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高2014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1页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高2014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2页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高2014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3页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高2014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4页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高2014级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岳池县罗渡中学高 2014 级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检测试题 (时间 120 分钟,满分 120 分) 一、积累运用(18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峻拔 疏浚 隽言妙语 怙恶不悛 B.刊载 下载 怨声载道 千载难逢 C.惬意 书箧 提纲挈领 锲而不舍 D.汲取 急躁 岌岌可危 掎角之势 解析:A 项中“峻、浚”读“jn” , “隽”读“jun” , “悛”读“qun” ;B 项中“载”字分 别读“zi、zi、zi、zi” ;C 项中加点字都读“qi” ;D 项中“汲、急、岌”读“j” , “掎”读“j” 。 答案:C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羁绊 座右铭 集腋成裘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B.脉膊 口头禅 未雨绸缪 打破沙锅问到底 C.逸事 破天荒 唇枪舌剑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跳槽 磨洋工 声败名裂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解析:A 项,即既;B 项,膊搏;D 项,声身。 答案:C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刑警老王在执法过程中由于枪支不慎走火,误伤了群众,由执法者变成了 _。 (2)中国政府将采取切实措施,缓解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对俄罗斯可能造成的_。 (3)迈上浐河东岸长堤,只见一湖清亮水面上几只水鸟在自由自在地_。 A.服法者 伤害 滑翔 B.服法者 损害 滑翔 C.伏法者 损害 翱翔 D.伏法者 伤害 翱翔 解析:伏法:罪犯依法被处决。服法:服从法院的决定。伤害:使身体或思想感情等受到 损害。损害:使事业、利益、健康、名誉等蒙受损失。滑翔:不依靠动力,只借助空气的 浮力在空中飘行。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飞。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通过秦腔的宽音大噪、高亢激越的表现,西北特色的悲凉情怀被渲染得淋漓尽致。 B.传统的“博导”认定方式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吉林大学的选聘改革仍属权宜之计。 C.元旦放假期间,我随父母参加了自驾游,先后游览了黄山、庐山、衡山,领略到了高山 景行的滋味。 D.伊拉克大选之后,美国一再宣布要将权力移交给伊拉克新政府,其实,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它最终是想借助一个傀儡政权来控制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 解析:C 项,高山景行:多形容道德高尚,行为光明正大。高山,比喻高尚的道德;景行, 大路,比喻行为光明正大。用在此处不当。 答案:C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两岸春节包机取得共识,意义在于创造了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格局,激活了两岸务实多 元的协商机制,同时为将来两岸进行三通等议题的谈判开启了关键性的里程碑。 B.我们反对那些不按照国际有关公约规定办事,而自充国际警察,干涉他国事务的霸权主 义行为。 C.近些年来,国内一些企业家不仅开始投资民办教育,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而且国外 教育机构也纷纷抢滩我国教育市场。 D.把管理干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干部的思想道德公布出来,让广大群众监督,就可以达到 以昭昭之理扬正气、以严峻之法惩腐败。 解析:A 项动宾搭配不当,不能说“开启了里程碑” ;C 项语序不当,前后两句的主语不一 致, “不仅”应移到“国内”之前;D 项宾语残缺,句末应加上“的目的” 。 答案:B 6.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我上五六年级的时候,李老师一直教我们数学和自然。 B.很久以来人们就在探索: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深邃的宇宙,在膨胀,在收缩, 还是在坍塌,抑或处于静止状态? C.苏轼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来,我长年埋身书房,在山中呆 得久了,已“不识”这苦读生涯的“真面目”了。 D.中消协发布的2004 年全国投诉情况汇总 ,对去年消费者的投诉情况进行了盘点,移 动电话、商品房等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2 月 5 日京华时报 ) 解析:A 项,五、六年级是确指,所以“五六”之间要加顿号;B 项,两个分号都应为问号, 表示人们探索的三个问题;C 项, “在山中呆得久了”中的“山”须加上引号。 答案:D 二、阅读鉴赏(34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16 分) 在一种特殊优惠的保护之下,吸收着廉价劳动力的滋养,在中国的东洋厂飞跃地庞大 了。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三井系的资本收买大纯纱厂而创立第一厂的 时候,锭子还不到两万,可是三十年之后,他们已经有了六个纱厂,五个布厂,二十五万 锭子,三千张布机,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美国一位作家索洛曾在一本书上说 过,美国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面,都横卧着一个爱尔兰工人的尸首。那么,我也这样联想, 东洋厂的每一个锭子上面都附托着一个中国奴隶的冤魂! 7.“滋养”一词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4 分) 参考答案:养分、养料,指劳动者的血汗。 8.东洋厂在中国飞跃庞大的原因是什么?(4 分) 参考答案:(1)特殊优惠的保护;(2)廉价的劳动力。 9.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说明东洋厂飞跃庞大的?(3 分) 参考答案: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 10.这段文字综合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以哪一种为主?(5 分) 参考答案:记叙、说明、议论、抒情,以说明为主。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4 题。 (18 分) 后来,便赶上了那个动荡的年月。 背了大半辈子粪的时传祥因与被污蔑为“工贼”的共和国主席握过手,便也成了 “工贼” 。 挨打、挨骂、吃不饱又成了时传祥的生活。1971 年,他带着一身病痛被遣送回山东 农村老家。 淳朴的乡亲不认为他是什么“工贼” 。几十年后,老家的农民大爷还记忆犹新:“那 才叫真正的好人啊!五六十年代,哪天早晨起来看到村里大道被扫得干干净净,乡亲们就 知道,准是传祥回家了。 ” 可是,这次回家时传祥却扫不动了。 1972 年 10 月 26 日,一直半昏迷的时传祥竟变得很激动。他让老伴把院门、屋门都 插上,又让做几样“好菜” ,翻箱倒柜找出半瓶薯干酒。他要敬 13 年前这一天握着他的手 鼓励他的刘主席一杯:“就冲他能看得起俺这个掏大粪的,俺就到死也不信他是个坏人! ” 正直、朴实的人格没能战胜那个劳动有罪、正直有罪的年代。 1973 年春节,时传祥听到刘主席已逝世,便精神失常了。两年后的 5 月 19 日,他 也走了,时年 60 岁。 采访时传祥老伴崔秀庭老人是在一天傍晚。老人住着挺宽敞的三居室,家里除一台 电视机外,再也看不到什么值钱的东西。她把去年春节时 73 岁的王光美来家看她的合影指 给我看,并说起了李瑞环、倪志福等时常来看她的事。这位解放前因老板不让时传祥回家, 便抱着大公鸡“拜堂”的老人头脑极清楚,但也说不出什么“闪光”的话,多是看着儿女 们与记者谈。当听到要写时传祥时,老人就挺激动,同时也有些黯然:“现在实实在在干 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 记者默然。 几天前,记者与几位挺有身份的人士聊天。有人问“忙什么?” “在写时传祥。 ”大11 家就笑。后来其中一人单独对记者说:“现在赚钱再多的人内心深处也都有一种感慨 大家都能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该多好!” 11.选文中第段里“动荡的年月”和文章第一部分的什么短语相呼应?又和选文中的哪个 短语相呼应?(4 分) 参考答案:“文化”的革命;劳动有罪,正直有罪的年代。 12.选文中插叙了一件什么事?说明时传祥是一个怎样的人?(6 分) 参考答案:插叙的形式写了五六十年代时传祥成为全国著名劳模后,回乡仍坚持扫村里大 道的事,突现了时传样做人一贯的本分、正直。 13.选文第 段中加点的“笑”说明了现在的社会是什么样的风气?(4 分)11 参考答案: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不时兴了,写劳模没有人看了。 14.选文画线句如何理解?(4 分) 参考答案:时代需要寻找时传祥精神,时代需要呼唤时传祥精神。 三、综合拓展(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声音的联想 入春以来,在静寂的清晨或午后,常有一大群麻雀,聚集在后院的尤加利树梢。那轻 俏的哨音,时而一点一点,时而一串一串,时而独吟,时而合鸣,玲珑剔透,如水晶,如 银铃,如雨点,如珠串,流利晶莹。在树梢的谱表上,点着音符,小小的,加着装饰音与 弧线的,那么活泼俏丽地跳过来,滑过去,又跳过来,又滑过去。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 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在这样的宁静里,一切的俗世纷争、名心利欲、得失忧患, 都如旧梦般地淡去,只觉置身在简单淳朴的大自然,回返无知无识的天真。那一刻的宁静, 不知胜读多少修身养性的书篇。 多年来,在都市里奔忙,都市是属于“人”的世界,是属于“机器”的世界。这世界 的一切音响包括音乐会的音乐在内,都毫无美感可言。 它们嘈杂、吵闹、拘束、紧张、虚伪、造作。因此,我常捕捉远处偶尔传来的一声鸡 啼。有时是在清晨,有时却在阴雨未晴的午后。但不管是在清晨,或在午后,那一声孤独 而悠然的长鸣都可以给我带来很久很久的宁静,很多很多的对田园生活的怀念和向往。那 生活缓慢的拍子,低舒的节奏,宽敞的空间,辽阔的视野,多量而简朴的食粮,淡泊的襟 怀,飘逸的想象。在那样的生活里,人是属于大自然的;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 命的真谛;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不致把自己逼得那么高,那么尖锐,才不致把渺小的 自己吹胀到使自己无法负荷的那么夸大与狂妄;在那样的生活里,人们才可以了解到“降 落”的安稳与舒泰,才可以找回自己,返璞归真,在那亲切的泥土、葱茏的绿野、清洁的 泉水、简单的衣着上去发现与世无争的安闲,去发现“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可笑 和愚昧。真正可喜的静,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当有一种声音使你发现自然的时候你 所感到的亲切安详的静。鸟语、鸡鸣,都象征着不受市声干扰的那难得的时刻,远人为, 近自然,丢弃物质的征逐,发现精神和性灵,这时候,你就会觉得宁静。这宁静,事实上 是一种抛开征逐之后的安闲,放下贪欲之后的怡然。 我曾在关子岭度过两个极其宁静的夜晚,而造成静的是山上的流泉。那泉水琤琤琮琮 似在我枕上流过。在梦的边缘,我觉得自己像是枕着青石,身上覆的是坠叶与落花,一切 尘间扰攘都随着清泉流远;一切烦愁忧虑,也随着清泉流远;一切名心利欲、得失恐惧, 也随着清泉流远在那样的怡然中,仿佛我自己也随着清泉流远而入梦。而迎接我的是 山中带雾的清晨与承载我流到这里来的清泉,而我所置身的地方,恍如真正的世外桃源。 海潮的声音也曾带我入梦。在海滨那小楼上,在夏夜,我打开面海的窗子,睡在床上, 听海浪拍岸的声音,那么宏壮而深沉的、带着远古的荒凉与寂寥的声音,述说着天地创造、 大海沧桑的那声音,低沉的、感慨的、雄浑的,那述说使你不得不放弃你所执著、所迷惑、 所恼怒、所牵恋的一切。你必须在海的沉雄的低语中睡去,把你渺小如尘芥的喜怒悲欢轻 轻放手,在海流中。 自从我发现我是何等地喜爱这些属于自然的声音,我顿悟我近来为什么很少去听音乐 会。我厌烦音乐会场的闷热,音乐听众的嚣杂;我厌烦音乐的沉闷,演奏者的造作;我也 厌烦正襟危坐的约束,强作欣赏的虚伪。世间不是没有好的音乐,但好的太少。当作商品 来传播的音乐和当作冠冕来装饰高贵的音乐,同样的是只相当于叫卖的市声和物质享受盖 过精神文明的那机器齿轮与马达的交响。 15.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6 分,每小题 3 分) (1) “这一串串的音符,就织成了一片蕴藏着生机的宁静” ,怎样理解这“宁静”? (2)作者描写鸟鸣的语言有何特点?表达效果如何? 参考答案:(1)这种“宁静”是作者独特的感受。鸟儿串串音符的歌唱使人置身于淳朴的 大自然,淡化俗世纷争、名利得失,回返天真。 (意思表达准确、清楚即可。 ) (2)运用排比、比喻,生动地描摹出鸟儿鸣叫的声音变化,时大时小,清脆润滑,衬 托出环境的宁静,给人以联想和美的愉悦。 16.第二段作者写了都市中“人”的世界的嘈杂,作用是什么?(4 分) 参考答案:与来自大自然中的鸟鸣、鸡啼,流泉、海潮的声音形成对比。表达出作者对淳 朴大自然的热爱,对现代都市生活的厌倦。 17.第三段中作者说:“在那样的生活里,才能触摸到生命的真谛。 ”联系全文看, “生命的 真谛”指什么?(4 分) 参考答案:指的是作者从大自然不同的声音中顿悟出的生命意蕴求真切,求自然,求 宁静,求安闲。 (只答出求安静、求安闲得 3 分。 ) 18.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 分) ( ) A.作者精心捕捉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展开丰富的联想,由联想而发掘出大自然美的内涵。 B.本文风格清新、淡雅,洋溢着一种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情韵。 C.最后一段中作者用“我厌烦”一组排比句,讽刺了现代音乐作品的低劣和人们强作 欣赏的虚伪。 D.作者喜欢的并不是全无声息的静,而是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动中之静。 E.作者对大自然的声音感受独特,摹写逼真,感情深刻。 解析:A 项作者联想发掘到的是生命的真谛;C 项“讽刺”不对,只是“厌倦”而已;D 项 作者喜欢的不仅是“动中之静” ,而且是一种自然、平和真实的生存状态。 答案:BE 四、作文(50 分) 19.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倾听是一种亲和的态度,它的对象可以是自然,如莺歌燕语、山风松涛等,也可以是 人,如长者的教诲、朋友的诉说、他人的牢骚,等等。 请你以“学会倾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 字。 题解:沟通的目的是理解,我们不仅需要被理解,而且需要理解对方。他人讲话时, 聆听是一种礼貌和诚挚的表现。此外,客观地替对方着想,听听对方的内心感受,对于了 解他人是十分必要的。即使你不同意他人的意见,也要听他把话说完。相反,忽略倾听将 会使沟通失败。 本题可有如下几种构思:一、由倾听不同对象带来的不同感受入手,写一篇抒情文。 参考拟题:倾听让我如此美丽。二、记叙一次倾听朋友发牢骚的经历,表明学会倾听的重 要性。参考拟题:那一次,我一言未发。三、以一个失明女孩的日记的形式,表现倾听外 界声音对人的思想的影响。参考拟题:倾听生命的足音;倾听自己的心跳。 例文: 用心倾听 某份杂志曾作过一次调查:什么人最受欢迎?答案是善于倾听的人。这一回答或许并 不全面,但从中可以看出人们渴望被倾听,渴望与人分享心中的点点滴滴。倾听不是沉默, 它是倾诉的载体诉者与听者通过它进行交流。倾听可以是一种享受,一种放松,也可 以是一种分担,一种关怀。它是人与人,心与心,灵魂与灵魂,感情与感情的交融和共鸣。 海伦凯勒作为盲者,道出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的心声,而所有的失聪者,他们 内心深处也一定会有“假如让我倾听三天”的呼喊。是啊,行走在一个彻底静寂的世界, 犹如流浪在荒漠中,是多么孤独和恐惧。当我们陶醉于莫扎特生机勃勃的春时,当我 们伤感于梁祝凄凉优美的旋律时,当我们沉迷于动感的流行乐时,当我们散步于鸟语 林阴时,甚至当我们在“寒蝉凄切”声中与朋友告别时,你是否想到过倾听也是一种幸福, 是否想到过它对于失聪者而言,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奢望。 相对于生理上的失聪者,更多的人在心理上也“听力不佳” ,因为生命中的另一种声符 心灵的倾诉,是我们难以用耳朵听清的。有这样一则真实的故事,一位女大学生向来 以自己卖豆腐的哑巴父亲为耻。但是,当她遭遇车祸被宣告“死亡”后,是父亲仍执意要 求医生救治她;在她成为植物人的日子里,是父亲悉心地照顾她,以致在为她操劳半月后 头发全白了。真是天也为之动容,地也深受感化,她终于奇迹般地苏醒过来,并承担起抚 养父亲和偿还医疗费用的责任。尽管生活艰苦,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