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工作十项制度_第1页
人民调解工作十项制度_第2页
人民调解工作十项制度_第3页
人民调解工作十项制度_第4页
人民调解工作十项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调解工作十项制度 法律法规 加入时间:2010-8-3 8:33:32 点击:947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工作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在乡镇党委、办事处的领导下,负责本单位的调解 工作。 2、调解工作坚持:“防激化、创三无、争先进”为主要目标,积极维 护社会稳定。 3、经常向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教育使职工自觉学法、懂法、用法、不违 法。 4、调查了解并及时掌握每个家庭及其它不安全因素,做到经常分析、 研究、及时进行教育,及时化解,使一般纠纷不出单位,重大纠纷及时报 告。 5、建立调解登记薄,做到调解有登记,件件有着落,使调解工作逐渐 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6、调解委员会要经常组织调解人员进行学习有关党的方针、政策、熟 悉调解工作。 7、调解人员要经常深入群众,工作要扎实,方法要灵活,头脑要清醒, 政策要明确 二、纠纷排查制度 1、调委会集体研究,调委会主任具体负责,调解员、信息员参加,根 据易发生纠纷的时令性、季节性、地域性等特点进行排查。 2、乡镇每月排查 1次,村(社区)每半月排查 1次,调解小组每 10 天排查 1次。 3、制定严格的排查计划,确定重点户、重点人、重点纠纷,发现问题 层层上报,绝不瞒报、漏报、谎报。 4、落实排查计划,按照规定的排查方法、手段,在各自责任辖区内逐 户逐人进行摸底排队,切实做到情况明,底子清。在此基础上,对排查出 的纠纷和纠纷苗头、隐患进行梳理分类,并认真填写矛盾纠纷排查登记 表。 5、坚持调防结合,边排边调的原则,对发现的纠纷苗头有针对性地采 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消除在萌芽状态。 三、纠纷登记制度 1、人民调解委员会对纠纷当事人的口头申请或书面申请都应当进行登 记,做到忠实于客观事实,尽量记录当事人的原话或原意。 2、纠纷登记应当记明当事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家庭住址、 事由、记录人签名或盖章、登记日期。 3、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专门纠纷登记薄。下设的调解小组也要设立登 记薄,并将登记情况每月上报调委会。 4、对于濒临激化的纠纷或需当即调解的纠纷,可在稳定事态发展的基 础上,先行调解,后补办纠纷登记手续。 5、对不属于人民调解组织受理范围的纠纷,登记后注明移交的机关或 承办人。 6、纠纷登记后分类建档。 四、纠纷回访制度 1、定期回访。人民调解委员会对调处的复杂纠纷,如涉及多方当事人、 有激化或反复可能、时间跨度大的纠纷要指派专人及时进行回访,并在调 解协议履行期间或调解后的一段时间定期回访,以巩固调解成果。 2、针对性回访。对履行调解协议的关键人,有可能反悔的人以及有利 于履行协议的调停、斡旋的人要进行回访。 3、回访的内容。主要了解调解协议的执行情况及影响协议履行的隐患; 了解当事人特别是易反悔人的思想状况,行为有无反常,对调解协议的态 度、反响;有无新的纠纷苗头;对调解人的意见、建议等;回访工作必须 形成记录。 4、分析研究,制定对策。对有各种隐患、纠纷动向、激化苗头的,要 采取措施,重大纠纷险情要及时上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予以 纠正和改进。 五、人民调解统计制度 1、确定统计人员,建立统计薄。 2、设立统计表。在司法行政机关下发的月报、季报、年报表的基础上, 根据各调解组织的实际,另行设立组织建设、工作情况等表册,并逐项认 真填写。 3、做好纠纷登记工作,确保统计数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凡申请受理、 主动受理、移交受理的纠纷都应统计。凡达成协议的视为调解成功,纠纷 复发或履行协议后又反悔的,按另一起纠纷重新统计;当事人有自杀、犯 罪表示和正在实施,经调解及时予以防止的视为防止自杀或防止民转刑案 件。 4、及时汇总上报。乡镇和村(社区)调委会在每月月底前将所登记并 已调解的纠纷按统计项目填表汇总,核对无误后上报司法所,司法所及时 汇总后报县司法局。 5、建立统计档案,设立统计台帐。各种登记簿、统计表按时间年限分 类、按立卷要求装订成册,妥善保管,以便查阅。 六、人民调解文书档案管理制度 1、设专人管理,建立调阅保管制度。 2、把好文书审查关。调解文书包括纠纷登记原始记录、调查笔录、调 解笔录、调解协议书以及调委会调解未成功纠纷的处理意见和各种证明材 料等。调解文书档案要一事一案一卷,立卷时要审查卷中文书的种类是否 齐全,内容是否合乎要求。 3、装订成册。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在一个纠纷调解完毕后一个月内整理 立卷,装订成册,在封面和目录中按要求注明卷宗内容、归档编号。不需 出具协议的应填写登记表,按时间先后顺序或类别编号,一年一装订,制 作统一规范的封面,年终归档。 4、民间纠纷调解档案一般保管期限为三年,个别重要的保管期限为长 期或永久。 七、会议学习制度 1、传达学习。传达学习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学习党和国家的 有关政策等。 2、讨论研究。对于情节较复杂、争议大的纠纷,或者法律、法规、政 策依据不明确的纠纷以及调委会主任认为应当由集体研究解决的问题,都 应在全体委员会上研究解决。 3、情况交流。对在工作中好的做法和经验进行交流,互通纠纷信息, 对不同时期纠纷上升和下降的趋势、原因以及对策相互探讨,求同存异, 取得共识。 4、集中培训。针对一定时期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薄弱环节,邀请 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专业人员讲解法律执行中的难点、人民调解工作中的 疑点,提高调解人员的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调委会会议应由主任或副主 任主持,调委会成员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可定期召开,也可根据需要不 定期、不定形式召开。 八、评比奖惩制度 1、乡镇、企事业单位和其他调委会一季度一小评,半年进行一次初评, 年终进行总评; 2、评比的内容即调委会各委员及调解小组工作情况,主要包括各自辖 区内民间纠纷的排查、预防、纠纷发生率、调解率、成功率、成功的经验、 工作中的失误和教训及原因等。 3、对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采取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并重的方法进 行奖励。 4、对工作不负责任,工作不力或存在严重问题的调解组织和调解员, 给予通报或批评教育。 5、对违法乱纪的,给予严肃处理或者撤换、解聘,触犯法律的要追究 刑事责任。 九、信息报告制度 人民调解信息报告范围、程序、时限、方式及上报任务。 1、信息报告范围 (1)因婚姻家庭纠纷、生产经营性纠纷、财产性纠纷、侵权纠纷等民 间纠纷引起自杀、民转刑、群体械斗、群体上访的动态和苗头。 (2)公民与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涉及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民间纠 纷。 (3)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发生的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突出 的社会矛盾纠纷的动态和苗头。 (4)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案件。 (5)经调委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在诉讼阶段被人民法院撤销或认 定无效的较长典型的案件。 2、信息报告程序 报告一般实行逐级上报的原则,即(居)调委会(镇乡)司法所 县司法局(基层股)。 3、信息报告时限和方式 对重大矛盾纠纷的信息要以最快方式,在最短时间内(6 小时)向乡镇 司法所报告,对阶段性工作情况要及时分析、及时总结。报告原则上采用 文字材料的形式。 4、信息报告任务 各调委会每月报送矛盾纠纷信息不少于 1条,每年提供的典型事例材 料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