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试镜的严重弊端_第1页
主持人试镜的严重弊端_第2页
主持人试镜的严重弊端_第3页
主持人试镜的严重弊端_第4页
主持人试镜的严重弊端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持人试镜的严重弊端 这里批评的是“主持人试镜” ,不是“主播试镜” 。主播试镜是必须,也适合其职业特点, 因而无可指摘。但主持人试镜,愚蠢至极,它的结果是,让平庸但却熟悉场面的小人物顺 利过关,而把智慧却生疏于节目程序的天才扼杀掉。实际上,这是电视的原始工作状态延 留下来的一大恶习。早期电视行业,只有报幕员照本宣科。80 年代中期,以往的优秀报幕 员被塑造为第一代主播,他们在朗诵(Sorry ,我只能使用“朗诵”这个词)中更多地融入 了个人喜怒,他们的个性化风采也多有展露。不过,说穿了,他们还是在照本宣科。真正 形成气候的第一代主播是方宏进、白岩松、水均益、敬一丹,当他们在东方时空中出 现,时间已是 90 年代中期。他们从街市骑车行过,发现痛心疾首的社会弊病,便生气地随 手写下,第 2 天再亲自播出去。这是真正的主播生涯,他们的哀喜由自己展现,尽管依然 是宣读文稿,但文稿却是自己的心声。他们甚至无法在摄象机镜头前挂上今天这种提示器, 由于条件所限,他们被迫说新闻,不再是念新闻,也不再是幕后撰稿人的道具。 主播的特点是,他是录制现场唯一的主人,是现场元素中唯一的统帅。尽管它所表现 的世界同样丰富多彩,包罗万象,但终因没有其他人员介入从而加大广播中的不定因素和 即兴色彩,因此完全可以自控播音思路、情绪、时间、程序。对于这种职业人选,当然可 以采取试镜方式遴选最佳能手。他的话语状况相对稳定,无须调集全部的“主人感” ,完全 可在试镜中基本展现个人才能。但主持人担当的任务远远重于主播,压力也明显大于主播, 需要统调的因素几倍复杂于主播,这需要主持人必须彻底意识到自己是节目的主人,只有 如此,才能全身心地释放才华。电视界这种真正的主持人,直到崔永元“出世”才得以呈 现,时间是 1996 年。他的出现,震醒了电视节目制作业,使之迫切需要真正的主持人。但 遗憾的是,我们甄别主持人的手段竟因袭了遴选主播的方法,其结局是,错把合格的主播 当成主持人,而真正具备主持人潜质的人大都遭到淘汰。 撇开主播的各类型节目,请把我们的视线集中在主持人控制的各类节目中。 按照海外同行的归类,主持人把控的电视节目无非三类。一是游戏节目(Game Show) , 我们错误地把它翻译为“综艺节目” ,极力给游戏节目贴上艺术光环。一是话语节目(Talk Show) 。一是问题节目(Question Show) ,为了突出教育意义,降化赌博色彩,我们把它翻 译为“益智节目” ,在没有任何奖励的“赵忠祥时代” ,问题节目还曾被译为“智力竞赛节 目” 。在这 3 类节目中,主持人必须调集远远大于主播的个人才能,才能使节目出彩,顺利 完成。 在三类节目中,问题节目在内地出现得最早,早在 80 年代初,赵忠祥和王姬就曾主持 百秒家庭知识竞赛 。不过那个时候,王姬像一只被别人操控的木偶,全然没有北京人 在纽约中的主动性;赵忠祥严厉而缺乏温和,甚至时常失于礼貌,因此更像个主考官, 一点不像主持人。可以说,直到李咏的幸运 52翻版问世,内地才有了第一位问题节目 主持人。在这个节目中,始终没能在天涯共此时和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所有节目中浮 出水面的李咏,厚积勃发,终使自己和问题节目迸发出前所未有的个性化色彩。如果通过 试镜方式考察李咏是否适合这个节目,李咏必须有如下幸运,那就是,部主任和其他有权 定夺人选的权威均十分开放,均可以放任李咏由着性子来。仅这一点,已经几乎是一种赌 博。事实上,李咏的机智和热情在中央台释放已久,大家除了公认他爱“出风头”和“抢 戏”之外,没有人认为他可以独立胜任像幸运 52这样的大型问题节目。这期间,李咏 也不是没试过镜,但绝大多数人认为他太过分了,因而不可造就。他们要造就什么呢?无 非是造就一个顺眼的提问机器。对!“顺眼的提问机器” ,这就是试镜评判者的预期标准。 于是,评判标准是平庸的,评判者也是平庸的(最可怕的是,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平庸) ,得 到的结果也一定是平庸的。这就是国人经常遇到的难局天才人物总是无可避免地要面 临庸人的品头论足,结果自然是天才被无情淘汰,因为,他们不容易被世俗和现状所理解 如果试镜能试出天才,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考官必须首先是伯乐,真正的伯乐。 但这几乎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伯乐和天才一样少。李咏的幸运是,经济部主任是汪文 彬,一个敬业而有判断力的聪明人。不过,寄希望试镜判官正巧是伯乐,这真的是一种赌 注。 在赵忠祥和李咏之间,1990 年曾闪现过杨澜和正大综艺 。 “综艺节目”这个词,很 可能诞生于此。不过, 正大综艺根本不是什么游戏节目,实际上是半个问题节目。其中, 虽然海外湖光山色是主体,带有浓厚的观光专题片的色彩,但旅途中那些趣味见闻,均被 编织在杨澜和主嘉宾的问答之中。我要说的是,不管它是专题片还是问题节目,总之杨澜 在央视生涯中的一半时间是在这个节目中提问。的确,杨澜是通过试镜从 100 多位候选者 中脱颖而出的,但她真正成为电视里的“活人” ,却是在 1993 年以后。而她脱颖而出时, 还是更像主播。如果今天重看正大综艺 ,会觉得惨不忍睹,不知道当初为什么全中国都 记住了杨澜。实际上,杨澜是在日后的成长中渐变为主持人的,而变成主持人之后,她却 必须要离开一直仍把她当成主播的地方。在那里,太多的人可以指手划脚,太多的人可以 凌驾于她之上随意发令。这就是试镜带给主持人的后患。试镜时,试镜者不可能是主人, 主人是考官和评委。在这样的环境下试镜过关,绝大多数主持人便会把自己永远定位为应 付考官的机器。遗憾的是,考官乐于维持这种局面。 在问题节目主持人的试镜中,笔者曾亲身遭受过一次切肤尴尬。2000 年末,央视经济 部十分希望开心词典能与幸运 52比肩,因此着手调换主持人,在让文清临时替代 小丫的同时,邀请歌手孙国庆和阿忆去试镜。毫无疑问,孙兄和我均比小丫适合,但孙国 庆的老资格和阿忆的知识水平,早已不合适被人考试,早已应该是考试别人的人。于是, 阿忆先是拒绝,但出于朋友情面,还是错误地前去一试。我被要求首先背读一大段由别人 撰写的奇长无比却索然无味的开场白,而后坐到文清刚刚离开的椅子上,用文清刚刚问过 的问题,再向刚刚听过这些问题的观众提问。在阿忆自己担当总策划或总撰稿的节目里, 阿忆格外重视开场的简洁和开场白的故事性,而且从来反对背稿开场,违反这个原则的任 何意见都会被他立即枪毙。但此刻,他却要用自己一贯坚决反对的方式去试镜,他会笑逐 颜开吗?此外,内地电视台录节目一贯严重拖沓,总要比预约时间多坐近两个小时的主嘉 宾和观众恨不得立即逃离,在这种结束气氛的躁动中,阿忆却要表现出开场的轻松激扬。 对于一个有着自尊和对观众的一贯体恤的人,他轻松得起来吗? 当然,舞台经验十分丰富的孙国庆也一样手足无措,试镜没有通过,主持人最终还是 王小丫。看过王小丫做经济部主播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位很不错很大气的主播天才,但她 做开心词典实在力不从心。一直到今天,由于素质水平所限,她依然无法游刃有余地 跟上被测试者的题锋,依然缺乏变换多端的提问手段,依然没有真正的幽默。但奇怪的是, 小丫竟是网上反对声最少的主持人(如果姑且算她是主持人的话) 。她是基督徒,在明知同 仁都在疯狂找人替代自己的时候,依然坚持工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人能看得出 她把纷争放在心上。如果说观众喜欢她,我想不是因为她的节目主持得好,而是她给人以 善感,全然没有赵忠祥的自以为是。在她的脸上,充溢着这种味道。但让所有要换掉她的 权威均没有预见到的是,意外坚持下来的小丫竟会在第 2 年时来运转,被绝大多数的观众 喜欢,而她依然技巧生顿乏术,流于表面的流畅。这是为什么,只因为她显得善。我们可 以假设,如果王小丫不是在经济部作了好几年主播,她一定夹杂在试镜队伍中;如果孙国庆 和阿忆都过不了关,小丫更是无助,于是就没了机会证明自己终归可以被人喜爱。要补充 一句的是,阿忆后来为开心词典做了很短很短时间的小顾问,并把台湾的超级大富 豪拿给制片人郑蔚和策划人关正文看。 超级大富豪的主持人是黄子蛟和蓝辛湄,但提 问官却是另设,由一位著名律师担当。这是一种合理的搭配。阿忆至今仍认为,如果开 心词典由孙国庆主持,法律硕士阿忆担当主考官,情景一定比现在美妙。但试镜政策当 道,这一切均无法证实。如果一切都须证实了才能上马,上马的东西一定不会出现大纰漏, 但却未必是最好的东西。 再来看看话语节目主持人。可以说,试镜选择话语节目主持人,最具恶果。话语节目, 顾名思义,全部节目的内容几乎完全凭借话语展现。正是因为通篇尽是语言,语言者也就 无法靠背诵和镜头提示器过活。由于嘉宾并不被事先拟定好的问题所限制,他们常常由着 自己的性子开聊,这需要主持人以主人姿态进行控制,以狡猾的手段生成嘉宾与嘉宾之间 的交锋,并以幽默的方式缓和潜在矛盾。总之,话语节目主持人的即兴反应和处理问题的 能力,远不是主播类人物所能及,其杰出的控场技巧也时常超出同事们的常态预期。能否 让此类主持人发挥得酣畅淋漓,实质原则只有一条,那就是,主持人必须当家作主!只要 有一人凌驾于他之上,他便一定不会发挥到极限。机智、幽默、应付危局,在一个压抑的 环境下是很难唤发出来的。让我们再来想想主持人试镜子时是个什么样子,无疑他的命运 掌握在别人手中,除了他自己,别人的地位都比他高,他可以潇洒吗?他可以按照自己的 方式潇洒吗?在试镜中,多数场上元素均是假设,相互之间的通话也因为刻意安排而显得 颇为尴尬。如果我们需要一位律法话语节目的主持人,在试镜中,真正具有法律知识的专 业候选人常常会在假状环境的应答中大失水准,而毫无法律知识但却深谙播音和摄像常识 的人却可能顺利入选。可想而知,律法话语节目交给这样的人,会是什么样子,它永远不 会突破内地律法节目的现有藩篱。顺便提一句,撒贝宁是通过试镜进入今日说法的, 日后他还通过了荣事达杯主持人大奖赛的考验,但仔细想一想便会知道,撒贝宁说穿 了不过是个主播天才,他离话语节目主持人还有相当大距离。在整个内地范围,好的话语 节目主持人只有崔永元、张越、英达、刘仪伟 4 人。加上凤凰卫视的窦文涛、阿忆、胡一 虎。其他人全部徘徊在边缘,但却是主持人行列中的绝大多数。因为他们对节目程序和拍 摄现场烂熟于心,也因为他们的音色和发音均在正道,所以他们会轻而易举地通过试镜顺 利入围,但却难以发出光辉。要知道,真正的谈话是无法用美声和安静的姿态进行的,主 持人必须对谈话的下一刻有着真正的慌乱、担忧、好奇,这才是好的话语节目的基本特征。 但在试镜中,这恰恰正是试镜考官们最不喜欢的东西,认为这是不熟练的表现,是朽木不 可雕。 阿忆认为,如果话语节目主持人不能成为自己节目的制片人,他便做不到极顶。他可 以在别人的不断建议下成长得更好,但却不可能在别人的指挥下维持颠峰状态。在一个电 视同行仍然普遍把主持人当成主播对待的大环境下,如果想成为话语节目的好主持,他必 须成为自己节目的领袖,或是剧组中实质的舵手,否则决无出路。总之,他必须避免任何 人都可以随便跳出来指手划脚,强迫他以自己不喜欢的方式去创造节目。阿忆之所以不能 在内地 54 家电视台联播的搜狐?谁在说中表现出颠峰状态,是因为上有制片人,以致 于确定嘉宾、拟定话题、甚至连热场时不能说什么都受到严格限制。但应该说明,制片人 周星也同时给了阿忆很大宽容,放任他比别的主持人做更多的手势,同意他在相当一段时 间里以习惯的坐姿开场,并允许他以一对一访谈的方式轻轻松松地塑造了这个节目。不过 阿忆可以确凿无疑地断言,如果他以试镜方式竞争谁在说 ,他一定无法获得这个机会。 阿忆就是不明白,如果一个主持人习惯了坐着开场,为什么非要他站着接受煎熬呢!这种 教条在实践中都很难改变,在居高临下的试镜考试中,当然更是无法改变。于是,许多像 阿忆一样拥有良好的知识储备,可以在日后得到极大发展的“潜在主持人” ,纷纷失去了跨 过门槛的机会。 最后再来看看游戏节目。 在内地,电视游戏节目的始作俑者,是 80 年代山西电视台李中豪主持的室外农民游戏 节目,随后是岳红和刘文燕把城市游戏节目带进北京电视台。那时,距离何炅和李湘把电 视游戏节目整个儿带火,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但无论如何,这些游戏节目的前驱和高 手,都不是试镜所得。他们均是在电视行业的他类节目中冒了头儿,被选中后立即登台挂 帅,很快大获全胜。可以说,在 3 大类主持人的节目中,游戏节目和话语节目对主持人以 主人翁姿态控场的能力要求最高。我们很难想象,一位主持人如何可能以模拟的方式,装 做活蹦乱跳,操着时髦的港台语言,在一群试镜考官面前热情澎湃。实际上,游戏节目是 3 类节目的综合,它有问答,有聊天,也有游戏,如此高度复杂的关系和不断出现的意外 因素如何模拟制造?如果仅能模拟出一小部分情境,那决不足以调动主持人迸发出积极性。 经受过如此考验的主持人,也并不一定真的适应真刀真枪的游戏现场。换句话说,游戏节 目通过试镜去考查主持人,更是瞎掰。 这里,有一个普遍存在的怪现象。即,很多游戏节目不敢冒“启用新人不当”之险, 便去别人的同类节目中,挖现成主持人。奇怪的是,挖来的主持人似乎在原节目中的表现 仍不足以说明他们有实力应付新节目,仍须试镜,搞得他们狼狈不堪,为自尊而怒,真不 知这是何道理。实际上,试镜这种过去考察主播的古老手段它只有两个作用:第 一,可以通过试镜确知上镜者在荧屏上是不是形象招人喜欢。这一点很像演员试镜。但它 几乎无法看出试镜者到底是不是具备演戏才能,即使在试镜中演上一段戏,也还是无法看 出她/他是否是表演天才。艺术的基本道理是,天才在临界状态中产生,越是天才,越是如 此。因此,如果太看重试镜,只会扼杀天才,成全平庸者。这也就是试镜手段的第二个作 用,即,预知被考察者是不是具备最基本的表现能力,至于他是不是很有才能,基本不可 知,必须带之于实践之中去检验。有经验的策划人都知道,主持人常常要到第 4 场主持实 践之后才能看出他是否有继续做下去的才能。如果记性好一点,我们完全可以想起何炅最 初在北京台和在中央台的平庸表现,但他去了湖南卫视却爆发了。英达在湖南卫视的老 同学大联欢和内地 33 家电视台同步联播的夫妻剧场中,均是从第 3 场录像才开始找 到感觉的。何炅和英达,均是游戏节目的好主持,但他们依然需要数次实践的调整,需要 一个摆脱对节目生疏感的过程。如果我们以一次草率的试镜去检验他们,他们未必过得了 关,尤其是英达。有人会说,像这类已经很有名气的天才就不必试镜了,即使试镜,他们 也会很出色地通过。大错!夫妻剧场通过试镜试掉了成方圆,如果逼着英达试镜,也 会把英达试掉。事实上,英达录第 1 期对姜昆夫妇的访谈样版时,表现得令人失望至极, 感觉上已不可救药。如果我们把这一期视为“试镜版” ,英达根本没有理由继续做下去。若 不是总策划阿忆一贯反对“试镜看人” ,甚至反对“以前几期看人” ,力主“以观后效” , 夫妻剧场主持人恐怕已是阿忆自己。阿忆自视主持话语节目有些天份,对于试镜规矩, 也比英达懂得多,因此试镜一定比英达容易通过。好在阿忆心知肚明,他的潜在才能,比 起英达来,不知逊色几倍。此实例说明,试镜忽视了话语节目选择主持人的客观性和预见 性,其实,游戏节目和问题节目的主持人试镜一样如此。 可能是有的制片人意识到古老而简单的试镜手段不行,于是他们创造出了“临场试镜” 的方法,但英达的例子足以说明, “临场试镜”仍有重大弊端。问题节目、话语节目、游戏 节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