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细有机合成课程提纲及练习(供参考) 第一章 绪论 1解释下列名词 无差别化学品、差别化学品、通用化学品、准通用化学品、精细化学品、专用化学品、 有机合成、单元反应、合成路线 2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第二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理论基础 1亲电试剂、亲核试剂、芳香族 配合物与 配合物的特点与关系。 2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的机理、定位规律及应用。 3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历程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 精细有机合成的工艺学基础 1了解并解释下列名词: 合成路线、工艺路线、反应条件、合成技术、完成反应的方法;溶剂化作用、电子对受 体、电子对给体、硬软酸碱原则、电荷密度、离子原、离子体、Houghes-Ingold 规则;气 固相接触催化反应、催化剂、催化剂的比表面、催化剂的选择性、催化剂的活性、催化 剂的寿命、催化剂中毒;相转移催化。 2反应转化率、选择性、理论收率、单程转化率和总专化率的计算。 3间歇操作、连续操作的特点;理想混合型反应器、理想置换型反应器的特点 4非质子传递非极性溶剂、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质子传递型溶剂的特点;如何用 Houghes-Ingold 规则来预测溶剂对亲核取代反应的影响;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质子传递 型溶剂对亲核负离子亲核活性的影响。 5固体催化剂的组成,各部分所起的作用;固体催化剂评价的指标;引起催化剂中毒的 原因及中毒的形式,催化剂的再生。 6举例说明相转移催化的原理。相转移催化的应用。 7电解过程中阴极、阳极所发生的基本反应;工作电极、辅助电极;丙烯腈电解生成己 二腈的反应顺序;电极界面的结构。 8苯与氯反应制备一氯苯,100mol 苯消耗氯气 105mol,产物中有一氯苯 92mol,苯 2mol 及其它一些副产物。计算此反应中苯的转化率、生成一氯苯的选择性、一氯苯的收 率。 C 6H6+Cl2 C6H5Cl HCl+FeCl3 2 9.利用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 此类反应在 DMSO 中进行,反应速度比在甲醇中快 107 倍。为什么? 答: 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其反应过程可用下式表示: 此反应是一个双分子的亲核取代反应,亲核试剂(或离子)的亲核能力越强,反应速度 越快。甲醇是质子传递性溶剂,是氢键给体,F 离子能与醇中的氢形成氢键,由于 F 离 子的电荷密度大,因此溶剂化的作用很强,因而在甲醇中 F 的亲核能力很弱。在 DMSO 中,DMSO 是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它可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而不能使负离子专一 性溶剂化,负离子成为活泼的“裸负离子” ,因此以 DMSO 为溶剂的 F 离子的亲核能力 很强。因此卤素交换制备氟代烷反应,在 DMSO 中进行比在甲醇中快很多。 102-萘酚与苄基溴反应,采用不同的溶剂,得到的产物不同。 答:在二甲基酰胺的极性非质子溶剂中,由于溶剂对负离子的溶剂化作用很小,得到的 主要产物为 O-烷基化产物;而在质子溶剂( H2O)中,由于萘酚负离子与水分子形成牢 固的氢键,使氧的反应中心受到溶剂的屏蔽,而主要以 C-烷化产物为优势。 11已知下列负离子的电荷密度大小顺序为:F C lPhO Br I CN ,试讨论说 明它们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和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亲核活性次序。 答: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子可与溶剂的质子形成氢键,即溶剂化。负离子的电荷 密度越大,则溶剂化能力越强,因而其亲核活性越小,因此在质子传递性溶剂中,负离 CH2Br+ DMFH 2O + +NaBr NaBrONa OCH2CH 2ONa FCH3I FCH3+I- F CH3 I CH3I CH3F+ +IDFD 3 子的亲核活性次序为 F Cl PhO Br I CN 在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溶剂可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而不能使负离子专一性溶剂 化,负离子成为“裸负离子” ,因此负离子的电荷密度越大,则其亲核能力越强。所以在 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中,负离子的亲核活性次序为 FCl PhO Br I CN 12根据 hughes-Ingold 规则,试预测下列反应中若增加溶剂的极性,反应速度加快还是 减慢? 13固体催化剂主要由哪几部分构成?它们分别起什么作用?什么是催化剂的中毒?催 化剂中毒分为哪几种形式?试说明固体催化剂在气固相催化反应中的催化反应过程。 14KMnO 4 中性水溶液与癸烯1 在室温下不反应,若加入少量季铵盐,则立刻激烈反 应。试解释原因并说明原理。 15下列有机反应,在室温条件几乎不发生化学反应,但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少量的冠醚, 为何产率可达 95%左右?试解释原因并说明原理。 16根据硬软酸碱的原则,试说明为什么下列负离子被季铵正离子 Q+提取到非极性溶剂 中的容易程度次序如下: ICH 3OBr Cl F 17试写出丙烯腈按 ECC 或 ECCC 进行电化学加氢二聚时的反应顺序和反应的全过程。 18对氯苄氰是一农药中间体,其制备可采用对氯氯苄与氰化钠反应来实现,其反应式 如下。请你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或反应技术来实现此反应,并说明你这样选择的理由或 原理。 CH3I CH3F+ +NaF- Na I(C2H5)3N + CH3I (C2H5)3N +CH3I- C2H5Br + H2O C2H5OH + HBrC CH3CH3CH3 Cl+ NaOH CCH3CH3CH2 + NaCl + H2O (C8H17)3N+CH3Cl25CH3(CH2)7CH=CH2 KMnO4 CH3(CH2)7COH BrCH2CCHCOC2H5CH3 + OHCCCHCOHC2H5CH3K2Cr2O7 4 Cl CH2Cl +NaCN Cl CH2CN+NaCl 第四章 卤化 1卤化的目的、卤化的方法;常用的卤化剂。 2芳环上取代氯化和溴化的反应类型、反应历程;芳环溴化或碘化时加入氧化剂的目的; 3氯化深度的概念;苯氯化时反应物组成与氯化深度的关系;苯氯化时原料中含水对反 应的影响。 4脂烃及芳环侧链取代卤化的反应历程;自由基反应的三个阶段;甲苯侧链氯化的反应 类型。 5卤素对双键进行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的机理;卤化氢对双键进行亲电加成和自由基 加成的机理(只能是 HBr) ;加成的定位规律;次氯酸与丙烯进行亲电加成的机理。 6用卤化氢置换醇羟基,醇羟基的活性大小顺序,卤素负离子的亲核活性大小顺序。 7由正十二醇制正十二烷基溴时加入四丁基溴化铵起何作用? 8写出以 FeCl3 为催化剂时,下面反应的反应机理: 9说明苯氯化时,其产物组成与氯化深度的关系。 10为什么用 Cl2 和 C6H5CH3 制备 C6H5CH2Cl 时要采用搪瓷或玻璃反应器,而不采用铁 制反应器? 11试说明为何当丙烯与次氯酸进行加成反应时,得到的产物 1-氯-2- 丙醇和 2-氯-1-丙醇 的比例为 91。 12写出丙烯与溴化氢进行自由加成反应时的反应机理。假设以过氧化苯甲酰作为游离 基的引发剂。 13试预测下列各烯烃与溴进行加成溴化时相对速度的大小 : 14完成下列反应: ArH + Cl2 AlCl + HCl CH2CH2 CH3CHCH2(CH3)2CCH2 (CH3)2CCHCH3CH2CHCN HOCHCHCOH 5 第五章 磺化和硫酸化 1名词解释 磺化、磺化值、过量硫酸磺化法、 2浓硫酸、发烟硫酸的工业规格;发烟硫酸的含量用含游离 SO3 或用 H2SO4 表示的浓度 换算。如何用浓硫酸、发烟硫酸和水配制一定浓度的硫酸,如何计算?工业生产中常用 的磺化剂。 2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磺酸基的目的?芳香族磺化的反应历程。在用硫酸进行磺化时, 反应中生成的水对反应速度有何影响。 3如何计算磺化值,磺化值的大小能反应什么?磺化产物的分离方式。 4硫酸、三氧化硫作为磺化剂的特点,在芳香族磺化中,采用三氧化硫进行磺化有几种 工艺,这些工艺的特点。几种磺化剂磺化能力的比较。 5脂肪族化合物磺化的特点? 6.w(SO3)为 65%的发烟硫酸换算成 H2SO4 的含量,w(H 2SO4)是多少? 7配制 10Kg 10.5%的发烟 H2SO4,分别需要 98% 的浓 H2SO4 和 20%的发烟 H2SO4 多 少? 8.欲配制 1000kg 质量分数为 100%的 H2SO4,要用多少千克质量分数为 98%的硫酸和多 少千克质量分数为 20%的发烟 H2SO4? 9甲苯在 100用 94%(摩尔分数)硫酸磺化时,甲苯 / H2SO4(摩尔比)不同,所得产 物异构体的含量不同。现分别用甲苯/ H 2SO4(摩尔比)为 18、141.8、16、12.5 进行磺化,试分别计算各磺化液的 值。 10过量硫酸磺化产物的分离有哪几种方式?其原理分别是什么? 11试比较用 H2SO4 与 SO3 磺化的优缺点? 12用化学式表示烷烃的氯化磺化和氧化磺化?为什么烷烃不能直接被 H2SO4、发烟 H2SO4 和 SO3 磺化? CH3 + Cl 2 FeCl3 or Fehv CHCH2 COH+HClCHCH 2CH3 +HBrhvCHCH2 CH2Cl+HBr FeCl3CHCH2CH3 +HClFeCl 3 hv 6 13写出油酸丁酯与浓硫酸反应的主要产物的化学结构式,它与蓖麻油的硫酸化有何不 同之处。 14比较三氧化硫、发烟硫酸、氯磺酸、硫酸的磺化能力的大小。 第六章 硝化及亚硝化 1解释名词 硝化、亚硝化、相比、硝酸比、混酸、硫酸脱水值、废酸计算含量 2芳烃(如苯、甲苯)混酸硝化的反应机理;芳烃混酸非均相硝化的三种类型,其反应 的速度分别受什么控制? 3芳烃的硝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在芳烃的混酸硝化中,整个反应的热效应源于哪几个方 面?为什么说,在间歇硝化过程中,反应的开始阶段突然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桨叶的脱 落而导致搅拌失效是非常危险的?混酸硝化中,硫酸脱水值、废酸计算含量能说明什么 问题? 4在亚硝化反应过程中,如何产生亚硝酸? 5设 1kmol 萘在一硝化时用质量分数为 98%硝酸和 98%硫酸,要求混酸的脱水值为 1.35, 硝酸比 为 1.05,试计算要用 98%硝酸和 98%硫酸各多少 kg、所配混酸的组成、废酸计 算含量和废酸的组成(在硝化锅中预先加有适量上一批的废酸,计算中可不考虑,即假 设本批生成的废酸的组成与上批循环废酸的组成相同) 。 解:因为 =1.05,假设所需 98%硝酸为 X kg,所需 98%硫酸为 Y kg, 则 X=1.05163/98%=67.5kg 根据硫酸脱水值的定义: .DVS 则: 98%1.35267.52Y 得:Y=27.41kg 1.混酸的组成为: 23420.9867.5()10%69.72428.3()wHNOS 2.废酸计算含量 98%7.4. 1053.8%2.653FNA 7 6如何计算 D.V.S 和 F.N.A?硫酸脱水值与混酸硝化能力有何关系?试计算下述体系的 D.V.S 值,设 HNO3 的浓度为 65%, H2SO4 的浓度为 96%,硝酸比为 1. 7怎样分离邻二硝基苯(或对二硝基苯)与间二硝基苯的混合物? 第七章 氢化和还原 1解释名词 还原反应,催化氢化,氢化,氢解,液相氢化,气相氢化,铁的预蚀, 2催化氢化的基本过程,催化剂性能评价的标准,制备骨架镍的原料是什么?骨架镍与 钯-炭催化剂是如何制备的? 3用铁屑还原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为何要在电解质溶液中进行?铁屑在 FeCl2,NH4Cl 等 存在下,以水为介质使硝基化合物还原的化学历程是怎样的?在电解质溶液中用铁屑还 原与催化氢化相比有何特点? 4锌粉的还原能力与什么有关?用锌粉还原的方式主要用来生产什么? 5硫化物还原硝基化合物时有何特点? 6LiAlH 4、NaBH 4 是如何制备的?作为还原剂,它们有什么特点?能还原哪些基团?二 者比较还原能力有何差别? 7醇铝还原与硼烷类还原剂如何制备?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8.试列出还原反应的几种类型。 9.什么是骨架镍?它是如何制备的? 10.写出在 FeCl3 或 NH4Cl 存在下,铁屑还原 ArNO2 的化学过程,为何用铁屑还原芳香 硝基化合物时,须加入电解质?什么是铁的“预蚀”? 11.试说明 Zn 在酸、碱、中性条件下还原 ArNO2 时所得的产物? 12.采用硫化物还原芳香硝基化合物有何特点? 13.某人用金属锌还原硝基苯,以期得到苯胺。可最后他得到的是氢化偶氮苯,请你分析 他失败的原因,并用方程式加以说明。 14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产物 CH2CNHNO3(d=1.42)275mLH2SO4(d=1.84)275mL CH2CNNO 2 + CH2CNNO2 COCH3HNO3(d=1.42)125mLH2SO4(d=1.84)275mL COCH3NO 2 + COCH3NO2 8 第八章 重氮化和重氮基的转化 1什么是重氮化反应?试用化学式表示芳伯胺的重氮化反应及机理。 2重氮化反应过程中为什么要保持亚硝酸过量?如何检验反应体系中亚硝酸是过量的? 在重氮化反应完成以后,如何除掉过量的亚硝酸? 4芳胺重氮化反应中无机酸采用盐酸,在酸的浓度较低时,为什么说芳胺的碱性越强, 重氮化反应的速度越快? 5什么是偶合反应?在偶合反应过程中,偶合组分中芳环上取代基对反应有何影响? 6了解放出氮的重氮基转化反应(重氮盐还原为芳烃、重氮基置换为羟基、烷氧基、卤 基、氰等) 7完成下列反应: NO2 COHFe + HCl NO2NO2NaHS+ H2O NO2NO2 CH3 Fe + H 2SO4 O2N CH2CHCHCH3O Fe / H2O/FeCl2 CH3CHCCHOCH3 Raney-Ni/H2 CH3NH2NaNO2+HBrA BCu COHNH2NaNO2+H2SO4 KIA KI,Cu 10 OH NH2NaNO2+H2SO4 A B75-10 OCH3 NH2NaNO2+HBF4A B 9 第 10 章 烃化 1卤化烷烷基化过程中,为什么要用缚酸剂?常用的缚酸剂有哪些? 2写出由苯制 N-羟乙基-N-氰乙基苯胺的合成路线,并写出各步的主要反应条件。 3试写出下面反应的机理: 4下面反应: 当 R 分别是 OC2H5、CH 3、Cl 时,反应速度的大小顺序是怎样的?为什么?试用反应机 理加以说明。 5完成下列反应: R + HClAlCl3C 2H5Cl RC2H5 + CH3NH2 NH2 NaNO2+HCl ACu2Cl2B CH3 NH2 NaNO2+H2SO410 AH2SO4 + H2ONa 2SO4,140 CH3CH 32HNO3+H2SO4ANa2S2BNaNO2+HClC D ELiAlH4H3PO2 + RCH = CH2 CHRCH3 + RCl AlCl3 AlCl3 R 10 第 11 章 酰化 1用羧酸与醇反应制备羧酸酯,为了提高反应的产率,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带水剂带水 的原理是怎样的? 2用酰氯进行 N-酰化时,缚酸剂有何作用?常用的缚酸剂有哪些? 3芳烃用酰氯酰化制芳酮过程中,催化剂 AlCl3 的用量与酰氯用量有何关系?酸酐酰化 又如何?试作历程说明。 4常用酰化剂主要有哪些?比较酰氯、酸酐和羧酸作为酰化剂的活性。 5为什么芳烃(ArH)C酰化制芳酮时,芳环上存在有给电子基时对反应有利,而芳 环有吸电子对反应不利?试用机理说明。 NH2 NaOHBrCH2CF3 NH2+ C 4H9OHZnCl2210, 0.8MPaA 240, 2.2MPaZnCl2B C18H37NH2 + 2HCHO + 2HCOHC2H5OH50-78CHO CH2 CH2OHOH+ H2SO4 CH2 C(H3)2CH3 OH+ H2SO4 OH+CH2 CCH3CH 3 80240 NH2+ CH2 CH22 (C6H5NH)3Al (C2H5)2AlClOH+HOCH 3H2SO46h HC HO+ HCl10,NH22 HCO + NH22 HCl140150 CH3C CH3O+ OH2 -H2O C D IH E F G J K L RCHCH2+ or AlCl3HF M 11 第 12 章 氧化 1解释下列名词 氧化反应、自动氧化、诱导期、氨氧化 2空气液相氧化法与空气气相氧化法各有什么特点?所用的催化剂有何区别? 3烷烃自动氧化的机理?所谓“诱导期”指的是什么?在自动氧化过程中,引发剂起到 什么作用?哪些物质可作为引发剂? 4利用 KMnO4 作氧化剂,为什么一般是碱性条件下进行?而有的反应过程中,为什么 要加入硫酸镁? 5完成下列反应: CHCH3CH3 10120 H2SO4 CHCH3CH3OA B CDCH 31500.3MPaE CH32 +3O2 2NH3+ CH2CHCH32 +3O2 2NH3+ V-Cr350 4050CH3Cl KMnO 4,H2O10 CH3 40MnO2,65%H2SO4NH 2 525MnO2,0%H2SO4 CH3OH+1/2O2Ag OH56767%HNO3,V2O5 F G H J L I KCH 3CH3+3O2 +4.5O2V2O5-K2SO4/SiO2V2O5-TiO2/Al2O3 NM CH3COHO+H2O2H2SO4 2C6H5COCl+H2O2 2NaOH+O P 12 选择题 1.精细有机合成的原料资源是 (1)煤、石油、天然气; (2)石油、煤; (3)石油、天然气; (4)煤、石油、天然气、农林副产品。 2.探测到某地的天然气为湿气,则可推测到它的主要成分是 (1)CH 4; (2)CH 4、C 6H6; (3)CH 4、CO; (4)CH 4、C 2H6、C 3H6。 3.对于一个复杂的精细化学品的合成,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1)可以采用同一原料,不同的单元反应来完成; (2)可以采用不同的原料,不同的单元反应来完成; (3)只能采用一种合成路线来完成; (4)可以采用不同的合成路线来完成。 4.动植物油脂水解可得到: (1)葡萄糖和果糖; (2)可以得到脂肪醇和甘油; (3)可以得到乙醇和丙酮; (4)可以得到各种脂肪酸和甘油。 5.关于芳香族的络合物与络合物,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1)络合物是亲电试剂已与芳环上的某一碳原子形成了键; (2)络合物是亲电试剂已与芳环上的某一碳原子形成了键; (3)络合物是生成络合物的过渡态,它们之间存在平衡; (4)络合物在溶液中可导电。 6.关于下面的亲电取代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亲电试剂 E+极活泼,生成的产物选择性好; CH3E+ CH3E+ +CH3E CH3 E(a) (b) (c) 13 (2)亲电试剂 E+极活泼,生成的产物 a、b、c 数量相当; (3)亲电试剂 E+极不活泼,生成的产物选择性差; (4)亲电试剂 E+极不活泼,几乎不生成 a 和 c。 7.某一脂肪族亲核取代反应的反应历程可表示如下: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它是一个二步反应,属于单分子反应历程; (2)它是一个二步反应,属于双分子反应历程; (3)第一步是控制步骤,反应速度kRXNu: (4)第二步是控制步骤,反应速度kRX。 8.某一卤代烷发生水解反应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当 RX 为 CH3X 时,属于 SN1 反应; (2)当 RX 为(CH 3)3X 时,属于 SN1 反应; (3)当 RX 为(CH 3)3X 时,介于 SN1 和 SN2 之间的反应 (4)当 RX 为 CH3X 时,属于 SN2 反应。 9.对于下面两个反应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a 为 E2, b 为 SN2; (2)a 为 SN2,b 为 E2; HXRX ROH+HOH X-RX R+Nu: - RNu+R+ CH2CH2BrH+ C2H5OHCH2=CH2+C2H5O + C2H5OCH2CH3 Br+CH2CH3BrabC2H5O Br 14 (3)a、b 都为 SN2; (4)a、b 都为 E2 10.下面反应的主要产物是 (1)a (2)b (3)c (4)a,b,c 11.一个游离基反应的完成,可以下几个阶段来描述 (1)游离基的生成、反应链的传递、反应链的终止; (2)反应链的传递、反应链的终止、游离基的生成; (3)反应链的终止、游离基的生成、反应链的传递; (4)光照产生游离基、产生的游离基在受热下反应、游离基相互碰撞而终止反应。 12.一种化工产品的合成路线,指的是 (1)选用什么原料,经由哪几步单元反应来制备; (2)原料的预处理和反应物的后处理; (3)采用间歇式操作还是采用连续式操作; (4)反应物的分子比,主要反应物的转化率以及反应过程的温度、压力和时间等。 13.关于间歇式操作,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1)是将各种反应原料按一定的顺序加到反应器中,并在一定温度、压力下经过一定时 间完成特定的反应,然后将反应好的物料从反应器中放出; (2)反应物的组成随时间而改变; (3)反应物的温度和压力也可以随时间而改变; (4)间歇式操作仅适于反应时间要求很长的反应。 14.关于连续操作的说法错误的是: (1)连续操作是将各种反应原料按一定的比例和恒定的速度不断地加入到反应器中,并 且从反应器中以恒定的速度不断地排出反应物; H3CH2CCCHCH3CH3CH3Br -HBrNaOHH3CH2CCCCH3CH3CH3 H3CH2CCCHCH3CH3 CH3 H3CH2CCCHCH3CH2CH3+ +(a) (b) (c) 15 (2)对于连续操作,在常操作的条件下,反应器中某一特定部位的反应物料组成、温度 和压力原则上是不变的; (3)在连续操作过程中,无法实现传质与传热。 (4)相对于间歇式操作而言,连续操作容易实现高度自动控制,而且也容易实现节能。 15.对于理想混合型反应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反应器中各处的物料组成、温度相同; (2)流出物料的组成、温度与反应器中的物料组成和温度不相同; (3)不具有返混; (4)各物料质点的停留时间相同。 16.对于理想置换型反应器, (1)在垂直于物料流向的任何一个截面上,所有的物系参数都相同(组成、温度、压力、 流速) ; (2)适合于间歇操作; (3)不具有返混; (4)各物料质点在反应器中的停留时间相同。 17.对于下面的放射性标记碘负离子 I与碘甲烷之间的碘交换反应,分别选择水和 DMF( N,N-二甲基甲酰胺)作为反应介质,其反应速度 (1)在两种溶剂中的反应速度相同; (2)在水中反应速度快; (3)在 DMF 中反应速度快; (4)由于这两种介质是非极性溶剂,所以反应不能发生。 18质子传递型溶剂一定是 (1)极性溶剂; (2)非极性溶剂; (3)水; (4)无机化合物。 19非质子传递极性溶剂, (1)能起氢键给体作用; (2)使负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 (3)使正离子专一性的溶剂化; I +CH3I 20k2 CH3I - I- CH3I +I 16 (4)是电子对受体溶剂。 2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溶剂的溶剂化能力越强; (2)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使离子对离解为独立离子的能力越强; (3)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溶剂的酸性越强; (4)溶剂的介电常数越大,则其导电能力越强。 21水常常作为离子型反应的溶剂,这是因为 (1)水的介电常数特别高(=78.4 ) ,使异性电荷之间的静电引力降低,从而使离子对完 全离解; (2)水既是氢键给体,又是氢键受体; (3)水能溶解大多数离子体化合物; (4)水无色无味无毒,价格低廉。 22(C 4H9)4N+HSO4是季铵盐,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使用。(C 4H9)4N+通常被认为是较 软的正离子,若水溶液中同时有 F、Cl 、Br 、I 几种负离子存在,则这几种负离子被 季铵正离子提取到非极性溶剂中的容易程度是: (1)F Cl Br I; (2)F Cl Br I; (3)F = Cl= Br= I; (4)无法比较。 23.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1)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中,催化剂固定在反应床层上,反应进行时,催化剂是固定的; (2)在流化床反应器中,反应进行时,催化剂处于流态化,漂浮在气体中做不规则运动; (3)在气固相接触催化反应中,催化剂是气体,反应原料是固体; (4)在气固相接触催化反应中,催化剂是固体,反应原料是气体。反应原料气态混合物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通过固体催化剂来完成反应。 24.关于催化剂具有的基本特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产生中间产物,改变反应途径,因而降低反应活化能和加速反应速率; (2)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和反应热,催化剂同时加速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 (3)具有选择性,可使化学反应朝所期望的方向进行,抑制不需要的副反应。 (4)在反应过程中不参与中间反应,但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 25.固体催化剂通常由下面几部分构成: 17 (1)催化活性物质、助催化剂和载体; (2)固体和气体; (3)能加速正反应而不能加速副反应的固体物质及能起粘结作用的载体; (4)能产生活性中心的固体物质及比表面积很大的毒物。 26.催化剂的选择性是指: (1)催化剂专门对某一化学反应起加速作用的性能; (2)催化剂能加速所有的化学反应; (3)用少量的催化剂就可生成大量的目的产物; (4)催化剂在加速一个化学反应的同时,还必须抑制另一个反应。 27.催化剂中毒的原因不是因为 (1)原料中有可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而使催化剂中毒; (2)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带入了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而使催化剂中毒; (3)由于大量的反应原料气体包覆了催化剂; (4)毒物破坏或遮盖了催化剂的活性中心。 28.催化剂失活的原因不是因为 (1)由于毒物的存在使催化剂中毒而失去活性; (2)由于使用的时间太长; (3)由于积炭、焦油物等物质将催化剂的孔道堵塞而使催化剂失去活性; (4)由于热的作用,使催化剂的结构发生了变化。 29.催化剂的优劣主要采用下面哪几个指标来评价? (1)选择性、活性、稳定性; (2)机械强度、比表面积、稳定性; (3)活性、比表面积、稳定性; (4)选择性、活性、比表面积。 30.固体催化剂中的助催化剂的作用是 (1)对目的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 (2)本身没有催化活性或催化活性很小,但是能提高催化活性物质的活性、选择性或稳 定性; (3)是催化活性物质的支持物、粘结物或分散体; (4)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 31.溴化氢在光照条件下与丙烯发生反应,得到的产物是:(1) 18 32.下面反应,溶剂极性增加,预计反应速度会: (1)不变; (2)加快; (3)减慢; (4)先减慢,到一定程度后又会加快。 33.下面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是 (1)a; (2)b; (3)a 和 b; (4)都没有。 34.下面几种烯烃与卤化氢在 AlCl3 的作用下进行加成,烯烃的反应能力的大小顺序是: (1)abcd; (2)bcda ; (3)cbad; (4)dabc 。 CHCH2R CH2 CH2 CH2 CHCl CHCHR Ra b c d CH2CH2BrCH3 CHCH 3CH3 Br CHCH2BrH2C CHCHBrCH3(1)(2) (3)(4) CH2BrCH3 +NaOH CH2OHCH3 +NaBr ,CH3+Cl2 CH3ClFeCl3 CH3 Cl + CH2Cl a b 19 35.利用单质溴使芳环溴化的过程中,一般向体系中加入氧化剂,其目的是: (1)将生成的 HBr 氧化成 Br2,以充分利用溴素; (2)氧化参加反应的 Br2; (3)因为溴化是一个可逆反应,加入氧化剂可使反应进行彻底; (4)氧化剂是作为溴化反应的催化剂。 36.利用单质碘使芳环直接碘化的过程中,一般向体系中加入氧化剂,其目的是: (1)作为反应的助催化剂; (2)作为反应的催化剂; (3)因为碘化是一个可逆反应,加入氧化剂可使反应进行彻底; (4)生成的 HI 是强酸,会影响芳环的碘化,加入氧化剂以破坏 HI 的强酸性。 37.对于下面的反应,氯化深度是指: (1)该反应属于连串反应; (2)反应中 k1k 2k 3; (3)每摩尔苯所消耗的氯气量(摩尔) ; (4)生成产物的酸强度。 38.工业硫酸有以下几种规格 (1)92.5% H 2SO4 和 98% H2SO4; (2)20% H 2SO4 和 65% H2SO4; (3)92.5% H 2SO4、98% H 2SO4 和 104.5% H2SO4; (4)65% H 2SO4 和 98% H2SO4。 39.工业发烟硫酸有以下几种规格 (1)92.5% H 2SO4 和 98% H2SO4; (2)20% H 2SO4 和 65% H2SO4; (3)92.5% H 2SO4、98% H 2SO4 和 104.5% H2SO4; (4)65% H 2SO4 和 98% H2SO4。 C6H6+Cl2 C6H5Cl HCl+k1 +Cl2 C6H4Cl3 HCl+C6H4Cl2 k3+Cl2 C6H4Cl2 HCl+C6H5Cl k2 20 40.当以浓 H2SO4 或发烟为磺化剂时,磺化反应的速度可用下式表示: 213 OHArkSO 式中 ArH 表示被磺化的芳烃,则此式说明了: (1)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有关,水越多,反应速度越快; (2)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有关,水越少,反应速度越快; (3)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无关; (4)磺化反应的速度与体系中生成的水的量的关系不明确。 41.磺化反应过程中,为了为避免磺化剂浓度局部过高和可能发生局部过热现象而导致副 反应,可采取下列措施: (1)搅拌; (2)加热; (3)冷却; (4)加入水。 42.在溶剂中用 SO3 磺化时,溶剂的目的是 (1)作为冷却剂; (2)稀释反应物,控制反应速度,抑制副反应; (3)作为反应物; (4)稀释反应中生成的水。 43.下列几种磺化剂:SO 3、Cl-SO 3H、H 2SO4SO3、H 2SO4,它们的磺化能力大小顺序是: (1)SO 3Cl-SO 3HH 2SO4SO3H 2SO4; (2)Cl-SO 3HSO 3H 2SO4SO3H 2SO4; (3)SO 3H 2SO4SO3H 2SO4Cl-SO 3H; (4)H 2SO4 H2SO4SO3SO 3Cl-SO 3H。 44.用混酸硝化芳烃,混酸是指 (1)硝酸与硫酸的混合物; (2)硝酸与盐酸的混合物; (3)硝酸与磷酸的混合物; (4)硫酸与盐酸的混合物。 45.某芳烃用混酸硝化,考察其动力学过程,属于动力学型,这说明 (1)芳烃与混酸硝化反应的速度很快; 21 (2)芳烃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反应的数量远远少于芳烃扩散到酸相中发生反应的数量; (3)芳烃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反应的数量远远大于芳烃扩散到酸相中发生反应的数量; (4)反应在两相的界面上发生。 46.甲苯在 66.6% 71.6% H2SO4 中硝化,其动力学特征是慢速传质型,此时反应速度受 传质的控制。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甲苯硝化发生在有机相中; B. 反应主要在酸膜中或两相的边界层上进行; C. 甲苯与混酸硝化反应的速度很慢; D. 甲苯在两相界面处发生反应的数量远远少于甲苯扩散到酸相中发生反应的数量。 47.在间歇硝化过程中,反应的开始阶段,突然停止搅拌或由于搅拌桨叶脱落而导致搅拌 失效是非常危险的,这是因为: (1)停止搅拌,两相很快分层,大量活泼的硝化剂在酸相中积累,若再次开动搅拌,将 会突然发生激烈反应,瞬间放出大量热,温度失去控制,因而发生事故; (2)硝酸将会分解而发生爆炸; (3)停止搅拌会使反应物的粘度增加很快; (4)反应中生成的热量无法及时移走。 48.硝化反应中的相比是指 (1)硝酸和被硝化物的分子比; (2)混酸与被硝化物的重量比; (3)混酸和被硝化物的摩尔比; (4)混酸中硝酸与硫酸的分子比。 49.烷基苯或多烷基苯用混酸硝化时,若硝化条件不适宜,硝化液会发黑变暗,其原因是: (1)硝化过程中硝酸用量不足; (2)硝化过程中硝酸用量过量; (3)硝化过程中硫酸用量不足; (4)硝化过程中生成了大量的 NO2。 50.关于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在还原剂的参与下,能使某原子得到电子或电子云密度增加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2)在有机分子中增加氢或减少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3)氢化是还原反应的一种形式; (4)有机化合物从电解槽的阳极上获得电子而完成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22 51.关于 Raney Ni,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1)Raney Ni 由 Al-Ni 合金构成; (2)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的、外观为灰黑色粉末状的、可作为催化氢化催化剂的骨架镍。 (3)可保存在空气中; (4)属于载体型催化剂。 52.关于液相催化氢化,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1)氢化在液相介质中进行,是气液固多相反应; (2)氢化在液相介质中进行,是气液相反应; (3)氢化在液相介质中进行,是液液相反应; (4)其基本过程是吸附反应再吸附。 53.在催化氢化反应中,氢气的来源不可以是: (1)将氯化钠的水溶液电解; (2)将天然气转化; (3)水煤气净化; (4)将空气深冷分离。 54.用铁屑还原硝基化合物,向体系中加入电解质,其目的是 (1)增加介质的导电能力,加快反应速度; (2)电解质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所以必须加入; (3)电解质可起到盐析作用,使产物分离; (4)加入的电解质本身就是还原剂。 55.用铁屑还原硝基化合物时,铸铁作为还原剂的效果比熟铁粉要好,这是因为 (1)铸铁中含有的杂质多,可形成微电池,所以效果好; (2)熟铁粉中含有太多的杂质,所以效果不好; (3)铸铁本身可起到电解质的作用,所以效果好; (4)因为熟铁粉无法进行铁的预蚀,所以效果不好。 56.某人用锌粉还原硝基苯希望得到苯胺,可他得到的是氢化偶氮苯,这可能是因为 (1)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的; (2)反应是在中性条件下进行的; (3)反应是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 (4)锌粉中含有杂质铁。 57.有人想将间二硝基苯还原为间硝基苯胺,你认为他可以采用哪种还原剂? 23 (1)铁屑; (2)锌粉; (3)二硫化钠; (4)铝氢化锂。 58.脂肪族伯胺与亚硝酸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的重氮盐不会 (1)分解而放出 N2; (2)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伯醇; (3)发生重排和加成等副反应生成仲醇、卤代烷和烯烃化合物; (4)稳定地存在。 59.芳香族伯胺进行重氮化反应时,反应体系中必须 (1)亚硝酸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2)亚硝酸不能过量及始终呈强酸性; (3)体系呈弱酸性; (4)用盐酸作为酸性物质。 60.重氮化反应进行时,反应体系中的亚硝酸始终是过量的,过量的亚硝酸可用下面的方 法来检测。 (1)用碘化钾淀粉试纸; (2)用酚酞变色; (3)用甲基橙色; (4)通过尝味道。 61.重氮化反应进行时,反应完成后,体系中过量的亚硝酸可用下面的方法来除掉: (1)加入尿素或氨基磺酸分解亚硝酸; (2)加热分解; (3)将它过滤; (4)进行减压蒸馏。 62.下面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是 (1)a; NH2Br-CH2-CF3(NaOH) NHCH2CF3 NHCF2CH2Br a b 24 (2)b; (3)a 和 b; (4)都没有。 63.下面反应得到的主要产物是 (1)a; (2)b; (3)a 和 b; (4)都没有。 64.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这二种化学试剂, (1)是非常强烈的烷基化试剂,但是有剧毒; (2)是非常强烈的烷基化试剂,而且没有毒性; (3)烷基化的能力非常弱; (4)没有烷基化能力。 65.关于平平加 O 或匀染剂 O,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1)它高碳伯醇的聚氧乙烯醚; (2)它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3)它是由高碳伯醇与环氧乙烷反应而成; (4)它由高碳伯醇与亚硝酸重氮化得到的。 66.关于 Friedel-Crafs 反应,指的是 (1)N烃化; (2)O烃化; (3)C烃化; (4)S烃化。 67.关于三氯化铝(AlCl 3)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1)在一般使用温度是二聚体,二聚体失去缺电子性,所以二聚体对于付克反应没有 催化作用; NH2+CH2 CHCN NHCH2CH2CN CH3NHCHCN a b 25 (2)它的价格很贵,而且其催化活性不是很高,所以在付克反应中很少用它作催化剂; (3)它既可作为卤代烃,又可作为烯烃烷基化的催化剂; (4)它在一定的温度下会升华。 68.羧酸与醇的酯化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破坏平衡,使反应朝右进行,哪种措施是无效 的? (1)采用过量的醇或酸; (2)从酯化混合物中蒸出酯; (3)用带水剂从酯化混合物中蒸出生成的水; (4)采用酯化催化剂。 69.用酰氯与芳烃反应制备芳酮,采用三氯化铝作为催化剂,则每摩尔酰氯消耗的三氯化 铝摩尔数为? (1)0mol; (2)1mol; (3)2mol; (4)3mol。 70.自动氧化是指 (1)某些有机物在室温遇到空气所发生的缓慢氧化反应; (2)在空气中用氧化剂氧化某些有机物; (3)氧气与有机物发生的游离基反应; (4)凡是用空气作为氧化剂的氧化反应。 71.将油脂置于空气中,油脂会逐渐酸败,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1)油脂的自动氧化; (2)油脂中存在微生物,会使油脂分解; (3)油脂中含有发臭的物质; (4)由于光照的结果。 72.自动氧化反应过程中,所谓“自阻现象”是指 (1)反应体系中存在有能与游离基结合形成稳定化合物的物质; (2)在氧化反应过程中,会有阻化剂生成; (3)生成的目的产物会分解; (4)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有机过氧化氢物。 73.氨氧化是指 (1)将带有甲基的有机物与氨和空气的气态混合物在高温下通过固体催化剂制取腈类的 26 反应; (2)有机物在有氨和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3)是指将邻二甲苯氧化制备邻苯二甲酸酐的反应; (4)是指氨与氧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的反应。 74.浓 HNO3 和稀 HNO3 都可作为氧化剂, 由此可得出结论: (1)稀 HNO3 氧化性比浓 HNO3 弱; (2)稀 HNO3 氧化性比浓 HNO3 强; (3)稀 HNO3 氧化性与浓 HNO3 氧化性相同; (4)稀 HNO3 与浓 HNO3 都不具备氧化性。 75.在中性或碱性水介质中可发生如下氧化反应, 冠醚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 (1)溶剂; (2)相转移催化剂; (3)可与卤代烷完全互溶; (4)液固相非均相催化剂。 3e+ + E0 = 0.96V2H2OE 0 =0.80V HNO3HNO 3 NO3 4H+ NOe+NO 3 2H+ NO2+H2O R-CH2Br+K2CrO4R-CHO 27 第三章 14KMnO 4 中性水溶液与癸烯1 在室温下不反应,若加入少量季铵盐,则立刻 激烈反应。试解释原因并说明原理。 答:KMnO4 中性水溶液与癸烯1 在室温下不反应,是因为 KMnO4 水溶液中的 MnO4 与癸烯1 处在互不相溶的两相,分子间不能发生碰撞,因而反应不能发生。向体系中加 入少量季铵盐,季铵盐可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离子交换季铵盐将 MnO4 带入有机相 癸烯1 中,即发生相转移催化反应,所以反应很快发生。反应原理可表示如下: Q+X- K+X- Q+MnO4-+ + +Q+Y-+ CH3(CH2)7CH=CH2CH3(CH2)7COH KMnO4 Q+MnO4- 第四章 11 题试说明为何当丙烯与次氯酸进行加成反应时,得到的产物 1-氯-2- 丙醇和 2-氯 -1-丙醇的比例为 91。 答:丙烯与次氯酸加成过程可表示如下: 丙烯与次氯酸加成是一个亲电加成的过程,得到的中间体 a 较中间体 b 不稳定,因 (C8H17)3N+CH3Cl25CH3(CH2)7CH=CH2 KMnO4 CH3(CH2)7COH + H+HOCl H2+OClH 2+OCl Cl+ + H2O CHCH3 CH2ClOHCHCH3 CH2Cl OH+ 91 CHCH2CH3 Cl+ + CHCH2+CH3 Cl CH+CH2CH3 Cl+ H2Oa b 28 此中间体 b 更容易生成,因而得到的产物 1-氯-2- 丙醇和 2-氯-1-丙醇的比例为 91。 第四章 13 题试预测下列各烯烃与溴进行加成溴化时相对速度的大小 : 答: 第四章 14 题完成下列反应 第五章第 7配制 10Kg 10.5%的发烟 H2SO4,分别需要 98% 的浓 H2SO4 和 20%的发烟 H2SO4 多少? 解:设分别需要 98% 的浓 H2SO4 和 20%的发烟 H2SO4 为 x、y 克 CH2CH2 CH3CHCH2(CH3)2CCH2 (CH3)2CCHCH3CH2CHCN HOCHCHCOH (CH3)2CCHCH3(CH3)2CCH2CH3CHCH2 CH2CH2CH2CHCNHOCHCHCOH CH3 + Cl 2 FeCl3 or Fehv CHCH2 COH +HCl CHCH2CH3 +HBrhvCHCH 2 CH2Cl+HBr FeCl3CHCH2CH3 +HClFeCl3 hv CH3Cl + CH3 ClCH2Cl CHCH3CH3 Cl CH2CH2 C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市三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要点
- 简化学习计划以应对市政工程考试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中班下学期郊游活动课程设计
- 客户关系管理在公共关系中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合作协议签署及执行流程规范
- 工程经济考试高频试题及答案
- 智能家居行业应用技术测试卷
- 纺织行业知识题库
- 2024年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无人港口自动化吊车电控设计
- 邹氏宗亲联谊会通讯录美篇
- 数据清洗与预处理方案
-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中国化-新时代劳动思想
- 安措费清单完
- 平衡火罐的基本理论及临床应用
- 基于大数据的小学生“五育”并举评价之研究与实践
- 康复常见并发症评定
- (3.1)-7.1展望未来共产主义新社会
- 人工智能算法分析 课件 【ch07】联邦学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