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收入差距看我国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社会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大政策,就是允 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并且先富起来的条件必须和只能是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但据调查数据显 示,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我国 改革开放以前,城乡居民人均年收入的基尼系数是 0.33;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攀 升,1988 年达到 0.38,1994 年达到 0.434,1997 年为 0.4577。根据最近做的 一些研究,比较了 2004-2005 年的一些调研,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基尼系 数已经达到 0.5。从发展趋势看,改革开放以来的 20 多年间,贫富差距从 0.33 上升到 0.5,速度确实快了一点。近两年群体性事件上升大,若任其发展,势 必会带来更加严重严重的社会问题。 一、收入差距的现状; (一)城乡之间 按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 1995 年 36 个国家的资料,绝大多数国家的城乡人 均收入比都小于 1.6,只有三个国家超过了 2,中国是其中之一。从全国范围看,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占总收入差距的 75,个别省份甚至可以达到 85以上。 2000 年至 2002 年城镇居民收入分别是农村居民收入的 2.79 倍、2.9 倍、3.1 倍。表面上看,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比为 3.1:1,而实际上可能更高。由于 城市居民享受到的各种福利性补贴无法统计,如教育、住房、医疗以及公共用 品上的消费比如用电、公共交通等,实际收入被低估;而农民收入可能被高估, 如果扣除农民收入中不可交易的实物性收入,以及农民收入中要用于下一年再 生产的生产资料,其收入更低。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表示,2009 年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是 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 9.8%,确实城 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农村稍快一些,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确确实实在继 续扩大。 (二)不同地区之间 城镇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东部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及增速 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收入差距逐年扩大。从 1981 年至 1999 年,按现价折 算,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增长了 15.01 倍,中部地区增长了 12.2 倍,西 部地区增长了 9.5 倍。针对这种地区间差距的扩大,更有人将其概括为“一个 中国,四个世界” ,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深圳;第二世界是大中城市和沿海 地区中上等收入地区;第四世界包括中西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 区、边远地区、低收入地区;第三世界是下中等收入地区,包括沿海地区的河 北、东北、华北中部部分地区。 (三)城市中不同群体之间 一方面,高收入者的收入大幅度增长。在一些地区,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 的收入差距相当突出。据最新的调查统计,最富裕的 20的人口掌握的财富是 最贫穷的 20人口的 11 倍,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一般在 67 倍。另一方面, 相对贫困化人口在不断增加。据民政部调查,全国城镇应列入最低生活保障范 围的达 1938 万人,占全国非农业人口的 5.8,在个别老工业基地占 20。而 城市贫困人口中 95是下岗职工。尽管大多数城市制定了最低生活保障线,但 由于多种原因得不到实施。一些下岗职工是再就业无去处、生活无着落、医疗 无保障、甚至孩子上不起学。 据统计,2003 年以来在 19 大类行业职工工资排名中,排名末三位的居民 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与“国际竞争力”更是不沾 边。低薪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失范、政府缺位甚至是政府主导的结果,如城市道 路保洁工程,发包方是地方政府,相关调查显示:一些地方政府的发包价,使 承包的保洁公司剔除扫帚、清洁剂等生产成本以后,就只够按最低工资标准发 工资了,即使公司不盈利,也承担不起工人的五项社会保险缴费。正如成为热 点的“民工荒” ,六年来,除了 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外,每年春节过后,媒 体上都有一轮关于“民工荒”的热炒,报纸上充斥着“企业加薪抢民工”之类 标题。但来自各方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工资仍然以每年一两百元的速度蜗牛般 往上爬,这一点增长,实质上只是政府定期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结果。 二、收入差距的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不止对社会公平提出了挑战,同时也在宏观经济层面上 产生了不良影响。20002006 年期间,居民消费占 GDP 的比重从 46降到 36。原因之一是国民收入分配向部分高收入居民过度倾斜,而高收入居民的 储蓄倾向远远高于中低收入居民,导致了过高的储蓄率。另一重要原因是医疗、 教育负担过重,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引起强制储蓄。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不 同步,导致了内需不足,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等等一系列结构性 问题,也加剧了流动性过剩。 那什么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以下是我认同的三个原因分析。 (一)认识上的误区。 如何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呢?传统体制下,我们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本 来是为实现理想中的“公平”,结果窒息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葬送了效率,带来 的是“共贫” 。所以,改革也就从打破平均主义入手,如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 城市中的工资和效益挂钩制度。随着效率的提高,同时也使得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在 八十年代,尚不严竣,九十年代以后,这一状况明显起来,引起大家对它的重新关 注。政府的态度很明确,即“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可在实际中,由于“兼顾公 平”需要政府支付一定的成本(如提高低收入者的福利水平),甚至要在一定程度 上牺牲经济增长,所以只讲效率、不顾公平的事在各地时有发生。加上过去吃 “大锅饭”的弊端,有些人认为一谈公平,便有搞平均主义的嫌疑。事实上,尽管 对公平有多种理解,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即分配结果上的平均主义和收入相差悬 殊都不是公平的体现。如果一些政府部门因怕人家说搞“平均主义”而不敢对 收入相差悬殊进行调节甚至人为的拉大差距,那就是认识上的误区了。 在理论界,面对收入差距的扩大,许多人从发展经济学上找依据,主要是库茨 涅兹的“倒 U 型”理论和刘易斯的劳动剩余模型。从而认为收入差距扩大是暂 时的,只要我们经济发达了,实现了工业化,则这一问题自然会解决,因此,当前的 任务就是保证经济增长,而不要在公平上作过多的文章。实际上,库茨涅兹的 “倒 U 型”理论,只是根据一些可信度较低的数据而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刘易 斯的模型是在“劳动力剩余”前提下,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部门转移的一个理论,对 于中国这样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农村人口庞大,这个转移过程将是漫长的,而且 若考虑部门内部的转移,则这个转移过程在中国不仅漫长而且收入差距会很大。 (二)制度转型中的不合理收入。 政府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是对的,也极大的激励了生产力的发展, 问题在于许多人似乎忘了先富的前提条件是“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 。1984 年, 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但同时伴生的竟是国有资产流失,损了国家而肥 了一小撮“内部人”,特别是股份制改造,在一些地方竟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的 最后一次“免费午餐” 。这些年,因为监督机制缺位,甚至是权力的介入,产生大 量黑色收入,导致一部分人暴富,为广大人民深恶痛绝。另外,还有一些介于合法 与非法之间的“灰色收入” 。西方把这种因享有特权而获得的额外利益的现象称 为寻租行为。寻租泛滥,很多人产生严重的不平等。这些不合理收入,使一些人 站在较高的起点上,在新一轮的角逐中,进一步扩大了贫富差距。 (三)改革中的一些正常因素也加快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分配体制的改革,首先要破除的就是平均主义,这必然会带来收入差距的变 化。尤其是要建立市场经济,每个经济主体都根据在市场中的贡献获取相应的报 酬,无论是按劳分配还是按生产要素分配,各主体的市场参与能力不同,所得的收 入当然有区别。衡量资源配置的效率时,有帕累托最优状态和帕累托次优状态。 如果将大家都能从中获利的改革,称为帕累托最优改革;将一部分人能获利,一部 分人会受损,但整个社会获利程度大于受损程度的改革称为帕累托次优改革。那 么,早期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城市中的放权让利措施就是帕累托最优改革,它普 遍增加了大家的收益,引起的收入差距变动也较小;现在的教育体制改革、国有 企业职工下岗,就是帕累托次优改革,虽然对整个社会而言改革是必要的,但损害 了一部分人的利益(即使长期会受益,但眼前必然受损),也就是说一部分人分摊 了改革的成本。在幅累托次优改革中,受益的人收入增加了,而受损的人收入受 到影响。 三、解决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的对策; 2006 年以来,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提 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 法收入;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最主要的就是城乡二元制,农民不能完全 充分自由流动,因为有户籍的限制,因为这个对收入差距的贡献占到 60%左右。 这些政策措施对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会有所缓解,这会在宏观经济层面带 来积极的影响,有利于缓解结构失衡,对经济增长和效率提高都会有促进作用。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接受采访说:“收入分配问题,早 一些时间解决可能没有实力,太晚时间解决可能错失很多机会,导致问题积重 难返,现在解决这个问题正是时候。 ”他认为,今年是对收入分配进行“大改” 制度设计的关键一年,在我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改革不能再拖了。 他还认为,收入分配改革不仅仅是依靠政府的文件就能解决的,整个社会(政府、 企业、劳动者)都是参与的主体,特别是每个人不能“等、靠、要” ,要积极主 动,不要想搭便车,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新疆综合能力题库及答案
- 商铺招商合同(标准版)
- 数学类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事业聘用合同(标准版)
- 山西联考乐理试卷及答案
- 模拟走气考试题目及答案
- 美容社会责任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绿色建筑节能门窗生产线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红外气体分析仪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纳米抗菌面料应用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国庆节课件下载
- 画家徐悲鸿简介
- 幼儿园中班彩虹泡泡龙课件
- 大量输血课件教学课件
- 妈妈课堂系列医生讲课文档
- 110kv变电站安全距离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
- 全国小学生英语竞赛(NECPS)四年级组测试题
- 孕期三病筛查
- 墙体砌筑技术培训课件
- 水库巡查维护保洁人员配备及培训
- 酸枣树栽培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