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农村能源工作研讨会在遂宁召开会议由省农业厅_第1页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研讨会在遂宁召开会议由省农业厅_第2页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研讨会在遂宁召开会议由省农业厅_第3页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研讨会在遂宁召开会议由省农业厅_第4页
全省农村能源工作研讨会在遂宁召开会议由省农业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月 28 日,全省农村能源工作研讨会在遂宁召开。会议由省农业厅 吴忠厚巡视员主持,省农业厅胡相全副厅长作重要讲话。省法制办李向兵处长、农业部沼 科所李克伦副所长、省农机研究院总工程师谢祖琪等专家和国内多家炉具生产企业应邀出 席会议,各市、州农能办主任和达县、邻水县农业局长参加会议。会议就全面推进农村沼 气建设展开讨论,并达成四川从沼气大省向农村能源强省跨越的共识。 与会代表在研讨会上的发言中有许多好的经验和措施,本刊特选摘部分市、州的材料, 供参阅。 遂宁市农村能源建设卓有成效 2009 年,遂宁农村能源工作紧紧围绕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国家强力拉 动内需,加大沼气建设投入为契机,结合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服务“三农” 、增加农 民收入为目标,以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为重点,大力推进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积极探索建 立沼气后期服务网点,开展沼气综合利用和新技术推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五大攻坚行动和民生工程任务全面完成。2009 年,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 府下达我市农村能源建设任务为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5 万口,船山区初步实现沼气化;新 建大中型养殖场沼气示范工程 4 处。全市全年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50000 口,完成目标任 务的 100。 其中:船山区完成 6000 口,安居区完成 1 4000 口,蓬溪县完成 11000 口,大英县完 成 7000 口,射洪县完成 12000 口。全市累计建池数达到 27.74 万口,占适宜建池农户的 69.5,其中船山区累计建池数达到 4.19 万口,占适宜建池户的 83.5,初步实现沼气 化目标;高金公司、美宁公司、南大公司和顺木公司等 4 处大中型养殖场沼气示范工程已 完成土建工程、主体设备安装和配套综合利用系统建设,目前正在调试准备验收。 (二)拉动内需项目、国债项目和省级项目全面完成。2008 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共建 农村户用沼气池 6200 口,完成投资 2392.4 万元,新建乡村服务网点 350 个,完成投资 1120 万元,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 5 处,完成投资 303.1 万元。 2009 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10000 口,完成投资 3 845 万元,新建 乡村服务网点 52 个,完成投资 372 万元,新建养殖场沼气工程 9 处,完成投资 2919.8 万 元。 2008 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9100 口,完成投资 2705.2 万元, 新建乡村服务网点 21 个,完成投资 62.6 万元,新建养殖小区和联户沼气工程 3 个,完成 投资 118.2 万元。2008 年退耕还林项目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1920 口,完成投资 1002.8 万 元。 2009 年省级农村沼气项目共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22780 口,完成投资 6834 万元。 (三)争取投入资金再创新高。全年共争取到中、省无偿补助资金 9780.4 万元,比去 年全年增加 7761.76 万元,增长 384.5,为历年来最高。其中:2008 年新增项目 1686 万 元,2009 年新增项目 1500 万元,2009 年第二批新增项目 234 万元,2008 年、2009 年退耕 还林沼气项目 288.1 万元、340.3 万元,2009 年扶贫沼气项目 120 万元,2009 年移民沼气 项目 1200 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 1387 万元,省级沼气项目 3000 万元,秸秆能源化利 用项目 25 万元。 2010 年遂宁市农村能源建设总体目标是: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3 万口,累计建池数达 到 3074 万口,占适宜建池农户的 77%,全市初步实现沼气化目标;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 6 处,小型沼气工程 30 处;建设沼气服务网点 100 个。 宜宾市农村能源建设迈上新台阶 2009 年,是宜宾市农村能源工作开拓创新大发展的一年,是全市农村沼气建设迈上新 台阶的一年,也是为完成我市农村能源建设“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 一年来,宜宾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 特点的清洁能源“的指导方针,突出“民生工程”和生态建设两大主题,以循环经济为核心、 生态能源建设为主线,以建池农户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沼气综合利用为纽带, 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重点,促进农村沼气建设和生态农业建设的结合,大力推进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数量再创历史新高。2009 年,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49522 口 (其中:2008 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13287 口,2008 年、2009 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 15280 口, 2008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沼气项目 5757 口,2009 年省级农村沼气项目 11311 口, 2009 年市级农村沼气项目 1605 口,其他项目 2282 口),接近“十五”期间全市建池数总 和,占省政府下达我市年度目标任务 4.5 万口的 110.0 5;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已成为 我市拉动内需建设的重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继续成为我市社会 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动以及治理农村面源污染的重要抓手。 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农村沼气及服务网点建设资金 9167.85 万元。2009 年,各级财政投 入我市农村沼气及服务网点建设资金 9167.85 万元(其中:中央投资 6001.1 万元,省级投 资。1320 万元,市级投资 1000 万元,县级投资 846.75 万元),带动建池农户和沼气服务 网点自筹投资 15320.3 万元,全市当年共投入农村沼气及服务网点建设资金 24488.15 万元。 2009 年全市投入农村沼气及服务网点建设资金,按建设项目分:2008 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 投资 5 979.2 万元,2008 年、 2009 年新增农村沼气项目投资 6876 万元,200 8 年、2009 年新增沼气乡村服务网点项目投资 1831.1 万元,200 8 年新增联户沼气工程项目投资 46.8 万元,2008 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农村沼气项目投资 2590.7 万元,2009 年新增县级沼气服 务站项目投资 60 万元,2009 年新增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投资 330.0 5 万元,2009 年省级农村沼气项目投资 5090 万元,2009 年市级农村沼气项目投资 722.3 万元,其他项 目投资 962 万元;按项目建设用途分:户用沼气建设投资 21631.6 万元,沼气服务网点建 设投资 1891.1 万元,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联户沼气工程建设投资 376.85 万元。2009 年,我办根据省级有关“整合现有沼气项目和资金”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统一补助标准 的要求,贴近民情、顺应民意,为促进农村沼气项目高质量建设,积极协调争取市财政配 套项目建设资金 1000 万元、区县财政配套项目建设资金 499 万元,整合今年全市农村沼气 项目和资金,统一全市农村户用沼气补助标准每户 1500 元,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 管部门以及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肯定和好评。 沼气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取得突破。2009 年,全市新建农村沼气县级服务站 1 个、乡村 网点 499 个,初步形成服务体系网络;全市共投入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建设资金 1891.1 万元。 为了更好、管好、用好农村沼气,确保建池农户长期受益,重点抓了沼气服务体系的规范 建设,督促服务网点资金的落实到位和合理使用。同时,我市坚持“服务专业化、管理物 业化”和“政府引导,多元参与,方式多样”的原则,实行“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社会化服务” ,采取沼气专业合作社、沼气协会和公司化运作等多种模式,促进了全市沼气 服务体系又好又快发展。 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特别是江安县在规范城镇生活 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管理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该县沼气工程建设管理 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成功地对辖区内违规建设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的 2 家房地产开 发商实施了行政处罚并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到位。2009 年,全市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净化 沼气池 2.78 万立方米。与此同时,市农能办还加强了对 21 个农村卫生新校园“生态厕所 沼气净化工程”的技术指导;积极配合市爱卫办,利用中央补助农村改厕专项资金,促进 建池农户“一池三改”上标准、上档次。今年全市共实施农村改厕 1.55 万户,中央补助农 村改厕专项资金 620 万元。 凉山州农村能源建设多能互补结硕果 凉山州 2009 年农村能源建设硕果累累。一年来,全州农村能源战线职工认真学习实践 科学发展观,树立良好的服务型政府形象,攻坚克难、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按照“扩内 需、保增长、保民生”的工作大局,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三 房”危房改造工程,抓好农村户用沼气池等建设。我州率先在全省开展的秸秆成型燃料生 产经营已成规模;在不能建沼气的高海拔区域推广以秸块为燃料的“一炉一灶”工程已初 见成效;100 千瓦沼气发电工程即将投产发电;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提前 77 天完成省政府 下达的目标任务,合格率、产气率达 97%以上。农村能源建设每年减少了 287 万亩森林免 受樵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175 吨、228 万立方米,相应于减少 25 座 1000KW 火力发电站 的污染,农村能源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凉山州农村能源建设的突出特点是因地制宜、多能互补。针对全州有农作物秸秆和非 农作物 400 多万吨的资源优势,去年动员企业购置设备加工试产,今年借助环保部门整治 原煤生活锅炉污染问题,加快秸秆成型燃料的推广使用力度。采取流动设点加工,以原料 换成品,主动送货上门,培训燃烧技术等服务方式,降低了成本,方便了群众,积极引导 城乡居民使用秸秆成型燃料。我州秸秆成型燃料已逐步由生活需求向生产、生活需求转变, 由单一的农村市场向城市和乡镇市场转变,大大增加了需求量,减少了居民生活对原煤的 依赖,减少了原煤对环境的污染。今年还在西昌阿七、喜德大埂、德昌麻栗进行秸秆代煤 烤烟试点,改造烤烟炉 1 5 个,燃烧秸块大大减少二氧化硫、碳和粉尘污染,得到烟农的 认可。下一步,我办将与企业研究如何改进燃烧技术和降低生产成本,让烟农更能接受秸 秆成型燃料。建设太阳能户用光伏电源 34 户,解决了在重点保护林区村民砍松明照亮的照 明问题,减少了火灾隐患。会理县德林养殖场沼气发电工程项目建设正紧张有序进行。土 建工程已基本完成,发酵灌和发电房已进入组装、焊接和调试,预计元月中旬竣工交付使 用。农村沼气项目户实现资产性增收每户 4700 元(扣除现金投入 2700 元),合计 7145 万元。 以上五项合计增收 2273 8 万元,全州农业人口按 3928200 人计算,人均增收 5790 元。 全州累计已建设沼气池 230304 口,普及率达到农户总数的 38,开发和节约的再生 能源相当于 505 万吨标煤。 措施得力 泸州市农村能源建设又快又好 2009 年,泸州市新建农村沼气池 28820 口,完成省政府下达目标任务的 110.85%。年 产沼气 1008 万立方米,折标煤 0.72 万吨,使建池农户增收节支 2449 万元,全市农民人均 增收 5.9 元,经济效益显著。同时,新增省柴节煤灶 8424 户;沼液浸种 19.45 万亩;新增 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217 处,容积 6830 立方米;建设生态家园模式户 8415 户;大型 沼气工程 1 处,目前正在招标过程中,各项目标任务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政府主导,加强督查。今年,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目 标任务、完成时间、配套补助标准和农能办 8工作经费,各区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同样签 订了目标责任书。在进度上,进度报表经区县领导签字、政府盖章上报,使主要领导随时 掌握建设进度,有利于目标任务完成。为确保农村沼气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市、区县发改、 农业部门及目标办经常组织督查,一是督查进度,二是督查质量,听取建设户对农村沼气 质量和效益的评价,三是督查项目资金到位情况和使用规范情况,改变了以往只督查进度 的单一方式,对农村沼气建设进行全方位督查,促进了目标任务的完成。 今年实施的 2008 年新增项目、2009 年新增项目中央投资每户补助 1500 元,2008 年退 耕还林项目省上每户补助 1500 元,比去年实施的农村沼气建设项目增加了投资力度,有效 地调动了广大建池农户的积极性。 (二)重视质量,严格把关。质量是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的核心,也是农村沼气建设巩 固和发展的关键。为确保农村沼气池的建设质量,维护建池农户的切身利益,我们重点把 住了四关:一是严把职业准入关:凡是从事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的技术工人,均必须持有 农业部颁发的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由于今年农村沼气建设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 市、县两级农能办加大了技术培训力度,目前,全市持证人员达 925 入,保证了沼气建设 技术力量的需求;二是严把技术规程关:严格按照四川省农村沼气建设项目技术要求 , 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按程序施工;三是严把材料物质招标采购关:沼气灶具 及配件全部采购了农业部招标合格产品,水泥、沙石等材料也严把质量关,做到了不合格 产品不上工程;四是严把验收关:受省发改委和农业厅的委托,我们严格按照国债沼气项 目验收标准,对全市 7 个区县 2007、2008 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和 200 8 年新增项目进行验 收,从验收的情况来看:任务全面完成,建池成功率达 100,且项目管理严格,资金使 用规范,建设效益显著,深受农户欢迎。同时,我市积极推广玻璃钢沼气池,该技术解决 了目前山区建池的许多难题,具有安装快捷、密闭性能好、产气率高、免维护、使用寿命 长等优点,有效地促进全市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进度和建池质量。 (三)强化“三沼”综合利用,助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HT今年为配合全市城乡环 境综合整治工作,市农能办将 2009 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优先安排在境内国道、省道、县干 道、各乡镇主干道及村级公路沿线。坚持“一池三改” ,以新建沼气池为载体,引导农户改 厨、改厕、改圈,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现象。全面推广“猪一沼一菜” 、 “猪一沼一果“等 为主的农业生态经济模式,努力实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 化”目标,丰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内容。 除继续加强沼液在果树、茶叶、蔬菜上的应用,提高产品品质和产量外,今年重点在纳 溪开展沼肥(包括沼渣、沼液)在有机高梁生产上的应用,以提高高梁品质,提高酿酒质量, 促进泸州酒业发展的需要。 (四)加强物业管理,服务建池农户。结合实施中央农村沼气村级服务网点建设项目, 以现有的沼气生产工为基本技术力量,采取沼气协会等农民愿意接受的形式,建立 7 个区 县级沼气协会,251 个村级服务网点,及时为建池户提供必要的服务,确保已建池户能够 正常用气、安全用气、长期受益。 (五)加强培训,重视安全。针对网点建设中的新器械、新设备,我局分别在江阳区、 叙永县、古蔺县举办了物管现场培训,培训了抽渣泵和甲烷检测仪使用与维护及沼气池修 建技术,进一步提高各区县沼气干部及沼气生产工的技术水平。 建立健全安全制度,落实责任,强化安全意识;继续推行沼气生产工必须购买意外伤 害保险制度;在沼气生产工承建沼气池时,除签订承建合同外,同时要签订安全责任书 。 市、区县农能办之间、区县农能办与施工队长签订安全责任书 ,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向建 池农户传授安全使用基本常识;印制了农村沼气安全使用管理手册和安全管理使用 挂图 。发放给建池户,确保建池农户正常使用、安全使用,切实维护农民的切身利益。 绵阳市创新工作方法 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发展 2009 年,绵阳市沼气办在农业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省、市政府确定的“八项民生工 程”支持农民新建户用沼气池 5.6 万口目标任务,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创新实干,超额 完成了 5.6 万口沼气池建设的目标任务。 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2009 年农村能源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全面推进绵阳市农村灾后 重建和农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提高,绵阳市在农村能源建设工作中创新工作方法,科 学探索新路。 一、打造行业亮点,树立行业形象 结合农房重建和沼气网点建设,着力打造行业亮点。各区市县农能办按照标准和要求, 选择有条件的地方,集中优势,结合农房重建和沼气网点建设,着力打造行业亮点,形成 36 处具有不同特色的沼气镇、村、社,及农户集中安置点,树立了农能行业的新形象。 二、推进沼气保险,建立救助机制 沼气综合保险是应对农村沼气安全意外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推进沼气综合保险, 对于降低事故当事人的经济损失,提供必要的治疗费用,以及缓解各级政府压力和社会矛 盾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市沼气办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积极推动建立沼气意外安全 事故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农户的救助机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积极稳步推进沼气综合保险 工作,今年完成沼气保险 34500 户。除利用现有的商业保险渠道外,市沼气办正在积极争 取财政每年安排一笔专项经费,建立全市农村沼气意外安全事故救助基金,存入专户,逐 年滚动,专 项用于沼气安全知识宣传和对发生意外安全事故的农户进行一定经济救助。 三、开展“沼气”综合利用试点。 市沼气办争取市级专项资金 27 万元,在局农推中心、科教中心等部门配合下已在涪城、 游仙部分乡镇开展了“三沼”综合利用试点,为探索农能发展新模式进行了有益尝试。 广元市积极抓好城镇生活污水和养殖场沼所工程 2009 年,广元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5.53 万口,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00.55%;修复 5.12 地震受损沼气池 2.16 万口,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24.17%;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 2060 立方米,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71.67%;新建省柴节煤灶 14289 口,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09.92%;开展综合利用农户 17.41 万户,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16.07%;推广沼液浸种 33.25 万亩,占年度目标任务的 110.83%;新增生态家园模式农户 1.62 万户,占年度目标 任务的 135%。 广元市全力实施好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和集约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全力推进城 乡沼气同步发展。认真落实广元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进集约化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 促进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 (广府发200753 号)和广元市农业局、广元市规划和建设 局、广元市环保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建设管理的通知 (广农发 200631 号) ,大力推进养殖场沼气工程和城镇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建设。建立健全沼气 工程项目审定、验收制度,严格执行“三同时” 。今年,新建净化沼气池 3725 立方米,新 建大中型沼气工程 2060 立方米。我市争取到 2009 年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 4 个,补 助资金 622.68 万元,目前已启动实施。另外上报省农业厅、省发改委立项的养殖场大中型 沼气工程项目 3 个,预计将于 2010 年初下达实施。 资阳市推行“双证双保险”确保安全 2009 年,资阳市共计完成农村建池 26112 口,为目标任务的 108.8%。其中:完成农村 沼气国债项目 11100 口、国债新增项目 5660 口、灾后重建修复受损沼气池 1600 口,省级 项目 9352 口。8 处规模养殖场沼气工程按要求完成项目进度任务的 100%。 资阳市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推行“双证双保险”安全机制。一是与各县 (市区)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及时印发了沼气安全使用须知 ,下发相关 的管理规定和配套文件,加强了对大中型养殖场配套沼气工程和各项目乡镇安全责任情况 的督促检查;三是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安全用气、安全维护知识地宣传培训,切实做好沼 气用户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理;四是落实市政府 17 号令资阳市农村能源建设管理理实 施办法和市政府资府办函2009173 号关于转发市农业局探索建立农村沼气综合 意外保险制度的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推行农村沼气项目建设“双证双保险”安全管 理新机制。从业沼气技工实行“综合保险+双证”管理,从事农村沼气项目建设的建池技工 和管路管件安装工人必须同时具有“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项目建设中标承建 公司制发的上岗证;凡纳入国家投资补助的农村沼气服务网点的从业人员必须同时具有 “沼气生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和领办单位制发的上岗证。通过施工(服务)合同或及时 增加补充条款等为基础,严格约束项目建设中标承建公司和服务网点领办单位为其从业的 沼气技工购买人身意外伤亡综合保险。农村户用沼气推行“沼气综合意外保险”制度,对 每年新建的、享受国家补贴的户用沼气项目户,实现应保尽保;对 2008 年底前建成的农村 户用沼气池和规模养殖配套沼气工程,采取自愿方式加强宣传动员。 南充市采取“六抓”措施 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健康发展 南充市 2009 年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4.32 万口,占全市目标任务的 100.5%,全面完成 省下达的民生工程年度目标任务。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 3 处,建成容积 2600 立方米。新建 养殖小区沼气工程 8 处。在沼气集中的项目村建成沼气后期服务网点 426 处,购置进出料 设备沼液抽排车 50 辆、抽渣泵 426 套,沼气分析仪和沼气池套装检测仪 426 套,沼气维修 工具 426 套,所建网点已开展为当地沼农提供维修、修护和指导综合利用等服务。 南充市在工作中采取“六抓”的措施,促进农村能源建设健康发展。 1抓组织领导。HT南充市委、市政府将农村沼气建设工作纳入深化惠民行动,实 施民生工程之中,作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来抓, 同时将农村沼气建设作为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村社”活动重点内容来抓,成立了以 市农业局牵头,市水务局、林业局、畜牧局、农机局等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全市城乡环 境综合整治“进村社”活动领导小组,市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督查工作。全市农村 沼气建设目标任务由市委以南委200934 号文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层层落实目标 责任,并明确要求农业局负责沼气建设工作组织协调,财政局负责配套资金落实和调度, 发改、目标办、宣传等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县(市、区)为切实抓好农 村沼气建设工作,采取了“书记挂帅,五长负责,目标考核,奖惩逗硬”的有力举措,加 压激活、强势推进的办法有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的顺利实施。 2 抓规划落实。HT按照省上制定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进村社”活动专项 方案的要求,市农业局制定了南充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进村社”农村沼气建设专项 工作方案 ,以沼气建设为核心,引导农户配套改厨、改厕、改圈。在规划布局上,将农村 沼气建设重点安排在市内国道 212 线、318 线、省道 101 线、204 线等主要公路沿线以及嘉 陵江流域沿线,重点打造新农村示范建设、乡村旅游景点、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农村沼气建 设,全市规划落实农村沼气建设任务 5 万余口,确保了公路沿线和嘉陵江沿岸等重点区域 适宜建池农户宜建全建。 3 抓资金投入。针对 09 年农村沼气建设任务繁重,资金,需求量大的实际,在资金 筹措上狠抓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争取国省的立项投入,全市共争取到农村沼气建设 国省补助资金 5690 万元,其中农村户用沼气建设补助资金 3640 多万元,大中型沼气工程 补助资金 1200 多万元,乡村服务网点项目补助资金 850 多万元。二是想尽千方百计落实市 县财政配套资金,在市县财政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全市仍安排财政资金 800 多万元用 于沼气建设配套。三是主动协调相关部门,整合扶贫、库区移民、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 统一规划、协同实施,多方投入,全市共落实项目整合资金 1000 多万元,确保农村沼气建 设需要。四是宣传发动农民群众积极投资投劳,全市农民自筹建弛资金达 8000 多万元,充 分发挥农民群众在沼气建设中的投入主体作用。 4 抓示范建设。培植典型,示范带动。市上率先在嘉陵区文峰村建立起全市城乡环境 综合整治农村沼气建设示范村,村内实现农户用气、集中供气和服务网点配套完善,开展 沼气综合利用,建立循环利用模式。各县(市、区)均在沼气建设项目村内选择了文化素质 高、科技意识强、有强烈建池愿望的农户先行建设,建立样板,塑造典型,示范带动其他 农户,激发农民群众的建池积极性,有力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5 抓监管督查。为快速推进农村沼气建设进度和质量,市委市政府目标办将全市农村 沼气建设纳入“八项民生工程”进行督查,每月将农村沼气建设专项督查情况以督查通 报的形式上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通报到县(市、区)党政“一把手” 。市农业局对农 村沼气建设工作实行领导分片负责制,将指导农业生产和农村沼气检查结合一起,加强农 村沼气建设的督导,并实行农村沼气建设进度周报制,在每期南充农业上将各县(市、 区)建设进度情况挂牌,给各县(市、区)增强紧迫和压力,加快农村沼气建设进度。 6 抓技术培训。HT针对近年来农村沼气建设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更新,沼气建 设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的实施,以及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劳力紧缺,建池任务重的现状, 各县(市、区)采取系列措施,切实加强技术培训力度,一是对沼气管理干部的培训,提高 其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二是借助阳光工程培训对沼气生产工集中培训和轮训,现场观摩, 技能竞赛,以提高从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建立起技术高超的施工队伍,保障农村沼气稳定 发展。同时,加强对沼农和后期服务人员开展了安全生产、安全使用、安全维护、沼气综 合利用等方面知识培训,今年全市举办各类技术培训达 13000 多人次。 成都市积极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综合保险试点 2009 年,成都市将农村沼气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养殖污染治理、 血吸虫病防治、扶贫开发、移民工程、小流域治理等有机结合,全力推进,取得了显著成 效。全市共计投入各种农村沼气建设补助资金 5111.99 万元,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 17332 口,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73.3%;新建大中型养殖场沼气工程 76170 立方米,超额完成目标 任务 90.4%; 新建农村沼气物业化服务网点 46 个,完成目标任务 100.0%。 一年来,成都市积极开展农村户用沼气池综合保险试点,探索建立沼气事故的赔偿新 机制。为在高度重视农村沼气安全工作,采取一切有效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 基础上,探索建立沼气事故的赔偿新机制,切实减轻受害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今年, 我市首次推行了农村沼气综合保险试点,对 2008 年沼气国债项目、2008 年新增沼气项目、 2009 年新增沼气项目、2009 年省级农村户用沼气项目和 2009 年市级农村户用沼气项目新 建的 22323 口户用沼气池进行了综合保险。沼气池综合保险费为每口 1 2 元,其中由市财 政 91、助 1 0 元,其余部分由区(市)县财政或农户自筹解决。按照保险协议,在投保用户 的沼气池内遭受意外伤害,每一被保险人最高赔偿限额可达 5 万元,每口沼气池累计赔偿 限额可达 1 5 万元。通过试点,增强了农户的沼气安全事故保险意识,带动了非试点项目 农户的积极参与,为探索建立沼气事故赔偿机制,最大限度保护农户利益,积累了经验, 奠定了基础。 再接再历 内江市 2010 年计划实施“六大工程” 2009,内江市农村能源工作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 领农村能源建设工作全局,按照市委提出“每年有新变化,三年上大台阶”和“实现新跨 越,建设新内江”的总体要求,以积极争取和实施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建设生态 园为重要载体,以政策激励和鼓励多方投资为动力,以推广新技术和项目引导为手段,坚 持农村能源建设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相结合,同城乡环境 综合治理相结合,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全面实施“五大工程” ,加快了我市农 村能源(沼气)建设速度。112 月全市新建农村户用沼池 18238 口,占年度实事目标任务 的 121.59%;新建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 17505 立方米,占年度单项目标任务的 116.70%;推广省柴节煤卫生灶 12320 户,占年度单项目标任务的 123.20%;推广沼液浸种 23153 公顷,占年度单项目标任务的 96.69%;推广生态家园模式 10579 户,占年度单项目 标任务的 105.56%。资中县康弘公司大中型养殖沼气工程已完成建设。 2010 年内江市将积极围绕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推进城乡环 境综合治理,实施好“六大工程” ,努力打造农村能源建设的亮点。 1 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以户用沼气池建设带动改厨、改厕、改圈、建园,积极推 广猪沼果(粮、茶、菜等)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良性循 环。全市新建设农村户用沼气池 1.5 万口,打造农业循环经济发亮点 5 个。 2 乡村清洁工程。配合有关部门集成组装农业生产和农村能源新技术,不断提高废度 物资综合利用效率,实现田园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在乡村旅游(农家乐)区,坚持 乡村清洁工程与乡村旅游开发紧密结合,全面推广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处理,在家家乐的 沼气建设上找到突破,以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3 养殖沼气工程。配合有关部门,在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督促业主建设与之配 套的沼气工程,积极推广“生态养殖业沼气有机肥料高效种植业”内循环模式,治 理环境污染,获取优质能源,生产有机化肥。 4 新能源推广示范工程。积极开展以太阳能利用为重点的农村新能源推广应用示范, 认真总结经验,探索发展模式,不断拓宽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 5 城镇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在污水处理管网难以覆盖的区域和小城镇、中心村兴 建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抓好农村污水、垃圾处理,实现农村环境卫生优良化,全面推进 我市农村能源建设。 6 沼气建设示范村镇工程。要充分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力 打造一批农村沼气建设示范村镇,年内每个县(区)完成 1 个示范乡镇、2 个示范村建设。 邻水县真抓实干,多措并举 搞好农村能源建设 近年来,特别是 2008、2009 两年来,邻水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农能沼气工作,成立 了以县人民政府县长为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付组长,财政、农业、林业、畜牧、环 保、各项目乡镇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领导班子,办公室设在农村能源办公室。邻水 县人民政府分别签发了200936 号两个文件,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严格考核、 奖惩,对在每年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乡镇实行以奖代补,未能完成任务的乡镇实行一票 否决,并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每半年开一次全县沼气建设推进会,现场奖励完成任务的 乡镇,排名末尾的两位乡镇,大会发言表态,农能沼气建设全年实行倒计时安排。 为了把好质量关,我县对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和施工队伍,加强了监管,用简单的 八个字来总结就是“四制、三书、两法、一议” 。 “四制”:一是按政府文件规定,全县沼气建设实行施工队伍准入制。各项目乡镇必 须实行施工队伍建池;二是严格项目公示制,项目乡镇、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项目性 质、建设内容、建设任务、承建地点、资金补助标准、配套物资价格等在村务公开栏张贴 公示,接受部门和农户监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三是严格项目验收制,项目建设完 成后由乡镇人民政府、农能办、项目村、施工队伍一起对项目进行验收,逐户验收,逐户 建卡,验收合格后,再将相关资料报县财政局、县人民政府审批。四是严格资金管理制度。 我县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验收合格的户用沼气池报县财政、县人民政府审核后,再将资 金下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