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_第1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_第2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_第3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_第4页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习报告 学号_ 姓名_ _ 实习时间:2011 年 11 月 5 日 实习地点: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 实习内容:实地观察学习 实习目的:认识垃圾的处理方式,深入了解填埋场的结构和地表设 施,及防渗滤液的重要性。 实习报告题目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研究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不断增多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垃 圾的产生量也日渐增多。城市生活垃圾是指城市人口在日常生活中产生或为城 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过程中所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 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在当今世界,大量的垃圾已成为城市中一个长期存 在的污染源。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一些垃圾资源被浪 费,人们逐步认识到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可利用“财富 ”,因此城市生活垃圾 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已愈来愈受到政府与公众的重视。实现垃圾分类 回收,有利于促进自然、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提升城市垃圾管理水平,塑 造清洁环保、健康安全、温馨和谐的城市。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污染,资源化,分类回收 正文 第一章 绪论 1.1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数量的增长和城区范围的扩大以及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呈逐年增长的态势。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之前,城市垃圾清 运量增速较快,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到 2000 年其增速明显下降,但到了本 世纪初,垃圾清运量增速的又开始加快。快速增长的城市生活垃圾,不仅加重 了城市环境污染,而且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改变垃圾处理方式,实 现垃圾无害化和最大限度的减量化、资源化势在必行。同时,随着中国城市生 活垃圾清运量的增长,垃圾组分的含量也不断地发生变化。中国城市生活垃圾 成分变化的特点:(1)垃圾中的有机物(主要是厨余垃圾) 所占比例开始下降 (2)垃圾中无机物(砖瓦陶瓷等)所占比例也基本呈下降趋势。 (3)垃圾中可 回收物所占比例有大幅增长。这种变化趋势显示出垃圾分类回收的必要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 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通过观察,作者发现了生活中垃圾处 理存在的问题。 1.2.2 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法是从人类学中借用过来的定性研究方法,是指为弄清楚一个事物 的真相、势态发展流程,而去实地进行直观的,局部进行详细的调查。作者跟 随老师和同学,在合肥市清溪路垃圾填埋场进行了实地考察,深入学习了垃圾 填埋的相关知识。 1.2.3 文献查阅法 通 过 寻 找 文 献 搜 集 有 关 信 息 的 调 查 方 法 , 它 是 一 种 间 接 的 非 介 入 式 的 社 会 调 查 方 法 。 通 过 搜 索 文 献 , 作 者 了 解 到 过 去 和 现 在 的 一 些 处 理 垃 圾 的 方 法 , 感 到 垃 圾 处 理 存 在 巨 大 的 前 景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我国垃圾处理现状 2.1.1 垃圾收集和运输现状 按照城市垃圾综合管理的思想,城市垃圾的收集和运输也是城市垃圾综合 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城市垃圾收集和运输方式尚处于比较落后 的阶段,绝大部分的居民生活垃圾采用混合收集,未实行分类收集。混合收集 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垃圾收集和运输的数量,消耗了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另一方面增加了城市垃圾处理的技术难度、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不利于城市 垃圾的减量、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理。【1】 2.1.2 垃圾处理方式现状 目前,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主要方式是填埋,占全部处理量的 70%以上;其 次是高温堆肥,占 20%以上;焚烧量甚微。总体上存在以下问题: (1)大多数城市的大部分城市垃圾还采用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处理方式,乱堆 乱放的现象还相当普遍; (2)一些地区、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适宜的城市垃圾填埋场场 地缺乏,并且越来越少; (3)在混合收集的条件下,城市垃圾堆肥处理难以发展,在一些地区还处于萎 缩状态; (4)城市垃圾焚烧处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国内自主开发的城市垃圾焚烧设备还 不成熟,引进的焚烧设备系统价格太高,大多数城市的经济实力难以承受。如 果不进行分类收集,按照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WKB3)的要求, 适宜于高水分、高灰分和低热值的城市垃圾焚烧设施,无论是国产化还是自主 开发,其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都是相对较高的,难以普遍推广。【2】 2.2 垃圾回收利用现状 我国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非常低,很大部分垃圾资源被浪费掉。造成垃圾 回收利用率地的原因主要是垃圾的分类没有做好,各种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 有时,这些垃圾之间还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更多的有毒有害的物质,造成对 环境的更大污染。垃圾回收利用难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不强, 人们通常不会去关注垃圾所带来的财富,这又进一步影响到垃圾处理技术的成 长。 2.3 垃圾填埋场利用现状 我国垃圾填埋技术兴起较晚,起步于 80 年代后期,随后垃圾填埋处理是我 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式,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占据主导 地位。近几年来许多大城市都在建设或已建成大型甚至超大型的垃圾卫生填埋 场,这些填埋场在技术水平上总体而言采用了和发达国家接轨的技术要求。但 是垃圾填埋场的利用依然存在很大问题。垃圾填埋场封场后,大面积的土地资 源就会被闲置浪费,而现今社会土地资源又极其宝贵,人地矛盾日益凸显。并 且垃圾一旦被填埋就很难在对其进行利用,将长久地深埋地下,可能要过好几 百年甚上千年才能被分解。垃圾填埋场产生的填埋气大部分被当做污染气体被 燃烧掉,未能将资源集约利用。 【3】 第三章 案例地介绍 清溪路垃圾填埋场位于南淝河上游,占地 175 亩,启用于 1985 年,于 1999 年封场,共收纳城市生活垃圾 220 万吨。由于该垃圾场建设和运行阶段没 有按照国家有关卫生填埋规范操作,每天仍有约 25 吨的垃圾渗滤液流入南淝河, 为南淝河上游主要污染源之一。清溪路原垃圾填埋场工程于 2007 年 11 月开工, 2008 年 5 月完工。建设了垂直防渗漏系统、渗滤液、填埋气收集导排系统和封 场覆盖系统等。渗滤液经收集后送到望塘污水处理厂处理,填埋气导出至自动 燃烧装置,燃烧排放。 现在的清溪路垃圾填埋场封场后上面已经种植了一层草皮,上面已经成为 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经常会有市民前去放风筝,实验遥控飞机,还有一些人 在那进行野外活动,如学生考察,家庭野炊。填埋场旁边的南淝河已经得到较 好的治理,很多市民在这里垂钓,享受假日的闲适。 第四章 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 4.1 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难 垃圾分类回收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回收方法。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遵循无 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从居民生活源头分类开始(分类收集、装袋) ;接下来是 分类集装运(分类投放到分类回收箱、分类装运) ;最后根据垃圾不同的成分进 行处理,处理方式有填埋、焚烧、堆肥和再生。可见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一个 多环节的一体化系统。 居民家庭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是城市生活垃圾管理 的基础和前提。从外国的经验看,成功地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都是从每个 庭做起的。瑞士是世界上垃圾处理最有效、最彻底的国家之一,瑞士人一般均 能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在垃圾回收点,经常能看到父母带着孩子来扔分类的各 种瓶子,孩子从父母手里接过废瓶,然后准确地将不同的瓶子扔进不同的回收 箱。有些回收站离居民点较远,但当地居民仍会开车将废品运来。日本居民将 生活垃圾分为五类分别装在不同的塑料袋中,按照规定的时间将垃圾送到指定 堆放点。而我国垃圾源头分类却很难,主要因为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够强,没 有形成良好的社会习惯。其次,对垃圾的资源价值认识不到位,认为垃圾就是 垃圾,一文不值,扔哪都一样。 4.2 垃圾处理方式落后,资源化难度大 我国垃圾处理主要是采用填埋方式,这会占用大面积的土地资源,而且还 会造成二次污染,垃圾处理方式比较落后。在这种思维下,垃圾的处理便成为 各大城市最头疼的问题,而不能把垃圾视作一种影藏的财富。垃圾填埋后,各 种隐患不断,潜在的影响也难以预测。目前,国内对垃圾填埋场的改造利用还 不够,大面积的土地资源被浪费,未能实现资源的经济效益。我国的垃圾焚烧 技术正处于起步状态,各方面的技术不太成熟。 第五章 原因分析 5.1 分类难原因分析 1.政府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约束机制 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现阶段政府的作用主要还处于提倡、指导阶段,没有 形成相关的法律条文,也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对于广大居民来说,生活垃圾 分类是很不方便的,也会增加生活成本。在分类与不分类两种行为的后果一致 的条件下,通过自觉来实现源头分类是很不现实。 2.环卫作业手段、垃圾处理方式落后,缺乏动力 虽然有了分类回收的垃圾箱,但环卫工人的作业方式并没有改变,垃圾装 运过程仍然是混装;而且现阶段中国城市的垃圾处理方式仍以露天堆放和卫生 填埋为主。如文中图 2 所示垃圾分类回收是多环节一体化过程,源头分类了, 运输过程中发生混装就不能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所以有的居民说源头分类是 毫无意义的。 3.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少,缺乏指导 现阶段中国关于垃圾处理和垃圾分类方面的宣传和教育非常少。大多数居民对 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知识了解非常少。大部分居民不知道所在城市的垃圾处理方 式。有的人听说过生活垃圾要分类;对于分类好处和分类的意义也有一定的了 解。但对于怎样分类才是正确的,了解的人非常少。 4.垃圾分类要求没有落实到户,缺乏规范 根据访谈结果,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已经比较高了,但是缺乏把环保意识 转化成环保行动的指导。主管部门对于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没有明确的规定, 缺乏规范,结果自然是大家随便扔。 5.对居民垃圾投放情况不进行检查,缺乏监督 在居民区放置分类回收的垃圾桶,但对于居民丢弃的垃圾是否进行分类, 并且是否按规定投放没有必要的检查,缺乏监督。 【4】 5.2 资源化难度大的原因分析 1、城市垃圾混合回收的方式加大了垃圾资源化的难度。 我国城市垃圾基本上属混合回收,从回收的垃圾中分选有用物质,在目前 分选技术差的情况下需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不利于城市垃圾的资源化。 2、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较落后。 我国城市垃圾中的无机成分多于有机成分,不可燃成分多于可燃成分,不 可堆腐成分多于可堆腐成分,且大中小城市又各有不同,因而资源化难度大, 经济效益较差。 3、城市垃圾资源化的资金不足。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政府,金额有限,而建大型的卫生填埋 厂或焚烧发电厂均需大量资金,从而造成城市垃圾资源化基础设施差。 4、法规不健全,管理不善。 当前,我国把垃圾处理的重点放在减量上,对垃圾资源化不够重视,无相 应的资源回收法,管理差,且目前的管理体制不利于垃圾的资源化。 5、资源化意识淡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资源的 回收观念淡薄,回收难度大。【5】 第六章 解决对策 6.1 解决分类难问题 解决生活垃圾源头分类难的问题,关键在于管理上的创新。搭建由政府、 社区和居民共同参与的、层次分明的、分工明确的管理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政 府应该突出主导作用,是战略的制定者;社区应该是一个策略中心,负责把法 规、政策分解为具体措施,并指导监督实施;居民则是基层的执行者,但对于 政策、措施有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1.作为主导者的政府: (1)规范和完善法律保障体系。政府在宣传、动员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垃圾 分类收集的同时,要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和政策,形成一套关于垃圾分类收集 处理的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 (2)支持并推广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现代科学技 术。如新型可降解的垃圾分类回收袋;适合家庭和办公室进行垃圾分类的废物 箱等。 (3)改造基础设施。投资垃圾车辆、箱桶、垃圾处理设备等,改变混合 收运和单一填埋的局面。真正实现垃圾分类收集和垃圾分别处理。 (4)推进垃 圾回收服务的市场化。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实行政府 “牵头” 、环保部门监督、环卫部门管理、专业公司提供社会化服务的管理模式, 提高工作效率。 2.作为策略中心的社区: (1)坚持长期的、形式丰富的宣传、教育工作。一方面要把环境意识渗透 到居民的日常生活行为中;另一方面还要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对居民进行垃圾 分类的教育,通俗地向每个居民讲述各种生活垃圾的处置方式及原则,使垃圾 分类深入每个居民的生活中。 (2)把垃圾分类要求落实到户。通过编写实用的 垃圾分类指导手册等方式指导居民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在日本每个家庭都 有政府发放的垃圾分类一览表。表中的栏目有将家庭的用品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为便于阅读,使用了很直观具体的小图片;还有指定的塑料袋的颜色,回收的 日期、回收中的具体说明等,很容易理解。 (3)监督和检查居民的垃圾分类情 况。日本的做法值得借鉴。一方面由社区组成监督检查组,检查社区内的垃圾 堆放点;另外规定社区中的每一个家庭轮值一天做值日生,在轮值日如果垃圾 堆存处发现没有分类的垃圾,就由当日轮值家庭负责进行分类。这种方式有助 于居民的培养自觉意识和自律性。 3.作为基层执行者的居民家庭在这个体系中是基层的执行者,遵守法律法 规、自觉对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同时居民也有权利对政策、法规以及相关措施 提出意见和建议,监督政府和社区的行为。 6.2 解决垃圾资源化问题 解决垃圾资源化,单纯地依靠某种技术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都不是适合国 情的解决垃圾问题的根本方法。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对垃圾焚烧发电电力上 网方面的政策尚不完善,因此靠垃圾焚烧发电,工厂自用电以外剩余电力上网 售电时机还不成熟。而且,垃圾热值低,焚烧发电装机容量较小,发电成本高, 与常规发电相比电价也没有竞争力。从经济性角度来讲,垃圾焚烧发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