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0九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二00九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二00九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二00九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二00九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00 九年九年级语文测试题 第 I 卷(共 90 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9 分) 1、 ,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 ) 2、俱怀逸兴壮思飞,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 3、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 ) 4、崔颢的黄鹤楼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表现了游子的悲苦心 情, 天净沙秋思中与此诗句意境相同的句子是 。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企盼 为国效力的诗句是 。 6、读书学习需要清幽宁静的居所环境,就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言: 。 二、基础知识积累和语文实践活动(26 分) 7、请把下面句子工整、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3 分)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 流,无以成江海。 8、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静谧(m) 娴熟(xin) 恻隐(c) 蹑手蹑脚(ni) B、边塞(si) 匀称(chng) 和煦(x) 成吉思汗(hn) C、秕谷(p) 诘问(ji) 妖娆(ro) 面面相觑(q) D、唱和(h) 驻足(zh) 追朔(s) 根深蒂固(d) 9、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3 分) A、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一片树林,但我看不清是些什么树。 B、怎样珍惜每一寸土地?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作用?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 问题。 C、 “怠慢了时间,也就怠慢了生命, ”知道了这个道理,就要珍惜现在。 D,南斯拉夫的塞尔维亚人就那样年年不间断地表达他们的使命感:没有仇恨,没有 愤怒;只有悲哀,只有记忆,只有警告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10、下面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 A、这次竞选班长,他作了充分的准备,竞职演讲那天,他刚粉墨登场,就受到了同 学们的热烈欢迎。 B、来自全市的退休教师代表兴致勃勃地参观了我们的学校。 C、龙川县的旅游业发展如日中天,也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兴起和发展。 D、闻一多满腔义愤,拍案而起,怒斥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行径。 11、下面句子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 分) A、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青少年,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B、长期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容易导致电解质紊乱而出现软弱乏力。 C、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D、五月的峨眉山风景区是一个美丽的季节。 12、阅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3 分) 黑熊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 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煞下云梯。 上面一段话描写的是名著水浒传中的 (人名) ,请写出两个与他相关的 故事情节。 13、语文实践活动(8 分) 今年 5 月 8 日是母亲节,九(1)班准备在这天召开“感谢母亲”的主题班会。请你 按要求完成下面任务。 班会前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 项目 小学生 初中生 高中生 祝福母亲生日的 51% 65% 90% 祝福同学生日的 55% 86% 92% 差值 4% 21% 2% (1)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 (3 分) (2)作为初中生的我们,看了以上表格,你有什么感想?(2 分) (3)中考越来越近了,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对母亲说,不妨写出来吧。 (3 分)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35 分) (一)诗歌天地阅读下面古代诗歌,完成 1416 题。 (7 分)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4、诗词中陡然急转,一下子从热烈豪壮的回忆中跌回严酷的现实的句子是 。(1 分) 15、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 场面。 (3 分) 16、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3 分) (二)新闻阅读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完成 17-18 题。(6 分) 青藏铁路开进卓玛家乡:现代浪潮冲击传统文化 青藏线上的海晏,因为两弹一歌而闻名。“两弹”是指当年的核试验,“一歌”就是 王洛宾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青藏铁路通车后,“遥远的地方”就不再遥远了。同时 交通革新也给当地传统生活带来了现代浪潮的冲击。 一鞭子打出“在那遥远的地方” 14 日清晨,原子城外金银滩短暂的静谧被游客打断,他们与-位挂满银饰的藏族少女 在张爱萍将军题词自”“在那遥远的地方”纪念石前合影。游客们笑称藏族少女为“卓玛” 。 “卓玛”是谁?据当地旅游部门的宣传材料,1939 年,王洛宾来金银滩参与电影拍摄。 他晚年提起当时有个非常喜欢的藏族姑娘卓玛,于是哼出了在那遥远的地方。海晏县 旅游局的马局长说:“这不是传说,是真实的,青海人人知道。”不过当年与王洛宾一 起采风的朋友周宜逵质疑了这一说法。据周宜逵的回忆文章,所谓“一鞭子打出来”的 “在那遥远的地方”不是真实的。“可能是王洛宾后来在某种场合一时陷入遐想脱口而出。 即便是出自洛宾之口我还是要说绝无此事!”周宜逵承认王洛宾说过那住藏族姑娘天真活 泼草原几天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但仅此而已那一段神秘的爱情故事,其实根本不存在。 对待质疑,海北藏族自治州旅游局副局长北京才让笑着说:“要的就是传说。说清楚了谁 还有兴趣呢。卓玛象征着一些美好的东西。” 古老民歌和传统生活遭遇冲击 青海花儿能闻名全国也是借了王洛宾一臂之力。“花儿”是始于明代,流行于青、甘、 宁、新四省区,汉、藏、回、土等民族的一种民歌,又称为“少年”。王洛宾根据青海 “花儿”创作了歌舞花儿与少年,从此花儿开始传遍全国。 据海北藏族自治州牧区的孔书记介绍花儿在藏区也叫“拉依”,今年 7 月 20 日金银滩草原将有大型的“拉依”大赛。海北州旅游局副局长北京才让也说:“到了农 历的节日,政府会进行组织。”不过,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从前传唱口头的“少年”如 今的少年会唱的并不多。 “我可不会唱,老人才会唱。”海北州西海镇的扎多称自己不会唱“拉依”。他的女 朋友也不会唱他们在当地放牧为生向往城市的生活。青藏铁路通车:给了扎多更多的 希望他辛苦打 I 急于改善自己的生活对唱歌没什么兴趣。 其实,不止“花儿”,在金银滩边上的金沙湾一排排白色的帐篷密布河边。“郦有 帐篷布这么密的这里的牧民已经不再游牧了。”青海摄影师孙建军说。这些帐篷只是为 了让城里人感受一下而已。真正的牧民都已经定居,“他们都坐在炕上看龟税呢。青诲牧 民大多分了草场,各守自家田头了。” 亲见当年歌中女主人公 房东回忆王洛宾与卓玛:老相片讲述“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 金银滩上,施工人员在安放“在那遥远的地方”中女主人公卓玛的塑像。 高高的土墙,飘动的经幡。关却江措老人在海晏县三角城的家是一个典型的藏家院落。 退休前的关却江措是海北州人大副主任他的父亲叫同曲乎千户1939 年。电影导演 郑君里到金银滩拍摄电影时,就住在同曲乎千户的家里,当时关却江措只有七八岁,但他 仍记得有个“王先生”王洛宾当时是西宁的一名教师参与了电影拍摄。 在金银滩一带,只有同曲乎千户与养女萨耶卓玛能说汉语,所以只有他们能接待摄制 组。当时只有 17 岁的萨耶卓玛亭亭玉立,草原上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草原上最美的花是格 桑花,青海湖畔最美的姑娘是萨耶卓玛。 在拍摄电影以及次年四月的采风中,萨耶卓玛与王洛宾度过一段好时光。人们传说, 一次拍摄过程中,萨耶卓玛与王洛宾同骑一匹马,疾驰在草原上,下马时,卓玛用马鞭轻 轻打在王洛宾身上,这就是现在的在那遥远的地方。 满大街都是卓玛 因为王洛宾的关系,在金银滩美丽的草原上,记者也希望能够遇到“卓玛”,倒不是 奢望能得到她“一鞭子”,就像领略巍巍高原、碧水蓝天中藏族少女的风情。 一大群西宁来客与身穿藏服的少女合影,有人开玩笑大叫“卓玛,这边看”。那少女 果然转了过来。几个游客面面相觑:“难道真叫卓玛?”一问之下,果然正是卓玛。 海晏县旅游局的马局长介绍,三角城一带叫卓玛的姑娘很多因为卓玛在藏语中是仙 女的意思,所以整个奇藏一带叫卓玛的女子就很多。也因为王洛宾传说的原因,大家都想 有个像传说中一样美好的爱情,所以海晏这片儿叫卓玛的就更多了。 最后离开西海镇出城的时候,记者看到有人用太阳能反光镜烤饼觉得新鲜,围上去 打听,烤饼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热情掀开锅盖,给我们看。在请教芳名时,结果又叫卓 玛! (选自 2006 年 6 月 16 日新京报。记者徐春柳) 17文章中说“卓玛象征着一些美好的东西”,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一些美 好的东西”指的是什么。(3 分) 18对于青藏铁路开进“卓玛冢乡”,作者评论为现代浪潮冲击传统文化,结合文章, 谈谈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3 分) (三)议论文苑阅读下面议论文,完成 19-20 题(6 分) 文章为思想而写 人们为什么写文章,可以有很多目的。比如,为了传递信息,传播知识,为了创造艺 术,创造美感。但还有更深一层,就象开矿一样,是为了开采新的思想、交流新的思想。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出散文美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之美,写景,状物,述事, 传递信息、知识等,力求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 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 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我们平时看报纸,读社论, 听讲话,大部分时候留下的印象不深,就是因为这些文章讲话只到了传递信息、决定、指 示这一层,还没有给人以新思想。而一篇文章讲话中有了新思想的火花,便如闪电划过夜 空,你会有永久的记忆。比如“文革”十年我们已经习惯了“一切按照最高指示办”,报 上无不重复着这样的话。但突然,1978 年 5 月,光明日报冒出了一篇文章说“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提出一个很有震撼力的新思想,所以至今人们对这篇文章记忆犹 新。再细想一些古文名篇所以能留传下来成为经典,除了艺术之美外,大都因为它首先说 出了一种前人没有说出的新思想。可以说裹藏在文章中的思想,是这些文章在人们头脑里 代代繁殖的种籽。当然,光有种籽的颗粒还不行,还得有茂盛的枝干花叶。所以文章还得 有文采,还得有前两个层次的衬托。作为文学作品,如果三个层次都达到了便是不朽的好 文。比如岳阳楼记,有洞庭湖景色的描写之美,有作者由此引发的意境之美。而最后 又推出作者独自悟出的思想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达到了一种哲理之美。 这篇文章所以能流传千古,气贯百代,老实说,主要是因为这句话,这一个新思想。 人们或许会问,社会上每天文章千千万万,哪能篇篇都有新思想。是的,许多文章只 是完成着传递信息、传播知识、讲述故事的任务。作为一般人,这就够了。但作为作家、 思想者,这却不够;他必须使自己的文章有新的思想,要挖出别人没有表达过的思想。对 这种新思想的追求就像铸炼新词新句一样,务求个性,务求最新。“语不惊人死不休”, 篇无新意不出手。因为你是弄文章的“专家”,当然就与其他人的文章不同。就像跑步, 一般人快点慢点都无所谓,而短跑运动员则不同,他必须跑出比别人快的成绩。因为他是 专门干这个的。同理,文章中新思想才是作家生命的增长点。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 分) 20、文章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四)古典文学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21-24 题。(16 分) 甲文: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 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 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 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 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 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 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 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文: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 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父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 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 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 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择贾宜集 ) 2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 分) 官妇左右莫不私王( ) 朝服衣冠,窥镜( ) 人尽来贺,子独后吊( )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 22、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无丝竹之乱耳 B、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C、王曰:“善。”乃下令 问今有何世,乃不知有汉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箕备运于渤海之尾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 分)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者,受上赏。 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2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 赏哪一种?请说明理由。(5 分) 四、深层次阅读赏析(20 分) 父爱是金 (1)我和父亲的关系一直是淡淡的,从小学开始到上中学,父亲一直很少过问我的学 习,更不用说为了我的学习而忙碌。中考时,我只考上了一所离家很远的二流高中,面临 着茫茫未知的前途。像所有的家庭一样,母亲求助于父亲,希望通过关系帮我找一所好一 点的学校。而父亲的回答是:朽木在哪儿都一样。况且父亲是从不求人的,母亲只有唉声 叹气。那夜,我的心凉到了极点,泪水浸湿了大半个枕巾。我默默地告诉自己:走吧,走 吧,这样的家庭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2)不久,我背起行囊,孤身一人远走他乡,继续我的并不光明的求学生涯。 (3)日子很苦,没有希望的生活失去了应有的朝气。我在浑浑噩噩中打发着无聊的时 光,吸烟、酗酒、打架,以至于不得不要父亲来收拾残局学校通知父亲来领我回家。 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 (4)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父亲找到我时,我又被酒精麻醉得差不多了。他绷着脸,一 言不发,只是呆呆地看着我,似乎我不是他的儿子。我所有的委屈在一瞬间进发:“你从 来就没关心过我,现在你总算满意了吧”父亲哆嗦着打了我两个耳光,头也不回地推 门而去,惶惶中我早已泪满心谷。 (5)回到宿舍,舍友递给我一大包粽子,说今天是端午节,父亲带来了我最爱吃的红 枣粽子。未了,他给我讲述了一个我永生难忘的场面父亲求校长再给我一次机会,说 得涕泪俱下,他最后表态:“给孩子一个月时间,要是不改,我再来把他领回去。”那晚, 粽子在我的枕边散发着诱人的香味。我彻夜未眠,开始认真考虑同父亲的关系。 (6)三天后,父亲托人给我捎来一个包,包里只有一本傅雷家书,没有赠语,只 是书的第 73 页被折起,上面用红笔写了一段话:“倘使这些话使你听了不愉快,使你觉得 我不了解你,那么请你想到上面两个理由而原谅我,原谅我抛不开父母对子女的心。” (7)不知是那两记耳光打醒了我,还是那诱人的粽子香味唤回了失去的希望。父亲再 也没有被校长“召见”。 (8)第二年八月,我又一次背起行囊远走他乡。我考上了一所虽不是名牌,但绝对锻 炼人的大学。 (9)父亲第一次在我打点行囊的时候看着我,不顾刚被摔坏的腿执意要送我去车站。 一路上,父亲什么也没有说。我跟在他后面,默默地走路。 (10)到了车站,父亲帮我把包放好:“凡事靠自己,轻易莫求人。” (11)父亲只留给我一句话。 (12)父亲两鬓斑白,已不再年轻。父亲说这句话时花了好长时间,长得让我感到心 痛。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往回走去。 (13)“爸!”我轻轻地喊了声。 (14)父亲没有回头。 (15)“爸!”我大喊了出来。 (16)我看到了缓缓转过身来的父亲他已是泪流满面。 (17)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看见父亲流泪。从此以后,我不再哭泣,不管多苦 多累,受多大委屈,在父爱的陪伴下,我始终昂首前行。 (18)有人说父爱如山,也有人说父爱似海,而我要说,父爱是金。 (选文有改动) 25、第(1)段中“朽木在哪儿都一样”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4 分) 26、第(3)段写道:“我在一种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中等待父亲的到来。”我”为 什么会感到“报复的满足”和“忐忑不安”呢?(4 分) 27、既然父亲是从不求人的,他为什么又会到校长那里替“我”求情呢?(4 分) 28、离别之际,“我”泪水横流,父亲却转身离去,对父亲的这个举动你是如何理解 的?(4 分) 29、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说一说“我”为什么认为“父爱是金”。(4 分) 第卷(共 60 分) 五、作文(60 分) 30、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段,按要求完成作文。 题一:妈妈,您 要求:、结合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文章内容充实,叙事清楚,结构完整, 立意新颖;、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写一篇 600 字以上的 记叙文;、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 在长白山区,一些猎人常在狼出没的地方埋下一种“闸”,狼一旦踩到“闸”,腿就 会被牢牢地夹住。当狼拼死挣扎逃脱无望时,就会果断地将自己被夹住的腿咬断,以求得 逃生。 狼的这种积极的“得失”观,让我想到了另一种动物,它就是孔雀。据说,雄孔雀最 珍惜自己的美尾,所以宁愿被捉也绝不动弹,于是纷纷“落网”。 当我们面对人生的得与失时,多想想狼与孔雀吧,也许,我们可以从中学会树立正确 的得失观,做出聪明而智慧的选择。 要求:、领悟材料内涵,自选角度,提炼观点,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观 点鲜明正确,结构清晰完整;、论据典型充分,论证严密;、500 字以上; 、文章 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试题参考答案 1、马上相逢无纸笔;2、欲上青天览明月;3、对影成三人;4、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7、略 8、A;9、D;10、A;11、C 12、李逵;沂岭杀四虎,斧劈罗真人,元夜闹东京等。 13、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 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要点:围绕“祝福同学生日的”远远高于 “祝福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