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2×660mw机组污染物测试方案(a版)_第1页
发电厂2×660mw机组污染物测试方案(a版)_第2页
发电厂2×660mw机组污染物测试方案(a版)_第3页
发电厂2×660mw机组污染物测试方案(a版)_第4页
发电厂2×660mw机组污染物测试方案(a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电厂 2660MW 机组 污染物排放测试方案 西 安 热 工 研 究 院 有 限 公 司 2011 年 5 月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方案 版本更新记录 版本编号 更新日期 版本说明 编制 审阅 批准 A 2011-5-25 初版,提交各方 讨论稿 孟桂祥 姚胜 施延洲 2 目 录 1 前 言 .1 2 试验目的 .1 3 试验内容 .1 4 试验标准及基准 .1 5 试验条件 .2 6 废水排放标准 .2 7 试验的准备 .3 8 样品采集 .3 9 样品存储和分析 .4 10 结果分析 .5 11 排水量的测定 .5 12 报告的编写 .6 13 组织 .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方案 第 1 页 共 6 页 1 前 言 发电厂新建 2660MW 超临界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一次 中间再热、单炉膛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 型锅炉, 采用三分仓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设计煤种:淮南煤,校核煤种为淮北煤和混煤。采用 中速磨煤机冷一次风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每台炉配 6 台中速磨煤机,燃烧设计煤种 时,5 台运行,1 台备用。根据供货合同规定,在每台机组完成 168 小时试运后,根 据业主安排将进行性能考核试验工作。 为了解机组污染物排放状况,发电厂委托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污染物排 放的测试。 本方案为发电厂污染物排放测试的指导性文件,确定了需要测试的内容以及测试 所采用的方法。 2 试验目的 2.1 监测机组运行时对外排放废水的各项指标,和国家标准进行比较,以确定废水 处理设备性能是否达到合同(或设计)要求。 2.2 机组运行时粉尘排放的测试列入除尘器性能考核试验内容。 2.3 机组运行时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测试已列入锅炉性能考核试验方案、脱销性 能考核试验方案和脱硫岛性能考核试验方案中。 3 试验内容 3.1 全面了解全厂废水处理情况; 3.2 全面了解全厂废水排放口及排放废水来源,确定采样点。本次试验只做常规性 废水排放监测分析,临时性废水、生活污水、雨水排放不在本次监测范围内; 3.3 在排放口进行取样分析及流量测定; 3.4 将取样分析结果与国家标准 GB 8978-1996 进行比较,得出试验结论。 4 试验标准及基准 4.1 GB 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4.2 DL/T 414-2004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4.3 DL/T 938-2005 火电厂排水水质分析方法; 2 4.4 水质采样标准: GB 12997-91 水质 采样方案设计技术规定 GB 12998-91 水质 采样技术指导 GB 12999-91 水质 采样 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 4.5 水质分析标准: 水质分析国家标准(详见各测试项目)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EPA 标准(详见各测试项目) 5 试验条件 5.1 机组经过 168h 考核试验,正常运行; 5.2 机组负荷大于 75%,稳定运行; 5.3 各废水处理设施经过 168h 考核试验,正常运行; 5.4 废水水量稳定; 5.5 如果有循环冷却水排放,循环水系统已经过调整试验,循环水处理系统运行正 常,循环水达到设计浓缩倍率。排污达到正常水平,排污水量稳定; 5.6 采样期间无临时性废水排放; 5.7 水分析试验室具备试验条件,可以进行 pH、悬浮物等测试项目的分析监测。 6 废水排放标准 废水排放标准执行GB8978-96中的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的二级标准 (以下简称国家标准) 。详见表1。 废水排放的限量为3.5WMh。 表 1 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 污染物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PH 6-9 悬浮物(SS) 150 化学需氧量(COD)cr 150 石油类 10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方案 第 3 页 共 6 页 氟化物(F) 10 硫化物 1.0 总砷(As) 0.5 7 试验的准备 7.1 在废水采样前,对全厂废水排放情况进行了解,掌握各系统排水的排放规律和 排水中污染物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对全厂总排水进行预测分析。 7.2 了解内容包括:常规废水来源,各废水排放周期,各废水中污染物情况,各废 水排放量;临时性废水来源,各废水排放周期,各废水中污染物情况,各废水 排放量。一般情况下,常规性废水主要包括:灰场排水;工业废水;酸碱中和 池废水等。临时性废水主要包括:露天煤厂排水、锅炉清洗废水、省煤器冲洗 水、油罐排水、乙炔站排水和煤尘水等。 7.3 了解各废水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处理后水质情况。 7.4 如果有循环冷却水排放,循环水系统已经过调整试验。循环水处理系统运行正 常,循环水达到设计浓缩倍率。排污达到正常水平,排污水量稳定。 8 样品采集 8.1 采样原则 采样具有代表性。监测时在采样的同时测定排放口处排水的流量。 8.2 采样位置和采样点 外排工业废水取样点选在电厂工业废水总排水口处。采用现有采样点。 8.3 采样容器采样用聚乙烯或硬质玻璃容器。 8.3.1 容器处理后贴上标签备用。 8.3.2 各采样点的采样容器专用。 8.4 采样时间和采样周期 8.4.1 根据火电厂的生产性质,在无临时性废水排放的情况下,外排水的水质是 基本稳定的。采样选择采集平均排水水样。 8.4.2 在采样当天上、下午各采样一次,将上、下午的混合样作为平均排水水样。 采样点上、下午流量不变或变化很小时,两次样品可作等容混合,否则根 据流量的不同按比例混合。pH值在现场测定,取上、下午测定值的平均 4 值。 8.4.3 采样选择在系统运行稳定,废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无临时性废水排放的 时段。 8.4.4 平均排水采样一组,采集两个平行样。 8.5 采样方法 8.5.1 采样时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内壁3次,再按要求体积采集水样并在标 签上注明采样时间、地点及样品类别(监测项目) 、采样人姓名等事项。 对需保存一段时间再分析的水样,在采样后立即按要求加入保护试剂。如 在采样前加入保护试剂,则不能在采样前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 8.5.2 采样在管(渠)出口处的水流中部取样,用于检测油、悬浮物的水样在不 同深度取样按比例混合; 8.5.3 采样结束前仔细检查采样记录和水样,如发现有漏采或不符合规定者,立 即补采或重采; 8.6 采样量:每次采样最少采集 1L; 8.7 采样同时观测下列各项并同时做好记录。 8.7.1 采样点处排水的排放形式,管道或明渠等; 8.7.2 排水的颜色和气味; 8.7.3 水面有无油膜,或油花、悬浮物、杂物泡沫等; 8.7.4 水温。 9 样品存储和分析 9.1 本次试验样品分析和保存的原则是:不能保存的分析项目现场测定;可以保存 的分析项目加保护试剂后尽快分析; 9.2 水样由专人护送运输。水样运输前将样品容器的内、外盖盖紧。装箱时注意防 止运输途中破损。水样交化验室时,双方在运样单上签名; 9.3 平行样的采样、保存、运输保持一致。 9.4 样品的分析方法见表 2。 表 2 水样的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 方法名称 参见 pH 玻璃电极 GB 6920-86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方案 第 5 页 共 6 页 悬浮物 (SS) 重量法 GB 11901-89 化学需氧量(COD) 重铬酸钾法 GB 11914-89 石油类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水和废水分析方法 氟化物 离子选择电极法 GB 7484-87 硫化物 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 GB/T 16489-96 砷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EPA 6010B-1996 10 结果分析 两个平行样的绝对误差5%,则认为该样品有效,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分 析结果。将分析结果与标准值进行比较,得到测试结论。 如果两个平行样任两个的绝对误差5%,则该组样品无效,需重新进采样分析。 11 排水量的测定 11.1 测定目的:测定电厂的废水排放量,便于掌握废水排放的情况;为废水的取样, 混合提供参考数据;为废水水质的监测结果的分析提供可靠依据。 11.2 测量方法: 废水排放量的测量选用流速计法。在排放管或横截面较规整的直 段上设置测点,选用合适的流速计进行流速的测量,根据排放管或渠道的实际 流通面积,计算废水排放量。 11.3 在每次取样时,进行排水量的测定。 11.4 流速计的选择 11.4.1 如果现场装有流速计(或流量计) ,经试验双方认可,可以采用。 11.4.2 当采用管道式进行废水排放,可选用超声波流量计进行流量测定。 11.4.3 超声波流量计型号:CONTROLOTRON 1010WDP1 11.4.4 当排放用渠道进行时,采用浮标法进行流速测定。 用浮标法测量流速必须选取一段底壁平滑、长度不小于10m 、无弯曲、有一 定液面高度的排水渠道,经过流通后测量其平均宽度及水面高度( 应注意流速的 变化会引起液面高度的改变)。然后选择适当的漂浮物,放入有水流动的排水渠 6 道中,在无外力影响下(如风力、漂浮物受阻等),使漂浮物流过一定距离,记录 流过时间(以秒计) ,重复10 次,取其平均值。 其流速v 可按下式计算: v(m/s) = 0.7 L/ t 式中 L渠道的测流段实际长度,m; t平均的流过的时间,s; 0.7系数:在明渠水流中采用0.7;在封闭性(满流)管道水流中采用0.5。 测得渠道中排水的深度和宽度,求出渠道通流截面积和断面平均流速,即可按下 式算出 Q = v s t 式中 Q流量,m 3 /s; v流速, m/s; S通流截面积,m 2; t流过的时间,s。 12 报告的编写 测试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2.1 污染物采集时机组运行工况; 12.2 污染物采集时废水处理设备运行的情况; 12.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