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ct诊断 考试要点_第1页
医学影像学ct诊断 考试要点_第2页
医学影像学ct诊断 考试要点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学 CT 诊断考试要点 一.胸腔积液与腹水鉴别: 1.横隔征:当腹水或胸腹水存在时,横隔有时可显示弧线线状影,该线状影内侧的液体为 腹水,外侧的液体为胸腔积液。 2.膈脚移位征:胸腔积液积聚在膈脚与脊柱间,可使膈脚向前外侧移位,而腹水积聚在膈 脚的前外侧,可将膈脚推向后内侧。常以对侧作对比。 3.界面征:腹水直接贴着肝,腹水与肝的交界面清楚,而胸腔积液和肝之间隔有横膈,因 此胸腔积液与肝的交界面模糊。 4.裸区征:肝的后部直接附着后腹壁,而没有腹膜覆盖,属于裸区,该区阻断腹腔致腹水 不能达到脊柱侧,因此腹水不能贴近脊柱。胸腔积液则可聚集于脊柱侧。 5.假膈征:当肺下积液时,由于肺组织解剖特征,促使液体聚集在肺下叶外下方,形成膈 影最高点在外三分之一。 二.脑梗死 1.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较大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血栓形成或者流速 明显而密度增高。 2.岛带征:大脑中动脉闭塞早期,脑岛,最外囊和屛状核灰白质界面消失。 3.基底节回避征:大脑中动脉闭塞发生豆纹动脉远端时,基底节无异常。 4.丘脑回避征:大脑中动脉闭塞时,丘脑由脉络丛前动脉供血,不会梗死。 5.模糊效应:梗塞 2-3W 时,病灶水肿消失,吞噬细胞浸润,使组织密度增高,与脑实质密 度相仿,CT 平扫分辨不出来。 三. 1.CT 值:按相对于水的衰减计算出来的衰减系数的相对值被称为 CT 值。 2.轨道征:扩张的支气管走形和 CT 检查层面平行时表现为轨道状,称为轨道征。 3.印戒征:扩张的支气管走形和检查平面垂直时则表现为厚壁的圆形透亮影,此时,扩张 的支气管与伴行的肺动脉表现为印戒状,称为印戒征。 4.Schmorl 结节:髓核可经相邻上下椎体软骨版的薄弱区突入椎体松质骨内,形成压迹。 四.填空 1.鞍内和鞍上最常见的肿瘤为 垂体腺瘤和 颅咽管瘤 2.CT 图像上胆囊壁增厚的诊断标准是壁的厚度 大于 3mm 3.扩张的胆管“末环”常提示胆道梗阻的部位,若“末环”有胰腺组织包绕,同时见到 “双管征” ,则说明梗阻部位在 壶腹段 4.慢性胰腺炎较为可靠的 CT 征象 胰管结石和胰腺实质钙化 5.脑实质 CT 图像上窗位为+35HU,而采用的窗宽为 100HU,则 CT 值范围为 -15-85HU 6.原发综合征指的是 肺部原发灶,局部淋巴管炎和所属淋巴结炎 7.典型急性硬膜下血肿表现为颅板下方弧形或新月形高密度影 8.原发性肝癌多为富血供性肿瘤,其为肝动脉供血,而正常肝脏 75%由门静脉供血 9.腹主动脉夹层可为 DeBakey1 或者 3 型,后者夹层范围为降部以下 10.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 CT 检查关键是对比增强扫描,其要领为“两快一长”具体是指 注 射时间快 扫描时间快 延迟扫描 11.副鼻窦粘液囊肿常见于额窦和筛窦。 12.海绵状血管瘤是框内较常见的良性肿瘤,若在框内发现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其内伴有点 状钙化或圆形高密度静脉石,是诊断血管瘤的有力证据 五.问答 (一)肝细胞癌:1.肝内局限性或弥漫性性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 2.肿块边界可清楚(此时提示肿瘤为膨胀性生长并有假包膜形成) ,也可不清楚(肿瘤为浸 润性生长) 3.肿块多数为低密度,少数表现为等密度或高密度。肿块内部密度多数不均匀。巨块由于 中央坏死出现更低密度区。合并出血和发生钙化,则肿块内表现为高密度灶。 关于肝细胞癌瘤灶本身,有学者提出“三多征” ,即在扫描的多个层面,有多发性的多形性 低密度灶,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大。 4.增强扫描主要取决于瘤内血管情况和扫描时间。大多数肿瘤为弥漫非均匀性增强。动脉 期 肿瘤强化(呈高密度) ,正常肝组织强化不明显(等密度) 。门静脉期 肿瘤强化密度 下降,内部常见更低密度区,正常肝组织强化(高密度) 。平衡期 肿瘤对比增强密度持 续下降,又回到原来的低密度状态。 动态扫描,并绘制肝癌的时间-密度曲线 5.门静脉、肝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形成,表现为血管增粗,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见低密 度充盈缺损,受累肝叶密度增加不如正常肝叶明显。 6.出现动静脉短路时,动态增强扫描可有早期静脉显影。 7.胆道系统侵犯,可在低密度病灶内见到更低密度的局灶性肝胆管扩张影,呈分支状走行, 增强扫描更明显。 8.肝门及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甚至远处转移。 9.肝硬化,腹水。 (二)肺炎性假瘤:是发生在肺内的慢性炎性增生性团块样病变,组织学特征是由多种细 胞形成的肉芽肿。 肿物可缓慢增大,极少数可恶变。按照构成的主要细胞成分,病理上分五型:浆细胞型; 淋巴细胞型;硬化血管瘤型、组织细胞增生型和乳头状增生型。 CT 表现: 1.单发多见,常位于肺叶表浅部位。 2.圆形或椭圆形团块样病灶。直径 4CM 以下 70%。 3.边缘多锐利,少数可毛糙甚至伴有毛刺。 4.密度均匀,肺窗和纵隔窗大小无几。少数出现钙化、空洞及空气支气管征。 5.临近肺组织受压,支气管血管束移位。 6.胸膜侧可见粘连带。 7.增强扫描,大多数显著均匀强化。 8.典型肺炎性假瘤:呈尖端指向肺门的楔形高密度。病变周边有胸膜反应性增厚、变形, 其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