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老板工商银行1080万存款“失踪” 仅剩124元(图)_第1页
女老板工商银行1080万存款“失踪” 仅剩124元(图)_第2页
女老板工商银行1080万存款“失踪” 仅剩124元(图)_第3页
女老板工商银行1080万存款“失踪” 仅剩124元(图)_第4页
女老板工商银行1080万存款“失踪” 仅剩124元(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女 老 板 工 商 银 行 1080万 存 款 “失 踪 ” 仅 剩 124元 (图 ) 2015 年 05 月 19 日 00:44 来源:中国新闻网 261 人参与 1 评论 5 月 15 日,中新网以河北石家庄一储户 300 万存款“失踪” 银行称无责任为题, 报道了余兵在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华支行存储的 300 万元离奇“失踪”一事。稿件刊发 后,几十名工商银行储户找到中新网记者,称他们在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南支行(以下简 称建南支行)的存款也和余兵的遭遇一样,莫名“失踪”,初步统计,涉及金额达数千万元 人民币。 涉事的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建南支行。 王天译摄 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建南支行为王丽办理的银行卡和 U 盾。 崔涛摄 原标题:工商银行河北储户数千万存款“失踪” 律师称银行应担责 中新网石家庄 5 月 18 日电(记者 肖光明 崔涛 王天译)5 月 15 日,中新网以河北石 家庄一储户 300 万存款“失踪” 银行称无责任为题,报道了余兵在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 建华支行存储的 300 万元离奇“失踪”一事(此新闻报道详见文末)。稿件刊发后,几十名 工商银行储户找到中新网记者,称他们在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南支行(以下简称建南支行)的 存款也和余兵的遭遇一样,莫名“失踪”,初步统计,涉及金额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对于众多工商银行储户存款“失踪”一事,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工作人员表示, 目前涉事的工商银行员工暂时回避。对于类似事件涉及多少储户与金额,工商银行称还未 统计。目前警方已对部分储户存款丢失一事进行立案侦查。 女老板 1080 万存款仅剩 124 元 5 月 18 日上午,石家庄市民王丽(应被采访人要求化名)和多位工商银行储户向中新网 记者讲述了自己在工商银行建南支行存款“失踪”的经过。 拿着厚厚的一沓银行对账单,王丽沙哑着嗓音告诉记者,从 2014 年 5 至 2015 年 1 月, 短短 8 个月间,她在工商银行建南支行陆续存入了 1080 万元人民币,而在今年 5 月 7 日, 她突然得知,自己的千万存款只剩下了 124 元。 “那是我经商 20 多年的全部心血啊。”谈起自己的遭遇,王丽欲哭无泪。她告诉记者, 自己在石家庄经商,因业务需要,在公司附近的一家工商银行营业网点开了户,将自己的 金融业务和存款全部交由这家营业网点办理。 “从 2014 年初开始,这家工商银行营业网点的一名负责人梁某就开始向我推荐,说是 工商银行有一项高息揽储业务,一年的定期存款可以拿到 10%的年息。我根本没有意向存 款,但梁某不仅三番五次地劝说,还给我的公司介绍客户。”王丽说,经不起梁某的软磨 硬泡,考虑到对方是工商银行正式员工的身份,她最终同意办理这项业务。 据王丽回忆,第一次存款时,梁某把她带到了建南支行,在门口和建南支行的一名员 工范某进行了简单交接。王丽在范某的指引下,办理了定期存款业务。 “范某让我办理 U 盾,我说不办,因为我从来不用网银。可范某说办理 U 盾是为了方 便汇利息。”王丽称,在范某的全程陪同下,她办理了 U 盾并设置了密码。此后,U 盾便 一直在家中保管,而她也从未用过网银。 据王丽介绍,在 2014 年 3 月份办理第一笔 100 万元的存款业务时,她曾向范某询问, 10%的利息何时能到账。“当时范某的回复是最晚第二天就能到账。”王丽说,第二天,她 确实收到了 10 万元“利息”。此后的 8 个月里,她分多次陆续向该银行卡内存入了 1080 万元。 据王丽提供的她和梁某的录音显示,当她办理此项业务的存款达到 300 万时,也曾产 生了担忧,但梁某不断用“没事”、“办了好几笔”、“做这项业务不是一次两次了”来 打消王丽的疑虑。 王丽称,今年 5 月 7 日,她从网上看到了有关存款“失踪”的报道,随后来到工商银 行查询,才发现自己的千万存款仅剩 124 元。 多名储户定期存款被要求办理 U 盾 王丽告诉记者,发现存款“失踪”后,她立刻被建南支行的员工带到了营业部 2 楼的 接待室,“他们行长拿出了一年前我办理存款时的复印件,说你看看上面的签字是你的不? 你再看看上面的 U 盾号码,和你手中的 U 盾号码一致不?”王丽说,至此她才知道,自己 手持的 U 盾的号码与存单上的 U 盾号码不一致。 “这怎么可能呢?U 盾我从银行柜员手中拿到后,一直都是自己保管。”王丽称,不 仅自己从来没用过,U 盾也从来没让其他人看过。“银行柜员出的单子,让我签字,我出 于对银行的信任就在上面签字了,要不是他们行长说上面有 U 盾号,我到现在都不知道 U 盾还有编号,更不要说签字前一一核对了。”王丽称。 和王丽的遭遇几乎一样,从 2014 年 3 月开始,市民田某、韩某、蒋某也都是在得到年 息 10%的高息承诺后,才来到建南支行存款。据这些储户介绍,田某存款 606.5 万元,韩 某和蒋某分别存款 100 万元。 “我当时也说不要 U 盾。”韩某称,发现存款“失踪”后,他同样被建南支行的员工 告知,他手中的 U 盾是假的。 据一名储户介绍,当时她并不想办理 U 盾,而且营业员称办理 U 盾需要收取费用,她 提出能否免费办理,工商银行客户经理带领她来到另外一个窗口后,该窗口营业员为她免 费办理了 U 盾。 蒋某和韩某也向记者表示,他们从未向外人透露过相关密码。“我的 U 盾从银行拿回 家后,都没有开过封,怎么会成了假的?”韩某称,为他们办理存款业务的均是建南支行 客户经理范某。 贾某是多名工商银行存款人的“中间人”,她表示自己也是受害者,由于听信了朋友 的蛊惑,她向多名亲朋好友推荐了这项业务,致使多名亲戚、朋友存款“失踪”。 据贾某介绍,她当时听朋友介绍工商银行这项业务时,先后带领十几名储户到工商银 行石家庄九里庭院、车站街、东风路、建南等营业网点办理此项业务,但有的网点因为某 些原因没有成功办理。 让这些储户感到最不能理解的是,即使手中的 U 盾是假的,但是网银密码和 U 盾密码 他们从未告诉任何人,存款是如何转走的呢?是不是工商银行的网银系统不安全呢? 律师称工商银行应承担相应责任 18 日上午,对于众多储户的怀疑,中新网记者来到了工商银行石家庄建南支行。自称 是建南支行网点负责人的冯先生告诉中新网记者,为王丽等储户办理存款业务的范某是该 行正式职工,但是她暂时不在银行,有关情况可咨询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市分行,详情他 不便透露。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该行办公室主任孙石峰告诉记者,高 息揽储是违规行为,受到人民银行及银监会的监管,中国工商银行石家庄分行下属支行从 未有过高息揽储的行为。事情发生后,分行下属各支行已经就此事报警,银行内部也对范 某做过调查,并让其暂时回避。 孙石峰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有多少储户存款“失踪”?涉及多少钱?石家庄分行尚 未统计,但已就所知部分报警。 储户余兵称,他曾经向石家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河东刑警中队报案。18 日下午,石家 庄市公安局长安分局向记者证实,关于储户余兵在工商银行 300 万存款“失踪”一事,该 局已经立案,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中国太平洋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向中新网记者表示,经过调查,余兵 300 万 存款失踪一事中的存款业务介绍人孙某并非该公司工作人员,而是其他保险公司工作人员, 此事与该公司无关。 针对石家庄工商银行多名储户存款“消失”一事,河北三和时代律师事务所律师齐胜 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这些储户所述无误,工商银行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齐胜称,第一、储户在工商银行办理定期存款业务后,储户与工商银行之间形成了一 种储蓄合同的法律关系。工商银行作为储户存款的保管机构,对存款的安全有法定的监管 义务。第二、根据储户陈述,工商银行大堂经理或者银行其他工作人员,指导储户办理网 银,封存 U 盾、银行卡等物品,甚至充当金融“掮客”。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他们的行 为是代表银行的职务行为。银行工作人员可能会存在盗窃、诈骗的行为,银行不能因为工 作人员个人的行为推脱其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完) 相关报道:河北石家庄一储户 300 万存款“失踪” 银行称无责任 据中新网 5 月 15 日报道:“U 盾、存折、银行卡、单据都是银行工作人员用工商银行 专用信封和胶带封好的,存款到期后也是银行工作人员拆开信封,可我的 300 万存款却没 了。”石家庄储户余兵(应采访者要求化名)告诉中新网记者,2014 年 4 月,他在中国工商 银行石家庄建华支行(以下简称建华支行)存入一年定期存款 300 万元,但是在今年 4 月份, 他拿着密封好的存折、银行卡来银行取款,却发现存款已被“清零”。 据余兵介绍,他是外地人,在石家庄做生意。由于常去建华支行办理业务,认识了在 那里工作的孙某。 余兵称,2014 年 4 月,孙某经常打电话向他推荐工商银行的定期存款业务。她声称中 国工商银行总行有计划进行高息揽存,存款一年利息 8%,100 万元起存。当时他手头有笔 钱,就答应了孙某将钱存入工商银行。 据余兵介绍,2014 年 4 月 18 日上午,他和孙某去建华支行办理业务,在路上孙某又 叫上了一名姓高的男子。来到建华支行后,孙某和这名男子带领他找到银行大堂经理魏文 生(音),随后,余兵排号办理存款业务,在银行 4 号窗口,营业员为他办理了一个 300 万 元的定期存折。 据余兵回忆称,办理完定期存折后,营业员询问魏文生如何办理业务,魏文生让营业 员为余兵办理了一张银行卡,并开通了网银。 “营业员把 U 盾、存折、卡、单据交给我后,魏文生让我去银行接待室,并从我手里 要走了 U 盾、存折、卡、单据。”余兵称,魏文生拿着这些东西在前面走,余兵在后面跟 着。来到接待室后,魏文生将这些东西用中国工商银行专用信封封好,在信封上写上 2014.4.182015.4.18 号,并告诉他,在一年时间内不能打开信封。 据余兵介绍,U 盾、存折、卡、单据这些东西他只交给了魏文生,并没有交给其他人。 2015 年 4 月 28 日,这笔存款到期之后,余兵来到建华支行取钱。之前指导他办理业 务的魏文生将未开封的信封拆开后,让其去 ATM 机查询。 然而,事情的发展让余兵大吃一惊。余兵称,他在 ATM 机上输入密码后,却被提示密 码错误。随后,余兵去柜台修改密码后发现,他的账户存款仅剩几十元,300 万元存款不 翼而飞,而信封里的 U 盾也被银行告知是假的。 据余兵介绍,他和银行进行交涉,而银行却称他们没有责任,魏文生也否认参与此事。 在这种情况下,他拨打了报警电话。 经过调查,余兵了解到,他存在银行的 300 万元存款被人用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转走。 而介绍他办理存款的孙某也不是中国工商银行的职工,而是太平洋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 5 月 14 日上午,中新网记者看到,余兵持有的存折封面上印有中国工商银行理财金账 户定期类存款对账簿,存折内显示 2014 年 4 月 18 日开户 12 个月,金额为 300 万元,利息 为 3.3%。U 盾上也印有中国工商银行几个字,并印有序号。 中新网记者在余兵提供的盖有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石家庄建华支行业务专用章 的账户历史明细清单发现,余兵的 300 万元存款,在 2014 年 4 月 18 日至 2014 年 4 月 21 日被他人用网上银行转账的方式转走。 如何追回被转走的存款成为余兵最关心的问题。他多次同银行交涉,却没有结果,警 方也正在对此案进行调查。 之前带余兵办理业务的孙某告诉中新网记者,她是太平洋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姓高的 朋友告诉她,工行内部有高息存款业务,年利率为 15%。给客户利率为 8%,其余利息分给 她。 据孙某介绍,她和余兵来到建华支行后,自己一直在银行大厅休息,没有参与办理业 务。第二天,她的银行卡上收到别人转来的 20 多万。2015 年 4 月,得知余兵存款被转走 后,她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并将非法获得的 20 多万元上缴。对于余兵存款是如何转走的, 孙某表示并不清楚。 5 月 15 日,中新网记者跟随余兵来到建华支行。大堂经理魏文生表示,他不负责办理 业务,也没有让余兵办理银行卡并开通网银,这些业务都是余兵自愿的。魏文生称,银行 办理业务的单据上都有余兵签字。 建华支行个人金融部经理梁福生称,银行按照制度为客户办理存款,办理完成后,如 果客户存款被转走了或者出问题了,可以帮助客户查询。只要是银行按照制度为客户办好 存款后,所有通过 U 盾转出的存款都是客户个人问题,跟银行没有关系。 对于为何余兵所持有的 U 盾是假的,建华支行一名姓曹的业务经理称,建华支行没有 高息存款业务,银行给客户的 U 盾都是真的,有编号,也有客户签字。余兵现在持有的 U 盾是哪来的,他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