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踮脚尖保护双腿防糖尿病并发症_第1页
常踮脚尖保护双腿防糖尿病并发症_第2页
常踮脚尖保护双腿防糖尿病并发症_第3页
常踮脚尖保护双腿防糖尿病并发症_第4页
常踮脚尖保护双腿防糖尿病并发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糖尿病患者腿脚麻木警惕并发症 由于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所以当患者腿脚有轻微的麻木 或感觉迟钝,一般不会引起重视,常常认为是年龄大了,腿脚不好 使了。殊不知,这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最早出现的症状之一糖尿 病周围神经痛。 一旦出现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会让糖友的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他们常常会有下肢麻木感,像有蚂蚁、小虫钻进裤管爬,并感到发 热,像触电一样,往往从远端脚趾往上,到达膝盖以上。严重的病 人,还会出现下肢关节病及溃疡。疼痛呈刺痛、灼痛、钻凿痛,似 乎在骨髓深部作痛,有时像截肢一样剧痛,白天轻夜里重。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率非常高,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很可能 带来严重后果。临床统计发现,目前,糖尿病周围神经痛的诊断往 往在中晚期。统计显示,约 1/5 的糖友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痛,但 超过半数患者并未意识到这一并发症与糖尿病有关,因此掉以轻心 贻误病情。所以,建议糖友们一旦发觉自己腿麻,尤其是中老年人, 千万不要麻痹大意,一定要及时到神经内科和内分泌科就诊,明确 诊断,尽早解除病痛,这样才能减少诊断时间、节省治疗费用。治 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痛,应从多方面入手。首先是治疗原发病,即控 制糖尿病,血糖要达到治疗目标;其次,可以使用 B 族维生素等营 养神经的药物;第三,选择合适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带来的痛 苦。 常踮脚尖保护双腿防糖尿病并发症 双脚蹭在床单上会觉得烧烧的,睡觉时偶尔因双脚疼突然惊醒。 “糖尿病患者出现这类情况时,一定要去查查神经。”美国约 翰霍普金斯糖尿病中心主任克里斯托弗索迪克教授提醒,这可 能神经痛引起的症状。 约半数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神经病变,神经痛是常见的一种,由 此引起失眠等问题令他们苦不堪言。针对这一困扰,美国“网络医 学博士”网站特约专家迈克尔丹辛格博士近日撰文介绍了 10 招缓 解神经痛的方法,帮忙糖友尽量免受疼痛和失眠的困扰。 1.晚上冲个热水澡。洗澡时用丝瓜瓤或长柄刷轻轻刷洗双腿, 能使神经不过分敏感。 2.按摩压痛点。神经痛患者的双腿会有压痛点,闲暇时可用指 肚或网球轻轻按摩。 3.做瑜伽。晚饭后一小时做瑜伽或伸展运动,放松身体,有助 于尽快进入梦乡。 4.听听轻音乐。 5.调节卧室温度。室温太低,低于 20 摄氏度时神经痛容易发作。 6.晚上不喝茶。含咖啡因的饮食,如茶、可乐、咖啡、巧克力 等影响睡眠质量。 7.补充 B 族维生素。芦笋、杏仁、燕麦等富含 B 族维生素,有 益于营养神经。 8.踮脚尖。做“走钢丝”、“金鸡独立”等动作能增强双脚敏 感性,预防神经痛。 9.戒烟。吸烟伤及血管和神经。 10.控制血脂血压。 如何发现防治糖尿病足 入秋了,气温大降,老人们血液循环不好,容易有手脚发凉的 情况。但是,如果糖尿病病人一只脚凉,另一只脚不凉,则要留心 是否患上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因糖尿病长期未能得到有 效的控制,导致下肢的血管发生动脉硬化而引发的疾病。如果治疗 不及时,可导致患者下肢坏死,最终需截肢。一项数据显示,住院 的型糖尿病患和型糖尿病患者中,分别有 2.6%和 5.2%合并糖尿 病足。 得了糖尿病足以后要早治,不要认为“不疼不痒,没事儿”而 耽误了病情,最终只能截肢。但他同时提醒,并非双足有了创面才 叫糖尿病足,当患者处于程度最轻的零级糖尿病足时,双足既没有 创面也没有溃疡。所以,糖尿病患者必须辨明糖尿病足的早期症状。 间歇性跛行是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即患者走路时,足部持续 疼痛难以忍受,不得不停下来休息一会,而休息之后又能继续走一 会,但不久又会疼痛,必须停下来休息。如此走走停停,便是“间 歇性跛行”。 脚部发凉是另一个早期信号。如果糖尿病人发现自己的足部发 凉、麻木、发紫,这就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现。特别是一只脚凉一 只脚正常,更要引起重视。 此外,足背动脉的搏动消失或减弱,这就是足部血供不好的表 现。患者可以自己把把这根“足脉”,其位置在足背中部大脚趾和 第二脚趾之间。同样,其中一只脚的足背动脉更弱,值得警惕。 运动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当然是能不得最好,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积极控制好血 糖外,每天坚持小腿和足部运动 3060 分钟,可以改善下肢血液循 环,预防足部病变。足部的运动方式有: 行走运动 提脚跟-脚尖运动 弯膝-下蹲运动 甩腿运动 此外,糖尿病患者要注意足部保暖,要经常用温水泡脚。预防 足部皮肤的损伤,外出时不要穿凉鞋,穿新鞋时,第一天不超过半 小时,检查足部有没有被挤压或摩擦。 糖尿病人脚步伤口易感染 防止外伤预防糖尿病足 提醒:糖友一旦发现足部皮肤变白、变暗,或出现斑纹,或足 部有红肿、水肿、水泡、脚癣、挤压伤、抓伤、足趾变形和疼痛等 症状出现,要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发病率最高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为了防止糖尿病足的发生,患者在降糖和控制饮食的同时,应特别 重视局部足部护理,防止外伤感染。 什么是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 梢血管病变而导致的下肢感染、溃疡形成或深部组织的破坏。 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 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内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 块,导致下肢血管狭窄或完全闭塞,致使局部血液供应不足,末端 神经出现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引发足部疼痛、间歇性跛 行等症状。因足部离心脏最远,闭塞现象严重时,则可引发足部水 肿、发黑、腐烂、坏死、形成脱疽,甚至还可能为此而截肢。据统 计,在所有的非外伤性下肢低位截肢中,有 40%60%是因糖尿病足 引起的。 糖友足部的小伤口 容易感染 刘女士今年 73 岁,有近 20 年的糖尿病史。有次晚上散步时, 她的脚被一小截枯树枝扎了个很小的伤口,不过活动一会儿也就没 啥感觉了,她也没多在意。谁知 1 个月后,原先的小伤口不仅没有 愈合,还逐渐扩大,发生感染,经医院诊断为糖尿病足。经过 1 个 多月的住院治疗,花了近万元,才将病足治好。一个小伤口,让李 女士吃尽了苦头。 这种被小伤放倒的例子在糖尿病患者中极为常见。又如糖尿病 患者刘先生,也有多年病史。去年冬季不慎将足部烫伤,局部皮肤 坏死,出现严重感染,到医院就诊时双足底发黑、化脓。住院后经 过清创、抗感染和全身支持疗法才保住双足。对正常人来说是一个 小伤口,对糖尿病病人就可能造成严重危害。 糖尿病病人要特别注意来自足部的痛觉。在各种糖尿病的并发 症中,发病率最高的是糖尿病的神经病变,尤其是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病变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表现是痛觉异常, 包括痛觉过敏和痛觉消失。所谓痛觉过敏,表现为下肢远端为主的 疼痛和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感、蚁行感等,严重的患者接触裤 子、被子都会出现难以忍受的疼痛。 另外,一种患者的表现是痛觉消失,如穿过紧的鞋子,或鞋内 有异物,或足部出现外伤、烫伤等,患者都可能毫无疼痛感觉,乃 至引发足部溃疡、足部坏死。 糖友如何保护足部 筛查糖尿病足危险因素和注意足部预防措施,以下事项最重要: 控制饮食:合理饮食是控制血糖、防治糖尿病进展的基础。 保持卫生:每晚用温水(40左右)泡脚、洗脚 510 分钟,用柔 软洁净的毛巾擦拭干净,保持趾间清洁干燥,避免细菌滋生。洗澡 时应先用手测定水温,不可过高或过低。洗澡或洗脚时不宜用力揉 搓,防止足部皮肤受到伤损。此外,平时要注意保持床铺清洁、干 燥、无屑,睡眠要经常更换体位,避免患肢长时间受压。 修剪趾甲:趾甲要及时修剪。最好在洗脚后趁趾甲较软时进行, 但不可修剪过短,太接近皮肤,防止损伤甲沟与皮肤而引发感染。 也不可在胼胝或鸡眼处贴鸡眼膏等刺激性药物,也不要用刀、剪等 修剪。 防止外伤:走路与平时做家务劳动时,要特别防止足部碰伤、 扭挫伤等意外伤害,避免发生烫伤。特别是夏日,乘凉时要小心, 不可光脚走路,防止蚊虫叮咬,防止玻璃割伤、钉子刺伤等。若受 到意外伤害,切不可自己随便简单包扎,应到医院及时处治。 选择鞋袜:穿鞋要合脚,鞋袜要宽松、柔软、舒适、透气性能 好,鞋宜选布鞋或柔软的皮鞋,避免鞋子过紧或过硬。穿鞋前要检 查鞋中有无异物,鞋内是否平整,走路时鞋中进入砂石要及时清除。 袜子宜选吸水性能好的纯棉制品,袜口不可太紧,最好每日清洗。 治疗脚病:若足部患有鸡眼、脚癣,起水泡,要及时到医院治 疗。若发生了溃疡、坏疽等,最好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按时换 药。 糖尿病人宜穿舒适鞋子每晚泡脚防糖尿病足 临床案例71 岁的陈阿婆到足病联合门诊,刚一进门,就带 来了一股腐臭味。一坐下她就忙不迭地诉苦:“医生啊,上个礼拜 一我这小脚趾头缝就裂了个小口,自己用卫生纸擦了擦,也注意用 热水泡脚,可没见好,反而两三个脚趾头都黑了,还有脓水出来, 怎么回事呀?”“您患糖尿病多长时间了?”“17 年了。”“那您 平常有脚麻脚冷吗?”“脚麻已 3 年了,冬天脚趾冰凉,睡觉半天 也暖不热。”“阿婆啊,您来得太晚了,您的脚刚麻木时就应注意 脚的保护。上周一您的脚刚裂口就来就医,治疗就容易得多,如果 您再不来看,弄不好要截肢的。” 医生的话像陈阿婆一样,很多糖尿病病人都是在“烂脚” 已发生一周甚至一月以上才到医院就诊的,不仅治疗起来非常困难, 医疗花费也将大大增加。而且更遗憾的是,很多病人往往花了许多 钱,还不能保住脚。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早防早治呢? 首先要穿着温暖舒适的鞋。合适的鞋子对糖尿病病人非常重要, 要穿平底鞋,鞋子样式要宽松,同时要穿棉袜,让脚趾能舒服地伸 展开。穿鞋前检查鞋内有无异物、粗糙接缝。此外,每天都要检查 自己的脚,重点针对脚趾、脚缝间和脚底,若自己看不清楚可用反 光镜或请家人帮忙。每天晚上用温水泡脚 1015 分钟,洗脚后为脚 涂抹润肤霜/膏。 平时要注意有规律地运动。饭后快走或慢跑半小时都是不错的 选择,可以加速血液循环,改善足部血液供应,促进双足皮肤营养。 睡前要按摩双脚,吸烟者要戒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科检查,及 时发现糖尿病神经或血管并发症。 医生提示脚气或可以诱发糖尿病足 脚气也叫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生活中,多数足癣患者基本 不去医院,往往自行买药膏来处理。可对于糖友来说,这样处理是 不对的。糖友要特别注意足癣,因为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病变和神 经病变,足部皮肤的小破损或癣病都可能发展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 疡。 脚气虽然跟糖尿病足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也是糖尿病足的诱发 因素之一。 很多抗真菌药对脚气都有很好的疗效,但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抵 抗力、免疫力低下,治疗时要慎用激素类药膏或含激素类药膏,还 有一些洗剂,洗完后会使足部脱皮,建议糖友也不要用。 对真菌起到杀灭作用的是抗生素,而激素不但没有杀菌作用, 还会成为真菌生长的养分,助长真菌繁殖。激素类软膏更多用于过 敏性皮肤病的治疗,一些人用于治疗脚气也能起效,是因为软膏中 所含的激素成分能够缓解脚气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但症 状缓解了,脚气并没有彻底治好,很容易复发。糖友用激素类药膏 治疗脚气,只会使病程延长,治愈更困难。而一些洗剂,如足光粉, 洗完脚后,会使脚部皮肤脱落。糖友的抵抗力本来就弱,脱皮后, 无疑又少了一层保护屏障,容易感染。 平时应穿宽松、舒适、透气性好且能吸汗的袜子和鞋子;要注 意足部卫生;发现有足癣感染迹象时,应及早到医院就诊,千万不 可自行上药处理或用手抓挠。 足部皮肤保养有助于预防糖尿病足 糖尿病是现代疾病中的一大杀手,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 是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脚疼不能只“医脚”。 糖尿病足在初期仅表现为麻木、发凉、感觉迟钝、易受伤、浅 表伤口不易愈合等,而后期则日趋严重。糖尿病足是可以预防的, 只要预防保健得当,完全可以避免并发症发生。足部皮肤护理和保 养是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环节。在严格控制血糖和纠正不良代谢状 态的基础上,注意足部卫生和避免足部外伤可以有效地防止糖尿病 足的发生和发展。 窗体顶端 窗体底端 糖尿病患者不要烫脚,每晚用温水(不超过 35 摄氏度)和中性香皂洗 净双脚,并用柔软、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干,特别是足趾间要避 免擦破,以防发生微小的皮肤损伤。冬天时也不要用电热器或热水 袋暖脚,以免烫伤皮肤。 由于糖尿病引起周围神经病变,足部的感觉就会相对减弱,故 对外来伤害反应迟钝。患者往往会因为不小心使足部受伤而破溃, 因此,一旦发现脚部皮肤有擦伤,应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