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历史,窥探王朝的更替与轮回——《君主论》读后感_第1页
回眸历史,窥探王朝的更替与轮回——《君主论》读后感_第2页
回眸历史,窥探王朝的更替与轮回——《君主论》读后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眸历史,窥探王朝的更替与轮回 君主论读后感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似梦似幻、如梦如醒,统治与灭亡、杀戮与生 存、繁衍与绝迹、饕餮与蚕食,历史更替的命脉、王朝兴衰的轮回,谁也说不清、道不明、 读不懂。但因为君主论 ,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在懵懂中窥得一丝历史的踪迹,人生的宿 命。 从国家的统一走向民族的强盛 马基雅维利时代的意大利,各城邦国家相互独立,彼此嫉妒,相互蔑视。又由于教会 的繁荣和教皇的强权,意大利政府无力将国家利益付诸实施,早已失去了在中世纪时期商 业、文艺、军事共同领先于地中海地区所有邻邦的国家地位。意大利不仅经济衰退、政局 动荡,还屡受邻国西班牙、德国、法国的入侵与蹂躏。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局下,马基雅维利坚决地走向了中央集权制度,深刻认识到了民 族统一的重要性。为此,他甚至提出“应不受任何道德准则的束缚,可以不择手段去实现 意大利的统一。 ” 马基雅维利的论点或许略显偏激,但王朝更替的历史却不断证明着民族团结与国家统 一的重要性。铁血宰相俾斯麦的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秦王朝灭六国大一统,彼得大 帝中央集权建立帝国民族是一个国家存在的根基。在国家统一的条件下,商品流通的 速度、文字思想的交流、信息传播的效率都将达到一段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促进经济、 军事、文学、综合国力大幅度地提高。 柏林墙被推倒拆除的时刻,便是当代德国意味着复兴的开始。整整将近百年的分离, 无论对于德国人民,还是德国的发展都是一种摧残。同样,马基雅维利在百年前振臂疾呼 的理论也适用于我们唇齿相依的邻邦韩国与朝鲜,一条地理上的三八线割断了朝鲜半岛的 血脉流通。短短几十年,半岛两端无论从思想意识形态还是国力发展都越走越远。这是历 史的遗憾,更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从国家的统一走向名族的强盛,似是历史的规律与必然。 “一个中国的政策决不动摇。 ”血浓于水,台湾永远是中国的一部分。当台湾回归,中华民族也将真正走向复兴。 “只要目的正确,可以不择手段” 一直以来, 君主论以及作者马基雅维利毁誉参半、让人惊世骇俗。它暨是第一部政 治禁书,又是历代封建君王的床头必备;暨被人批评为一本“恶棍手册” ,又被西方评论界 提到了和圣经 、 资本论等巨著相提并论的高度。百年过去了,它还能在人们的政界、 宗教界、学术等领域掀起轩然大波。 这种种的矛盾与争议均来自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关于政治斗争的观点。 “做君王 的如果总是善良,就肯定会灭亡。 ”“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因为目的高于手段。 ”“在守 信义有好处时,君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 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 ” 难怪有西 方学者称之为对政治斗争最独特、最精壁、最诚实的“验尸报告” 。 确实,政治不是一般人能玩得起的。 “伴君如伴虎” , “鸟尽弓藏,兔死狗蒸” ,纵观历 史,类似马嵬之变、韩信被杀,一步走错,满盘皆输的例子不胜举枚。在政治的舞台,笑 里藏刀、口腹蜜剑、口是心非,泯灭的人是善良、诚挚的本性。 “候门深似海” ,在那个人 人自危的环境,人们不得不如履薄冰,带着面具做人。因为一旦事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历史沧桑,那些宫廷斗争、皇位争夺、为达目的不惜骨肉相残、杀父弑子的事情,我 们只能从史书上一窥究竟。但尽管如此,我们也总是为那些可怕、残忍甚至血腥的政治斗 争胆寒。每个王朝的更替都伴随着牺牲和杀戮,而真正无辜的总是那些黎民百姓。 马基雅维利是在对历史上一些国家兴亡的分析上给出对君王的一些意见。 “狡猾如狐狸, 凶猛如狮子。 ”历史与政治的残酷,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缺陷与不足 马基雅维利的爱国情怀令人感动,他自身的直言不讳,一反从前旧式、自欺政治观点 的勇气与创新精神同样令人敬佩。在君主论最后一章,马基雅维利饱含激情地写下 “将意大利从蛮族手中解放的劝导”的标题。但整整过了三个半世纪,这一梦想才得以实 现。 他忘了,作为一位君王,需要的不仅仅是对人性的利用、关系的斡旋、人心的揣测等 等手段,更重要的是博大的胸怀和宽广的气度。当国家分崩离析时,君王需要站出来统一 对手,包容政敌;当国家统一强盛时,君王更需要看到未来,追求国家的长治久安。 庆幸在君主论中还有一段对最优秀的君主的形容:“那些百姓完完全全可以忽视 忽略的君主,百姓感觉不到君主正在影响他们,他们只是自由的发展。 ”国家的命运最终在 于这个国家的人民,得民心者得天下。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中“人民大众是历史的推动者,领袖人物是人民大众的代表”已经 对此反复论证。 后记: 初次翻阅君主论时,激动、惊异、甚至震撼、热血澎湃的心情是不可避免的。但 当平静下心情,仔细思索马雅可夫斯基的细想,逐字阅读,比较论证,会发现他早在几百 年前提出的思想正是中国封建王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最好佐证。 “兼听则明,偏信 则暗”从前,因为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