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科技常识 1 九大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 A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B火星、水星、金星、地球、木星、天王星、土星、海王星、冥王星 C地球、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冥王星 D水星、金星、土星、地球、火星、木星、天王星、冥王星、海王星 2 我国民间称之为“扫帚星”的星体是: A水星 B金星 C彗星 D流星 3 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 A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B木星轨道和木星轨道 之间 C地球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 D火星轨道和金星轨道之间 4 太阳系中,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 A91% B93.7% C98.6% D99% 5地球是个椭球体,南北两半球不对称,北极半径比南极半径长约( )千米 A10 B20 C30 D 40 6 球东西半球的实际分界线是: A0经线和 180经线 B西经 20和东经 160 C东经 20和西经 160 D西经 30和东经 150 7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地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而唯一全是海洋板块的是: A太平洋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南极洲板块 8 一架飞机从北京飞往乌鲁木齐,用 3.5 小时,而从乌鲁木齐返航北京时,飞行速度 不变,却只需要 3 小时,原因是: A地球时差的影响 B两地时差的影响 C中纬度 高空西风的影响 D飞行路线的影响 9被西方称为“物理学之父” ,并且提出“只要给我一个支点,就能使地球移动”的名言 的物理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阿基米德 C伽利略 D开普勒 10世界万物的千变万化,可归结为几种基本力的相互作用规律,这几种力包括: A引 力 B强力 C弱力 D电磁力 11新材料包括: A超导材料、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 B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 纤维材料 C超微粒材料、特种功能材料 D高性能结构材料、陶瓷材料 12新能源技术包括: A核能技术和太阳能技术 B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 C地热能 技术 D海洋能技术 13海洋技术的主要标志是: A开发利用海洋生物资源 B开发利用海洋动力资源 C深海挖掘 D海水淡化 14自然科学中最早出现的学科是: A数学 B天文学 C医学 D化学 15最早创造数字的是: A阿拉伯人 B希腊人 C印度人 D罗马人 16第一个公开向神学挑战并宣告自然科学的独立的科学家是 A亚里斯多德 B哥白尼 C伽利略 D牛顿 17发现行星运动定律的天文学家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开普勒 D张衡 18蒸汽机的发明者是: A瓦特 B牛顿 C富尔顿 D史帝芬森 191814 年,英国人( )制造了第一辆火车机车 A瓦特 B牛顿 C富尔顿 D史帝芬森 20第一艘汽船的发明者是美国人: A杰克逊 B富尔顿 C爱迪生 D莱特兄弟 21发现磁铁在线圈中运动能产生电流的科学家是: A迈克尔法拉第 B爱迪生 C贝尔 D西门子 22在第二工业革命中,首先制成发电机的是: A迈克尔法拉第 B爱迪生 C贝 尔 D西门子 23年,美国发明家( )制成了耐用的电灯泡 富尔顿 爱迪生 杰克逊 卡特兄弟 19 世纪 80 年代德国人( )发明了柴油机 卡尔本茨 鲁道 夫狄塞尔 齐柏林 西门子 上世纪律性年代初中国提出了蓝色革命的新构想,其科学含义是: 围 海造田 利用海水提炼食盐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使海洋和内陆河水变得更蓝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能源的利用引起的,这种能源主要 是: 电能核能 化石资源 太阳能 按照目前物理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构成物质的最小单位是: 夸克 质子 中子 纳米 随着上世纪年代双螺旋模型的提出,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学科诞生了,这 一学科是: 生物化学 基因科学 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 当代自然科学需要解决的重大基本问题包括: 物质的结构 地球的形成和 演化以及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知力的本质 激光作为一种特殊光源,其基本特征是: 穿透力强 亮度极同 单色性 好,颜色极纯 定向发光 上世纪年代出现的绿色革命的含义是: 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单位产量 抓好育苗,培育新品种 改造沙漠,营造人工牧场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 运用试管香蕉技术来推广优良香蕉品种,这种技术属于: 基因工程 细胞 工程 酶工程 发酵工程 我国制定的旨在使高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的计划是: 火炬计划 星光计划 计划 信息计划 电能是用途最广泛的能源之一,它属于: 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 不可能 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 目前国际公认的高技术前沿是指: 航天航空技术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 新材料技术 在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中,被称之为改变了整个世界的发明是: 工厂制度 的建立 以纺织机为代表的工具革新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机床的发明和应用 信息技术就是: 信息的获取技术 信息的获取、传弟技术信息的获取、 传递和处理技术 信息的加工处理技术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表明: 细胞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的载 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染色体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核电站利用核能进行发电,其所使用的核燃料是: 镭 铀 氢 氧 我国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又称: A “火钜”计划 B “星火”计划 C “863”计划 D “信息”计划 42人类社会第一项伟大的技术发明是: A 发明打制石器 B 钻木取火 C 发明弓 箭等远距离杀伤武器 D制作陶器 43积极倡议制定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 (简称“863”计划)的科学家包括: A 王大珩 B 王淦昌 C 陈芳允 D杨嘉墀 4421 世纪高技术的核心是: A 信息技术 B 生物技术 C 新能源技术 D航天技 术 45 “863”计划是一项: A国防科技研究发展计划 B 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C 载人航天研究计划 D农业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46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 A微电子技术 B 光电子技术 C 计算机技术 D通讯技术 47利用光合作用生产人类所需要食物与有机原料的基础产业是: A 农业 B牧业 C 渔业 D工业 48我国的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下列哪两大板块相互挤撞形成的褶皱山脉: A 太平洋板 块 B 印度洋板块 C亚欧板块 D南极洲板块 49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A 铁 B 氧 C 氢 D铝 50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雅丹”地貌的形成是: A 风沙的堆积作用 B 风沙的侵 蚀作用 C 流水的侵蚀作用 D冰川的刨蚀作用 51我国测量时,是以什么海的平均海的平面作为零点?( ) A 东海 B 黄海 C 渤海 D南海 52俗话说,条条大河向东流,我国的河流之所以从西往东流是因为 ( ) A 地球自转是自西向东 B 海洋在东边 C水往低处流,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D是太阳引力的结果 强化训练参考答案 1A 2 A 36.B 37.C 38.C 39.C 40.B 41.C 42.B 43.ABCD 44.B 45.B 46.A 47.A 48.BC 49.B 50.C 51.B 52.C 十六届三中届会的精神 一、一个重要指导思想,即 “五个“统筹 第一个: 统筹城乡发展 二个:统筹区域发展 三个: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四个:统筹人与自然 和谐发展 五个: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 考 点 透 视 掌握一些科学常识;六大高新技术领域及其标志性技术;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命题线索图 科学常识 科技 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科学常识 一、太阳系 由太阳、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彗星、流行体和行星际物质构成的天体系统叫太阳系。 在太阳系中,太阳是中心天体,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公转。它的主要 成员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二、银河系 银河系是一个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庞大天体系统。银河系是我们地球和太阳所在的恒 星系统,是一个拥有一、二千亿颗恒星,除仙女星系外最大的巨星系。 三、地球 地球大约有 46 亿年的历史,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中。在一系列演化阶段,保持着一种 动力学平衡。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地球内部有核、幔、壳 结构,地球外部有水圈、大气圈,还有磁层,形成了围绕固态地球的外套。地球及其天然 卫星月球,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即地月系统。 四、光年 光年是天文学中常用的距离单位,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的距离叫光年。一光年等于 94650 亿公里,或 63240 天文单位,或 0307 秒差距。 五、热力学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守衡与转化定律,其内容为:在任何孤立的系统中,不论发生何种 变化,无论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部分物质传递给另一部分物质,系 统的总能量守恒。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内容:热能的传递具有不可逆性,即在没有外界作用的情况下,热能只 会从热体传向冷体,而不可能从冷体传到热体。 热力学 第三定律是系统的熵在绝对零度时为零,即不存在任何的无序。 六、电磁理论 电磁理论认为:变化着的电场伴随变化着的磁场,变化着的磁场也伴随变化着的电场。 麦克斯韦电磁理论基础的电学和磁学的经验定律包括:静电学的库仑定律,涉及磁性的定 律,关于电流的磁性的安培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麦克斯韦把这四个定律予以综合, 导出麦克斯韦方程,该方程预言:变化着的电磁场以波的形式向空间传播。 七、燃烧理论 燃烧一般是由热、光或火花等外因引发的复杂化学过程。1772 年,法国的拉瓦锡提出增重 是反应物与空气化合的结果,初步揭示了燃烧的实质。1777 年他在燃烧通论中提出了 燃烧氧化学说,他对燃烧的正确解释是以物质不灭定律为基础的,成为近代科学发展的柱 石。 八、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揭示了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九、蛋白质 20 种结果不同的氨基酸按照其组成和排列次序的不同,构成了成千上万种大小不等、功能 不同的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是存在于一切生物体中的高度复杂物质, 具有重要的生物化学功能。 十、遗传与变异 生物子代和亲代之间的相似现象叫遗传。生物的子代和亲代之间,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 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这种差异叫做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叫做可遗传 的变异,由环境条件引起的而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的变异叫做不遗传变异。 生物具有遗传和变异,既能够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又能够促使生物不断向前进化。 十一、细胞 细胞是一切生物机体构造和发育的基本单位。细胞的最外面是细胞膜,膜内是细胞质,细 胞质里有细胞核,还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细胞理论: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提出细胞是一切植物机构的基本单位,德国动物学家把这 一观点扩大到动物界,正式建立了细胞学说。细胞学说的创立是 19 世纪最伟大的三大发现 之一,实现了生物学知识的又一个层次的综合,证明了生物在构造和发育上的统一性。 十二、核酸 核酸是大型酸性的链状分子,含磷酸、戊糖、嘌呤或嘧啶碱基,有脱氧核糖核酸 DNA 和 核糖核酸 RNA 两种。 十三、生物进化 生物进化的总趋势是:种类由少到多,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身体结构由简单到复杂, 由低等到高等。19 世纪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了以自然选择学说为基础的生物进 化理论,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恩格斯把达尔文的进化论列为 19 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 发现之一。 十四、新陈代谢 新陈代谢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生物体经常不断地从外界取得生存所必需的养料,并使 这些养料变成生物本身的物质,同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这种新物质代替旧物质 的过程叫新陈代谢。新陈代谢包括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这两个方面既相互矛盾,又相互 联系。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同化作用需要能量,同化作用需要的能量正是由异化作用所释 放出来的。 十五、基因 生物体内的每种蛋白质、酶、多肽激素和细胞因子等都有它自身特定的遗传信息,它们被 储存于染色体链中。携带某种特定蛋白质完整遗传密码的那个片段称为基因。 十六、互联网 互联网的发源地是美国。追溯美国互联网的起源,可以从 1957 年苏联抢先用火箭发射第一 个人造地球卫星 Spunik 一号说起,那时苏联抢在美国前头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使美国朝 野大受刺激,全面检讨国家的科学技术政策和教育,以便奋起直追。当时美国总统艾森豪 威尔决定设立一个用来发展科学技术的机构,叫做 ARPA(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就是这个机构后来提供经费设立最早的互联网,它叫做 ARPANET。 十七、克隆技术 1997 年 2 月 23 日,英国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宣布,他们的研究小组利用山羊的 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一只基因结构与供体完全相同的小羊“多莉 (Dolly)”。 “多莉”的 特别之处在于它的生命的诞生没有精子的参与。研究人员先将一个绵羊卵细胞中的遗传物 质吸出去,使其变成空壳,然后从一只 6 岁的母羊身上取出一个乳腺细胞,将其中的遗传 物质注入卵细胞空壳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含有新的遗传物质但却没有受过精的卵细胞。 这一经过改造的卵细胞分裂、增殖形成胚胎,再被植入另一只母羊子宫内,随着母羊的成 功分娩, “多莉”来到了世界。2003 年 2 月 15 日世界首只克隆羊“多莉”死亡。 第二节 高新技术与可持续发展 一、高新技术的含义 高新科学技术,也叫高技术、高科技。1983 年“高技术”一词被收入美国出版的韦氏第 三版国际词典补充 9000 个词中,由此作为一个正式名词固定下来。一般而言,它的含义 是动态变化的,是不断发展的一个概念。从地域上看,不同的国家对高技术有不同的理解。 被称为韩国“经济起飞、科技发展之父”的崔享博士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从第三世界国家 发展的角度来认识,把高技术分为三个层次:(1)技术的改进; (2)技术的综合;(3)技术的创 新。技术的改进,技术的综合均属于高技术的范畴,更重要的是技术的创新。 高新技术就一般而言,实际上指的是当代新兴学科与高技术水平,特别是尖端技术和先导 技术,它反映了科学向技术的迅速转化以及科学与技术的高度融合,是生产力发挥巨大作 用的重要因素。 二、高新技术的特征 高新技术本身具有一些有别于一般科技的独特内容,将高新技术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六高” :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高渗透、高竞争。 三、高新技术领域及其标志性技术 一般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技术领域,12 项标志技术和 9 个高技术产业。它们之间的关系 是: 六大高技术领域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 它们将在本世纪获得迅速发展,并通过广泛的实用化和商品化,成为日益强大的高技术产 业。以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为标志的生物技术将成为 21 世纪技术的核心;以光电子技 术、人工智能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 21 世纪技术的前导;以超导材料、人工定向设计 的新材料为标志的新材料技术将成为 21 世纪技术的支柱;以航天飞机、永久太空站为标 志的空间技术将成为 21 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以深海采掘、海水利用为标志的海洋技术将 成为 21 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 六项高技术领域中的 12 项标志技术,是已经萌发但还远未成熟的前沿技术。本世纪的传统 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将缩小,但由于高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强制性渗透改造了这些传 统产业部门,因此这些产业的绝对产量和产值不会萎缩。 (一)信息技术领域 信息技术是六大高技术的前导。主要指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等技术。 信息技术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包括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光 导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 当前信息技术主要表现在: (1)集成电路。目前世界上 1 兆位和 4 兆位的动态随机存储器芯片已得到广泛应用,16 兆位的芯片也已产生。此外,光子集成电路和生物集成电路的研制开发也已获得重大 进展。 (2)电子计算机。目前世界上计算机的装机台数超过一亿,超巨型计算机速度已超过 100 亿次。现在的计算机,类似人的左脑进行逻辑思维方面的工作。而形象思维方面的工作则 要通过人的右脑完成。为解决形象思维问题,人们正在研制神经计算机和模糊计算机。神 经计算机从微观上以自底到顶的方式接近人脑,而模糊计算机则是从宏观上,以从顶到底 的方式接近人脑。 (3)软件技术。信息技术主要由两部分技术组成,即计算机硬件技术和计算机软件技术。 知识和信息的收集、存储、整理、创新、传播和应用等环节的运行,将以计算机软件技术 的开发与利用为前提。 软件技术是各类计算机应用程序设计或编辑技术的总称。目前软件技术主要有四大类: 根据计算和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为计算机设计成编辑指令性语言程序的软件技术; 为计算机操作、管理人员或编辑操作、编辑、检索、调试、诊断、维护等程序的软件技 术; 为满足用户的特殊需求而设计或编辑计算机应用、专项程控、系统管理等程序的软件技 术; 为各类用户计划或编辑知识信息资料,网上操作和电子读物程序的软件技术。 (4)通信技术。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相继出现了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程控数字交换机 和综合业务数字网技术。 (5)激光技术。激光器是 20 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齐名的四项重大发明之一。 以激光器为基础的激光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现在已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能源动力、 通信及信息处理、医疗卫生、军事、文化艺术以及科学技术研究等各个领域,激光技术是 正在走向实用化的高技术。 (二)生物技术领域 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基础,利用生物体和工程原理等生产制品的综合性技术,包括基 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微生物工程四个领域。生物技术是 21 世纪技术的核心。它有 两个标志性技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生物技术不仅在农业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且对环保、能源技术等都有很强的渗 透力。 (三)新材料技术领域 新材料主要是指最近发展或正在发展之中的具有比传统材料更优异性能的一类材料。 新材料技术是高新技术的物质基础,包括对超导材料、高温材料、人工合成材料、陶瓷材 料、非晶态材料、单晶材料等的开发和利用。它有两个标志:一个是材料设计或分子设计, 即根据需要来设计新材料;另一个是超导技术。 20 世纪 90 年代新材料技术研究的主要方向是:高功能化,超高性能化,复合化和智能化。 (四)新能源技术领域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保障。现代的新能源技术按照其创新性和是否能够再生或连 续使用的性质可划分为新能源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主要包括 核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等。 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通过对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打破 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念,开创了能源的新时代。 (五)空间技术领域 空间技术即新型高科技航天技术,是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的天体的综合性 工程技术,包括对大型运载火箭、巨型卫星、宇宙飞船等空间军事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空 间技术是 21 世纪技术的外向延伸,其两个标志是航天飞机和永久太空站。它不仅把高技术 用于地球上,还把人类整体生存机构引向了外层空间。 世界海洋总面积为 36 亿平方公里,占地球总面积的 70以上,海洋的平均深度为 3800 米, 蕴藏着极为丰富的资源和能量。海洋技术是 21 世纪技术的内向拓展,其标志技术是深海挖 掘和海水淡化。 除这六大高技术领域外,另外介绍一下环保技术和农业新技术。环保技术,主要是对人类 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环境进行监制、控制、治理和保护的各类技术的统称。农业新技术 包括:农业工厂化。农业工厂化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 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的技术(资金) 高度密集型生产。它能够在人工创造的环境中进 行全过程的连续作业,从而摆脱自然界的制约。绿色革命。 “绿色革命”是 20 世纪 60 年 代中期在发展中国家兴起的,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场新技术革命。其主要内 容是大规模地推广矮杆、半矮杆、抗倒伏、产量高、适应性广的小麦和水稻等作物优良品 种,并配合灌溉、施肥等技术的改进。这一农业技术革新取得了惊人的成绩,因而被誉为 “绿色革命” 。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在这一革命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持续农业。持续农业是 20 世纪 80 年代酝酿提出的农业发展新方向。持续农业是一种 “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概括地说,它是 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我国的持续农业尚处于探索和初步实验阶段。 工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研究,二是建立实验区,三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基本目标和基本任务。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是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一)生态平衡与中国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的平衡简称生态平衡,是指一定的生态系统发展过程中各种对立因素通过互相制 约的转化、补偿、交换等作用,达到一个相对的稳定和平衡的阶段。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一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叫做生态国限,超过了生态 国限,自动调节能力就降低甚至丧失,生态系统就遭到破坏。生态平衡是生物世界进行生 命活动所遵循的一条客观规律,在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和改造过程中要严格按规律办事,才 能在改造大自然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完善的生态系统。 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评价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 生态赤字逐渐扩大。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三大压力:人 口压力、工业化压力和市场压力。 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是中国走向 21 世纪的可持续 发展战略框架,是制定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也是中国政府 认真履行 1992 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文件的原则立场的实际行动,具有划时代意义。 1994 年 8 月,国务院第 16 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 ,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 的全国纲领性文件。 中国 21 世纪议程包含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系统” ,即总体战略系统,社会可持 续系统、经济可持续系统以及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系统;第二个层次为章,各系统皆由 若干章组成,每章的内容指明该系统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第三个层次为 “方案领 域” ,每章由若干方案领域组成;第四个层次为“行动” ,由每个方案领域内若干行动组成, 是实施中国 21 世纪议程的基本单元。 (二)环境与环境保护 (1)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类。自然环境 指人群周围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社会环境指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的劳动和社会场 所,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农业、工业、城市等人造环境的总称。 (2)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上述环境的改变以及因为这些改变而引起的各种问题。 环境保护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既要防治环境污染,又要保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是维持 生态平衡的手段,维持生态平衡是保护环境的目的,因此,环境保护应包括防治污染和保 护自然两个方面。 标准试题演练 单项选择题 1.B 2.A 3.B 4.A 5.B 1.保护环境的目的是( )。 A.减少污染 B.维持生态平衡 C.保护动植物 D.美化人类居住环境 2.“绿色革命”是以采用农作物高产良种为中心的一切新技术革命,它兴起于( )。 A.20 世纪 60 年代 B.20 世纪 70 年代 C.20 世纪 80 年代 D.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 3.世界上最早使用麻醉剂的是我国古代的( )。 A.扁鹊 B.华佗 C.张仲景 D.孙思邈 4.下列哪些不是爱迪生的发明( )。 A.电磁感应定律 B.唱筒型留声机 C.蓄电池 D.声波分析谐振器 5.“月有阴晴圆缺” ,用科学的观点看待这件事,原因是( )。 A.人有悲欢离合 B.地球绕太阳转动,月球绕地球转动,两者转速不一样,出现偏角,使地球掩住了月球的 一部分 C.地球绕月球转动偏角不同 D.太阳光照射不均匀 6.在西方发达国家建筑业中,普遍用塑料门窗代替木制门窗和金属门窗,政府也对此大力 提倡,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 )。6.D 7.B 8.C 9.D 10.C A.金属门窗价格昂贵 B.塑料门窗成本最低 C.使用塑料门窗的建设商可以享受减免税 D.使用塑料门窗有利于保护非再生性资源 7.我国现有文献中最早引用勾股定理的是( )。 A.九章算术 B.周髀算经 C.纵横图 D.孙子算经 8.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因为( )。 A.太阳光太强 B.南极太冷 C.人类活动中排放大量氟化合物的缘故 D.空气中二氧化碳太多,形成温室效应 9.20 世纪与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齐名的另一项发明是( )。 A.航天飞机 B.宇宙飞船 C.光导纤维 D.激光器 10.海洋技术有两个标志技术是( )。 A.海水淡化和远洋捕捞 B.海上采油和海水淡化 C.深海挖掘和海水淡化 D.深海挖掘和海水养殖 11.通常认为高技术包括六大领域,这六大高技术的前导是( )。11.B 12.C 13.D 14.C 15.A A.通信技术 B.信息技术 C.计算机技术 D.生物技术 12.传说中的“鬼火”现象其实是人体内的一种元素在氧化过程中,部分的反应能量以光能 的形式释放出所致。这种人体内的元素是( )。 A.钙 B.铁 C.磷 D.钾 13.下面四种颜色中哪种颜色的光波最长?( )。 A.蓝 B.绿 C.黄 D.红 14.第一架实用直升机的发明人是( )。 A.莱特兄弟 B.瓦特 C.西科斯基 D.法拉第 15.1994 年 3 月,国务院常委会通过的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计划的指导性文件是( )。 A.中国 21 世纪发展议程 B.中国 21 世纪议程 C.中国新世纪发展与规划议程 D.中国新世纪发展议程 16.21 世纪技术的支柱将是( )。 A.新能源技术 B.新材料技术 C.空间技术 D.信息技术 17.高新技术是当代科学和工程的前沿技术,目前公认的技术领域包括( )。 A.六大领域 B.八大领域 C.四大领域 D.七大领域 18.环境保护包括两个方面,它们是防止污染和( )。 A.保护珍稀生物 B.保护自然 C.治理污染 D.净化空气 19.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的限度叫做( )。 A.生态极限 B.生态阀值 C.生态国限 D.极限生态值 20.空间技术的两个标志性技术是航天飞机和( )。 A.卫星通信 B.测控技术 C.永久太空站 D.回收技术 参 考 答 案 单项选择题 16.B 17.A 18.B 19.C 20.C 历年真题回放 1.(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76 题) 【原题】计算机系统的下列设备中,既可以作输入设备又可以作输出设备的是( )。 A.扫描仪 B.磁盘驱动器 C.键盘 D.显示器 解析:答案为 B。扫描仪是在影像处理过程中将照片图案等扫描输入到电脑的一项输入设 备。磁盘驱动器既可读盘,又能将数据写入,因此既可算做输入设备,又可看成输出设备。 键盘是电脑主要的输入设备,可以用来接收使用者的指令和外界的资料等。显示器是电脑 最主要的输出设备,可以将电脑处理后的结果如文字或影像显示出来。A、C、D 三项均功 能单一,只有 B 项既可以作输入设备又可以作输出设备。故正确答案为 B。 2.(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77 题) 【原题】香烟点燃后,冒出的烟雾看上去是蓝色的,这是因为( )。 A.烟雾的颗粒本身是蓝色的 B.烟雾将光线中其他色光滤掉,只有蓝色透射出来 C.烟雾的颗粒对蓝色光散射强烈 D.烟雾的颗粒吸收光线后,发出蓝色荧光 解析:答案为 C。香烟冒出的蓝色烟雾实际上是香烟的颗粒对蓝色光有较强的散射效应。 故答案为 C。 3.(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78 题) 【原题】在电磁波谱中,红外线、可见光和紫外线三个波段的频率大小关系是( )。 A.红外线频率最高,可见光频率最低 B.紫外线频率最高,红外线频率最低 C.可见光频率最高,红外线频率最低 D.紫外线频率最高,可见光频率最低 解析:答案为 B。电磁波谱是一系列不同频率辐射的总称。波段频率从低到高排列的顺序 依次是:无线电波、微波、红外光、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射线。据此,正确 答案为 B。 4.(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79 题) 【原题】DNA 是人类进行亲子鉴定的主要依据。就 DNA 的组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DNA 由核糖、碱基和磷酸组成 B.DNA 由脱氧核糖、磷酸和碱基组成 C.DNA 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蛋白质组成 D.DNA 由脱氧核糖、磷酸、碱基和脂肪组成 解析:答案为 B。这是一道生物常识题, DNA 每条单链由脱氧核糖、核苷酸和磷酸构成, 而核苷酸由碱基构成。故正确答案为 B。 5.(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80 题) 【原题】多数鱼类背部发黑、腹部发白,其原因是( )。 A.长期进化形成的保护色 B.背部比腹部接受光线多,导致色素沉淀 C.背部比腹部黏膜厚,吸收光线多 D.背部鱼鳞多,吸收光线多 解析:答案为 A。由于自然界的竞争十分激烈,所以很多动物都会形成保护色,这样能够 与自然环境混为一体,有助于躲避其他动物天敌的捕食。鱼类的这种颜色也是保护色的一 种。故正确答案为 A。 6.(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81 题) 【原题】地球表面的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的辐射能量转化成能被其他生物利用 的有机化合能。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吸收的主要是太阳光中的绿光 B.植物的绿色是反射的太阳光中的绿色 C.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是不一样的 D.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光合作用效率不一样 解析:答案为 A。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部分细菌利用叶绿素,在光的催化作用下,将二 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同时放出氧气的生化过程,并不是吸收太阳光中的绿光。故正确 答案为 A。 7.(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82 题) 【原题】温室效应将引起全球气温上升,导致气候异常、海平面上升、生态恶化。引起温 室效应的最主要的气体是( )。 A.氮氧化合物 B.二氧化碳 C.臭氧 D.氟利昂 解析:答案为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发生可感觉 到的气温升高,这就是有名的“温室效应” 。而氟利昂会破坏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在平流 层的臭氧能保护地表生物不受紫外线的侵害。氮氧化合物有毒性,能致人于死地。故正确 答案为 B。 8.(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83 题) 【原题】下列电池中不能充电的是( )。 A.镍镉电池 B.银锌电池 C.普通干电池 D.铅蓄电池 解析:答案为 C。充电电池之所以能够充电,原因是电池中的化学反应是可逆反应,能够 通过外加电源,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使放过电的电池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如果其中的化 学反应不可逆,电池就不能充电,普通干电池就是这样。故正确答案为 C。 9.(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84 题) 【原题】远程电力传输一般采用 50100 万伏的高电压,其主要原因是( )。 A.确保远程电力传输的安全 B.减少传输线路上的电能损失 C.节约传输线路上的设备和材料 D.减少雷电对传输线路的破坏 解析:答案为 B。电流在导线中传输时,导线本身有电阻会消耗电能。所以在维持相同传 输功率的状况下以越高的电压传输则通过导线的电流就越少,所损耗的功率也就越少。故 正确答案为 B。 10.(2002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85 题) 【原题】盛水的烧杯里有一只盛水的试管,加热烧杯使水沸腾。继续加热,保持烧杯中水 始终沸腾,试管中的水能否沸腾?( ) A.不会沸腾 B.可以沸腾 C.用急火加热时,才能沸腾 D.烧杯里液体的液面超过试管液体液面时,才可以沸腾 解析:答案为 A。试管中的水要沸腾得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沸点,二是水能从外 界吸收热量。虽然试管中的水与烧杯中的水温度相同而且都达到了沸点,但它不能从外界 吸收热量,因此不能沸腾。故正确答案为 A。 11.(2003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59 题) 【原题】地球南北极上空,经常出现极光,下列关于极光成因的正确说法是( )。 A.在地球南北两极,磁场活动异常活跃,磁场与大气层中的气体发生作用,形成了色彩艳 丽的极光 B.地球南北两极气流活动活跃。气流与太阳光交互作用,摩擦放电,形成了极光 C.来自太阳的高能粒子,在地磁作用下,聚集到南北两极,并且与大气层中的粒子冲撞产 生了极光 D.南北两极大气层比其他地区厚,折射太阳光线的能力很强,照射到南北极区的光线大部 分被折射回去,形成了极光 解析:答案为 C。现代科学认为,极光是常常出现在高纬度靠近地磁极地区上空大气中的 彩色发光现象,是由太阳的高能粒子流使高层大气分子或原子激发或电离而产生的。极光 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太阳风。这三者缺一不可。只有 C 正确解释了极光的成 因。 12.(2003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60 题) 【原题】最近,有人在美国境内发现了一种在中国常被视为“盘中佳肴”的黑鱼,在美国 上下引起不小的风波。引起这场“黑鱼风波”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人不喜欢吃黑鱼 B.美国人认为黑鱼是名贵物种,应该被保护起来 C.黑鱼会破坏美国当地的生态平衡 D.黑鱼非常凶猛,危害人类 解析:答案为 C。科学家研究发现, “黑鱼风波”凸显了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严重危 害。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它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 甚至不放过自己的幼鱼。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 活 3 天之久,据美国媒体的报道,在黑鱼灾害最严重的马里兰州,一些河流中原本繁盛的 鲑鱼已经绝迹。所以应选 C。 13.(2003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67 题) 【原题】英国剑桥大学的史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国际著名物理学大师,也是杰出的科普 作家。他于 1988 年写的一部在世界上广为流传的科普小说是( )。 A.大爆炸探秘 B.自然的终结 C.物理世界奇遇记 D.时间简史 解析:答案为 D。史蒂芬霍金写的是 时间简史 , 大爆炸探秘的作者是约翰埃姆 斯利, 自然的终结的作者是比尔麦克基本, 物理世界奇遇记的作者是乔治伽莫 夫。 14.(2003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68 题) 【原题】开电扇使人感到凉快的主要原因是( )。 A.电扇有制冷作用 B.汗水在空气流通中迅速蒸发 C.空气流通后室内温度降低 D.心理作用,其实并没有凉快多少 解析:答案为 B。开电扇能使空气流通,而在空气流通的环境中,人身体表面的汗液蒸发 的速度会加快,蒸发是气化,气化会带走体表热量,所以使人感到凉快。 15.(2004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89 题) 【原题】条件反射的发现者是( )。 A.巴甫洛夫 B.弗洛伊德 C.弗鲁姆 D.卢因 解析:答案为 A。巴甫洛夫(18491936),俄国生理学家,他第一次用生理学中的“反射” 概念来理解“心理性分泌” ,建立了条件反射学说,其代表作是大脑两半球活动讲义 (1927)和动物高级神经活动客观性研究实验 20 年(1923)。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 德则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代表作有梦的解析等。维克托弗鲁姆(Victor H.Vroom), 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代表作有工作与激励(1964)和领导与决策(1973) ,分 别阐述了期望理论模式和领导规范模型。卢因则是团体力学理论的提出者,他是行为科学 学派代表人物之一。正确答案为 A。 16.(2004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99 题) 【原题】下列不属于哺乳类动物的是( )。 A.蝙蝠 B.鲸 C.蜂鸟 D.海豹 解析:答案为 C。蜂鸟是属于鸟类里雨燕总目下的蜂鸟目,而鸟类与哺乳类是同一级别的, 所以蜂鸟不属于哺乳类。蝙蝠、鲸和海豹均属于哺乳类。故选 C。 17.(2004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A 类)单选题第 100 题) 【原题】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是( )。 A.氮气、氧气 B.稀有气体、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气、二氧化碳 解析:答案为 C。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及颗粒物:有害气体包括二氧化硫、氮氧 化物、一氧化碳、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和卤族元素等;颗粒物包括粉尘、酸雾和气溶胶 等。可见 C 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都属于造成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其他选项的气体都是 无 害的。 务员资格考试常识判断:科技常识 2008 年 07 月 31 日 15:19 阅读次数:1487 undefined 1、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其叶子都比较小,而根却极深,其原因主要是( ) 。 A、沙漠中降雨量少,气候干旱,叶小是为了减少蒸发,根深利于吸收水分转自学易网 B、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品种都是那种叶小根深的 C、叶小有利减少日晒面积,不会被晒死转自学易网 D、根深不会被风吹倒 转自学易网 2、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基础上,电子商务正在悄然兴起,但差不多所有的电子商务网站都 在亏损,这主要原因是因为( ) 。 A、顾客太少,没有人上网购物转自学易网 B、初期投资巨大,短期难以实现盈利 C、商品过于便宜,低于成本转自学易网 D、税务负担沉重,增加了成本 转自学易网 3、在冰箱产业中,无氟冰箱似乎正成为主流产品,厂家纷纷上马无氟冰箱生产线,消费者 对无氟冰箱也很青睐,其主要原因是( ) 。转自学易网 A、无氟冰箱的功能更先进 B、无氟冰箱的技术含量高转自学易网 C、由于氟对保护人类免受紫外线伤害的臭氧层有很大的破坏作用,而我国的公众与产业 界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 D、生产无氟冰箱比较低,因而销售价值也比较低转自学易网 4、冬天人们用煤炉取暖,而且窗户紧闭时有时会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 ) 。转自学 易网 A、煤燃烧用去了大部公的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使人窒息 B、由于各种原因,煤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会阻止人的血液与氧的结合转自学易网 C、煤炭中会含有少量的硫等矿物质,其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有剧毒 D、有些人对煤燃烧后的气体过敏转自学易网 5、近几年,电信业对电话等通信费用不断下调,这样做的原因是( ) 。转自学易网 A、电信行为为人民利益着想 B、电信部门在中国有巨大垄断利益,这种不合理现象招致全国范围的不满,同时通信费 用下调幅度不足危及其自身利益和地位转自学易网 C、电信业属国家所有 D、中外合资合作的结果转自学易网 6、在晴朗的夜晚,偶尔抬头仰望星空,我们可能发现星星在“眨眼睛” ,星星为会什么会 眨眼睛呢?()转自学易网 A、星星在不同时刻释放的能量不同 B、亮度不同的星星的光线相互影响的结果转自学易网 C、人们的眼睛要不停的眨,所以看起来星星是在眨眼睛了 D、星星穿过大气层时产生折射的结果转自学易网 7、走路或坐在车上时,不适合看书,是因为( ) 。转自学易网 A、车太拥挤,不方便看书 B、因为不断震动,对眼睛的刺激较大,不利于眼睛转自学易网 C、车内太暗,看不清字 D、走路的时候应该听音乐,而不是看书转自学易网 8、在社会各个领域迅速发展的今天,全球却面临着气候方面的危机“温室效应” ,这 种“温室效应”的最终原因是( ) 。转自学易网 A、人类大量砍伐树木 B、工业生产当中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到大气层中转自学易网 C、全球的植被面积的减少 D、人口的增多转自学易网 9、民间通常所说的“鬼火”是化学中的( )现象。转自学易网 A、焰色反应 B、自燃转自学易网 C、潮解 D、熔化转自学易网 10、目前环境污染在世界范围内很大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行理财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陪诊服务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年财务分析师中级专业能力测试题库与答案解析
- 2025年陪诊师资格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文化旅游部公务员招录考试专业知识精讲
- 2025年篮球裁判员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酒店物业管理水电维修师笔试模拟试题集及答案解析
- 桡骨小头骨折课件
- 2025年城市设计与可持续发展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篮球教练职业技能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JT-T 495-2025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产品质量检验抽样方法
- 《废旧锂电池的回收与再利用》课件
- 汽车制造工艺技术课件:汽车总装生产工艺流程及检测工艺
- 硬笔书法训练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 JJF(新) 146-2024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控制系统校准规范
- 《高血压的护理常规》课件
- 《更年期的中医调理》课件
- 《环形件模锻实验》课件
- DB37T 5059-2016 工程建设地下水控制技术规范
- 智慧安监大数据云平台建设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