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心病科专科技术及特色疗法 一、毫针刺法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采用不同型号的金属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腧穴, 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治疾病的目 的。适用于各种急、慢性疾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毫针盒(内备各种毫针)或一次性 使用的毫针,0.5碘伏,棉签, 棉球, 镊子,弯盘,必要时备 毛毯和屏风等。 【操作方法】 1. 进针法 1.1 指切进针法:又称爪切进针法。一般用左手拇指或食 指端切按在穴位旁 边,右手持针,用拇、食、中三指挟持针 柄近针根处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此法适宜于短针的 进针。 1.2 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 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 皮肤捏起, 右手持 针, 从捏起的皮肤 顶端将针刺入。 此法 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进针。如印堂穴。 2. 进针角度和深度 2.1 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构成的夹角。 2.1.1 直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90 度角左右手垂直刺 入。此法适用于人体 大部分腧穴。 2.1.2 斜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 度角左右手倾斜刺 入。此法适用于肌肉 较浅薄处或内有重要脏器或不宜于直 刺、深刺的腧穴。 2.1.3 平刺:即横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15 度角左右 沿皮刺入。此法适用 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 2.2 深度:是指针身刺入皮肉的深度,一般根据患者体质、 年龄、病情及针 刺部位而定。 2.2.1 体质:身体瘦弱,宜浅刺;肌肉丰满者,宜深刺。 2.2.2 年龄:小儿及年老体弱者,宜浅刺;中青年身强体 壮者,宜深刺。 2.2.3 病情: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2.2.4 部位:头面和胸背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 四肢、臀、腹及肌 肉丰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3. 行针基本手法 3.1 提插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提到浅层, 再由浅层插到深 层,以加大刺激量,使局部产生酸、麻、胀、 重等感觉。 3.2 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将针身大幅度捻 转,幅度愈大,频 率愈快,刺激量也就愈大。当针刺部位出 现酸、麻、胀、重等感觉时,术者手下 也会有沉、紧、涩的感 觉,即为“ 得气” ,说 明针刺起到了作用。 4. 补泻手法 4.1 补法:进针慢而浅,提插轻,捻转幅度小,留针后不 捻转,出针后多揉 按针孔。多用于虚证。 4.2 泻法:进针快而深,提插重,捻转幅度大,留针时间 长,并反复捻转, 出针后不按针孔。多用于实证。 4.3 平补平泻法:进针深浅适中,刺激强度适宜,提插和 捻转的幅度中等, 进针和出针用力均匀。适用于一般患者。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协助患者松开衣着,按针刺部位,取合理体位。 3. 选好腧穴后,先用拇指按压穴位,并询问患者有无感 觉。 4. 消毒进针部位后,按腧穴深浅和患者胖瘦,选取合适 的毫针,同时检查 针柄是否松动,针身和 针尖是否弯曲或带 钩,术者消毒手指。 5. 根据针刺部位,选择相应进针方法,正确进针。 6. 当刺入一定深度时,患者局部产生酸、麻、胀、重等感 觉或向远处传导, 即为“得气”。得气后 调节针感,一般留针 1020 分钟。 7. 在针刺及留针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晕针、滯针等情 况。如出现意外, 紧急处理。 8. 起针:一般用左手拇(食)指端按压在针孔周围皮肤处, 右手持针柄慢 慢捻动将针尖退至皮下, 迅速拔出, 随即用 无菌干棉球轻压针孔片刻, 防止出血。 最后检查针数,以 防遗漏。 9. 操作完毕,协助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整理床铺。 10.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患者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 行针刺。对身体瘦 弱,气虚血亏的患者, 进行针刺时手法不 宜过强,并应尽量选用卧位。 2. 常有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不宜针刺。 3. 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的部位,不宜针刺。 4. 对胸、胁、腰、背脏腑所居之处的腧穴,不宜直刺、深 刺。肝、脾肿大、肺 气肿患者更应注意。如刺胸、背、腋、胁、 缺盆等部位的腧穴,若直刺过深,都 有伤及肺脏的可能,使 空气进入胸腔,导致创伤性气胸,轻者出现胸痛、胸闷、 心 慌、呼吸不畅;甚则呼吸困难,唇甲发绀、出汗、血压下降等 症。因此,医者 在进行针刺过程中精神必须高度集中,令患 者选择适当的体位,严格掌握进针的 深度、角度,以防止事 故的发生。 5. 针刺眼区和项部的风府、哑门等穴以及脊椎部的腧穴, 要注意掌握一定 的角度,更不宜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和长时 间的留针,以免伤及重要组织器官, 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6. 对尿潴留等患者在针刺小腹部腧穴时,也应掌握适当 的针刺方向、角度、深 度等,以免误伤膀胱等器官出现意外 的事故。 二、穴位注射操作规范 【目的】 穴位注射法是用注射器的针头代为针具刺人穴 位, 在得气后注入药液来治疗疾病 的方法。 它是把针刺与 药理及药水等对穴位的渗透刺激作用结合在一起发挥综合 效能,故对某些疾病能提高疗效。 【用具及常用药液】 1 用具使用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根据药物的剂量大 小和针刺的深度选 用不同的注射器和 针头。常用的注射器 规格为 1 毫升、2 毫升、5 毫升、10 毫升、 20 毫升;常用 的针头为 5-7 号普通注射针头,牙科用 5 号长针头,以及 封闭用 的长针头。 2常用药物 凡是可供肌肉注射用的药物,都可供穴位 注射用。常用的药 物有以下 3 类: (1)中草药制剂:复方当 归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生脉注射液、人参注射液等; (2) 维生素类制剂:维生素 Bl 注射液、维 生素 B6 注射液、维生 素 B12 注射液、 维生素 C 注射液;(3)其他常用药:5- 10葡萄糖注射液、09生理盐水、 注射用水、三磷酸腺 苷等。 3.穴位的选择 一般可根据针灸治疗时的处方原则辨证 取穴;也可结合经络、经穴的触诊法 选 取阳性反应点进行治 疗;软组织损伤者先取最明显的压痛点。选穴宜精练,以 1-2 个穴位为妥, 最多不超过 4 个穴位, 并宜选用肌肉丰满的 部位进行穴位注射。 【操作方法】 1操作程序 根据所选穴位处方选取舒适、持久的体位, 按注射药量的不 同 选用注射器和针头。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 后,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刺人皮下组 织,然后慢慢推进或 上下提插,探得酸胀等“得气” 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 血, 即可将药物注入。一般疾病用 中等速度推人药液;慢性病或 体弱者用轻刺激,将药液缓慢推人;急性病或体强 者,可用 强刺激,快速推人药液。如需注入药液较多时,可由深至浅, 边推药液 边退针,或将注射针头向几个方向刺人注射药液。 2注射剂量 穴位注射的用药剂量决定于注射部位及药 物的性质和浓度。 作小剂量注射时,可用原药物常规剂量的 15-12 。一般以穴位部位来分,头 面部可注射 03 05 毫升,耳穴可注射 01 毫升,四肢部可注射 05-2 毫 升,胸背部可注射 05-1 毫升,腰臀部可注射 2-5 毫升或 5-10葡萄糖注射 液 1020 毫升。 3疗程 急症每日 1-2 次,慢性病一般每日或隔日 1 次,6-10 次为 1 疗 程。 反应强烈者,可隔 2-3 日 1 次,穴位可左右交替使用。每疗 程间可休息 3 5 日。 【适用范围】 穴位注射法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凡是针 灸的适应症大部分都可用本法治疗,本科主要用于治疗失眠、 心悸、心绞痛、高血压、眩晕、哮喘等。 【注意事项】 1 治疗时应对患者说明治疗的特点和注射后的正常反 应,如注射后局部可 能有酸胀感,48 小时内局部有轻度不 适,有时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 1 日。如因消毒不严 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2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3注意药物的性能、药理作用、剂量、配伍禁忌、副作用、 过敏反应、药 物的有效期、药物有无沉淀变质等情况。 4应注意穴位注射法避开神经干,以免损伤神经。 5年老、体弱者,选穴宜少,药液剂量应酌减。 三、敷药(敷贴)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敷药法是将药物敷布于患处或穴位的治疗方法, 古时又称贴敷。使用时将所需药物研成粉加适量赋型剂制成 糊状敷贴患处。具有通经活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 痛等作用。适用于水肿、高血压等病。 【用物准备】 治疗盘、盐水棉球、药物、无菌棉垫或纱布、 棉纸、胶布或绷带; 若需临时配制药物, 备治疗碗、药物、调 和剂(如麻油或饴糖、水、蜜、凡士林)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 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 者配合。 2. 协助取合适体位,暴露患 处,注意保暖,必要时 屏风遮挡。 3. 需临时调 制药物时,将 药末倒入碗内,将调和 剂调制成糊状。 4. 取下原敷料, 以盐水棉球擦洗皮肤上的 药迹,观察创面情况及敷药效果。 5. 根据敷药面积,取大小 合适的棉纸或薄胶纸,用油膏刀将所需药物均匀 地平摊于 棉纸上,厚薄适中。 6. 将摊好药物的棉 纸四周反折后敷于 患处,以免药物受热溢出污染衣被, 加盖敷料或棉垫,以胶 布或绷带固定。 7.敷药后,注意观察局部情况,若出现红疹、 瘙痒、水泡等过敏现象,应暂停使用,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8.协助衣着,整理床单位。9.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皮肤过敏者禁用。 2. 敷药的摊制厚薄要 均匀,太薄药力不够,效果差;太厚则浪费药物,且受热后易 溢出,污染衣被。 四、艾条灸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用纯净的艾绒(或加入中药)卷成圆形柱形的艾 条,点燃后在人体表面熏烤的一种疗法。适用于各种功能不 全的病症,如虚寒性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症。 【用物准备】 治疗盘、艾条、火柴、弯盘、小口瓶、必要时 备浴巾、屏风等。 【操作程序】 1. 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病人合作。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施灸部位,冬季注意保暖。 3. 根据病情,实施相应的灸法。 3.1 温和灸:点燃艾条,将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穴位 皮肤 3 cm 左右处进 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一般每处灸 57 分 钟,至局部皮肤红晕 为度。 3.2 雀啄灸: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距离施灸部位 25 cm 之间,如同鸟雀啄食般,一下一上不停地移动,反复熏灸, 每处 5 分钟左右。 3.3 回旋灸: 将艾条点燃的一端, 距施灸部位 3 cm 左 右, 左右来回旋转移动, 进行反复熏灸,一般可灸 2030 分钟。 4. 施灸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有无灼痛感,及时调整距 离,防止烧伤。观 察病情变化及有无体位不适。 5. 施灸中应及时将艾灰弹入弯盘,防止烧伤皮肤及烧坏 衣物。 6. 施灸完毕,立即将艾条插入小口瓶,熄灭艾火。清洁 局部皮肤后,协助 患者衣着,安置舒适卧位,酌情开窗通风。 7.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施灸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灼热,属于正常现象。如灸 后出现小水泡,无需处理,可自行吸收。如水泡较大,可用无 菌注射器抽去泡内液体,覆盖消毒纱布,保持干燥,防止感 染。 2. 施灸过程中防止艾灰脱落烫伤皮肤或烧坏衣物。 3. 熄灭后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瓶内,以防复燃,发生火 灾。 五、火罐技术操作规程 【目的】 拔火罐是以罐为工具,利用燃烧热力,排出罐内 空气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穴位上,造成局部瘀血现象 的一种疗法。此法具有温通经络、驱风散寒等作用。适用虚 寒性心绞痛、喘证等。 【用物准备】 治疗盘、火罐(玻璃罐、竹罐、陶罐)、止血 钳、95酒精、火柴、小口瓶、 必要时备 毛毯、屏风、垫枕。 根据拔罐方法及局部情况备纸片、凡士林、棉签、 0.5碘伏、 镊子、干棉球、三棱针或梅花针、纱布、胶布等。 【操作方法】 1. 点火 选用下列方法之一,将火罐吸附于 所选部位上。2. 拔罐根据病情需要,可分 为下列几种拔罐方 法。 2.1 坐罐法:又名定罐法,将罐吸附在皮肤上不动,直至 皮肤呈现瘀血现象 为止,一般留置 10 分钟左右,此法适用 于镇痛治疗。 2.2 走罐法:又称推罐法,即拔罐时先在所拔部 位的皮肤及罐口上,涂一层凡士林等润滑油,再将罐拔住, 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或左、右 需要拔的部 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红润、充血,甚或瘀血时, 将罐取下。此法宜于面积较大,肌肉丰厚部位,如脊背、腰臀、 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风湿痹痛等症。3. 起罐右手扶住 罐体,左手以拇指或食指从罐口旁边按压一下,待空气进入 罐内即 可将罐取下。 【操作程序】 1. 备齐物品,携至床旁,做好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2. 取合理体位,暴露拔罐部位,注意保暖。 3. 根据部位不同,选用合适火罐,并检查罐口边缘是否 光滑。 4. 根据拔罐部位及所备用物,选用不同的点火方法。 5. 根据病情选用不同的拔罐方法。 6. 起罐后,如局部有水泡或拔出脓血,应清洁局部皮肤, 作常规消毒,外 涂所需药物,必要时覆盖消毒敷料。 7. 操作完毕,协助病人衣着,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 元。 8. 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注意事项】 1. 高热抽搐及凝血机制障碍病人;皮肤过敏、溃疡、水 肿及大血管处;孕妇的腹部、腰骶部均不宜拔罐。 2. 拔罐时应采取适当体位,选择肌肉较厚的部位。骨 骼凹凸和毛发较多处不宜拔罐。 3. 拔罐过程中随时观察检查火罐吸附情况和皮肤颜色。 4. 防止烫伤和灼伤。拔罐时动作要稳、准、快,起罐时切 勿强拉。如拔罐 局部出现较大水泡,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出泡 内液体,外涂龙胆紫,保持干燥,必 要 时用无菌纱布覆盖固 定。 5. 凡使用过的火罐,均应清洁消毒,擦干后备用。 六、穴位埋线疗法操作规范 【目的】 穴位埋线疗法是根据病情需要将特制羊肠线埋 藏于相应的经络穴位, 利用羊肠线对 穴位的持续性刺激作 用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操作方法】 (一)常规缝合针埋线法。 1.用具的准备:弯头血管钳(1214 寸)、持针钳、剪刀、 短无齿镊、手术刀 (尖头)、 腰盘、 药杯、 针管(510 毫升)、 三角缝针( 大号) , 铬制或纯羊肠线 “00” “0”“1”“2”号各若 干,0251普鲁卡因 500 毫升,龙胆紫一小瓶。 2.术前准备:外科无菌操作,洗手,戴消毒手套,用硫柳 汞液消毒皮肤,铺 消毒洞巾。 患者取卧位, 常规辨证取穴, 穴位中心的上下或左右各约 1 5 厘米处, 用龙胆紫作进、 出点标记。如透两个穴位,只在各穴作好标记即可。 3.操作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后,用普鲁卡因,在进、出点 作皮丘麻醉,铺好 洞巾,进行穿线。进针时,左手拇指、示指 绷紧或捏起进针部位皮肤,右手用持 针钳钳住已经穿好羊 肠线的三角缝合针,从进针处人针穿过皮下组织,将针由出 针处穿出,紧贴皮肤将羊肠线末端剪断,放松皮肤,羊肠线 自然埋入皮肤组织。 (二)简易无痛穴位埋线法:常规皮肤消毒,将 3 号医用 羊肠线剪成 1cm 等长线段,取羊肠线穿进 7 号注射针头内, 将针尖刺入穴位,直刺约 30mm 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微信游戏交易合同模板(3篇)
- 电工电容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网络科技行业大数据分析应用案例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校园的春天写人记事9篇
- 2025年区块链技术行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2025年图像识别行业人脸识别与智能监控技术应用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 我的武当山游记作文300字14篇
- 企业会议管理制度汇编模板
- 安全知识答题题库大全及答案解析
-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十三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题(含答案)
- 【MOOC】大学生心理健康-厦门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企业用地申请报告范文
- PVB树脂(聚乙烯醇缩丁醛)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在全球应用发展状况
- 2024年自助售货店转让合同范文
- 2023年凉山州雷波重点国有林保护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大班科学课件《它到哪里去了》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
- 林业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配电网工程工艺质量典型问题及解析
- 幼儿园 中班心理健康《我会倾诉》
- 《产业与文明:复杂社会的兴衰》随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