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部门行政调解制度_第1页
工商部门行政调解制度_第2页
工商部门行政调解制度_第3页
工商部门行政调解制度_第4页
工商部门行政调解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行政调解调解员管理制度 第一条 为了行政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调解员管理制度。 第二条 实行行政调解员选任制度化和规范化,培养和造就一 支懂法律、懂政策、热爱工商行政调解工作,熟悉工商行政管理调解 工作程序和方法的行政调解员队伍。 第三条 各单位专门设置工商行政调解员,并将调解员的名单 报局法规科备案。 第四条 担任行政调解员的条件是:为人公正,联系群众,热心 行政调解工作,具有一定法律、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第五条 行政调解员一般从本单位工作人员中选任;也可以从 群众中选聘有威望、为人正派、办事公道的人员担任;还可以特邀热 心行政调解工作、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离退休 干部、法官、检察官、律师、教师等担任行政调解员。 第六条 行政调解员任期 1 年,每 1 年改选或者聘任一次,可以 连选连任或者续聘。 第七条 行政调解员不能履行职务时,由行政调解中心补选、补 聘。 第八条 行政 调解员严重失职或违法违纪的,由行政调解中心 领导小组撤换。 二、行政调解统计报告制度 第一条 调解机构(指具有行政调解职能的机关业务部门和 基层工商分局,下同)为行政调解统计工作的具体承担部门。 第二条 调解机构应当明确专人负责行政调解有关数据的收 集、整理、统计和报送工作。 第三条 调解机构应当建立行政调解工作情况台帐,按要求 统计并报送本机构开展行政调解工作的情况。 第四条 调解机构应当于每月 23 日前将统计结果报送局法 规科,由法规科于每月 25 日前将汇总后的统计结果报送扬州局法规 处。 第五条 社会影响较大或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大复杂争 议纠纷,负责调解的机构应及时向本局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专题 报告调解工作情况。 第六条 本局行政调解领导小组应于每年 12 月 25 日前向扬 州工商局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年度行政调解工作开展情况。 三、行政调解登记与分流制度 第一条 为了行政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行政调解登记与 分流制度。 第二条 设立纠纷受理接待窗口,专门调解当事人矛盾纠纷;综 合督察室,专门督察调解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是否合法、要做到依法调 解。 第三条 对群众要求调解和排查出来的社会矛盾纠纷统一受理 登记并进行汇总梳理。 第四条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指派分流制度。行政调解中心要根 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按照 “谁主管 谁负责” 的原则,经局行政调 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及时分流指派给相关部门和单位。 第五条 行政调解中心对每月未调解成功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 登记分流后,均要进行梳理、分析、摸清症结所在,及时研究纠纷调 处的指导性意见。 第六条 经中心审查后认为矛盾纠纷应分流给有关业务部门调 解员调处的,根据不同的矛盾纠纷提出分流处理的意见,经局行政调 解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批准,责成相关部门调解员予以处理。 第七条 中心对分流出去的矛盾纠纷,调解员应当及时调解。 第八条 接受分流矛盾纠纷的部门调解员在接到中心分流交办 的矛盾纠纷后,参照有关部门法律法规和规章进行调解处理。 第九条 接受部门在处理分流交办的矛盾纠纷过程中,应当定 期向行政调解中心汇报工作的进展情况;问题解决后,应将结果随同 有关资料报送行政调解中心;解决不成的,应及时将矛盾纠纷回流至 中心解决。 第十条 中心对已解决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疑难复 杂、可能出现反弹的矛盾纠纷要进行督察回访。 四、行政调解公开运行和文书管理制度 第一条 调解机构应依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通过公 告栏张贴、电子信息屏显示、政务网站公布以及媒体发布等多种形式 ,向社会主动公开行政调解的机构设置、调解人员、制度规范、调解 依据、调解范围、调解原则、调解流程等内容,方便群众了解行政调 解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条 行政调解人员应当做好行政调解笔录,真实记录调解 过程,妥善保管调解资料,对调解工作实行痕迹化管理。 第三条 调解机构应当在案件调解终结后 30 日内,按照有关 档案管理的要求,将调解申请、调解笔录、事实证据及调解协议等材 料进行立卷。 第四条 一般程序案件实行一案一卷,简易程序案件可以合并 立卷。 第五条 行政调解案卷可由调解机构指定专人保管,也可送交 本局档案室归档保存。 五、行政调解学习培训制度 第一条 为了行政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行政调解学习培 训制度。 第二条 培训对象为各部门的行政调解员。 第三条 培训的种类主要有:示范培训、年度培训、岗前培训 3 种。 第四条 培训形式为举办培训班,开展专题学习讨论、组织经 验交流、跟班学习、旁听行政庭审、以会代训、现场观摩、业务知识 考试等形式。 第五条 示范培训主要是培训行政调解工作业务专门人才。 主要任务是学习领会新颁布的有关行政调解工作的法律、法规,对 新时期行政调解工作进行研讨,为各单位开展培训工作提供模式 和样板,培养师资和骨干。 第六条 年度培训和岗前培训主要是对在岗的行政调解员进 行知识更新和技能培训。岗前培训的对象是新选聘的行政调解员, 主要任务是帮助新选聘的行政调解员学习和掌握行政调解工作的 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工商行政调解工作制度、程序和方法,使其 初步具备开展行政调解工作的业务素质。 第七条 经过年度培训和岗前培训考试或考核合格的人员, 方可上岗。 六、行政调解信息宣传制度 第一条 全系统应加大行政调解工作的宣传力度,开展多种形 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广泛提升社会公众对工商行政调解工作的知晓 度。 第二条 调解机构和调解人员在日常调解工作过程中,应当注 重营造良好的行政调解工作氛围,有效引导群众自觉把行政调解作 为解决矛盾纠纷的主要方式。 第三条 调解机构应明确专人负责行政调解信息的收集、整理、 分析、编撰工作,并于每月 25 日前将信息报送本局法规机构。 第四条 对重大、复杂、典型的行政调解工作信息,调解机构应 以专报形式报送本局法规机构。 七、行政调解例会制度 第一条 为了行政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行政调解例会制 度。 第二条 例会时间:周例会在每周星期一上午进行,用时控制 在 30 分钟到 1 个小时之内。 第三条 例会组成:由行政调解中心负责人召集本部门人员召 开周工作例会,由部门主要负责人指定人员做好记录。 第四条 例会内容:部署、总结、交流有关工作;根据文件精神讨 论拟定工作计划、办法,研究、部署各项工作任务,研究落实各类疑 难事项的对策措施和有关问题的解决办法。 第五条 例会流程:例会制度由中心负责人召集并主持,按照例 会基本程序。 第一由负责人对上一周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同时传达贯彻市局 和分局工作指示精神和重要部署; 第二要求工作人员分别对上周的工作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中 心负责人对每个岗位的工作情况进行点评,对工作完成好、成绩突出 、反映的问题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人员予以表扬,同时要求未能按期完 成计划的岗位人员查找原因,尽快完成,以起到表扬先进、激励后进 的作用; 第三要求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或已出现的问题 ,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并就怎样解决好、处理好有关问题进行相 互交流,要求各岗位相互学习业务,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予以关注,以 便更好地解决问题。 八、行政调解会办制度 第一条 为了行政调解工作顺利进行,制定行政调解会办制度。 第二条 根据不同的矛盾纠纷性质和内容,实施各相关业务部 门联合调解,是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途径,各部门要积极参与,不得 推诿。 第三条 对涉及多个部门,而且一个部门调解不了的,或者由当 事人直接申请又不宜交由其他调解组织调解的重大矛盾纠纷,由局 行政调解领导小组决定,局长室牵头相关部门实行联合调解。 第四条 按照调解工作的职责分工,相关部门应当积极协助配 合矛盾纠纷的牵头部门,认真做好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第五条 在进行调解工作前,应当按会议制度要求召开联席会 议。 第六条 调解工作应当按照“自愿、合法、积极主动、依法处理” 和“ 公正、公平、公开 ”的原则进行。 第七条 双方当事人或相对人通过调解达成一致意见的,应当 制作书面的行政调解协议书,并督促双方当事人或相对人按照行 政调解协议书履行各自承担的义务。 第八条 如果调解不能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而一方当事人或 相对人反悔的,应当引导其通过司法程序解决矛盾纠纷;行政调解工 作资料,由行政调解中心按要求进行整理、装订,归档备查。 九、行政调解考核评估制度 第一条 各单位应当将行政调解工作作为年度依法行政工作 的重要内容,对行政调解工作实施量化考核,细化指标,明确权重, 与依法行政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 第二条 各单位应当落实行政调解工作责任制。因不当履行 行政调解职责,引发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严 格追究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第三条 各单位应当建立激励机制,对开展行政调解工作 成 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条 调解机构应当定期对争议各方履行调解协议的情况 进行回访,了解各方履行协议的情况,督促各方自觉履行约定义务, 巩固调解成果。 第五条 本局行政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对本局范围调 解的重大争议纠纷,及时跟踪调解进展情况,并做好行政调解后的效 能评估。 十、行政调解督察回访制度 第一条 为了行政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行政调解督察回 访制度。 第二条 案件调解终结后,按照“谁受理、谁回访” 的原则,行政 调解中心对调解完的纠纷应当进行督察回访。 第三条 回访的重点内容为调解书的执行情况以及调解对象对 调解员的态度、适用法律法规是否得当、程序是否合法 第四条 回访调解对象对调解处理结果的满意度,及时发现掌 握当事人的协议履行情况,督促、帮助当事人依法履行调解书。 第五条 督办回访主要采取电话、短信、互联网、传真、信件、直 接走访、座谈等方式。 第六条 对回访中发现的问题,回访组整理后报行政调解中心 集体讨论,责成相关人员进行整改,并及时将整改结果反馈当事人。 第七条 对于在回访中,当事人对调处结果执行不满意或提出 相关意见和建议的,由回访人员做好记录并呈报给本单位的主管人 员,再分别反馈给案件承办单位或调解人员,针对当事人提出的意见 和建议进行处置。 十一、行政调解数据分析制度 第一条 为了行政调解工作顺利进行,制定行政调解数据分析 制度。 第二条 为了强化信息服务功能,行政调解中心安排专人承办 对行政调解工作的数据进行采集、汇总、归档并综合分析,为政府决 策、市场监管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支持和信息服务。 第三条 对每一项受理业务全面记录信息来源、提供人信息、涉 及主体信息、涉及客体信息以及所反映问题的性质分类等内容。 第四条 要求各受理部门、具体的承办部门在处理过程中不断 补充完善调查情况和处理结果信息,每项业务的数据信息量比传统 转办单所记录的信息量更加丰富和完整,为数据分析提供重要的基 础支持。 第五条 通过深入查找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