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烟台市 2012 年高三冲刺性练习及答案 语 文 试 题 说明: 本试题分第 I 卷和第 II 卷。第 I 卷为单项选择题,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或答题纸相 应处) ;第 II 卷为各类题型,答案写在答题纸上。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卡和答题纸 、 本试题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为 1 50 分。 第 I 卷(选择题 共 36 分) 一、 (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角逐主角 和睦和稀泥 散落烟消云散 B创伤创造 削减刀削面 哽咽狼吞虎咽 C楷模模具 跌倒倒春寒 超载载歌载舞 D强制强迫 冠军冠心病 连累连篇累牍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近期,美国与中国连发贸易战: 3 月 19 日,美国裁定中国的镀锌钢丝产品存在倾 销和补贴行为,3 月 22 日宣布,将对中国的不锈钢制品展开反倾销调查。 B清明节期问,从南方到北方,从内地到边疆,广大军民纷纷米到烈士陵园、纪念 堂等纪念设施前,以多种形式祭奠先烈。 C有媒体称,英国女王伊利莎白二世决定在伦敦奥运会期问以每天 3 万英镑的租金 (约合 30 万人民币)出租圣詹姆士宫正殿及部分奢华套问。 D深圳多项经济指标出现罕见的负增长,这对深圳今后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多大的影 响?这只是一种“短期现象” ,还是步入“下降通道”的开始?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阿拉伯世界发生的多米诺骨牌似的政治 ,不仅极大改变了这个地区的地缘政治 版图,也使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去年 12 月,分散在全国 31 个大城市的 52 块 LED 屏被整合在一起,实现了网上 _,此举的意图是力争打造全球最大的户外同步信息平台。 4 月 18 日晚,安徽中升药业有限公司发生一起有毒气体 事故,已导致 2 人中 毒死亡,10 人遭受重伤。 A剧变 联播 泄漏 B剧变 连播 泄露 C巨变 连播 泄漏 D巨变 联播 泄露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任志 强拿猪肉价和房价做对比:“2003 年猪肉 5 块钱一公斤,现在 15 块钱一公 斤,房价自然也应涨两倍。 ”80%的网友对这种观点持否定态度,不赞一词。 B职场人士拥有一技之长,才能得到领导的青睐和同事的认可:相反,那些身无长 物的年轻人则难以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 C不管专家如何高调宣传“蓝筹股显现罕见投资价值” ,中国投资者都不买账,始终 无动于衷,股市依然“跌跌不休” 。 D随着光纤网络的普及,在不久的将来, “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将会给我们带来石破 天惊的变化,彻底改变人类的信息生活。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2012 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继续面临价格低、成本高的严峻形势,经济效益进一 步下滑,出现了第一次进入新世纪以来的全行业亏损。 B面对错综复杂的海洋主权纷争,除了卓越的外交智慧和高超的维权谋略外,高技 术装备已经成为有效捍卫海洋权益的重要途径。 C日前,菲律宾军舰闯入南海黄岩岛海域,打着所谓“维护主权”的旗号下,对停 靠在黄岩岛避风的中国渔船进行 袭扰,被中国海监船制止。 D我国辽西地区发现了大量保存着精美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足以说明,许多小 型恐龙也长有与鸟类相似的羽毛。 二、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8 题。 中国古典园林的命名及其对联 杜道明 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那些精美的牌匾对联、亭 台楼榭、曲院回廊、假山叠石与荷池画舫等,无不巧妙安排,将大自然的万千美景和审美意 蕴浓缩其中,构成一幅幅令人流 连忘返的艺术化境。 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和中国 绘画一 样,都注重把 命名、题咏与景物的安排结合在一起。 作为园林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些通 过门额、牌匾、石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园名和景名, 不仅恰到好处地起到了点题和深化意境的作用,使园林生出 许多情趣, 变得更加富有生命力, 而且园名本身也状物写景、抒怀言志,或富含深奥哲理,或充 满诗情画意,或含蓄蕴藉,或画 龙点睛,使人在吟赏玩味之余,启迪智慧,增添游兴,获得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其实,园名最初只是一个符号 标志,便于人 们称呼而已,所以常以地名或人名代替,如 西晋的石崇在河南金谷涧的别墅叫金谷园。也有用园主人的姓氏、官职来命名的,如董氏东 园、沈尚书园等。与此相对的则是以义命名,如宋代司马光在洛阳筑园,取名“独乐”,有独善 其身之意。 中国古典园林后来的命名,或出自典籍,或出自文人诗赋,或取汉字的谐音,都是为了 表达园林主人对前代名士的仰慕、 归隐林下的志向等,突出了园林的主题思想及主旨情趣, 同时引领游人 的审美体验,去领悟感性风景所蕴藏的深厚内涵。如江苏吴江同里镇的退思园, 本是清朝末年兵备道任兰生遭弹劾罢官还乡后所建,园名“退思”,语出左传“进思尽忠,退 思补过”,有退而思 过之意。 除以标题似的园名体现造园家的主观情趣和统领全园的创作风格之外,中国古典园林 中局部景点的命名则往往是景随名出。比如徜徉于苏州留园,在“ 涵碧山房”赏青山绿水,在 “闻木樨香轩”闻桂花飘香,在“清风池馆”沐浴明月清风,在“壕濮亭”观鸟兽禽鱼移步之 间,一个个景点便随名而出。名称和周围景色浑然一体,将游客带入一幅幅情景交融的画面 之中,这些和谐、有序的安排,大大增添了园林的整体美感。 中国古典园林和局部景点的命名,最重要的作用是引 发游人的形象思维,从而由物境 进 入审美的境界。高度凝练、概括而又深邃的园林命名,总是以其丰富隽永的美学蕴含,引领 游客进入造园家所极力表现的艺术境界之中,去 领略那博大精深的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并获 得美的享受。 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被大量地 应用于园林之中。这些对联既能造成古朴、 典雅的气氛,又起着烘托园景主题的作用, 给以综合审美为 特征的中国古典园林增添了一道 耐人寻味的文化风景线。而且 对联文辞之隽永, 书法之美妙,常常令人一唱三叹,徘徊不已, 这对游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在济南大明湖铁公祠西门两侧镶嵌着一副名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 是由清代诗人刘凤诰吟咏,大 书法 家铁保书写,被人刻在条石上的。济南大明湖自古遍生荷 花,湖畔垂柳依依,花木扶疏,湖光山色,美不胜收。 这副对联正是它风景的最好写照,而且 对仗工稳、平仄协调,二百多年来一直被人传诵。镇江的焦山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山半腰 有座“别峰庵”,小巧玲珑,四周 绿树翠竹掩映, 环境特别幽静。庵中有两间书斋,曾是清代著 名书画家郑板桥的读书处。门 旁挂有郑氏手书的一副对联 :“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 ”在郑 板桥看来,好的居住环境并不在于大和多,而是要有 诗意。唯其如此,才能做到以雅胜大,以 小胜多。这“雅 ”和“少” ,正是镇江焦山这类文人园林的突出特点。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中的 对联, 虽仅片言只语,却意蕴隽永,对园林景观起着烘云托月、 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些对联有的富有哲理,发人深思;有的抒 发情怀,令人神往;有的切合主 题,启人心智,所以成为园林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之所 在。 6以下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园名景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典园林通过门额、牌匾、石刻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园名,之于整座园林,往 往一是“睛” ,一是“龙” ,有画龙点睛之妙。 B中国古典园林的园名起初只是一个符号标志,便于称呼,不具备任何文化底蕴, 如金谷园、沈尚书园、 “独乐”等等,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典园林的园主人为了表达对前代名士的仰慕和归隐林下 的志向,往往从典籍、文人诗赋和汉字的谐音里寻求园名。 D参观苏州留园的“涵碧山房 ”、 “闻木犀香轩” 、 “清风池馆” 、 “壕濮亭”等,移步 换景之间,会使人在有序地感悟中领略到园林的整体美。 7以下是关于中国古典园林对联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对联是中国独有的文学艺术形式,它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主要用于中国古 典园林中,起烘托园景主题的作用。 B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对联,文辞精美,书法美妙,令人一唱三叹,其主要原因是文 辞深奥,富含哲理,含蓄蕴藉。 C中国古典园林对联的创作与书写,有的成于两人之手,有的成于一人之手;像 “室雅无须大,花香不在多”那样成于一人之手的,更能打动人。 D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对联,虽片言只语,却意蕴隽永,对园林景观起着烘云托月、 画龙点睛的作用。 8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建造中国古典园林属于艺术创作,主体部分是景物安排,有机组成部分是命名和 题咏,两者相得益彰。 B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自然美、建筑美、艺术美的有机统一,这其中既有造园家 的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也融入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中国古典园林局部景点的命名,最主要的作用是引发游客的 形象思维,把游客领 入他所极力表现的艺术境界之中。 D镇江焦山上的“别峰庵 ”小巧玲珑,绿树翠竹掩映,环境幽静,可谓以雅胜大, 以小胜多,突出体现了一类文人园林的特点。 三、 (12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题。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 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 节之。生子孩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 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 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 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 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 奖, 应呵反笑,至有 识知, 谓法当 尔 。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 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 终为败德。 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 也。俗谚曰:“教 妇初来,教儿婴孩。 ”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呵怒, 伤其颜 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 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 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于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王大司马母魏夫人,性甚严正:王在湓城 时, 为三千人将,年逾四十,少不如意,犹捶挞之,故 能成其勋业。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 爱,不可以 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由命士以上, 父子异宫,此不狎之道也;抑搔痒痛,悬衾箧枕,此不简之教也。 齐武成帝子琅邪王,太子母弟也,生而聪慧,帝及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 东宫相准。 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及太子即位,王居别宫,礼数优僭,不与诸王等;太后 犹谓不足,常以为言。年十许岁,骄恣无节,器服玩好,必 拟乘舆;常朝南殿,见典御进新冰, 钩盾献早李,还索不得,遂大怒,诟曰:“至尊已有,我何意无?”不知分齐,率皆如此。识者多 有叔段、州吁之讥。后嫌宰相,遂矫诏斩之,又惧有救,乃勒麾下军士,防守殿门;既无 反心, 受劳而罢,后竟坐此幽薨。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俟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 偏宠 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节选自颜氏 家训)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恣其所欲 恣:放任。 B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楚:拷打。 C不可以狎 狎:轻忽。 D必拟乘舆 拟:超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以礼节之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B无教而有爱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C识者多有叔段、州吁之讥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乃勒麾下军士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11下面的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属于作者自己的教育观点的一组是 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目不邪视,耳不妄听 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 骨肉之爱,不可以简 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 A B C 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颜之推把教育孩子看成每个家庭必须认真对待的事,重视儿童的早期教育,认为 父母对孩子要威严慈爱,要及早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 B颜之推用生病时要服用汤药、针灸来治病的比喻和魏夫人严厉教子的实例说明父 母严格教育孩子的重要意义。 C颜之推认为,父亲对子女要有威严,主张父子不同居;子女对父母要爱护,在衣 食起居方面要对父母关怀备至。 D齐武帝偏爱琅邪王,致使其骄横失节,后来因为索要新冰、早李而不得,就假传 圣旨杀了宰相,最终被皇帝秘密处死。 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114 分) 四、 (24 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5 分) (2)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 (5 分)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 分) 废琴 白居易 丝桐合为琴, ,中有太古声。 古声淡无味,不称今人情。 玉徽 光彩灭,朱弦 尘土生。 废弃来已久, 遗音尚泠泠 。 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 何物使之然?羌笛与秦筝。 注:玉徽:玉制的琴徽,亦为琴的美称。泠泠:形容声音清越。 (1)在这首诗中,作者塑造了怎样的形象?(4 分) (2)简要分析诗歌主要表现手法的作用。 (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三个小题作答) (6 分) (1)得道者多助, 。 (孟子公孙丑下 ) 海内存知己,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2)春蚕到死丝方尽, 。 (李商隐无题 ) _ _,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 (3)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 ,海上明月共潮生。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 (4)问君能有几多愁? 。 (李煜虞美人 ) 为天下笑者,何也? 。 (贾谊过秦论 ) 五、 (12 分) 16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25 个字。 (4 分) 近来,欧洲债务危机的消息充斥着各 类媒体,如何解决欧债危机众说纷纭,但其中呼吁 中国出资救欧洲于“水火” 的声音不绝于耳。市场也似乎将中国视为欧洲的“救命稻草”,意大 利政府与中投公司商洽债券投资事宜的传言甚至一度推动欧元汇率上涨。中国真能成为西 方社会想象中的“白衣骑士” 吗? 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国家都是发达国家,人均收入 3 万多美元;而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 家,人均收入只有 4400 美元,尚有 15 亿人口生活在联合国设定的贫困线以下。欧洲国家 可以提供“从摇篮到坟墓” 的福利体系,而中国惠及全民的基本社会保障体系才刚刚起步。试 想一下,一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 有全球平均水平 468%的中国,能有什么“金刚钻”揽下 “拯救”世界最富庶的欧洲这个“ 瓷器活”呢?一个开着跑车、驾着游艇、沐浴在地中海温暖阳 光下任意挥霍的富人怎么能指望一个刚刚解决温饱的人施救呢? 17请仿照下面一段话中画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4 分)m 春节既是阖家团圆、祈求幸福的 节日,也是休息 娱乐、调节身心的节日。新春佳节之际, 蒸馍馍 、做 发糕、炸丸子,哪一 样不展示着节日的乐趣与美好? ? ? 舞狮 子、耍 龙灯、赶庙会,哪一样不渲染着节日的欢欣与热闹? 18新闻点评就是用简约的文字对新闻事件进行评论,请点评下面这则新闻。要求:语言 简洁,态度鲜明,40 个字左右。 (4 分) 近来,有人将语文教材中的杜甫插 图涂鸦后传到微博上,引发了主题为“ 杜甫很忙”的篡 改风潮。经众多年轻网友再创 作后,杜甫 时而身骑白马,时而脚踏摩托,时而手端机枪,时而 挥刀切瓜从这些图片来看, 诗圣杜甫俨然无所不能,忙碌而又时尚,完全颠覆了一千多 年来杜甫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六、 (18 分) 本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一) (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18 分) 一只青花碗 马卫巍 我最后一次看到青花碗,是在一个淫雨霏霏的午后。雨似停非停,空气中飘散着蒙蒙的 湿气,让人很明显地感觉到打在裸露的肌肤上有一些清冷,也有一些寂寞。那是什么季节忘 记了,或者是初春的第一场雨,或许是深秋的落幕告别。屋檐上滴落着断断续续的水珠,里 面游荡着零落的瓦片,打碎了一地晶莹。 青花碗就在屋檐下的水洼里,水珠落下,便是一片雾气。这是我们家最后一只青花碗, 外表粗糙,如同奶奶有些触目惊心的双手,它的身体上也许裂着细小的痕迹,也许有一个绿 豆大的火琉璃依附在碗边,如同某个人 脸上的伤疤。画工肯定没工夫在这种碗上精雕细琢, 那些青色的野花是最简单不过的笔调,一勾一抹就成了 这 个样子。 这应该是奶奶常用的那个碗,我看 见水花里老人的面孔快速 闪现,便掉落下一滴雨珠将 之打散。黝黑的铁锅,暗黄的火苗,还有一块块硕大的南瓜。炊烟弥漫了整间屋子, 呛得人直 掉眼泪。在阴雨天里,那些火苗也明显地萎缩,而烟雾则代表了空气的压抑。所有人终于忍 受不住,争抢着跑了出来,躲 到枣树下面。奶奶的院子里有好几棵枣树,它们浓密的树枝遮 蔽了半个院子。爷爷在咳嗽,声音洪亮,一声接着一声,一声大过一声,震得整 间屋子都嗡嗡 作响。那时候,我很佩服他的忍耐力,浓密的烟雾那么大、那么黑,而他则躲在里屋之中,慢 悠悠地喝茶。 破旧的风箱极像气喘吁吁的病人,那是一声声漫长的呻吟,夹杂在雨丝里,从院子里传 出去老远。奶奶有节奏地拉着 风箱的把手,一推一拉之 间奏出一段美妙的音 乐,她把自己陶 醉。我总觉得风箱的声音是一种 叹息,声音游 荡在黑黢黢的房 间里,显得有些神秘。奶奶添 好最后一把有些湿润的干柴, 风箱最终安然入眠。奶奶 满脸 汗水,面颊上的皱纹里塞满了烟 雾中零星的灰尘。 烟雾散去,屋子里终于传进 来零星的光亮,味道有些潮湿,有些温柔的香气,还有烟火 呛鼻的气息。那几笔简单的青花在昏暗的光亮里,好像跳 跃 的麻雀,流浪了许久之后,它们 终于回家。盛满了饭荼,青花碗被供在神像之下,没有语言,没有声响,只有袅袅而升的热气。 神像弥漫在热腾腾的雾气里,整 张泥塑的脸 上有一些光滑,好像细密的汗珠。爷爷还在里屋, 蜷缩在太师椅中昏昏欲睡。更多的 时候,他会有 节奏地用食指敲打着桌面,摇着头,好像泥 塑的不倒娃娃。单田芳的评书 接近尾声,随着惊堂木的声响结束,一切终于安静下来。青花 碗被奶奶重新从神像下面端进里屋,里面的 热气已经踪迹全无,不过余温还在。 这只青花碗,我只是看看,从来没有摸过。有一次,奶奶把它放在供桌的一角,里面空空, 什么也没有。我踮着脚伸出双手想把它拿下来,而 这个时候,爷爷不知道什么时候走了出来, 他大声叫住我,不让我碰到它。然后,拿起青花碗, 轻轻地放到了供桌的最里面。他的这种行 为使我想到,青花碗里肯定藏有秘密,不然,一只破碗值得这么珍视么?我曾经偷偷地观看 过它,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青花碗被搁在柜子的最高处,俯瞰整间屋子。 青花碗中盛着炖熟的肉还有小米粥。神像很旧却依然焕发着神采,双目炯炯有神。多年 的习惯并没有使奶奶失去虔诚,她把青花碗端下来,把供奉让给我或者妹妹吃,青花碗始终 蕴含着一种温润,有些古朴,有些厚重。爷爷曾经告诉我,这是奶奶的一件嫁妆。本来是一 对, 而那一只多年以前不知去向,在这么多年的跋涉中,它走 丢 了。 青花碗里盛满了一切,比如小米、高梁、馒头、鸡蛋,比如豆酱、鱼干、青菜、腊肉一 年一年走过,奶奶用这只青花碗喂活了五个子女。看着浩浩荡荡的儿孙满堂,她把青花碗放 在枕边安然而眠。睡梦中,她是否在寻找另外的那一只?我曾看到 她端着这 只碗,一整个下 午昏昏欲睡,额头几乎贴在碗 边, 细微的鼾声在青花碗里奏起一声声回响。在清晨,在午后, 她把自己盛在碗中。 现在这种青花碗并不多见,简约地几笔勾抹,随意地 烧 制成型,不会有人在意。奶奶去 世之后,它也兀自消失了。在睡梦中远行不再回头。而多年之后,我又一次看到它,屋檐下只 露着半边,似乎神圣也仿佛庄 严。 我小心地将它捧起,慢慢地举过头顶端详:而它,在这个细 微的动作中突然支离破碎,散落一地碎片,扎痛了我的每一根神经。它跟着奶奶走了,永远 也不再回来。 19文章第一段关于雨的描写,有哪些作用?(4 分) 20赏析文章中画线的句子。 (4 分) 这应该是奶奶常用的那个碗,我看见水花里老人的面孔快速闪现,便掉落下一滴雨 珠将之打散。 (2 分) 我小心地将它捧起,慢慢地举过头顶端详;而它,在这个细微的动作中突然支离破 碎,散落一地碎片,扎痛了我的每一根神经。 (2 分) 21文中关于爷爷的描写有四处,通过这四处描写可以看出爷爷是怎样一个人?(4 分) 22青花碗有什么象征意义?请简要说明。 (6 分) (二) (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922 题。 但开风气不为师 何立伟 我家书房里只挂了一幅斗方,是汪曾祺先生的芍药图 ,墨色不 浓,花色亦淡, 题识是 “七月七日夜曾祺赠立伟” ,画于 1985 年,那一年,我第一次去汪先生在蒲黄榆的家。 汪先生的画,如同汪先生的 为人,清淡,不浓烈,但内蕴极深,格 调上有高士气,于爽性 之中暗藏了一种倔。也是那一年,我出版了第一本小说集小城无故事,是汪先生作的序。 他觉得我的小说有诗意,重感 觉,且有哀愁,有些像废名的作品。因此聊天时他亦跟我谈起 废名,但那时我还没有读过废 名的书。后来,我在三峡的船上读废名,只觉得文风极独特,清 峻奇拙如夔门吹来的风,用笔极 简,又字字句句有 讲究,氤氲了一脉天真同一脉淡淡的惘然; 他的小说、文章如古字画,只合慢慢把玩。汪先生在序里还夸赞我的作品像唐人绝句,聊天 时他亦聊起唐人绝句的好,让 我觉得高兴,亦 觉得不安。汪先生对年轻作家寄予厚望,让人 感到他的善良和慈爱。他谈起阿城,谈起贾平凹,谈起那一时涌现出来的许多新生代作家, 直说年轻人起点高,来势猛,前途不可限量。其实他谈起的好些人,包括我,都受过汪先生美 学趣味的影响,但他不倚老卖 老,在年 轻人跟前表现出辽阔 的谦逊同襟怀。 聊得兴起时,汪先生铺纸 展墨, 为我画了这幅斗方。三下两下,逸笔草草,而画风瘦劲高 古。我家里来过几拨画家,看到汪先生的画,都说这不是一般的手笔,大器得很! 但汪先生的好,我以为不在他的画,而在他的文字。他的文字才真是有韵昧,比他的老 师沈从文公更白、更现代、更畅达,但同样的,是有着从几千年传统和从自己个性里生发出 来的文字神韵。汪先生的文字魅力,于当时,于现在,我以为尚无出其右者。他的白 话之白, 是非常讲究的白,行云流水的白,有着真正文字的贵气,常人可追他的白,却追不及他的贵 气。 汪先生文字的贵气渊源有自,因他是 传统文化的薪火 传人,在文脉上是没有断 过气的。 故汪先生写小说,写散文小品,文字虽白得不能再白,字里行间,却释放得有一泓古人性情 文章里才有的文气、雅气、书香才子气,仿佛是“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好东西 藏在底里。凡汪先生的小说文章,我见之必读,读之必爱不释手。我喜欢他文章里有而别人 文章里无的那样一种调子、那 样一种气场,以及那 样一种温度。 汪先生的受戒、 异秉,出现在以模仿海明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行政管理心理学学术交流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管理执行策略总结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市政学思考策略试题及答案
- 新城市治理模式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中的公文处理技术试题及答案
- 工程项目最佳资源配置方法探讨试题及答案
- 城市交通枢纽的综合服务设计试题及答案
- 2025建筑工程考试全景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利益相关者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与领导力提升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史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综合练习(三)-2025届中职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高教版(2023版)
- 情境+任务驱动作文(兼审“情境”与“任务”)-2024年中考语文重难点复习专练(江苏)学生版
- (二模)临沂市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考试地理试题卷(含答案)
- 2024年新疆巴楚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5月份联合考试语文及答案
-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小学四年级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模版
- 医务科依法执业自查表
- 列车牵规正文
- 格氏试剂的应用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