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课型: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诗经两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3、学习关雎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4、体会关雎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5、体会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教学重难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关雎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辅手段 板书 注释 教法与学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品读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 ”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 ”。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诗经两首,培养我们“温柔敦厚”的气质。 二、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 ,到了汉代被儒家尊为经典,才 改称诗经 。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 305 篇,也称“诗三百” , 。 现存的诗经是汉朝毛亨所传下来的,所以又叫“毛诗” 。 据说诗经中的诗,当时都是能演唱的歌词。按所配乐曲的性质,可分成风、雅、 颂类。 “风”又叫“国风” ,包括周南、召南、邶风、庸阝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 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组成,称为十五国风,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民 歌,小部分是贵族加工的作品,共 160 篇。其中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 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 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 “雅”包括小雅和大雅,共 105 篇。 “雅”基本上是贵族的作品,只有小雅的一部分来 自民间。 “颂”包括周颂、鲁颂和商颂,共 40 篇。颂是宫廷用于祭祀的歌词。 一般来说,来自民间的歌谣,生动活泼,而宫廷贵族的诗作,相形见绌,诗味不多。 关 于 诗 经 的 编 集 , 汉 代 有 三 种 说 法 : 一 说 孔 子 删 诗 ; 一 说 王 者 采 诗 ; 一 说 周 朝 太 师 编 定 。 诗经是中国韵文的源头,是中国诗史的光辉起点。它形式多样:史诗、讽刺诗、 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 活的各个方面,如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 至天象、 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可以说, 诗经是周代社会的一面 镜子。而 诗经的语言是研究公元前 11 世纪到公元前 6 世纪汉语概貌的最重要的资料 。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 它评价很高。 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 诗始关雎 。 书美 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其声、 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顺畅朗读,掌握字音字义 2、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追求她直到梦里。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 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 好姑娘苗苗条条,娶她来钟鼓喧喧。 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 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 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 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 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 , 曰“乐” ,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4、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明确: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 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 虚传。 2、提问: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明确: 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 呜叫,自然引起自己的无限情思,何况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 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板书: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极有层次,语约义丰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 ) 次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 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板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 “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无疑是个 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无疑这正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 其实现的愿望。 (板书: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小结:古人在解释这首诗时,曾进行封建礼教的涂饰,或说它是“美后妃之德” ,或说 它是“刺康王晏起” ,名义上是“以史证诗” ,实际上是一种歪曲。今天我们认为它作为一 篇爱情诗篇,它写思慕,写追求,写向往,既深刻细微,又止所当止。孔子说“关雎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确有一定见地,对我们仍有启发。 3、请学生再读关雎 ,同时在头脑中再现主人公鲜明生动的形象。 五、品读全诗,探究艺术手法 1、提问:本文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明确:诗经的形式基本上是四言诗。章法上最具特色的一点是“重章叠句” 。所 谓“重章叠句” ,是指一首诗的各章,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 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以重复歌咏的一种形式。 诗经的这一突出特点,同样与音乐曲调中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知道,当人们产 生了强烈的感情冲动的时候,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往往喜欢从流 行曲调中挑一支熟悉的,配上词唱唱。而诗经的时代,流行于民间的曲凋一般都比较 短小。唱了一遍,常常感到兴犹未尽,于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唱。如果许多人在一起,便 一人唱,众人和,直到唱痛快为止。每重唱一遍,只变动少数词语,最简单。最容易传唱, 最便于记忆。当然也就最乐于为人们所采用了。 重章叠句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 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 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2、提问:本诗写男子的一片情思,却以“关关雎鸠”开头,这种表现手法叫什么? 明确: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 咏之词也” 。这种解释比较通行。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 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赋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风雅颂赋比兴合起来, 周礼称之为“六诗” , 毛诗序称之为“六义” 。 前人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存在众多争论。有人认为它是“兴” ,因为先说雎鸠,引起自 己的相思之情。有人认为是“比” ,因为雎鸠形影不离,诗中的男主人公把自己和幻想中的 她比作挚鸟。有人认为两者兼而有之。 实际上就诗中这两句看来,并不排斥是作者的实见之景,但对全诗来说,确也起着媒 介、比喻、联想,以至象征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不必如此拘泥。 教学反思 总第 课时 授课日期: 课型: 第二单元 诵读欣赏 诗经两首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析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2、体会古代民歌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 教学重难点 品析诗歌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辅手段 板书 注释 教法与学法 朗读法 讨论法 品读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诗经的第一篇关雎 ,有没有感受到一种“温柔敦厚” 的氛围?这节课我们将继续诗经中的另外一首, 蒹葭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 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 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日。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 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 “伊人”可望而 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二、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顺畅朗读,掌握字音字义 2、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提示:诗歌重在吟诵、品味。在译诗时,要运用联想、想象,在头脑中浮现此情此景。 河畔芦苇碧色苍苍,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而又漫长。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一片茂盛,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更为繁茂,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寻寻觅觅,仿佛就在水中沙洲。 3、学生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注意把握感情分寸,读出凄迷之景,惆帐之情。 4、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三、美读全诗,重在鉴赏 1、请同学们谈初读诗歌的感受。 2、作品文字简单,内容单纯,但给予人们的美感却非常丰富,能否用几个词来概括作 品的美? 明确: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3、讨论交流,赏析诗歌的美。 A 含蓄美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简约。以表面极经济的文字建构一个十分广阔的想象和咀嚼的空间,这是 该诗的一大长处。作品没有直接抒情,没有叙述这位恋人对心上人如何思念,而只写了他 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然而主人公那痴心的迷恋、刻骨的相思和失望的痛苦都通过 动作形象而含蓄地表现出来。 (2)形象可感。作品虽未刻意刻画恋爱双方的形象。但主人公的执著、 “伊人”的高 洁我们可以清晰感知。 (3)余音绕梁。诗只写寻求之难,伊人“宛在” ,便戛然而止,结果如何,给读者留 下了想象的余地。这就是所谓“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 B 意境美体现在多重叠合的架构。 (1)烟水迷离的景和主人公如醉如痴的情幻化而生,难分难解。 (2)深秋一派萧瑟的景象和主人公惆怅失意的心情浑然一体。 (3)诗人的执著追求和伊人宛在,觅之无踪的境界浑然为一。 (4) “伊人”高洁而富有魅力的精神气质,被蒹苍露白、秋水澄明的景致烘托出来。 C 朦胧美体现在写法和模糊的意象。 作品没有直叙心情,而是采用曲笔,作写意式的远距离的勾勒。距离产生美感。主人 公和伊人的身份、面目、空间位置都是模糊的,给人以雾里看花、若隐若现、朦胧缥缈之 感。 小结:蒹葭诗的丰富美感,我们可以作多重解渎。正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说: “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 ” 四、比读全诗,问题探究 教师提问: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爱情诗,但风格和表现手法相同吗? 明确:关雎一诗重在“叙事” ,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 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 蒹葭比 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 蒹葭比关雎 “兴”的特点更突出。 “蒹葭” “水” “伊人”交相辉 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五、课堂小结 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这 源泉处的草木,也跟淳朴的先民及其歌声一样简朴优美。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 款款盈盈游历在平原秀野风和日丽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内蒙古省际劳务协作招聘岗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答案详解
- 河北省【中职专业高考】2025年中职高考对口升学(理论考试)真题卷【教育与体育大类】模拟练习
- 警民共建活动协议书范文5篇
- 安全培训教学下载课件
- 2025年安徽省粮油经贸有限公司第二批次招聘4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考点梳理)
- 2025年三片式球阀项目合作计划书
- 安全培训效果问卷调查课件
- HSV-1-HSV-2-IN-3-生命科学试剂-MCE
- 农作物合作种植协议书5篇
- HCV-NS5B-polymerase-IN-3-生命科学试剂-MCE
- 《中国进口牛肉评估》课件
- 仓库盘点盈亏分析报告
- 小学音乐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维也纳的音乐钟教案
-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保育师
- DB36-T 2098-2024 电动汽车充电站防雷技术规范
- 消防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向上级招反诈技术人员的申请
- 《玻璃纤维湿法制品》课件
- DB63T 2374-2024 微型消防站建设管理
- 新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之组织的知识
- 符号学角度分析设计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