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 阳 县 矿 产 资 源 规 划_第1页
平 阳 县 矿 产 资 源 规 划_第2页
平 阳 县 矿 产 资 源 规 划_第3页
平 阳 县 矿 产 资 源 规 划_第4页
平 阳 县 矿 产 资 源 规 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 阳 县 矿 产 资 源 规 划 (2006 年2020 年) 平阳县人民政府 二 OO 八年四月 平 阳 县 矿 产 资 源 规 划 (2006 年2020 年) 项目组织单位:平阳县人民政府 项目承担单位:平阳县国土资源局 浙江省地质调查院 项目编制时间:二 OO 八年四月 目 录 一、总则1 (一)目的、任务和依据1 (二)规划适用范围和期限1 二、规划背景2 (一)经济社会形势2 (二)矿产资源形势3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3 (四)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估4 (五)矿产资源市场需求和保证程度5 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8 (一)指导思想8 (二)基本原则8 (三)规划目标9 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11 (一)开发利用布局调整11 (二)规划分区11 (三)矿产开发利用结构调整16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8 五、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管理19 (一)健全、完善采矿权市场建设19 (二)矿业权有偿出让计划20 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20 (一)加强绿色矿山建设20 (二)积极推进废弃矿山整治21 (三)创新保护与治理机制建设22 七、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23 (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23 (二)商业性矿产勘查24 八、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25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25 (二)健全规划实施监督管理体制25 (三)大力开展宣传教育26 (四)加强规划实施管理26 九、附则 26 附表 1:平阳县主要矿产资源储量一览表 附表 2:平阳县 2006 年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一览表 附表 3:平阳县“十五”矿产资源规划实施情况汇总表 附表 4:平阳县“十一五”矿产资源规划主要指标 附表 5: 平阳县“十一五”主要矿产产量、需求量预测表 附表 6:平阳县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分区表 附表 7:平阳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分区表 附图 1:平阳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图(1/200000) 附图 2:平阳县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1/200000) 附 件:平阳县矿产资源规划开采区详图 一、总 则 (一)规划目的、依据和任务 为维护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矿产资源,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促进 矿山生态环境全面改善。在认真总结上一轮规划编制与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遵照本县经济 社会发展新的要求,编制平阳县矿产资源规划(20062020 年) (以下简称规划 ) 。 规划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 中华人民共 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浙江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为依据,按照国土资源 部关于开展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执行浙江省市、县级矿 产资源规划编制技术规程 ,服从于浙江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 年2020 年) 、 温 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5 年2020 年) 以及平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 五年规划纲要等上级规划要求,并与本地区其它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 规划是指导全县今后一个时期矿产资源工作的一个政策性文件,是平阳县人民政府及 相关职能部门依法行使矿产资源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 规划主要任务是对未来全县矿产资源的发展方向,矿业空间布局与结构调整,资源开 发利用与保护,调查评价与勘查,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矿产资源发展的保障措施等 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以促进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全新转变,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对全县 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规划适用范围与适用期限 规划适用于平阳县行政辖区内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和管理工作。 规划近期:20062010 年;远期:20112020 年。 规划基准年为 2006 年。 二、规划背景 (一)经济社会形势 平阳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东濒东海,南邻苍南,西毗泰顺、文成两县,北与瑞安市接壤。 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以中低山地为主,有著名的南雁荡山脉,东部有万全平原和鳌江 平原,沿海有南麂列岛等大小岛屿 29 个。全县陆域总面积 1051 平方公里,辖 31 个乡镇, 2006 年总人口 84.82 万人。 境内水陆交通便利,104 国道、甬台温(温福)高速公路斜贯县域东部,随着温福铁路、 甬台温高速复线等重要交通干线的陆续建成通车,本县原本偏处一隅的区位条件将实现根 本改变,与温州大都市、长三角经济圈以及闽北、浙西的联系更为便捷。鳌江港是全省五 大口岸之一, “十一五”期温州市提出构筑以鳌江、龙港为核心的鳌江流域中心城市,鳌江 港将迎来又一个发展良机。 “十五”时期,全县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05 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 105.4 亿 元,人均生产总值 12420 元,财政总收入达到 9.05 亿元,年均分别递增 9.8%、9.4% 、15.7%;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提高到 40.7%;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121 亿元, 城市化水平达到 48%。逐步形成以皮革制品、塑料包装、商务礼品、服装服饰等为支柱的 产业经济发展格局。 “十一五”时期,本县将进入抢抓新的机遇、提升产业能级、打造流域中心、转变发展模 式的关键阶段。预期到 2010 年,全县力争国民生产总值达到 185.7 亿元,年均增长 12; 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21000 元;财政总收入比 2005 年翻一番,达到 18.2 亿元;三次产业比 重调整至 5.449.645;五年累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 220 亿元,城市化水平达 54% 以上。 面对全县新一轮发展战略,作为基础性产业的矿业经济,既要适应现代化建设进程、保障 经济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又必须加大对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矿产资源开发 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二)矿产资源形势 本县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发现矿产 28 种,矿产地 92 处。其中大中型矿床 5 处,小型矿 床 11 处,矿点 51 处,矿化点 25 处。西部地区是本县伊利石、长石、花岗石、高岭土、叶 腊石、明矾石、黄铁矿等非金属和铜金银、铜铅锌多金属矿产分布区。东部以建筑石料、 花岗石为主,其次为少量高岭土、浅层天然气等矿产。 矿产构成以非金属为主,花岗岩、伊利石、钠长石、高岭土是本县优势矿产。金属矿产矿 点多、规模小但品位高,其中铜金银、铅锌等有色金属矿产可供地方开采。2006 年底,查 明保有资源储量的矿种有伊利石、高岭土、石英、明矾石、黄铁矿和铜等 7 种矿产,其中 明矾石、伊利石资源储量居全省前三位。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 2006 年底,全县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主要有建筑用凝灰岩、建筑用花岗岩、冶金用脉 石英、钠长石、耐火粘土、矿泉水等 6 种,开采矿种与 2000 年相比有较大幅度减少,关闭、 停采了铜、硫铁矿等资源,并禁止耕地内取土制砖。2006 年,全县共有持证矿山 16 家, 从业人员 383 人,年产矿石量 216.6 万吨,实现总产值 3098.0 万元,利税 1014.2 万元。开 采矿种按年产矿石量、产值排序,建筑石料占绝对主导地位,其年产矿石量达 215.5 万吨, 总产值 2945.0 万元,分别占全县年产矿石量、总产值的 99.5%和 95.0%,其它矿产的年产 矿石量、产值所占的比重极少。 从矿山开采布局上看,由于县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均衡性,建筑石料矿山多分布于东部 沿海一带乡镇,而西部山区乡镇则以开发非金属矿产资源为主。 (四)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估 1取得的主要成效 矿山布局渐趋合理。按照“禁采区关停,限采区收缩,开采区集聚”的总要求,过去 六年全县矿山布局得到极大调整。矿山总数由 2000 年的 142 家下降至 2006 年的 16 家,减 少率达 88.7%。规划禁采区内矿山已全部关停,规划限采区内矿山数已有原有的 109 家缩 减至 10 家。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鼓励和扶持大型机械化石料矿山的建设,建筑石料矿山基本实现 无尾砂,矿山平均生产规模提高近 6 倍;禁止耕地内取土制砖,全面推广以海涂泥、沉积 砂岩等为主原料的制砖新工艺,大力开发新型墙体材料;对于铜、硫铁矿等资源利用效率 偏低或环保未达标矿山,在上一轮规划实施过程中先后予以关停。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全面启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治理、谁得益”原则,初步 建立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矿山自然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的运行机制和资金筹集机制,生产矿 山全面推行生态环境治理备用金制度,并对一些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废弃矿山实施了复绿 治理。至 2006 年底,全县已治理废弃矿山 13 个,共投入治理资金 1397.98 万元,治理矿 山边坡总面积 4.86 万平方米,实现可利用矿地面积约 11.63 万平方米。 采矿权有偿出让机制基本形式。2003 年初制订出台平阳县普通建筑用砂、石采矿权 招投标挂牌拍卖管理暂行规定 ,并实施采矿权公开“招、拍、挂” 。截止 2006 年底,全县 累计有偿出让采矿权 12 宗,出让收入 3559 万元。通过采矿权市场的建设,维护了矿产资 源的国家所有,发挥了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强化了采矿权人节约、合理利 用矿产资源的意识,提高了矿产资源利用率。 2存在问题 矿山开发布局与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优化。矿山实际生产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结构 不合理的状况仍不同程度存在。建筑石料矿权设置过多考虑建设成本和经济效益,对环境 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考量不够;一些非金属矿产资源在拓展产品应用领域上投入不足,原矿 销售、低端产品仍占较大比例,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矿产资源勘查有待加强。县域西部山区铜、铅、锌、银等多金属矿产具一定的资源潜 力,但由于受基础地质研究程度低,勘查投入资金少等因素制约,难有较大进展;高岭土、 叶蜡石、花岗石等矿产资源储量不明,分割不清,矿产资源勘查工作有待加强。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任务较重。露天开采生产矿山存在不同程度的植被破坏、水 土流失、景观破坏和地质灾害隐患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治理的废弃矿山数只占全县需治 理废弃矿山总数的 42%,比规划近期( 2007 年)制定的治理率达 60%的目标尚存较大差距, 且存在治理方法单一、治理资金筹措难等问题。 (五)矿产资源市场需求和保证程度 规划期内,市场需求前景较好的矿种有建筑石料、黄砂、砖瓦粘土、花岗石、石英、钠长 石、高岭土、叶腊石、铜金矿、硫铁矿、矿泉水等 11 种矿产,其中矿产资源储量能满足规 划需要的有建筑石料、花岗石、石英、钠长石等 4 种;根据资源条件可适度开采的矿产有 叶腊石、高岭土、铜金矿、矿泉水等 4 种;资源及外部开采条件不能满足本县需求的矿种 有黄砂、砖瓦粘土、黄铁矿等 3 种;磷矿、石灰岩等原料矿产全部需从外地调入。 1建筑石料 “十一五”期随着全县城市化、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港口、围垦、交通、水利等 基础工程建设的发展,建筑石料的需求将急剧增长,预测近期需求量为 600 万吨/年(含经 营性和工程性两类矿山石料产出量,其中经营性矿山产出量 300 万吨/年,工程性矿山产出 量 300 万吨/年) ,远期需求量为 500 万吨/ 年,规划期总需求量约 8000 万吨。 本县建筑用凝灰岩资源丰富,资源保障程度高。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 加快建筑石料矿山集聚步伐,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以满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 需求。 2饰面花岗石 本地花岗石资源较丰富,主要品种有辉绿岩、石英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钾长花岗岩,预 测资源量约 6.9 亿立方米。 “十五”初期本地有少量石材企业生产饰面板材,后受外部市场冲击,陆续关停,现本地 所需石材资源均由外地供应。 “十一五”期间,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加快及人民生活质量的 不断提高,饰面板(石)材的需求量将持续上涨,预测年需求量在 1.52.0 万立方米。 花岗石作为本县优势矿产资源,应拓宽产品应用领域,改进加工工艺,加强市场营销工作, 现有资源完全能满足需求。 3长石 晓坑黄施岙、溪南等地钠长石资源丰富,仅黄施岙一带查明钠长石资源储量 800 万吨。目 前年产出量仅 12 万吨,产品主要销往浙、闽和上海等地区。 由于长石矿体内整体含铁量偏高,目前大规模开发利用存在一定困难,应在采选工艺方面 取得较大改进后,可提高长石资源的利用程度。 4高岭土 已知高岭土矿床(点)14 处,查明基础储量约 33.3 万吨,矿石主要用于橡胶、鞋底作填充 料,少量用于陶瓷工业。 由于矿石质量一般,生产较不稳定,难以满足市场对优质高岭土矿石需求,资源保障度低。 5石英 岭门岭头脉石英预测资源量 60 万吨,矿石质量好,SiO2 含量 98%以上。2004 年开采以 来,产量呈逐年递增势头,产品在温州市供不应求,市场前景良好。 石英砂是本县传统矿产品,温州地区主要利用本县资源生产耐酸水泥、水玻璃、铸型砂, 年需要石英砂 3 万吨,通过加强勘查可满足规划期年产 35 万吨石英砂的需求。 6黄铁矿 山门硫铁矿区硫铁矿资源储量 82 万吨,由于矿井酸水治理因素,上一轮规划期内已实施矿 山关停。 本县平阳化工厂每年需要硫标矿 4 万吨,硫铁矿全部从广东调入,资源保障程度低。 三、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强化地质矿产工 作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在温州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统筹下,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矿产 资源,实现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重点围绕乙类矿产资源(普通建筑石料)的开发,控 制矿山数量和开采总量,提升矿山装备水平,调整规模结构,全面协调矿产开发和环境保 护的关系,发展矿业循环经济,优化矿业结构,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全面小康 社会的建设进程。 (二)基本原则 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总原则下,把握以下原则: 坚持依法治矿原则。依法严格管理矿产资源,健全与完善管理机制,促进矿产资源开 发和保护的法制化、规范化建设。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与其他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同 步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矿产资源开发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坚持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的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通过 新技术的应用,规范开采方法,改造生产工艺,优化产品结构,强化系列产品开发,降低 产品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 坚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大力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推进优势矿产资源综合开发,提 高资源综合开发和回收利用率,实现矿产资源可持续利用,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废弃 矿山整治。 坚持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相协调的原则。深化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矿业权有偿取得制 度改革,建立规范有序的矿业秩序;调整资源开发布局,优化矿业结构,实现矿山开采规模 化、集约化。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20062020 年) 构筑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新格局,实现矿产资源 开发利用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结构协调、集约经营、规范开发、效率高效、资源节约 与环境友好的新局面;加大矿产资源的调查评价与勘查力度,以期在铜、铅、锌、银等多 金属矿产领域有新的发现;加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力度,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完善矿产资源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培育政府科学调控与市场高效运作相结合的 矿业市场,建设更加便利的矿业服务保障体系,提升矿业综合竞争力与对本县经济社会发 展的基础支撑作用。 2近期目标(20062010 年) 矿业经济发展目标:全县矿业总产值预期达 5418 万元,年均增长 15%;实现利税预 期达 205 万元,年均增长 20%。 矿山规模结构与矿山布局目标:全县持证矿山保持在 1618 家,矿山平均开采规模有 所提高,新建矿山规模进一步提高,建筑石料矿山最小开采规模不低于 30 万吨/年;矿山 企业开采技术、装备水平得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加。生产矿山向规划开采区内集 聚程度达 70%以上。 矿产资源利用水平目标: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机制得到完善,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 县开展综合利用的矿山比例达到 60%左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65%,单位矿业产 值能耗率比 2006 年降低 20%。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目标:坚持公益性与商业性矿产资源勘查工作分制运行的原 则,积极争取国家投资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与勘查项目,圈定找矿靶区或查明一定资源储 量的矿产地,为矿业权出让提供依据;通过政策、经济等综合手段,加强服务,鼓励社会 资本投资高风险矿产商业性勘查。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目标:扎实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大中型 矿山创建“绿色矿山”示范点。矿山“三废”污染得到治理,矿山地质灾害得到防治;废 弃矿山得到科学、经济、合理的治理,列入第一轮规划治理矿山的治理率达到 100%。 矿政管理目标:全面提高矿产资源管理水平,培育矿业权市场,改善采矿权有偿机制, 形成合理的矿业利益分配机制;全面开展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管;增强服务意识与完善服 务体系;提高政府科学调控的水平与能力等。 3、远期目标(20112020 年) 至 2020 年,全县矿业经济总量达 1.4 亿元,较 2010 年年均增长 10%;实现利税预期 达 830 万元,较 2010 年年均增长 15%。 全县矿业结构更加优化,矿山布局更趋合理,形成与全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矿业 开发格局。建筑石料矿山实现大型、机械化、无尾矿生产。铜、铅、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 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全县开展综合利用的 矿山比例提高到 75%左右,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 80%。 生产矿山全部推行“绿色矿山”生产标准,废弃矿山得到全面治理,实现矿业开发与 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多赢。 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调整 根据全县矿产资源特点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相匹配的原则,构筑以开采区内规模化开采为 重点,开采区外矿山为配套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集约开发、优化配置矿产资源,减 轻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具体调整如下: 1普通建筑石料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环境保护的前提下,控制矿山数量,加快现有建筑 石料矿山集聚步伐,按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经营要求,建立五个建筑石料规划开采区。 2石材矿产以闹村辉绿岩、萧江花岗岩、小岭、建坑石英闪长岩为主体,加快石材资源的 勘查与开发利用,形成以墓碑石、造纸石辊、花岗石板材、耐酸容器为主导产品的开发布 局。 3继续保留龙尾岭门脉石英矿、鹤溪溪尾耐火粘土矿、晓坑黄施岙钠长石矿的开采,适度 开发西岙高岭土、渔塘伊利石、龙坑叶蜡石、西山炭质陶土等有市场需求矿产,形成以石 英、钠长石、高岭土、伊利石、叶蜡石等非金属矿产的开发布局,促进本县西部山区经济 发展。 4全面禁止占用耕地取土制砖,限止残坡积取土,积极推广以海涂泥和建筑废土为主原料 的制砖新工艺,发展新型墙体材料。 通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调整,形成以建筑石料开采加工为龙头、饰面石材为特色、其 它资源为补充的矿业发展新格局。 (二)规划分区 以保障本县“十一五”期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将全 县矿产资源规划分区划分为规划开采区、规划禁采区、规划限采区“三区” 。 1规划开采区(Kc) 有较充足的查明矿产资源,矿产开发的技术经济条件较好,矿产品有市场需求,有稳定的 流向和所依托的后续加工产业,易于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资源开发对自然生态环境 影响较小,或虽有影响但采后易于治理的区域。 全县划定 5 个规划开采区,面积 60.83 平方公里。 宋桥瑶山昆阳黄山头建筑石料开采区(Kc1) 位于县域北部宋桥镇瑶山昆阳镇黄山头一带,面积 11.12 平方公里。区内建筑用凝灰岩 矿资源丰富,现设置有采矿权的建筑石料矿山企业 2 家,2006 年生产建筑石料 48 万吨, 产值 720 万元。 规划近期开采区内保留建筑石料矿山生产企业 2 家,规模均为大型,近期开采建筑石料 100 万吨年,远期开采建筑石料量 150 万吨年。以满足宋桥、郑楼、昆阳一带乡镇及 温福铁路建设对建筑石料需求。 榆垟茶亭西湾海滨建筑石料开采区(Kc2) 位于县域东部榆垟西湾一带,面积 12.22 平方公里。区内建筑用凝灰岩矿资源丰富,现 设有建筑石料采矿权的矿山企业 3 家,2006 年生产建筑石料 55 万吨,产值 870 万元。 规划近期开采区内在保留原有 3 家矿山生产企业基础上,增设 1 家建筑石料矿山企业,规 模均为大型。近期开采建筑石料 200 万吨年,远期开采建筑石料 250 万吨年。以满足 宋埠西湾围垦工程及昆阳主城区、榆阳、宋埠一带乡镇建设对建筑石料需求。 鳌江墨城建筑石料开采区(Kc3) 位于鳌江入海口墨城长岗一带,面积 6.60 平方公里。区内建筑用凝灰岩矿资源丰富,现设 置有采矿权的 2 家建筑石料矿山均为西湾南片围垦工程专供石料矿山,2006 年生产围垦用 填渣料 45 万吨,产值 390 万元。 规划近期开采区内保留 2 家建筑石料矿山,近期开采建筑石料 120 万吨年;远期开采建 筑石料 200 万吨年。以满足西湾围垦工程及临港工业园区、平阳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对建 筑石料需求。 梅源解元钱仓东垟花岗石、建筑石料开采区(Kc4) 位于梅源乡解元、梅溪乡溪头至钱仓镇东垟一带,面积 27.97 平方公里。花岗岩预测资源 量 3200 万立方米,建筑用凝灰岩矿资源丰富。现设置有采矿权的建筑石料矿山 2 家,2006 年生产建筑石料 35 万吨,产值 505 万元。 规划近期在原有 2 家建筑石料矿山基础上,新增 2 家建筑石料矿山和 1 家花岗石材矿山。 近期开采建筑石料 120 万吨年,生产花岗石地坪板、条石等石材荒料 1 万立方米/年;远 期开采建筑石料 200 万吨年,生产花岗石地坪板、条石等石材荒料 2 万立方米/年。矿石 主要供应鳌江、梅溪、钱仓及苍南县龙港等地。 麻步萧江花岗岩、建筑石料开采区(Kc5) 位于萧江镇岙底坑至麻步镇鳌寒一带,面积 2.92 平方公里。预测花岗岩资源量 450 万立方 米,凝灰岩资源量 15860 万吨,区内现有建筑石料矿山 2 个,2006 年年产建筑石料 30 万 吨,产值 430 万元。 规划近期开采区内保留建筑石料矿山 2 家,近期开采建筑石料 60 万吨/年,远期开采建筑 石料量 100 万吨年。建筑石料供应麻步、萧江两镇和苍南县部分乡镇。 2规划禁采区(Jc) 列入国家、省发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定的禁采(保护)矿种分布区、自然保护区、风 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旅游度假区、历史文物古迹所在地、军事要地、城镇规划区以及水 源地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等设立禁采区。禁采区内禁止设置露天开采矿山,地下开采 矿山应经环境保护可行性论证后,报省国土资源厅审批;矿泉水、地热矿产开发不受禁采 区限制。 全市设主要禁采区 6 处,禁采面积 313.39 平方公里。 南雁荡山明王峰景区国家森林公园禁采区(Jc1) 位于县城西北约 33 公里的满田林区和山门镇、晓坑乡部分地区,面积 18.37 平方公里,保 护对象为南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明王峰景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南雁荡山仙姑洞、顺溪景区水头镇禁采区(Jc2) 位于鳌江中上游的南雁、水头、顺溪 3 镇和青街、闹村 2 乡部分行政村,总面积 98.4 平方 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南雁荡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仙姑洞、顺溪景区和水头镇副中心城镇 规划区。 赤岩山风景禁采区(Jc3) 位于腾蛟镇西北部,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面积 20.03 平方公里。 昆阳、鳌江南雁门禁采区(Jc4) 位于县城昆阳及鳌江、钱仓三镇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昆(阳) 鳌(江)中心城市规划区和南雁门 市级风景名胜区,面积 101.80 平方公里。 西湾风景名胜禁采区(Jc5) 位于县城东南约 8 公里的西湾乡境内,面积 8.89 平方公里。主要保护对象为西湾市级风景 名胜区、东海岸防护林带等。 南麂列岛海洋生物自然保护禁采区(Jc6) 位于县域东海 55 海里南麂列岛,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级海洋自然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面积 65.9 平方公里。 其它禁采内容: 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禁采区:温福高速公路、104 国道、57 省道、在建温福铁路两侧正面 300 米内禁止采矿。 高压输电线路和通讯光缆线路禁采区:35KV 以上架空线路两侧 300 米和距离电力设施 周围 500 米范围内、架空通信光缆两侧 300 米,埋设光缆上方 50 米、下方 10 米范围内均 不得从事采矿、采石等活动。 无居民的海岛禁止开采所有矿产资源,严格限制有居民海岛的矿产资源开发活动。 水利设施、引水工程两侧正面 200 米以内范围;河道海堤保护区、重要水库汇水区;水 库堤坝下方 200 米以内范围禁止采矿。 历史文化遗址: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禁止一切采矿活动,200 米内范围内 禁止爆破作业。 军事设施,城市自来水源地,测量标志,地质遗迹保护范围及地质灾害危险区等禁止采 矿。 3规划限采区 指规划开采区、规划禁采区及其它禁采地段以外地区。区内有查明一定资源储量并允许有 开采矿种矿产地,但由于受区位条件、市场容量、环境条件等因素制约,尚不具备规模开 采条件的区域。 限采区需严格控制采矿权设置,其中新设甲类矿产采矿权需在查明资源储量基础上,严格 按开采准入条件设置;对于县域西部交通不便山区乡镇,普通建筑石料矿山采矿权设置, 以满足当地自用原则,可适当降低建筑石料矿山开采准入条件,开采前需经过矿产管理部 门审查同意,开采期限到期后收回采矿许可证。 (三)矿产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1矿山规模结构调整 按照低风险和无风险矿产控制矿山数量,提升矿山规模,培育、壮大骨干矿山企业,严格 禁止小采矿点无序生产,全面提高矿业集约化水平,实现开采集聚;高效益金属、非金属 矿产适当扩产,提升产品档次,进行矿业结构调整,为下游产业产品升级、延长产业链提 供资源保障。 规划到 2010 年,全县矿山数量控制在 18 家以内,年产矿石总量控制在 610 万吨左右。 建筑石料控制矿山数 12 家,年产石料量 600 万吨(其中经营性矿山 300 万吨,工程性 矿山 300 万吨) ,确保围垦造地、工程建设与城市建设对建筑石料的需求; 冶金用脉石英控制矿山数 1 家,年产矿石量 0.5 万吨; 耐火粘土控制矿山数 1 家,年产矿石量 2 万吨; 钠长石控制矿山数 1 家,年产矿石量 2 万吨; 高岭土控制矿山数 1 家,年矿石量 2 万吨; 饰面花岗石控制矿山数 1 家,年产石料 1 万立方米; 矿泉水根据市场配置资源原则,进行自我调控,不作强制要求。 2新建矿山准入条件 新建矿山要求达到最小规模准入标准,新设建筑石料矿山最小生产规模为 30 万吨/年(交 通不便的边缘山区建筑石料矿山生产规模在总量控制、严格审批下可适当放宽准入条件) ; 长石矿山为 2 万吨/年;耐火粘土矿山为 1 万吨/ 年;石英砂矿山为 0.5 万吨/年;高岭土矿 山为 2 万吨/年;饰面用板材矿山为 0.5 万立方米/ 年。现有规划保留矿山分期分批通过改造、 兼并、重组等逐步提高开采规模,至 2010 年底前生产规模未达到新建矿山最小规模的矿山 原则上予以关闭。 3矿产品结构调整 建筑石料:采用先进的开采技术和加工设备,形成生产各种规格块石、碎石、细砂等系列 产品,同时开发高等级路面石料和高层建筑用骨料,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无尾 矿矿山。 花岗石石材:提高花岗石荒料率、板材率和成品率;开发墓碑、板材、雕刻制品等产品; 发展大板、薄板、异型板材和耐酸耐碱防腐容器;引进改色工艺生产线,以适应现代装饰 市场需求。 长石、高岭土、耐火粘土等非金属矿产:坚持优矿优用,综合开发,提高矿产资源开采回 收率;压缩原矿销售比例,提高矿产品加工水平,形成相对完整的陶瓷、涂料、填料和耐 火材料等系列产品。 砖瓦粘土:全面禁止在耕地内采土制砖,积极推广以海河涂泥、砂岩和建筑废土为主原料 的制砖新工艺,大力开发新型墙体材料。 矿泉水:加强市场营销工作,创立、扩大自有品牌和市场占有率,以不同规格产品迎合市 场需求。 4. 矿山技术结构调整 1)矿山企业应配备地质、测量、采矿专业技术人员,组建矿山地质测量机构,开展矿山储 量动态监测。 2)大中型矿山专业技术人员配备不少于 3 人,小型矿山技术人员配备不少于 2 人,确无条 件配备专业技术人员的矿山,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地勘单位进行矿产资源储量动态监 测。 3)矿山企业必须有专人负责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的组织实施工作,严格按照经审查通过 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规范采矿行为,把矿山安全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放在各项工作的 首位。 (四)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发展矿业循环经济。按照优化资源配置、 优矿优用、综合利用和节约开发利用的要求,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1矿产资源勘查中,必须全面评价主要矿产、共生矿产和伴生矿产的综合经济价值,充分 查明各种可利用的矿产资源。 2普通建筑石料矿山在布局调整和采矿权设置上,必须与土地利用规划、城市建设规划相 结合,立足长远、勇于创新、大胆谋划,最终实现资源转型,即由石料资源向土地资源、 景观资源转变。 3提高矿山的开采回采率和回收率。露采石料矿山采矿回采率不低于 95%,耐火粘土采 矿回采率不低于 90%,高岭土矿山采矿回采率不低于 85%,花岗石荒料率不低于 40%;钠 长石、脉石英硐采矿山采矿回采率不低于 70%。 4、矿山企业必须充分利用废弃矿渣进行石料加工、基础回填,利用矿区剥土进行矿区复垦, 对选矿水进行封闭循环利用,实现“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 ,实现无尾矿生产。 五、矿业权市场建设与管理 (一)健全、完善采矿权市场建设 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出让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12 号) 要 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矿业权市场,明确矿业权出让办法,规范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管理。 落实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发挥市场对矿产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根据矿产勘查开采分 类目录,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对矿业权进行分类出让管理,逐步建立规范的矿 山采矿权出让市场成价机制。 平阳县内目前无国家直接调控的特殊矿种,把握矿业权出让量是政府进行调控矿产资源的 重要措施,规划期内要以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矿业权市场体系为中心,有 计划、分阶段地出让矿业权。加强矿业权市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全县矿业权管理的规范 化、科学化。 (二)矿业权有偿出让计划 至 2005 年底平阳县矿业权已全部采取有偿出让,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下一 步需结合平阳实际制定更合理、可行的出让方案,继续严格按照规定,加大“招、拍、挂” 工作力度,保证采矿权有偿出让更加规范、有序。 对新建矿山的采矿权,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通过矿业权招标、拍卖、挂牌 方式取得。 对正在开采的现有普通建筑石料矿山(即老矿山) ,采矿权期满后,依据有关规定制定 更加合理、可行的出让方案,确保采矿权有偿使用的规范、有序。 强化采矿权转让管理制度,依法注销规模小、技术落后、环境影响较大的矿山企业,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参与矿业开发活动,鼓励建立股份制矿山企 业。 采矿权有偿使用的期限,在一般情况下,年产 50 万吨以下矿山为 3 年至 5 年;年产 50 万吨至 100 万吨矿山为 6 年至 10 年;年产 100 万吨以上矿山为 10 年以上。 六、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坚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依靠体制创新、 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以“绿色”矿山建设为契机,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矿山生 态环境治理综合效益;坚持“土地复垦复耕”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备用金制度;按照 “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的 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业开发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污染和破坏,实现建设生态矿业的 总目标,建设和谐、环境友好型矿业。 (一)加强“绿色矿山”建设 把“绿色矿山”建设贯穿于矿产开发的全过程,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科学管理,按矿产资 源利用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化、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坑矿区生态化的 要求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进一步完善创建“绿色矿山”相关制度和“绿色矿山”考核指标。通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 治理备用金分年度返还、复垦土地产生的收益分配制度、享受矿产资源补偿费减免政策等 手段,加大“绿色矿山”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建“绿色矿山” 。 加强新建矿山生态环境准入条件的管理和生产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实行闭坑矿 山生态环境恢复验收制度。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区,2008 年底前完成绿色矿山 试点工作,创建 12 个示范矿山。2010 年底前在建、新建矿山必须达到“绿色矿山”标 准,生产矿山 30%达到“绿色矿山 ”标准,2015 年 80%的生产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 实现全县矿业可持续发展。 (二)积极推进废弃矿山整治 县域内废弃矿山多为露天开采的建筑石料矿山,由于历史原因,大多地处城区周边和主要 交通干线两侧可视范围,与周围的生态环境极不协调。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应遵循“先重点、 后一般,先治理、后复绿”原则,对一些重要地段内废弃矿山进行治理,并根据矿地位置 安排复垦、复绿,或作为建设用地转型使用。 根据平阳县矿山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统计,全县共有废弃矿山 54 个,其中需 工程治理废弃矿山 31 个。截止 2006 年底,全县已治理废弃矿山 13 个,占全县需工程治理 矿山总数的 42%。要加快废弃矿山治理进程,对列入规划至今仍未得到治理的 18 个废弃 矿山,争取到 2007 年完成治理总量 60%的治理目标,到 2010 年完成全部治理任务。 按废弃矿山集中程度、所处位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全县共确认 3 个矿山生态环境治理重 点区。具体安排如下: 1昆阳城区周边矿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ZL1) 位于县城昆阳镇周边城市扩容区域,面积 23.20 平方公里。104 国道、甬台温高速、在建温 福铁路从区内通过。区内分布有 6 个废弃矿山和 1 个生产矿山。其中有 3 个废弃矿山已于 2006 年底前实施治理,共投入治理资金 1039.87 万元,治理矿山面积 0.54 万平方米,实现 可利用土地面积 4.68 万平方米。 规划至 2010 年底完成剩余 3 个废弃矿山的治理任务,需治理矿山面积 1.28 万平方米,实 现可利用土地面积 0.5 万平方米。 2鳌江钱仓桃源矿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ZL2) 位于鳌江镇城区西侧,鳌江镇西塘至桃源乡曾山一带,面积 40.90 平方公里。104 国道、57 省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和在建温福铁路均从区内通过。区内分布有 19 个废弃矿山和 2 个生 产矿山,其中 11 个废弃矿山需采取工程治理。至 2006 年底前已治理废弃矿山 5 个,共投 入治理资金 182.71 万元,治理矿山面积 1.98 万平方米,实现可利用土地面积 4.85 万平方 米。 规划至 2012 年底完成剩余 6 个废弃矿山的治理任务,需治理矿山面积 6.45 万平方米,实 现可利用土地面积 8.63 万平方米。 3、章底西桥头矿山生态环境重点治理区(ZL3) 位于县域北大门的宋桥镇章底至昆阳镇西桥头一带,面积 14.01 平方公里。104 国道、甬台 温高速、在建温福铁路从该区东侧通过,对景观视觉影响较大。区内分布有 8 个废弃矿山 和 2 个生产矿山,其中交通沿线的 6 个废弃矿山需采取工程治理。至 2006 年底前尚未安排 废弃矿山治理项目。 规划至 2012 年底完成 6 个废弃矿山的治理任务,需治理矿山面积 6.25 万平方米,实现可 利用土地面积 4.10 万平方米。 (三)创新保护与治理机制建设 建立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与矿地整理政府领导责任制,把矿地整治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各乡(镇、街道)政府要对本行政辖区内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开发负总责,每年按 市政府下达的治理指标,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完善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资金筹集机制。生产矿山要进一步完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 备用金制度,落实“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原则与“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 体、市场化运作”的整治工作机制。通过关闭矿山治理性开采收益、矿业权出让所得地方 留成、土地出让金等途径筹措治理资金;按照“谁治理,谁得益”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 资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和矿地开发,逐步还清生态老帐。 七、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实行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商业性矿产勘查分制运行。 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质调查工作按上级部署统一安排,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则由市 场主体投资开展,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进行调节和安排。 (一)公益性地质矿产调查 依据“强化基础,摸清总量,保护环境,科技领先”的原则,根据全省地质调查工作总体 部署,结合县域西部地质工作程度相对较低、资源潜力较好的铜、铁、铅、锌等多金属矿 产分布区,积极争取上级地勘资金支持,开展面上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依据1/20 万平阳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 ,结合近几十年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规划确 定平阳县怀溪山门蔡阳一带西部山区为公益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