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_第1页
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_第2页
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_第3页
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_第4页
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天线宝宝看“早期教育” “早期教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由教育话题摇身变成了现代育儿的时尚话题,“ 你的孩子做早 教了吗?” 代替了“您吃了吗?” 这种客套话,成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们初次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既反映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婴幼儿教育,也反映出家长们对孩子聪明不聪明的攀比心理。 更值得国内从事婴幼儿教育研究的专家和相关人士去关注的是:当普罗大众们把“做早教”等同于“ 去 早教中心”的时候,我们专家的任务又增加了一项:修正观念。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一个在普及科学早期教育观的道路上必经的过程,因为从有人开始跟我们的 家长讲蒙台梭利、讲卡尔?威特、讲七田真等等,这些国外的教育家们的理念时,家长们就开始意识到“早 期教育 ”的重要性;因为我们有教育家陈鹤琴、陶行知,有专家冯德全、区慕洁、殷红博、程淮等,几十 年如一日的传播零岁教育的方法,家长们开始认可并开始实施“ 早期教育” ;而当 2049 计划、金宝贝、东 方爱婴、红黄蓝等等早教机构一开办,家长们便象久别战线的战士找到了党,趋之若骛地把孩子送进了早 教中心,于是,去早教中心就等于做了早教,报亲子园的课程就成了家长们用金钱交换时间的最好办法; 于是,就出现了现代婴幼儿教育的混乱格局:“ 做早教”等同于“去早教中心” ;人类在婴幼儿期就进入“学校 教育” ;“家庭教育 ”受各流各派的观念、五花八门的书籍所影响,抛开了科学(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 成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理时,“早期教育” 成了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麻团,成了众多的家长心中的 困惑 当我开始研究天线宝宝时,我被制作人的专业精神、专业儿童心理知识和创作理念所折服;当 我开始运用天线宝宝来跟孩子和跟同伴们沟通时,我为节目中传递的尊重“本我” 的文化内涵而感染着、 兴奋着,这就是最好的早期教育!这就是最适合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家庭育儿的科学标杆!里面教给家长 太多的引导孩子的技巧,里面带给家长太多的简单易行的教育方法!我们来看 它是一部全球首部“零暴力”的儿童招牌节目!“安全简单” 是 BBC 为孩子制作节目不可撼动的原则; 在 1999 年 11 月 3 日台湾的节目引进尚就有过这样一个难忘的经历,让众多国家的节目引进商深刻体会 也领教了 BBC 的这项原则。当时是台湾公共电视台( PTS)为了将 “天线宝宝”本土化,创意拍摄了具有 中国风俗人情的片段,并为了更好地促进台湾版“天线宝宝”的拍摄,特别举办了一个“样片检讨会”,英国 Ragdoll“天线宝宝 ”制作总监 Nick Kirkpatrick 和英国 BBC 海外部代表 Shirley 参加了此会。当看完有一集 “水饺篇” 样片后,英方对台湾的做法提出了质疑,Nick 作了如下点评:“ 首先,这个片子的教育性意味太 重,好像在教小孩如何做菜,且常以大人的角度来拍摄,例如,妈妈一盘一盘的将料理递给孩子,指导意 味太重,若能让孩子自发性发展,再加上孩子的旁白,效果会比较好,也更有趣,大人在片中应该少讲话; 其次,包水饺的题材,在台湾文化应该是很有趣的题材,但过程太复杂,某些镜头太危险,例如,妈妈拿 刀切菜的画面,我们(在拍摄中)会尽量避免;第三,当大人出现在镜头前时,建议让小孩介绍成员,增 加家庭亲密感;第四,建议将过程简化,删除切菜及材枓准备,重点放在包水饺的乐趣,天线宝宝的精 神就是要简单。”11 它是一部全球获奖最多的幼儿启蒙节目!一说到幼儿启蒙,中国的家长和老师首先想到的就是启蒙 孩子的什么?孩子能学会什么?而这部获奖最多的启蒙节目的制作人安 伍德却说:“我们的节目是没有教 育目标的,我们的创意来自孩子,如果你要为孩子制作一些节目,那么你首先要问问自己,孩子眼中的世 界到底是怎样的?” “寓教于乐” 是中国的教育界甚至是教材界和家庭常挂在嘴边的一个教育宗旨,可中国长期以来的做 法给人的感觉就是“宗旨是用来提倡的!” 言下之意,就是说说而已可以,要做是有难度的,要做到就更不 容易了! 因此,才会有学者说:中国的“寓教于乐”是以“ 教”为明确目标的,所以从实践上来说,首先考虑的是 “教”,如何把“ 教”融合进“ 乐”中,结果往往是不伦不类,没有实现 “教” 的目标,也无法让“ 乐”尽兴。12确实 如此,要想把教育放到娱乐里,让教育能制造出快乐,这对目前良莠不齐的师资而言,实在是件任重道远 的事业;对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才是适合孩子的家庭来说,更是一件很有挑战的“ 工作”! 只有天线宝宝做到了,每个幼童看了它,都会为它着迷,都会开心,没有国界,全球任何一个 国家的幼童都是如此,因为它的创作理念、因为它的制作模式、更因为它的结构和内容 因为它的创作理念是: I want children to smile. 我想要孩子们笑。 If they are smiling, they will be relaxed. 如果他们笑,他们会放松。 If they are relaxed, they will be confident. 如果他们放松,他们会自信。 If they are confident, they will dare to be curious. 如果他们自信,他们会勇于好奇。 If they are curious, they will grow in understanding. 如果他们好奇,他们将在认知中成长。 天线宝宝创始及制作人 Anne Wood 短短的五句话,让人感悟这才是名副其实的“寓教于乐”,这才是对“寓教于乐”最科学的诠释、最 贴切地演绎!这是“早期教育”的核心!这就是“ 天线宝宝”节目的创意哲学 希望孩子们在感受嬉笑玩闹 的乐趣中,培养起自信自尊和创造力” 19。这才是真正的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的 “早期教育观”! 快乐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不自信的孩子是很难快乐的,自信心就是 I CAN !就是宠辱不惊、就是 相信自己什么困难我都能面对、什么问题我都有办法解决!试问:对于幼童而言,在接受“ 早期教育”里, 还有什么比拥有健康的自信心更重要的呢?对于家长、老师而言,在实施“ 早期教育”中,还有什么比为他 建立良好的自信心更值得的去做的呢? 再看天线宝宝“教育”孩子们的是模仿“ 自信行为模式”的最佳来源:每次遇到自己不认识的 物体,他们都会充满好奇地去认识、自信地去认识去学习;每次遇到不愿意做的事,他们都会自信的去面 对自己的不愿意,然后克服、自信地战胜自己,快乐的接受;当自己害怕的时候,就会自信地不断鼓励自 己去尝试、自信地激励自己不断地去探知,直到克服害怕和恐惧的心理! “教”家长的是做孩子的永远的支持者!不论是精神上还是行动上都永远不能放弃!懂得孩子的 心理发展,学会欣赏和激励孩子:在迪西看见狗冲着自己“汪汪” 直叫,跑开时,恐惧害怕的心情表露无遗, 而拉拉会一直地在他身边支持他,一起害怕一起跑,共同鼓励,一起探知,直到迪西靠近狗、了解狗友好 时和心情不好时的身体反应(摇尾巴); 在迪西不愿穿裙子跳舞时、在宝宝们对没做过的动作做不到时,四个宝宝总是在一起相互鼓励: “再来,再来,再试一次!”只要有一点进步就会给予对方赞赏:“ 拉拉成功了!耶!”让对方拥有自信的无 穷力量! 如果,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愿意透过天线宝宝或多或少地了解一些婴幼儿的认知心理发展特点; 如果,我们家长都能懂得孩子的快乐和自信就源自在简单的生活中,不断地重复尝试;都能够了解孩子就 是通过这些生活中简单的操作,来建立完善健康的自我评价体系;如果,每一个家长都真正理解没有 人是一出生什么就会的,孩子需要在简单的生活中通过重复地亲身体验来为自己积累经验,来获得运用知 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当婴幼儿在不断地重复简单的同一动作时,他们是在优化自己的大脑脑细胞突触 的连接,这时的大脑在进行优胜劣汰的工作;当婴幼儿重复地在操作时,是在为自己的大脑构建精妙的神 经网络 当我们明白一切的动作都源自大脑这个控制中心的运转需要时,就不会轻易发表出:“我觉得 天线宝宝太简单了!”这种无知者无畏的话语。 我们常常说要去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喜好,如果真如此就该好好来探讨“为什么孩子 那么喜欢天线宝宝?”好好去关注:“为什么看似那么简单的东西孩子却如此着迷?” 让孩子着迷和喜好 的原因可以让我们家长和老师从中学习到什么?让家长和老师们获得什么行之有效地“ 早期教育”的方法。 这些都是天线宝宝之所以获得如此多的奖项的原因,这些都是天线宝宝之所以获的是最优 秀幼儿启蒙节目奖的原因,而不是卡通片奖或动画片奖! 因为天线宝宝里面蕴涵了太多太好的“早期教育” 的理念、方法,节目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 们学者、家长、老师去推敲去研究、去学习、去探询! 因为它的制作模式是: 处处体现以儿童为主角:Ragdoll(碎布娃娃)公司专门为每一位导演配备指导手册,要求他们放弃 传统拍摄理念,要从孩子的视野来拍摄,而拍摄过程中制作人员也被要求不断与幼儿们接触,试图寻找出 幼儿最可能被吸引的讯息、影响和话语。 充分尊重儿童“本我”的制作流程:先企划拍摄幼儿的真实生活外景,随后初剪,然后,反复做测试 任何导致幼儿离开房间、转移视线的概念和创意都会被淘汰出局;最后,编剧看确定保留的节目录像 带,再根据这一内容去发挥想象,撰写天线宝宝乐园的脚本。而 BBC 拍摄“天线宝宝” 最后保留的 365 集, 是拍摄集数的 75%,制作成音像制品的只用了 148 集。 这种从儿童的视角和需求出发的制作模式,足以体现 ROGDOLL 团队对婴幼儿教育的专业、严谨的 态度 给予孩子的就要是最适合孩子的、是孩子眼里的世界,不是大人强加给孩子的世界观。这才是真 正的、尊重科学的对待孩子的“早期教育”态度!这正是我们现在的“ 早期教育”工作者要学习并具备的专业 素质和素养,正是我们家长要去领悟去掌握的给孩子做什么样的“早期教育”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 因为它的结构和内容: “天线宝宝”每集 24 分钟的节目在架构上由两个单元组成: 一个单元是宝宝乐园(Teletubby Land)这是一个幻想的世界,是一个神奇岛;这里有嵌着婴 儿笑脸会笑的太阳,一架神奇的风车、绿绿的草地、蜿蜒起伏的山坡小道,偶尔说话的五彩花朵、活奔乱 跳的灰兔、时不时会突然冒出来唱歌的喇叭,这里有天线宝宝居住的圆形屋子(Tubbytronic Superdome),里面有各种各样的神奇科幻的自动装置:烤面包机( Tubby Toaster)、奶昔机(Tubby Custarder)、宝宝海绵存放机、还有四个宝宝最要好的伙伴 吸尘器努努(Noo-Noo)。这就是四个 憨态可掬、可爱的天线宝宝嬉闹玩耍、生活的地方,一个安全、简单、充满快乐的世界里,一个自然与科 幻有机结合的开心乐园! 第二个单元是屏幕乐园这是一个真实世界。每当风车“忽忽” 转起,就会撒下无数的星星,四个 天线宝宝就会欢呼着跑到山坡顶上,开心地等待着他们头上的天线一个个地发光,等待着一个宝宝肚子上 的屏幕亮起,里面就出现了真实世界的 VCR,画面中的孩子会跟天线宝宝“ 你好,你好”地相互问候,随后, 就带着观众走进了真实世界。“真实世界” 里纪录的都是有关 1-4 岁孩子的日常生活,可以让孩子们了解自 己同龄人如何玩耍、如何洗餐具、跳不同的舞蹈、如何过圣诞、如何听音乐、如何去上学一起去参观 农场、给大象、小猪洗澡;喂鸡、骑马、看小鸟、找虫子、听滑稽阿姨讲故事 这两个单元看似独立却相互关联、相互呼应。在真实世界里,淘气小猪的假发掉了四次在宝宝 乐园里,迪西的帽子也飞走了四次 ;每次见面宝宝都会相互问好!这种精雕细琢的设计,这是真实和 幻想的完美结合,这教育和娱乐最完美的结合!以前从来没有人尝试过将真实与幻想联系在一档儿童节目 中,这是两位主创者一种开创性的做法。 从这三点让我们可以看到,“天线宝宝” 从一开始策划到节目的制作到内容的安排,其本身具有的 文化底蕴已让众人不可小觑,而 “天线宝宝”带给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六大文化,更是“科学快乐早期教育” 的标杆,一套培养启发孩子智能的指导方案: 一、“你好” 文化(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及跟人交往)每天吃喝拉洒睡都在一起的四个天线宝宝,无 论在什么地方碰到、无论在什么时间遇上,只要一见到对方,就会说:“ 你好!”随时随地能做到的,是由 心而发的,他们知行合一;他们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来感染对方;他们用自己的热情来影响大家;在潜移 默化中积累和人交往的经验,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 二、“抱抱” 文化(学会接纳他人、接纳自己)天线宝宝们不管是遇到高兴的事情还是挫折、沮丧的 事都会互相拥抱。四个宝宝不论是对方做了什么“好” 还是“不好” 、“ 对” 还是“不对”都是投之以怀,送之以抱! 从让凳子到抢凳子;从奶昔洒出来到用奶昔按得满屋子都是“装饰”手印;气球飘走了,天线宝宝没 有沮丧。他们互相安慰,他们说抱抱。在天线宝宝中,这种积极的心态无处不在,他们用无限的热情和好 奇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无论是遇到困难时候,还是沮丧失落的时候,他们都会用抱抱来鼓舞自己和 伙伴,开心的时候,他们也会用抱抱来分享快乐。 俗语说: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对“抱抱” 最贴切的表达! 三、“喇叭” 叙述者文化(让家长学习如何做一面镜子,让孩子懂得通过镜子的自己来认知自己) 天线宝宝 没有父母,只有叙述者和小喇叭,它是一个引导者、一个真实情况描述者、一张生活的小提 示、一面镜子。 四、“重复” 文化(让家长更深地理解重复的意义)天线宝宝中重复文化无处不在,语言的重复、 情景的重复、认知结构的重复、方式的重复。 五、“体验”文化(让家长学会“放手”,让孩子的探索回归真实生活)节目中每一个场景都是真实的体 验,每一种情景都是可以在生活中真实再现。因为具体的、真实的经历才能使得婴幼儿神经元的联结更牢 固、更持久!使记忆储存坚固。因为这些具体的经历真实的感知、会动用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从而使感 觉器官所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