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临渭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镇化工作的思考 渭南市临渭区委农工部 临渭区地处关中平原东部,陇海兰新经济带腹地,属省 委、省政府确定的“ 一线两带” 建设核心 层,是渭南市委、市政 府所在地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区国土面积 1221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6.97 万公顷,总人口 91.09 万,其 中农业人口 55.71 万。全区现辖 16 个建制镇、6 个办事处, 495 个行政村。 一、基本情况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规划为纲、基础先行、多元投入、 综合开发” 的思路, 统筹城乡发展,一是成立了区城投公司, 专门从事 15 个镇的开发建设工作,按照全区规划、重点突破 的工作思路和步骤推进城镇化工作。在下吉镇以红提葡萄产 业开发为中心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已初见成效;在塬 区以扶贫搬开发为主的阳郭镇已经进入建设阶段;以休闲旅 游为主的桥南镇和以商贸、居住为主的故市、交斜、官路等 镇也进入规划阶段。二是成立了专门的农民进城工作领导机 构,对进城农民实行“ 一放宽、三不变、一 选择、同待遇” ( 即 放宽落户条件,各村行政隶属关系和集体组织形式不变、现 有宅基地和承包地权属不变、继续享受惠农政策不变,自由 - 2 - 选择享受养老保险、合作医疗、城乡低保等待遇,进城落户 后就按城镇居民对待,在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等所 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的政策,加快了农民向市 民的转变速度,实施住房工程,吸引农民进城;对城中村农民 实行“三不 变、全转换 、一过渡” ( 即维持未征用城中村土地 经营权不变、集体财产分配方式不变、5 年内继续享受惠农 政策不变,农民整体转为市民,村委会逐步过渡为社区居委 会。 )的办法,我们继去年向阳办、人民办、杜桥办、站南办、 双王办 26 个城中村的 5.05 万农村居民整体转为城镇居民之 后,今年又将向阳办、双王办 19 个城中村的 1.5 万名农村居 民整体转为城镇居民。与此同时,还采用实施高中进城工程, 拉动农民进城;实施创业就业工程,促进农民进城;实施服务 业发展工程,鼓励农民进城;实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服 务农民进城。三是强力推进城中村和旧城改造工作,加快老 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工作,成立专业班子和机构为全区推进 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工作拓展广阔空间。四是按照移民 搬迁与小城建建设相结合的思路,统筹秦岭北麓地区移民搬 迁与南塬各镇集镇建设,坚持群众自愿,通过宣传引导、先 建后迁、项目帮扶等措施,让南塬贫困群众接受小区居住。 今年上半年占地 100 亩的阳郭镇安置点已经开工建设,同时 还谋划启动实施桥南安置点建设,以确保在明年年底前使 2070 户贫困户入住小区。五是加快农业产业经济建设,我区 - 3 - 以“ 一村一品” 为抓手, 农业产业经济蓬勃 发展,农民人均纯 收入年均涨幅都在 10%以上,2010 年底达到 4565 元,是 2005 年的 2.1 倍,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群众进城入 镇提供了先决条件。六是不断发挥临渭作为市委、市政府驻 地的地缘优势,吸纳本区农民进城,吸引其它县市的群众来 临渭区置产兴业,扩大城镇化率的分子。到 2010 年底,我区 总人口 94.06 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 47%。 二、存在问题 一是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上制约。在调查座谈中,我们 了解到农民群众由于受几千年的小农经济观念的制约相当 一部分群众不愿离开土地,在那块土地上生活,他们有适合 自己生存的方式和价值观,再加上现有社会保障机制不足以 刺激群众离开保障其生活的最后一道屏障。二是现有的土地 制度,将大部分农民仍然捆绑在广大而零散的土地上,给城 镇建设发展形成严重制约。三是公共基础设施方面的制约, 农村街镇基础设施普遍较差,特别是渭北的给排水设施是制 约渭北小城镇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几点建议 1、把小城镇建设作为城乡统筹的第一平台 统筹城乡发展,必须把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作为第一平台。 其一,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联结点。其二,小城镇是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的依托点。由于小城镇的路、水、电、气、通讯 - 4 - 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因而农村的二三产业主要集中在小城 镇。其三,小城镇是农民兼职的重要场所。小城镇的发展,不 仅能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拓展广阔空间,而且能让农 民实现本地务工,成为“忙时务农、闲时务工” 的兼职农民,进 而有效解决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恋土情结等问题。其四,小 城镇是多数年龄在 50 岁以上农民迁居转移的首要选择。在 大城市容纳有限、农民进入大城市面临巨大生存发展挑战的 现实情况下,到地理位置邻近农村、生活水平不高于农村、 消费水平相当于农村的小城镇定居,是多数农民的现实选择。 因此,全区要以 15 个镇开发为重点,先搞好规划,突出重点, 从距城区较远的镇开始抓点示范,逐步推进。 2、把充分就业作为城乡统筹的第一要务 就业是民生之本, “有 业可撑家” ,“无事则生非”。就业状况 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 充分就业,个人才能获得收入、安居乐业、实现价值,社会才 能和谐安宁、平稳发展、不断进步。我区的统筹城乡发展,就 要统筹城乡就业政策,把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积极的就业政策 结合起来;注重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二、三产业, 大力扶持发展中小企业;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 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 3、把投入体制作为城乡统筹的第一保障 一方面要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为统筹城乡发展提 - 5 - 供必要的财力保障。要利用当前国家加大对“三农” 投入机遇, 想方设法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并加大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一号文件提出的“二个高于、三个优 先、一个确保”支农 政策落实到位,切实保证农业项目配套资 金投入。同时做好经营城市这篇文章,从土地上尽可能争取 最大收益,多渠道筹集城乡建设资金。另一方面要优化支出 结构,把有限资金投入到群众最迫切、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上 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确保“灌得上、排得掉” ,提高设 施化水平,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 化体育等社会事业。加大公共资源在城乡、区域之间均衡配 置。注重区镇道路建设和管理,竭力打造城乡一体的交通运 输体系和管理体系。加大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力度,增加 医务人员工资待遇,添置必要的医疗设备,加强技术培训, 大力推进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能力。 着力推进文体健康发展,完善城镇文体设施,不断丰富群众 文化生活,全力打造城乡一体的生产生活格局, 4、让进城入镇居住作为新一代农民第一选择 所谓新一代农民,就是按照现行土地政策,从 1994 年 8 月 1 日零时起,所有新出生的人口都没有土地,到 2010 年 末全区总人数已达到 11.9 万人,这个年龄区域的人口大致占 到全区人口的 12%左右,最大年龄已达十七岁,再过几年, 他们逐渐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行业2025年产品迭代策略与商业模式创新报告
- 工勤技能考试题及答案
- 大学生实习协议书样书一4篇
- 教育直播平台2025年运营困境与政策环境适应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生地会考试卷及答案
- 突发事件自救及互救急救知识试题及答案
- 四川离婚协议书(考虑双方职业规划的财产分割)
- 砖厂股份并购及股权转让合同纠纷预防与处理协议
- 站大件破碎收集点环境监测与数据分析服务合同
- 离婚诉讼中夫妻共同债务分担及财产分割纠纷起诉状
- 专利联合申请及利益分配协议(2024版)
- 新改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复习资料
- 2025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试卷与参考答案
- 城市供热管网抢修与维护工程技术规程
- CJ/T 113-2015 燃气取暖器 标准
- DB2104∕T 0011-2022 地理标志产品 清原龙胆
- 医院护理培训课件:《安全注射》
- DL-T-5759-2017配电系统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2024年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开学季饮品店促销方案(2篇)
- 布病脊柱炎影像学表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