项 1 150000 150000 监理费 项 1 150000 150000 二、农业措施 2562500 土地平整 亩 600 150 90000 机耕硬化干道(5 米) 米 6350 131.6 835625 机耕硬化干道(6 米) 米 7800 209.9 1636875 三、林业措施 499500 苗木建设 株 33300 15 499500 四、科技措施 520000 科技培训 人次 4000 10 40000 引进棉花新品种试验示范 亩 200 400 80000 棉花优质高产创建示范 亩 2000 200 400000 五、其他工作措施 380000 项目管理费 项 1 260000 260000 管护费 项 1 120000 120000 总投资 12800000 32 第五章 实施措施 一、组织机构 县里成立由县长任指挥,分管县长任副指挥,县农业综合开 发办公室、财政、水利、林业、农业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农业 综合开发建设指挥部,具体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工作。县农业综合 开发办公室等部门负责开发项目施工过程的技术指导和开发资 金的使用、监督和管理。陈庄镇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办事机构, 具体负责开发项目的实施、自筹资金筹措等有关事宜。 二、施工组织与管理 (一)项目法人制 实行项目法人制。本项目法人为陈庄镇人民政府。项目管理 以项目法人为主体,项目法人向上级主管部门负责。由项目法人 管理项目的建设全过程。上级主管部门依法对项目进行监督、协 调和管理,并为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 项目法人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招投标管理 工程实行招投标制。本项工程由利津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 具体组织实施招投标工作。要选择相应资质的工程队伍承揽工程 建设,确保工程实施的公开、公平、公正性,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 程建设任务。 (三)项目监理 33 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东营市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通过政府 采购组织监理招投标工作,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根据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的有关规定,对该项目进行监理。监理单 位依据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和批准的项目建设实施方 案、工程建设合同及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对工程实行监理,按照 合同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和质量,协调各方面工作关系, 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四)物资采购管理 该项目的主要材料设备由建设单位采取招标形式采购。 (五)资金管理 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账核算,专人管理。各 级财政部门应严格财务管理,保证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滞留、挪 用开发资金。项目单位设立专帐,管理开发资金,保存各类原始 凭证,逐级报送财务决算。开发资金实行县级报账提款制。各级 财政部门、农开办应主动配合审计部门加强项目审计。 (六)进度安排 2012 年 6 月下旬进行实施方案评审,完善开工前各项准备。 2012 年 8 月项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招标中介机构完成招标 工作,选定队伍和主要材料生产厂家。 2012 年 9 月 1 日-2013 年 3 月 31 日,完成工程主体施工,包 括沟渠路土方工程、建筑物配套、渠道衬砌、道路硬化。 2013 年 3 月 1 日-3 月 31 日,苗木栽植养护,并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解析卷冀教版8年级下册期末试题【研优卷】附答案详解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互动教学工具应用与用户满意度分析报告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雾计算协同机制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治理技术标准化报告
- 解析卷人教版(五四制)6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至2030年中国白芷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
- 华东师大版7年级下册期末试题及完整答案详解【有一套】
- 会员注册协议需要明确条款
- 国企企业面试题库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解析卷-青岛版9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题【各地真题】附答案详解
- 考点解析-黑龙江省尚志市中考数学真题分类(丰富的图形世界)汇编专项训练试题
- 科学版(2024)一年级全一册体育与健康全册教案(表格式)
- 2025年高一上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
- 2025 年西安市一年级语文秋季开学摸底考 - 基础卷及答案(人教版)
- 2025年秋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新教材)
- 2025年云南省中考语文真题(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税务师考试税收征收管理法条例模拟试卷
- 第3讲 文言文内容概述题-据文比对判正误2026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总复习
- 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 吉林省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销售商与汽车电子设备供应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