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_第1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_第2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_第3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_第4页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 一、引出“不幸” 师:(配乐朗读)妈妈给我两块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了一个。 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生:(师指一名学生朗读) 爸爸给我穿上棉衣,我一定不把它弄破。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哥哥给我一盒歌片, 我选出了最美 丽的一页。你别问,这是为什么? 晚上,我把它们放在床头边,让梦儿赶快飞出我的被窝。你别问,这是 为什么? 我要把蛋糕送给她吃, 把棉衣给她去挡风雪。在一块儿唱那最美丽的歌。你想知道她是谁吗? 请问问安徒生爷爷她就是卖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师:这是当年九岁的刘芊芊读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下的诗。今天,我们就走进这个女孩(板书: 女孩。学生读一读) 。加上“小”字再读,带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小女孩身材瘦小。 生:我感觉这个小女孩个头矮小。 师:那么卖火柴的(板书:小。至此补充完整课题)小女孩,给你怎样的印象呢?打开书浏览全文, 谈一谈。 (学生静场,进行整体阅读,之后汇报。 ) 生 1: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非常可怜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出去卖火柴,而且是非常冷的天气。 生 2: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穷苦的小女孩。因为在大年夜里别人都是一家人团聚,而她却在卖火柴。 生 3: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小女孩。雪花落在她打着卷的金黄的长头发上,她看上去 非常美丽。 生 4: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个与众不同的小女孩。因为她在大年夜的时候看到了她最疼爱她的奶奶, 而且奶奶把她带到了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生 5:我认为这个小女孩是一个缺少疼爱的小女孩,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爸爸会打她的,而且唯 一疼爱她的奶奶也去世了。 师:我听到了“可怜” 、 “穷苦” 、 “美丽” 、 “与众不同”这些语词。真好。阅读同一篇文章,会带给你 不同的感受。这节课咱们就带着你们刚才说的那些感受再回到课文的文字中去,看看课文是怎么写出刚才 你们所谈到的这些感受的。或许会丰富你的认识,提升你的看法,甚至改变你的观点。 二、解读“不幸” (一)寒冷 师: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来,放开声音读读。 (生齐读第一然段) 师:再读读第一句话。 (重点品味第一句。 ) 生:(齐读)第一句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 师:瞧,读到一个“冷”字, (课件突出“冷” )就自然会想到这个冷字背后的信息,这是告诉我们 生:天气冷极了, “冷”字,交代了天气。 生:再往下读我们会发现还有一个字“雪”呢, (课件突出“雪” )它也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季节。 师:这是什么季节?(学生说冬天。 ) 师:那“黑”呢? 生:这个“黑”字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 师:瞧,当你细读每句话,读到重点词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词后面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现在,再读这 句话,味道就不一样了,来读读。 生:(读出两种不同的形式。一种是语调越来越高,一种是语气越来越深沉。随着老师的手势齐读。 ) 师:还是这句话,我们再读。读到“冷” ,什么感觉? 生:我们感觉到冷,再加上“冷极了” ,说明真的很冷。 师:注意紧跟这“冷”后面又出现了一个“雪”呢? 生: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就让人感觉更冷了。 师:再注意,这两个词后面又多了一个“黑” ,又是什么感觉呢? 生:已经是三个“冷”了!让我感到那不是一般的冷,那是冷极了! 师:如果我们在“冷”的前面加上一个字,才能体现这不一般的冷呢? 生:加一个“极” ,就是“极冷” 。 生:不,我觉得加一个“寒”更好, “极冷”是说冷的程度,而“寒冷”的寒,不仅让我们体会到冷 的程度,更让我们感到寒气逼人,令人觉得冷得可怕。 (板书:寒) 师:你看,还是这句话,我们又读到了一层意味,再读更不一样了。来,我们把阅读到的滋味送到句 子中去,读读。 生:(学生再一次两种形式朗读这句话,语气一种是由弱到强。一种是由强到弱。精彩) 师:(课件展示教师阅读批注的文本内容。 )我发现咱们班同学真会阅读。你看,阅读一句话的时候, 抓住重点的词语反复咀嚼,不仅读出了词语背后的信息,还读出了词语内在的感受。 师: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这句一句也没有写小女孩,去掉可以吗? 生:不成,这是环境描写,很重要。通过细读,我们感觉故事发生的环境如此恶劣,预示着故事的悲 惨,小女孩的不幸。 (掌声) (二)恐惧 师:是啊,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看,小女孩就这样向我们走来。那就细读这段后几句话的 描写,哪个词语触动了你,就把你读出的信息或感受等分享给我们。 (学生默读,而后发言。 ) 生:我觉得“光着头、赤着脚”说明了小女孩的穷苦,大冬天却是“光着头、赤着脚” 。 生:是啊,小女孩从头冷到脚。我还想补充,这里说是“大年夜” , “大年夜”本来是一家人快快乐乐 温暖地在一起,而“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还在街上走着,我眼前仿佛看到这可怜的小女孩就这样光 着头赤着脚向我们走来。 生: “一向是他妈妈穿的”也说明小女孩非常穷,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双鞋。 师:(教师因势利导)那就是说,小女孩一向就没有鞋穿。好啊,就这样细细地读,慢慢地品。 生:我从课文的最后一句“小男孩说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 , “摇篮”一词说明小女孩的鞋非常 大,这是安徒生用夸张的写法。 师:你看他多会读书,安徒生多有童话趣味啊。他发现了“摇篮”背后的信息和修辞方法。你再读读 这句话,看看在“摇篮”中你还体会到什么? 生:“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我觉得这个男孩太调皮 了,也不懂事,说的话挺气人的。 生:本来小女孩“光着头、赤着脚“就已经很冷了,再加上我又读到的“又黑又冷” ,我体会到,天 简直冷到了极点。 生:小女孩已经够可怜的了, “她在穿过马路的时候,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我从这个“吓”字看出小女孩当时一定很害怕,所以她拼命地跑,把鞋都跑掉了。 生:我还想补充, “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 ,这“吓”是因为“冲” ,可以想象小女孩心里恐惧的程 度。 (板书:“恐惧” ) 师:就在这样寒冷环境里,小女孩心中充满恐惧,没有办法(出示第二自然 段) 生:“小女孩只好赤着脚走路,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 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 师:(引读)这一整天,谁也(学生接读: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 ,谁也(学生接读:没有 给过她一个钱) 。 师:想象这里的谁,都会是哪些人?(沉静一会儿,不让学生答)作为高年级同学,我们一定浮想联 翩。那么、我们把你们想象的这些“谁”去掉,看看句子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课件出示去掉“谁”的 句子) 生:我认为用上两个“谁” ,我眼前就浮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衣冠楚楚的人,他们根本没有注意这 个小女孩,可见,课文的句子体现是是大人们的冷漠。 生:“谁”指每一个人, “没有人”指一批人,范围很广泛,没有第一句的程度严重。 “谁”字特别强 调没有一个人买过她一根火柴,没给一个人给过她一个钱。更能看出社会的冷漠,人们的无情。 师:还是这句话,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课件出示变换了角度的句子,引导学生完成:这一整天, 小女孩 ,小女孩 。 ) 生:这一整天,小女孩没有卖出过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 师:不是写卖火柴的小女孩吗?既然如此,安徒生为什么偏偏不从女孩的角度来写? 生:“谁”是站在别人的角度说没有人买她一根火柴,没有人给过她一个钱。而第二句话是站在小女 孩的角度来说的。我觉得站在别人的角度比站在小女孩的角度更有强调的力量。 生:也就是说,第二句话只交代了结果,你不知道小女孩做了怎样的努力,就好像小女孩很笨,努力 了一天也没有卖出一根火柴。可是,课文的这句中是说,小女孩辛辛苦卖了一整天,也没有一个人同情她, 这样更加强调了这个人世间的冷漠无情! 师:好一个冷漠无情!回过头来再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寒冷,这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吗? 生:我觉得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寒冷了,还有社会环境的冷漠。可以说小女孩从头冷到脚,从外冷到 内,从身体冷到内心!(掌声) 师:此刻,自然环境的寒冷,加上社会环境的冷漠恐惧,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对小女孩来说那可真 是生:(齐说)雪上加霜! 师:(屏幕出示教师的批注)你看,刚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可以抓住一个重点的句子,反复推敲、 比较,还可以联系上下文感受,不也一样像你们这样获得了丰富的阅读体验吗? (三)饥饿 师:阅读的时候,抓住一个词,一句话,把你阅读的信息或者感受写在文字的旁边,不就是我们常说 的批注吗?批注就这么简单下面就请你也试着从 3、4 自然段中任选一段。哪个词哪句话触动你,就 把你读到的信息、感受,以及其他批注在旁边。 (学生充分自学第三、四自然段,并批注。之后分享。 )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我觉得小女孩“哆哆嗦嗦”就是因为她一整天没有吃东西, 又“光着头,赤着脚”走, “又冷又饿” 。 师:你很会联系上下文读书、思考。这一整天,那可是从早到晚,这里的“饿”是我们平常说的饿吗? 生:小女孩是饿极了,那叫“饥饿”! (板书:饥饿) 师:好啊,不仅读到了寒冷,还读到了“饥饿” 。 生:要说寒冷,再加上饥饿,可以说,小女孩整个是“饥寒交迫” 。 师:好!把这个成语批注在句子的旁边。谁来读读,体会女孩此刻的饥寒交迫!(学生在文章中批注: 饥寒交迫。 ) 生:我读到了这一句, “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 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我觉得小女孩很美,可是她却没有注意到自己的美丽。而且课文还写道, “每个窗子 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说明富人家很有钱, 而小女孩却在这个大年夜在街上走着,冷着、饿着,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师:这个对比说得好!是啊,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你们注意了。 (课件突出:“她可没有注 意这些” , “她可没有忘记这个” 。 )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对比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生:小女孩这么美,她没有注意,没有人和她一起过大年夜,可是她却忘不了,我觉得这个对比,更 让我感觉到小女孩的可怜和不幸。 师:其实,对比阅读批注也是一种方法。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小女孩该注意的顾及不了,不用记住自 然来到的大年夜她却忘不了。一个没注意,一个忘不了,这强烈的反差更突出了作家的匠心之处。 生:所以这段中的第一句话说“可怜的小女孩!” 师:注意这句,这是谁站出来说话了? 生:我觉得是作者在说,是安徒生在说。是作者实在按捺不住内心的情感,就写下了这句话。我发现 这里用到的是“!” ,这也说明作者内心的这种情感很强烈。 师:按理,作家应该躲在故事的后面冷静客观地描述。也许作家或者翻译者无法抑制自己的情感,情 不自禁写上了这句话。瞧,这就相当于批注!其实刚才你们批注的,生成的感受,已经超越了这个“可怜” 这怎么是一个“可怜”了得的呢! (四)孤独 师:就这样慢慢地读啊,细细地品。 生:我在第四自然段中,读到这句话“她找了房子的一角坐下,蜷着腿,缩成一团,可她觉得更冷了。 ”我觉得这个冷首先指天气非常寒冷恶劣,第二我觉得她的内心非常寒冷。从下面的一句可以看出来 “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没有挣到一个钱,她爸爸又会打她。 ” 生:小女孩在外面受了这么多的苦却不能回家,心里就觉得更冷了。再说家里跟街上一样冷,她家里 是多么贫穷!用草和破布堵住,可是风还是能灌进来。这里“灌”可以感受到风的威力,因为我们平常说 风刮进来、吹进来。说“灌” ,那是说风像水一样倒进来,可以想象她家该怎样的冷! 生:我还想补充,我发现,从开始读到现在,哪儿都是一个冷字。这里写她家的冷淡。比如“再说家 里跟街上一样冷” ,我觉得这里的冷有两个意思,一是她们家本身很冷,二是她们家没有关爱, “她爸爸会 打她的” ,我想如果她爸爸能给她一点温暖,他也不会在这么冷的天气里在墙角呆着,一定会回家呆一会 儿的,此刻,她是心灰意冷! 师:你们很会注意整个段的联系与把握。如果说读到自然环境的寒冷,社会环境的冷漠,我们还读到 了家庭环境的冷淡。可以说,整个世界对于小女孩来说,是冷酷的。看, (屏幕出示小女孩配字画像)茫 茫黑夜,小女孩只好一个人孤零零地坐在高大的墙角边,想象小女孩什么心情,为这幅画像题词吧。 生:若题词的话,就是刚才同学说的心灰意冷。 生:我觉得她的神情是悲伤。 生:我觉得最准确的是她此刻有家不能回的那份孤独,无助。 (学生板书“孤独” ) 生:读到此处,看到小女孩蜷缩在墙角的样子,我想流泪,她怎么这么不幸啊。 (五)痛苦 师:无助的小女孩!她实在太孤独,太难过了,她要点燃这些没有卖出去的火柴。她一共点燃了几次? 生:5 次。 (师引导说出)第一次看到了温暖的火炉;第二次看到了喷香的烤鹅;第三次看到了美丽 的圣诞树;第四和第五次看到了奶奶。 师:(屏幕出示文中体现女孩可怜的部分语句,师配乐梳理,增强对前面所学内容的整体感受)尽管 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灭了。要知道这可是令人们欢乐无比的大年夜啊,可小女孩呢 生:(齐读)小女孩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 师:尽管小女孩穿着那双没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过马路的时候- 生:(齐读)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师:一只怎么也找不着,另一只呢 生:(齐读)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 师:本来应当赢得人们的同情与帮助,但是- 生:(齐读)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 师:本来应当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关爱,但她却 生:(齐读)她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她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他 的 师:小女孩本来想点燃火柴,获得温暖与快乐,然而 生:(齐读)火柴又一次熄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墙 师:这寒冷,这饥饿,这恐惧,这孤独,当我们把这些散乱四处的句子规整一起,整体阅读的时候, 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情感? 生:是无奈、是无比的悲伤。 生:用书上的词,就是痛苦! (板书“痛苦” ) 师:饱受这样苦难的小女孩,可以想象,当她好不容易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奶奶时,她会怎么呼喊? 生:“奶奶!” (学生带着惊喜的语气朗读。 ) 师:她那么饥寒交迫,这回终于看见了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她又会怎样的呼喊? 生:“奶奶!” (学生带着快乐的语气。 ) 师:她要驱散内心的恐惧与孤独,该怎么请求奶奶? 生:“奶奶,请把我带走吧!” (学生带着急切的语气) 师:她必须请求奶奶带走她,因为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 会不见的!” (读出了恳求的语气。 ) 师:此刻她的脸上一定还留着伤心无助的泪花,声音哽咽,谁再来呼喊?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 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哽咽的她,这个“啊”一定是内心抽泣的声音。那声音里就是哀求啊。 生:(多种朗读形式体验“啊”的情感。让学生通过“啊”的处理读出抽泣的声音,或者哽咽无声, 即不读“啊” ,而是含在嗓子里。 ) 师:这是怎样的童话场景啊,这哪里是恳求,分明是在哀求,此刻她仰望奶奶,把双手伸过头顶,祈 求奶奶 生:(学生把双手伸向天空) “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 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小女孩也许像图中的画面一样,双腿跪地,祈求奶奶!(生再次朗读,体会。 ) 师:尽管如此,火柴还是熄灭了。随火柴一起熄灭的还有 生:小女孩的生命。 师:“她死了 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出示这句话,句子的空白处为下一步让学生加标点。 ) 师:如果请你为小女孩的死加上你心中的标点,你会怎么加? 生:可以加上两个感叹号,小女孩没有得到关爱,在大年夜里死了,没有人关心同情,我非常愤恨, 我觉得可以加上感叹号。 (该生朗读出语气,略。 ) 生:我觉得中间可以加上逗号和句号。逗号表示没有说完,后面的句号表示小女孩的死跟别人没有关 系,就这样死了,句号就是故事沉痛的结局,表现人们的冷漠无情。 师:你和课文的一样,生命的戛然而止,如此脆弱,小小的句号也就是生命的终结。更是在表明一个 残酷的现实,惊醒那些冷漠的人们。 (指导朗读。 ) 生:这句话让我觉得非常沉闷、沉痛,我会给它加上逗号和省略号,小女孩会到哪里去了呢?生命就 这样死去了吗?有一种忧愁的感觉没有诉说完,给我留下无限回味的余地。 (掌声) 生:我也是,读了这个故事,我的心中有一种忧伤、有一种回味、有一种思考、有一种难过没有停止, 所以,我也用了省略号,我读给你们听“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 生:我觉得中间的还可以用破折号,我觉得这样更突出了小女孩是在大年夜死去的,更突出了大年夜, 正说明了小女孩的凄惨。 (该生朗读,略。 ) 师:你和叶君健爷爷用的一样,他也用的破折号呢。 生:我也认为中间加破折号更突出小女孩的凄惨。因为悲惨的死去和本是充满快乐的大年夜形成鲜明 的对比。 师:看来,批注的时候,不仅是一个词,一句话,甚至一个小小的标点,都会给我们带来丰富的理解, 这就创造了教材。因你们的创造,让我们感受到,一个美丽的天使死去,嘴角还挂着微笑。原来,弱小生 命定格于狂欢的圣诞夜,定格于绝望的呼喊,定格于令人心碎的死亡的微笑! 三、梳理“不幸” 师:故事结束了。回过头来再梳理阅读的内容。再看课题。我们发现,在这矮小、瘦小、弱小的女孩 的生命里,对应着我们读到的,却是那些看得见的“大” 生:那双可以用来做摇篮的大鞋。 生:那两辆冲过来的大马车。 生:那些不肯买火柴的大人。 生:还有那堵高大的墙。 师:这都代表着小女孩所生活的是一个强大的冷酷的世界。透过这个强大的世界,我们还读到了那些 看不见的大 生:(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板书)不尽的寒冷,无边的饥饿,不尽的恐惧,难掩的孤独和无限的痛苦。 生:这小女孩真的是太不幸了!这简直就是人间的地狱! 师:这强烈的感受,不就是同学们透过文字后面批注出来的“大”吗?你们看,当你们把题目和全文 联系起来进行批注的时候,你获得的就是整体的更大的认识。 师:我不禁要问,你们为什么能读到这么多的信息和感受呢? 生:因为我们细细地读,慢慢地品味了这篇课文,才读到了这么多感受。 师:是的,这是因为你们内心有着对文字的敏感。我还发现,之所以你们阅读到这么多,也是因为在 阅读文字后面,还藏着你们那颗富于同情、怜悯的心。 第二课时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 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 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师:你们看,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 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 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 生: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已忘却了同情,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 为什么? 师:面对这一个个“为什么” ,我相信,你也一定有许许多多的“为什么”要问。 生:为什么,人们放弃了怜悯?(语气富有诗意与追问。 )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掌声) 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生;“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是啊,虽然小女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到了那些美丽的东西,看到了她的奶奶,摆脱了人世间的 寒冷、饥饿、痛苦, (随着学生的发言指板书)她到另一个世界去了。另一个世界其实就是死了,为什么 死对女孩来说就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 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 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 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 (这一处,学生谈到哪里,就讨论朗读到哪里,最后再梳理顺 序。 )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 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 走来。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瞧,烤鹅正从盘子里跳下来,太有意思了。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这里 需要注意的是,小女孩那么饥饿,可烤鹅是主动走上来的。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 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 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 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 生:这只烤鹅要让小女孩把自己吃下去。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 (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并板书“满 足” 。 ) 师:小女孩尽管不再饥饿,也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 幸福一刻。她好满足哦。继续交流。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 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小女孩看到了火炉,她一定感到很温暖。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让我们再来读读吧!(板书:温暖)瞧,这一段特别 有意思,前后有这样一个巧妙的对应,你发现了吗? 生:开头和结尾的句子:“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火烧得旺旺的, 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 ;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 。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照应 后面的“多么舒服” 。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 面,体会得会更丰富。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 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 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 片伸出手去。 ”这颗圣诞树太大了,太美了。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那是怎么个大,怎么个美呢?用你的读让我们感 受到。 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 ) 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 在向她眨眼睛。 (朗读得很美。 ) 师: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 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 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 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生:小女孩,愿你远离寒冷,不再饥饿,我们会永远陪伴着你。 生:小女孩,你已经承受了那么多的孤独与寂寞,让我来安慰你的心灵吧。 生:小女孩,相信未来,你一定会告别寒冷、告别恐惧,告别痛苦,拥有美好!(掌声) 生:小女孩,我也希望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勇气去擦然下一根火柴。 (举手的同学更多了,纷纷急 切的想送去自己的祝福)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 )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 多么的温馨、美好。因为有了这么多的祝福,我不再恐惧,而是内心获得了一份安宁。 (板书“安宁” ) 师:多美妙的童话,让我们赋予小女孩这么美好的祝愿,这不就是我们可以批注在旁边的想象吗。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 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 (出示句子,生读) 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 那么慈爱” 。这一次小女孩看到了慈爱的奶奶。 (板书: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 么呼喊 生:“奶奶!” (学生兴奋地呼喊。 )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不再寒冷,该怎样的呼喊?(指导朗读。 )- 生:“奶奶!” (激动的语气。 )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生:“奶奶,啊!请把我带走吧!” (学生恳切地读。 )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 会不见的!” 师:此刻,想象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生:不,那是幸福的泪花。 生:可能还带着一点撒娇的语气(学生完整地把女孩对奶奶说的话朗读了一遍。 ) 师:如果说原来的“啊”是 一种抽泣,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高兴地感叹,或者是舒了一口气。 (学生读。 ) 生:(这里指导出了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语气,就是不同的感情。 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们的掌声。 ) 师:现在,小女孩好不容易见到了疼爱她的奶奶,难道她仅仅说了这几句话吗?除了说这些,她可能 还有更多的话儿想讲给奶奶听,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请把我带走吧, 我不想要饥饿,也不想要寒冷。 生:奶奶,我知道只有您才能给我温暖,给我慈爱,所以,您就把我带走吧。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把我带到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恐惧、没有孤独、没有痛苦的地方 去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 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 生:(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 “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 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当时情境宁静而感人。 )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师:就这样,她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 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有感情朗读) 师: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板书:快乐) 三、梳理“幸福” 师:故事又结束了。现在再回顾一下课文,然后回过头来再看题目中的“小” 。通过朗读讨论,原来 小中还包蕴着这些我们读到的,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得见的“大” (出示刚才学生朗读过的那五次“幻想” 的内容) 生: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 (学生依次说出。 ) 师:瞧,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生: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 (和学生一起完成对板书的 梳理,从而又回扣整体。 ) 四、 “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 生:是火柴。因为火柴的照亮,才有了女孩这些梦想。 师:至此,你一定会批注一个问题:把小女孩的五次梦想罗列在一起,读着不是更一目了然吗?(出 示罗列五次幻想内容的文字,用不同颜色体现。 )为什么安徒生却把这些梦想安排在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 的过程中呢?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 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让学生讨论。 )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你瞧第一次的“敢” ,明明因 为卖不出火柴爸爸要打他,可她竟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又一根,表现了小女孩很勇敢。 生:还有中间三次的“又” ,再加上最后一次的“赶紧” ,这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 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 生:她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然而火柴又一次一次的熄灭,可她又一次一次的擦燃,一而再、 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 (指导学生 批注,并板书“渴望” 。 ) 师:是的,我们一定会批注这样的话:这样写不仅读起来一波多折,引人入胜,小女孩一而再,再而 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师: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节课批注的词语。 ) 生:我发现了残酷的现实生活与小女孩的美好的梦想是完全相对的。 生:也就是说,越是因为寒冷,她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她就越是渴望获得温饱,得到满足; 越是恐惧,她就越是渴望获得一份安宁 师:原来小女孩不仅从物质上追求,更是从精神上追求 生: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聊的,作者却是有意的安 排呢! 生:越是因为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因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概括来说,正是因为 现实的不幸,她就渴望内心的幸福。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 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 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你一定还会产生追问,会是什么 呢?生:(沉默,思考。 ) 师:你也许会批注这样的问题: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生:那就是说,谁也没有看到小女孩获得的这些幸福,更不知道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可小女孩却能看 到这么多美丽幸福的东西,她怎么就能偏偏看得到呢? 生:因为小女孩心中的梦想是那么的美好,实现了这些梦想女孩就不再痛苦。 生:因为女孩心中一直被这些美好的东西占据着,她在如此痛苦的境遇下,更加希望心中的那份美好 实现。 生:我觉得小女孩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经历过小女孩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痛苦,也就没有 强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但小女孩经历了这些痛苦,所以她能看到这些美好的东西。 师:谢谢你们的引发,咱们就再回过头来把上节课感悟的小女孩不幸的相关句子读一读。 (出示上节课梳理出的体现第一课时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这里略) 。 师: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只改名称,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试想:(屏幕出示, 上节课梳理女孩不幸的语句大家都在欢度大年夜,可你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时候, 你会怎么想? 生:我有些生气。 师: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 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 绪? 生:我很生气,甚至愤怒。 师: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 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 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我特别的伤心,心太酸了。我心里恨爸爸。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学生纷纷举手,这时老师不让说出来。 )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做的,从生活的角度我都可以理解。可课文写的小女孩如你 们一样的表现了吗?别忘了,小女孩那么饥饿,都没有冲向烤饿,而是烤饿自己向小女孩走来,死亡来临 的时刻,小女孩也是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师:那么这些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 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 (板书隐含。配乐学生动笔,之后汇报。 ) 生:小女孩,你忍受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你忍受的太多了,你看见了奶奶,受到了奶奶的关 爱,你现在应该是幸福的吧。 生:小女孩,你经历了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你得到了温暖、满足、美好、慈爱和快乐是 应该的,祝你以后过得更幸福。 生:小女孩,别人对你那么冷漠,就连小男孩都嘲笑你,可你为什么选择沉默?要是我,我就受不了, 我会埋怨,难道你愿意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你应该在美好的世界里飞翔啊。 生:小女孩,你是那么善良、那么美丽,但是苍天却是对你那么不公平,你为什么还要忍耐?如果我 生活在 那个时候,会把你带回家,让你在幸福中生活。 师:听了你们的话,我知道,你们也是善良的。从现实的角度,小女孩太有报复的理由了,可小女孩 的忍耐,让那些冷漠者无地自容。 生:小女孩,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你都能忍受,你有一颗向往美好的心灵啊。俗话说吃亏是福,你一 定会得到应有的幸福的! 师:你们批注的对女孩的评价,概括起来,这忍受、忍耐,就是说,小女孩隐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颗 怎样的心? 生:是埋藏在心的忍耐,忍受之心啊。 师:这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个“忍”啊。如果说“隐”是埋藏是一种隐含,原来埋藏在心的是一颗 “隐忍”之心。 (板书:把“隐含”的“含”改成“忍” ,最终变成“隐忍” 。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 )苦难 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 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 五、提升“幸福” 师:小女孩也许不懂这些,可正是因为我们的阅读赋予了小女孩这么高贵的形象,她就是我们人间的 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 地方呢? 生:是有上帝的,叫天堂的地方。 生:课文里不是说吗, “唯一疼她的奶奶活着的时候告诉过她一颗星星落下来,就有一个灵魂要到 上帝那儿去了。 ” 师:所以叶君健尊重安徒生的原作,写上了这句话(出示课件) 生:“她们两人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既没有寒冷,也没有饥饿,也没有忧愁的那 块地方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 (让学生在课文中补充上这句话) 师: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 生: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一切善良、美好的东西在一起。 生:因为和上帝在一起就不会有寒冷、饥饿等等的痛苦了,我想小女孩经历这么多痛苦,也应该得到 幸福了。安徒生这样写是为了使故事能有一个圆满的结局。所以,跟上帝在一起,就是跟幸福在一起。 师:所以有着西方文化信仰的安徒生创作这篇童话后,批注过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