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新气象——2011保护与发展(周庄)_第1页
古镇新气象——2011保护与发展(周庄)_第2页
古镇新气象——2011保护与发展(周庄)_第3页
古镇新气象——2011保护与发展(周庄)_第4页
古镇新气象——2011保护与发展(周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 年第四届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论坛宣言 发轫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古镇保护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如今已蔚然成风。目前,在中国约两万个 建制镇中有相当数量的各级历史文化名镇,其中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已达 181 个。古镇的保护与利用已成 为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育地方特色产业、推动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在文化遗产日益获得各界重视的背景下,中国古镇保护也正在步入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历史节点。 2011 年 4 月 24 日,国内外近百名古镇保护各界人士齐聚中国第一水乡周庄,召开了第四届古镇保护与发 展周庄论坛,以“保护谋求发展,创新引领未来 ”为主题共同审视了当前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所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并就如何实现中国古镇保护可持续发展进行了认真探讨,与会代表达成共识: 古镇应不断进行保护与发展模式的创新,以保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传 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古镇可持续发展道路。论坛向全国各界发出倡议如下: 1 、在保护方面:深入挖掘本地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地方实际在保护理念、方法、技术、管理、政策 等方面不断创新,鼓励因地制宜的多样化保护与发展模式。 2 、在发展方面:把握宏观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大势,不断探寻古镇保护的经济发展多种模式,实现 古镇内外资源的有机互动和产业链的延伸和提升。 3 、在合作机制方面:随着中国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古镇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参与, 古镇保护的成果也应为各方所共享,如何在多元利益格局中进一步实现开放与平衡将是中国古镇未来发展 的重要议题。 4 、 加强关于中国古镇保护发展的学术研究,构建一个分享保护实践知识与经验的互动交流平台,推 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和政界、学界、商界三方互动,推动我国古镇保护与利用实践水平的提高。 让我们以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成为中国古镇保护新的新起点,为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以及 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做出新贡献。 第四届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 古镇保护新气象2011 古镇保护与发展(周庄)论坛,阮仪三发言交流稿 1 保护为本,转型发展 1.1 城镇保护是发展之本 在我国,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遗产保护始于二十世纪初,并经历了从文物古迹,到历史名城,到历史 街区的三个层次保护体系的建立完善。在这其间,城镇保护经历了从与发展相“对立” ,到保护与发展“互促” ,到保护“也是” 发展,保护是“ 更好” 的发展,的理念深化和内涵扩展过程。 1.1.1 起步阶段:保护是技术 城市保护在起步之初主要是被视为一项专门的工程技术,并以文物古建为具体对象,着重研究考古发 掘、调查评估、材料结构、治理维护等具体内容。而我国的城市历史文化保护规划,从形成以来相当长的 一段时间也都是被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专项规划,与市政防灾等专项工程相提并论的。 简言之,这一阶段的“保护”,其涵义还十分狭隘,主要是针对历史留存下来的建筑环境的一种技术措 施和策略。 1.1.2 实践阶段:保护是风貌 1980 年代开始建立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要求从全局制定综合保护措施,城市保护的主旨可概 括为形而上的“风貌统领战略”,并通过历史格局和城市轴线的保护,建筑高度与天际线的控制,以求历史 风貌的统一和延续。 这一阶段,保护的对象有了扩展,从单体的文物古迹,扩大到近现代建筑、一般民用建筑、特色景观 等,确立了城市风貌整体观的重要性。缺憾是对城市风貌的把握过于僵化,追求形式美的风格“统一” 。比 如“穿衣戴帽” ,就是在建筑的表面贴一些传统特色要素,门窗一律做木格花窗、建筑正面加披檐、侧面加 封火山墙、入口加门罩等等;为了打造一条风貌完整的明清街,还有“洗脸拔牙” 等等的形象说法;为了追 求历史沧桑的感觉,还研究出许多“做旧” 的方法。目的就是要看上去很古旧、很统一、很 “真实”,反而忽 略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不同时期多样拼贴的真实面貌。其实,如果把“古镇” 放置到一个“持续运 转的城镇”概念上来看的话,这种通过技术手段强求的统一,反而是不真实、不自信的体现。 成熟阶段:保护是发展观1.1.3 从上个世纪末起,平遥、丽江古城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名录,周庄、乌镇等江南六镇被授予亚太地 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城镇遗产保护实践陆续取得突出成效,并成为城市社会发展的重要典范。历史城镇 保护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实践后,终于从被放置于“发展” 的对立面,走到 “保护也是发展”、“ 保护是更合理 的发展”的崭新时期。 人们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古镇保护并不仅仅是一项专业技术、一种物质手段,而是一项复杂的、长 期的、“在城市上建造城市”的,多方利益主体博弈的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保护的内容从物质文化遗产扩展 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越来越体现为民族文化振兴的发展观。 对于城镇空间而言,保护城镇的历史“真实性” 和风貌的“整体性”在于如实呈现出城镇发展变化的过程, 目力所及应当是各个时代建设的拼贴和集成,而不是某个鼎盛时期的定格。所以关键是要让各个时期建筑 能够“和谐相处” ,新建筑在体量高度上,要尊重地块肌理,与历史建筑比邻的时候,材料色彩不要绚丽抢 眼,倒不一定非要加个花窗、用上瓦顶。 对于城镇生活和其中的居民而言,保护文化生活的“可持续性”,不是要人们返回到“你耕田来我织布” 的农业社会,也不是要维持“烧煤球炉、刷马桶、七十二家房客 ”的大杂院式的生活。而是通过合理的更新、 设施的改善、经济政策的扶持,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帮助居民就业和提高收入水平,延续有特色的生活 习俗和庆典活动、特色风物等,从而实现地方性历史文化传统的保护和社会生活体系的完善,达到社会和 谐发展的目标。总之,“保护”就是“发展” ,是“发展”的一部分,是“ 发展”的基础和必要前提。围绕着文化遗 产保护所发生的观念转变,培育着新时期的人居环境发展意识,“在保护中求发展” 、“在城市上建造城市”, 为我们开启了一个更合理、更有特色、更丰富多样、更以人为本、更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发展新时代! 转型发展是必然之趋1.2 随着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演进,土地资源日益减少,能源危机日益突出,大规模工业化发展对环境的 污染和对生活多样化情趣的扼杀,对未来城镇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从 1960 年代末以来,世界各国都 开始关注和提出发展的未来转型,也相应形成了一些城市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实践,比如“smart growth(精明增长)”、“New Urbanism(新都市主义)”等,内容都是不约而同的集约化内涵式发展,人 性化的尺度和环境友好空间,多样混合的街区功能,生态环保和可持续的城镇运转模式等。 上月最新公布的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 规划指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经济结构”。第一次明确提出“ 坚决实施产业结构调整 升级,大力发展服务业,争取达到增长 16.5%,年均递增 13%的目标,加快迪斯尼板块和大虹桥地区的 综合服务功能”。“发展” 不再是简单意义的大开发、大建设、城镇用地摊大饼,更不是“变高、变亮” 的物化 膨胀。“转型发展”成为当今社会无可回避的话题。 30 年改革开放的中国式发展道路探索中,江南水乡城镇开创了不少发展的新路子:有开创万难的周 庄,有平衡发展的西塘,有后起胜出的乌镇,有独出新意的木渎,有演绎新江南的朱家角尽管涉足保 护与发展道路的时机有先后、禀赋各不相同,但她们都从特定条件入手,发掘出与之适应的发展方式,并 取得了骄人的成就。 然而随着土地资源的减少,游客数量的激增,原有的发展理念和实施框架日益显现出其局限性,江南 水乡古镇也普遍出现过度商业化、影视布景化、伪民俗化、贵族化、主题公园化等倾向,古镇里全民经商、 店铺泛滥,节假日游客接踵摩肩,高价门票、低质服务,旅游体验大打折扣,民宅改造为店面、会所、高 档住宅、星级宾馆,地价房价节节攀升,原住民外迁,古镇不再是生活的家园,而成为都市新贵的假日第 二城;另一方面,小巷深处的民居古建加速老化,环境污染透支,社区空心化、老龄化、异质化,背 街院落里依据是凋敝破败的清冷景象,原有的保护与发展模式已显得力不从心或许我们应该重新思索: 城镇保护是为了什么?为了谁?古镇保护犹如行至十字路口,未来发展期待新的转型! 2 创新驱动,深度旅游 历史城镇是有人居住生活的动态空间,合理的再利用既是手段也是目标。旅游观光作为历史城镇开发 利用的首要方式,无法回避,也无需回避,关键是要使开发利用合理可控。应通过适宜的手段予以规范和 引导,防止对文化遗产的过度消费,提高文化旅游的品质和内涵,树立旅游品牌,提升旅游体验,完善综 合服务,带动城镇服务业的全面发展。 合理引导旅游产业2.1 对于大多数古镇和历史街区而言,旅游容量的控制尤其重要。停车场的修建和布局要与古镇游览区匹 配,要根据古镇空间的合理承载力设计旅游集散空间;游客数量的控制也不在于单纯提高票价。可以通过 预订系统或者每日定量门票等方式,确保游客在古镇区内得到高品质的服务和水乡意境的体验,而不是沙 丁鱼罐头般的不悦经历。 旅游纪念品、传统工艺展示、民间歌舞表演等,都是值得下功夫的旅游产业。观光型旅游、度假型旅 游、学习型旅游、会务型旅游,针对不同的旅游诉求,开发不同的旅游产品,尤其是配合文化社会、学习 型社会的发展趋势,开发深度研修游历服务,比如水乡建筑艺术游、江南园林游、水乡民俗游等,配合一 些专项的学习体验基地和专业知识讲授,在开创特色旅游品牌的同时,也传播了水乡文化,拓展了遗产教 育途径。 创新开拓新兴领域2.2 积极利用水乡城镇所在的特色地域空间,发展特色地产、会展、培训、艺术创作等相关的社会经济文 化综合领域,带动上下游产业链,拓展古镇开发思路。 其次要跳出围绕“古镇区”做文章的思路,与周边地块互补对接,外拓发展一部分综合接待服务和相关 的无污染产业,如教育业、文化业、特色商贸业、传统手工业的产销研发,分流古镇承载压力,激发古镇 资源潜能,在更大地域范围内,以更加理性的和负有责任感的精神,去追求更为长效和逐步释放的文化价 值。 和谐人居,生态低碳3 2010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 “Better city,better life.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把全世界的未来发展聚焦 到了我们的人居环境空间,纵观各国的主题展馆和最佳实践区的案例,主旋律无非两条:一是历史文化, 二是生态低碳。“低碳(low carbon)”的概念是 1997 年京都议定书首次在全球范围提出的是随着世 界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迫于全球气候恶化和能 源危机而提倡的一种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是应对工业社会发展各种弊病的补 救之举。 反思现代化对我们生活的改变,驻足观察我们的生存空间时,不难发现历史城镇比之于现代城市,更 充满生态和谐的人居精神:宅院天井和厅堂的精巧排布,充分利用建筑小气场形成自然通风采光;长街窄 巷曲折,虽没有宏伟轴线,却精巧生动,可供人驻足品味;小河边家家临水,小船摇橹进户,水陆与陆路 完美接驳,可达性之高,即便现代都市智能交通也望尘莫及;吃茶听书,吴侬软语,邻舍巷里的欢声笑语, 在围墙森严的小区里都是久违的奢望江南水乡古镇作为我国传统城镇建设的典范,其善于因借自然、 依水成街、水陆相宜的建造理念,与现代城市建设中标准化模块化的制度基础是完全不同的! 因借自然,因水成街,枕水而居3.1 江南市镇大多依托市河为主要发展轴,沿市河常常形成廊棚街道,凭借水上交通运送物资、开展交易。较 窄的支流两侧民居枕河,设有水巷、水埠,便于水陆出行和取水用水。主街巷弄的石板路下设排水沟渠, 即使倾盆大雨刚过,穿着布鞋行走其间也不会湿脚。镇区的市河与周边农耕河港相连,共同形成完整的水 上交通、水利灌溉、水产养殖、水乡物产等一整套自我调节的生态水环境。 街河巷弄体系形成建筑小气场,通风降温排潮3.2 水乡古镇的街道弄堂长长窄窄、或明或暗,除了构成古镇丰富的交通空间,还有很重要的气候调节功 能。 由于弄堂长期处于建筑阴影之下,弄内气温低,弄堂上部的热空气升腾,起到垂直拔风的作用,加速 了空气流动,这些巷弄与街道河道共同形成天然的风道。当夏季东南风顺着河面街道吹过,便将河面巷弄 的冷空气带进居住空间的深处,起到通风散热、降温驱潮、净化空气的作用。 民居院落水平顺风与天井垂直拔风,应对江南的夏季湿热3.3 水乡民居大多沿河道纵深布局,这样建筑门扇开启,河面的冷空气便可穿堂过院。为了增强通风效果, 住宅的前一两进院落通常不设厢房,以增大通风面宽;厅堂建筑则采用通透性强的格栅门窗,可根据需要 完全拆卸,使前后贯通开敞,利于穿堂风的通过。今天我们还能看到民居穿廊里挂着的一只只竹篮,用来 盛放饭菜蔬果,那是古镇的天然冰箱。 民居中的小天井长时间处于建筑阴影下,温度较低,室内的热空气就会流出室外,通过天井上升排出, 成为垂直拔风的通道。许多民居的后院在厢房与正厅之间增建隔墙,形成蟹眼天井,不但获得丰富的小空 间,也强化了通风效果。 廊棚、过街楼的公共空间与节地意识3.4 水乡沿河的廊棚一般都是沿岸居民自发修建并连接起来的,晴天不打伞,雨天不湿鞋,是极好的公共 社交空间和商业贸易场所。廊棚有披檐式、人字式、过街楼式等,不仅是民居的前庭、也是店铺的扩展, 更是通行的街道,是充满公益精神的公共空间,是为过往行人遮风挡雨的庇护所。底层架空的过街楼,是 在市镇中心节地保土,垂直利用空间的好方法。造价低廉、样式简单的廊棚,大大减少了底层建筑的夏日 曝晒和冬季风霜,是很好的保温隔热措施。 天然材质和空气层的隔热保温3.5 江南民居多用木材、石材等天然材料,和粘土烧制的灰砖、灰瓦。这些坚固的重质材料热惰性强,吸热少 导热慢,是理想的防晒材料。浅色墙体光滑平整,加大太阳光的反射,减少墙体吸热,空斗墙的砌筑在封 闭墙体内形成良好的空气隔热层。屋顶面使用望砖、望板和屋面瓦等热惰性材料隔热。在一些等级较高的 厅堂建筑中,还会使用各种各样的轩,不仅能够隐藏梁架,美化室内空间,而且在轩与外屋面之间也形成 了一个封闭的空气隔热层。 木构架抗震、山墙防火3.6 传统民居普遍采用木构架榫卯穿插体系建构,承重体系与围护结构分离,加上木材轻便和纤维特性, 形成了整体性极强的框架体系,素有“墙倒屋不塌” 的特点,是很好的抗震结构。丽江地震、汶川地震中, 很多古老的木构建筑都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结构体系丝毫无损,而砖混结构的房屋却往往倒塌严重。 针对木构建筑怕火易燃的弱点,除了广泛设置水埠、水巷,便于汲水救火,利用巷弄作为防火的分隔 空间之外,封火山墙的作法也具有积极的防火意识,并演化出多种多样的美丽形态,有一字型围绕整座建 筑的云圜山墙,有中部向上拱起两端微微上翘的观音兜,有三山、五山、七山或是左右不对称的马头墙等。 沿街毗连的建筑,往往将山墙两端砌出屋面,将建筑两端的椽子、梁头等木构件包砌在山墙之内,一旦发 生火灾,可以隔绝火情,防止火势蔓延。 反思3.7 江南水乡古镇这种因天时就地利所构建的杰出人居环境典范,于精致多变中构筑着“小桥流水人家” 的美仑美奂,在温润气候和地域水网中发展出与之相适宜的稻棉桑织等传统经济类型,并且依托水上航运 形成以专业市镇为核心、以农村生产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协作区域。虽没有现代化改天换地、人定胜天的豪 迈,却无处不体现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可持续发展的“天人合一” 的生态思想观,正是我们今天 需要重新认知的低碳、生态的人居发展模式。对我们的城镇未来发展建设具有突出指导意义。 我们今天的城镇发展却丢失了很多公益性、生态性的传统营造精神。水乡城镇中最近还有侵占水面、 填河造房的行为,引起老百姓的普遍反感。 回归生活,居民共建4 随着城镇社会经济的日渐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变更,生活环境空间的变化是必然的,保护并不 意味着冻结历史环境,而是应当积极的将反映时代演变的环境融入当代生活中去。基础设施要完善、公共 服务要改进、古建住宅要宜居,这都是历史保护的基本问题。历史城镇绝不能见“古” 不见“今”,见“ 物”不见 “人” ,对于今天的老百姓居住生活的关怀,应当提升到更重要的地位上来。 从旅游开发转向社区生活4.1 首先要正视居民生活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明确居住生活为主体,旅游开发作为衍生附属产业的关系, 要注重生活环境和设施的改善,彰显历史文化城镇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对于城镇文化旅游空间的设计,应 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不良干扰,和避免大规模搬迁居民。着重研究居住人口保有与疏解、居住与非居住 建筑比例、公益性文化设施供给等问题。 丽江古城在保护中坚持基础设施先行。自 2002 年起持续投资 1.3 亿元,为古城民居铺设供水管和排 污支管到户,建设消防栓、消防水池,电力、电信、有线电视三线入地。截至 2006 年完成了古城民居内 的电气改造工程、沿河截污管网工程、公共厕所改造工程等,全面改善了古城基础设施。为缓解旅游对原 住民生活空间的挤占,还特别制定了社区服务与活动空间规划,结合原有工厂用地的置换,增配老年活动 中心、文化活动站、社区诊所、修配店等生活服务设施,为纳西族原住民提供新的公共活动空间。 从目标蓝图转向过程引导4.2 历史城镇保护是一个需要经过相当长的时期才能实现的社会工程,把它当作一个要在短时期实现的建 设项目来做,显然是不恰当的。一方面,资金和人力物力有限,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都应当分阶段逐步推 进,小规模滚动实施,防止大规模变迁,保持社区稳定。另一方面,规划管理应当保证一定的弹性和灵活 性,及时应对各种变化,对新情况、新矛盾作出反应。 丽江古城大量的传统民居修缮,就是采用了编制民居维修手册和建立修缮补助基金的方式,形成 了一种长期的、有计划的、公私合作的、并且有保护修缮专业指导和监督的传统民居修缮制度。4 年间通 过改计划共计修缮传统民居 174 户,约 41760 平方米。并于 2007 年获得联合国亚太地区遗产保护奖。 从自上而下转向居民参与4.3 历史城镇是以有人居住为前提的,所以保护措施必须得到当地居民的理解和协助,保护过程是否能够 保证有切实的居民参与,以及能否达成共识,是关系到保护规划成败的关键。古镇的管理者和规划设计工 作者要下功夫、动脑筋,设计和提供一个平台、一种机制,让民间资本参与到保护开发和管理中去,让公 众有组织有秩序的参与到社区发展建设中来。 扬州古城近几年来积极推进“社区行动计划” 、“社区营造运动” 、“ 年度最佳私房保护竞赛”等活动,很好 的调动了古城居民共建、自建家园的积极性,也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从老龄化、空心化、异质化,转向活力城镇4.4 由于古镇设施水平较低,不便于现代化的车行交通,青年人大都选择离开古镇生活择业,只有经济能 力有限、或是乡情浓重的老年人选择继续留居古镇。古镇房屋甚至整条街道要么空置遗弃,要么被低收入 打工人群租住占据,街区环境脏乱、社会安全较差;要么就是商业旅游繁荣导致的外来经商置业人群排挤 了本地居民,导致城镇文化的变异和地方性民族性的丧失。 2003 年丽江古城率先推出 “准营证”制度,以保证原住民的就业机会。不仅规定古城内经营活动的位置、 内容、形式,还规定经营户中本地居民占从业人数的比例和数量,并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