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人本、绿色和平衡的综合交通系统_第1页
公平、人本、绿色和平衡的综合交通系统_第2页
公平、人本、绿色和平衡的综合交通系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平、人本、绿色和平衡的综合交通系统 国家和城市最大的财富都是人,特别是具备各种知识、技能而且爱岗敬业和富于社会 责任感的人才。那些能够不断吸引到人、特别是人才来居住、工作或旅游的城市或者国家, 才能有源源不断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动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城际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纽约、香港、新加坡、旧金山、悉尼等城市因为获得大量外 来人才或有效地培养了大量本地人才而迅速崛起的典故,决策者们对人、还是对物的重视 程度所造成的不同后果,也有过很有启发意义的一个小故事。据说,在二战以后的德国, 被苏联红军和美国军队分别占领。在斯大林的授意下,苏联红军主要忙着从德国的各大金 库、博物馆抢夺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等宝物并运回莫斯科;而罗斯福则指示美军延揽希特 勒时代为德国经济、军事力量迅速复苏、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各类科技人才,许以优厚生 活、工作条件,游说他们移民到美国。很多年后,继承了苏联衣钵的俄罗斯,除了能留下 一部分当时从德国抢来的宝物在各大博物馆用于展览,以及得到因为宝物的争夺引发一系 列的无头公案,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独联体” ,没有从这批宝物中获得多大的实质性利益。 而网络了大量现成的德国科技人才的美国,则避免了军事、科技领域重复很多希特勒时代 的德国已经付出巨额代价所做出的探索,利用大批的德裔的科技人才进一步强化和巩固了 自身的军事、科技、社会制度等优势,最终拖垮了曾经不可一世的苏联。 当代各国及其城市已经不再具备二战后的美国那样的条件去大规模招致人才。但为了 不断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当代各国及其城市却依然需要延揽人才。在现今的世界大 势下,它们又如何能吸引到作为最大的财富的人和人才?我们也许可以从分析城市的基本 功能得到一些启示。1933 年,一大批当时世界上最杰出、最活跃的建筑师、规划师和工程 师聚在了一起,研究出了城市的 4 个基本功能: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从这 4 个基本 功能出发,只有具备这些要素的国家或者城市才能对人、人才具有强大、持久的吸引力: 一, 出色的居住环境、居住条件; 二, 大量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三, 优质的休闲、娱乐、体育和文化教育设施和服务; 四, 良好的交通设施和交通服务水平、交通环境。 利用上述要素来对照当前的中国和中国城市,我们很难肯定目前它们在国际水平的比 较上,对人、对人才具有最强大和持久的吸引力。我们有很多事情要研究、要做。但更深 入地解读上述关于居住、工作和休憩要素,并将其转换为实际的政策和行动,或者超出了 我们交通学者、官员和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但是,作为专注于交通的我们,又该怎么解 读上述的交通要素 “良好的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服务水平” ,稳步提高我国、我国城市 对人对人才的吸引力?结合笔者在中外各国的游历、学习和考察,觉得可以这么解读: 首先,良好的交通设施是基于采取不同交通模式的人们、特别是采用步行、骑自行车 和乘坐公交车等绿色交通模式的人们的需求规划和建设起来的交通设施。曾几何时,骑着 自行车游逛北京、成都、南京等中国城市是中外旅行者的最爱,自行车也是这些城市人们 出行的重要交通方式。但是今天,就连本地的北京人、成都人和南京人都越来越少的骑自 行车,更不要说普通游客。越来越多的人放弃自行车而选择其它交通方式,固然有着很多 原因,例如个人收入的提高、小汽车的使用和快速轨道交通线路的建成等等。但是,也有 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城市乃至大多数的中国城市的交通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并没有真 正公平地对待不同交通模式的出行者及处理其合理需求。在这些城市里,大量的交通设施, 例如立交桥、高架路等,其实有多少比例是能真正为公共汽车、自行车和步行交通使用的? 除了这,在这些城市里,又有多少原有的自行车道被压缩了,额外给小汽车出行提供一条 车道或者作为小汽车停放点?在这些城市里,又有多少人行道被侵占成了小汽车的停车点? 几乎是在中国城市自行车道、人行道日益被压缩、在中国城市高架路、立交桥越修越多的 同时,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在法国的巴黎、在 美国的纽约、波士顿、旧金山、在韩国的首尔,人们却把原来的小汽车道、甚至是高速公 路划给了骑车者和行人。经历的小汽车的泛滥,这些城市的人们逐步意识到了“紧凑型的 城市 围绕着公共交通、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而和谐发展的起来 是唯一从环境上追求 可持续形式的城市每个人都有着轻松进出开放空间的权利,就如同人们有权享受清洁 水一样 i。 ” 其次,良好的交通服务的水平应是针对所有交通模式的服务水平。起源于美国高速 公路通行能力手册的交通服务水平,一度只关注驾驶员在道路上的体验和感受。但是, 如果我们确定良好的交通设施需要考虑采取不同交通模式出行的人们的需求,那么我们需 要关注所有交通模式的服务水平。高架路、立交桥上的小汽车拥堵固然值得关注,但是重 要路口、重要路段的行人、自行车、公共交通拥堵及其应对措施,也一样值得我们同等的 重视。在我国大力打造“两型社会”的大社会背景下,交通服务水平还应该考虑单位设施 长度、单位设施单位面积、单位能耗、单位经济投入所能保障和服务的出行者数量。 再次,良好的交通环境是政府公平对待不同交通模式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和不同交通 模式的优缺。绝大多数的民主国家,至少在字面上,都会规定人们有公平参与社会生活和 管理的权利,政府会切实保障这些权利。把这样的权利及其保障延伸到交通领域,那就是 政府需要公平对待不同交通模式,在法律上、制度上、设施规划、投入、建设和管理上保 证不同的交通模式均衡发展、优势互补,形成一个综合的体系。因此,政府不能因为小汽 车快速进入家庭,大力建设高架路、立交桥而忽略对慢行、公共交通体系的规划、建设。 政府也不能因为 “公交优先” ,大力发展公交而对小汽车管理放任自流。政府也不能因为 要激励慢行交通而忽视了小汽车出行在长距离出行所具有的比较优势。 最后,良好的交通环境是全社会共同努力打造出的这样一个环境:任何出行者无需为 其所选择的交通模式感到自卑;不同交通模式的出行者都有安全、愉悦感。国内的小汽车 出行者,尤其是一部分拥有豪华房车的小汽车出行者,因车而贵,拥有着莫名的成就感、 自豪感。然而,从对环境污染的角度看,这些小汽车出行者相对于其它模式的出行者却应 该是自卑的他们带来了更多的温室气体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则是全球气候变暖的一个 重要元凶。在社会的层面,我们应该大力宣扬环保光荣、绿色出行的理念,甚至用小汽车 环保税的办法,用以抵消上述小汽车出行者的成就感、自豪感,增强非小汽车出行者的成 就感、自豪感。 为让不同交通模式的出行者都有安全、愉悦感,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是确保不同出行者在法 律规章、交通信号标志标线和交通警察的制约或指挥下,拥有恰当的路权。这样的路权由 法律规章、交通信号、标志和标线进行规定或引导,任何模式的出行者,都必须严格遵守 有关规定和引导。在有关规定或引导不明确或不存在的情况下,应该以保护“交通弱者” 骑车者、步行者和残疾人士为优先;应该遵循国际通行的先来先用(First Co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