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_第1页
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_第2页
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_第3页
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_第4页
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河北省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摘要:该文在统计研究数据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河北省实施的新 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做了科学分析,并就改善农村养老保险运作机 制,推动河北省农村养老保险事业发展等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旨 在提高社会福利,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社会保障基金,深入证券市场,风险控制 前言: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是继农业税废除后,我国实施的又一项重大的 利农政策, 主要表现为发放农业生产补贴,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体系。 2009 年,河北省 18 个县区当选该省首批新型农村养老金试验点, 涉及农村人口 688.3 万次。2010 年 10 月 19 日该省人力资源与社会 保障局又公布了第二批试点名单,共包括 19 个县区 ,试行日期为 当年 10 月 1 日。力争 2020 年前,基本上实现养老保险覆盖全省所 有适龄农村人口。 1 文献角度 国外研究状况 国外学者很少有人研究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问题。世界银行 1988 年 提出了“三大支柱”式和“五大支柱”式的老年人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中国四川省和辽宁省 19931998 年的家庭情况调查数据, D.Gale Johnson 于 1999 年提出:十几年后中国家庭将无法像现在这 样领取政府养老金。除此之外,Jack 于 2005 年强调中国有必要建立 正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农业人口,在中国, 私人无法实现对土地的完全占有,所以中国的农民将无法通过变卖 土地来满足其老年生活的需要。 国内研究状况 自 1998 年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开始了对农村养老保险体制的研 究。其中王国军在 2002 年提出了农村养老保险的三层次体系。 他 认为,第一、养老保险首先应该覆盖还未实施养老保险制的城镇乡 村地区。第二,根据当地条件,协同该地所在省市,实施额外具体 的补救措施。第三、借助商业保险解决农村养老问题。郭树生 2007 年提出,上述解决方法第三条并不能真正解决中国农村养老问题, 他认为商业保险只能作为一种补充形式,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才是应 该关注的主要方面。谭克建 2006 提出,完整地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应 该是各种机制的集合体,其中老年人社会保障机制,社区社会保障 机制以及家庭养老保险机制占重要地位。郑功成 2008 年提出,要建 立一个包含有五个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分担国家所应该承担的大 部分责任,并关注政府机关职工的养老保险事宜。 2.当前河北省新型养老保险的实施情况 2.1 第一批试点试行情况 截止 2010 年底,共有 18 个县市 393.7 万人口参保,参保率达 92.27%。 这其中 16 到 59 岁人口 310.11 万,共缴纳保险费 8.002078 亿元。试 点 60 岁以上老人 83.95 万人次,共领取养老金 6.0898 亿元,即每人 每月 72.8 元。基本上实现了养老保险全覆盖、 2.2 第二批试点试行情况 经国家批准河北省 37 个市县区共 1251.73 万人口参加了第二轮的 农村新养老保险政策试行,参加人数占河北省农村人口的 25.24%。 其中 60 岁以上人口 156.95 万,占农村人口的 23.98%,高于国家平 均水平。目前这 37 个试点已经开始收缴保险费,发放养老金。各项 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功。 3 关于河北省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若干问题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是一项复杂的社会保障工程,该工程的长期性, 敏感性,复杂性决定了其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 3.1.融资问题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有以下三种融资渠道,分别是:个人缴费。集体 补助,地方政府补贴。 3.1.1 个人缴费 根据河北省关于农村新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若干意见,缴费标准共 划分为五个层次:100 元,200 元,300 元,400 元和 500 元,占农 民人均纯收入的 2%到 10%。 2009 年河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 5150 元,同期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为 3350 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1800 元,占人均纯收入的 35%。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档次的保险费收取金额分别占农民可支 配收入的 5.56%,11.11%,16.67% ,22.22% ,27.78%。尽管保险费 只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 5%到 25%,不会对农民的总收入产生太大 的影响,但是对于一些贫苦家庭来说,要拿出这样一笔钱缴纳保险 费还是很困难的。 3.1.2 集体补助 根据河北省关于农村新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若干意见,乡镇企业应 该为其雇员提供更大金额的保险补助。但是河北省经济发展不平衡, 地处经济开发区,城乡结合部或富含丰富矿产资源的部分农村地区, 可以通过变卖土地,出让矿产获得资金支持,继而发放集体补助, 贯彻养老保险政策。可除了这些地区之外的其他广大农村地区则很 难实现集体补助。由此可见,集体补助这一融资渠道有着一定的适 用范围和自身局限性。 3.1.3 地方政府补贴 根据河北省关于农村新养老保险政策实施的若干意见,每位投保人 每月将会受到政府 30 元的养老补贴。对于丧失劳动力的农村人口, 由政府出资为其支付每月 81 元的养老保险费,这部分资金由省,市, 县各级政府共同承担。而在一些省直辖县区,这部分花费省政府及 该地地方各负担一半。 第一批试点地区,涉及人数共 310.11 万人, 按每人发放 30 元补贴计算,政府总共需要出资 9303.3 万元用于养 老保险补贴。在第二批试点地区,除去 60 岁以上的直接受益人口, 适龄的参保共 9 亿人次,按照标准的补贴金额,政府需要出资 2.7 亿元用于养老保险补贴。 如若将残疾群体 生育医疗家庭以及其他特殊群体的养老补贴计算在 内,政府的养老保险补贴规模需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再扩大。按照分 摊比例计算,与原来相比县级财政需要多拿出 1 亿元用于这部分养 老补贴,而这对于一些贫困县区无疑是一项沉重的经济负担。 3.2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设计不合理 参保人每月所得养老金是其个人账户总金额的 1139,月调整系数 为 0.0071942. 根据农村地区 60 岁以上人口平均寿命制定了 1139 这个支付比例。也就是说,农村人口按着这样的比例领取养老金, 11.6 年后他们的个人账户总金额将为零,也就是说,他们在 72 岁时 个人养老金账户将无金额剩余。所以参保人寿命超过了 70 岁,则由 政府为其支付养老金。国家人口平均寿命统计数据显示,现阶段农 村 60 岁以上老人距离平均寿命还有 20.61 年,72 岁以上老人 11.6 年。所以当农村人口在其 72 岁其人账户余额为零时,从这时开始政 府就要承担起其这一部分人 72 岁以后的养老保险缴纳费用,约 12 年。这需要一大笔资金,政府必须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而目前没 有任何制度可以帮助政府缓和这一压力。 3.3 个人账户激励机制不明确 没有“多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不管参保数额大小,每个投保人每 年从国家养老保险体系领取 30 元的养老金。换句话说,投保人选择 100 元的投保标准,就会领取每年 30 元的养老金,补助率为 30%, 而选择 500 元作为投保标准,同样也只会收到每年 30 元的养老金, 补助率只有 6%。这就导致了一种“逆选择” ,即人们宁愿选择低一 点的投保标准,因为不论你选择哪种最终的受益都是一样的,而且, 选择的投保标准越高损失在一定程度上就越大。除此之外还有一点 就是,对于那些长期缴费的投保人,养老保险体系并没有给出很明 确的优惠政策。如表二所示,年龄在 30,45,50,59 的投保人,他们选 择的投保金额标准都为 100 元,按照每年 3%的利率,我们可以推算 出,和年龄在 45 到 60 之间的投保人相比,45 岁以下的投保人在相 对较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收回其成本,而年龄在 45 到 60 之间的投保 人,其年龄越接近领取养老金标准年龄,收回成本所花费的时间就 越少。因此现在实行的新型农村养老金支付政策很受农村地区的老 龄人口的喜爱,而对年轻人来说吸引力不是很大。这就是缺乏“多 缴多得”的激励机制的负面效果。 3.4 养老保险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由河北省养老保险代理办成立的养老保险办公室,实施的是 两人轮班倒的工作制,且其办公室工作人员办公很近及其艰苦。为 了实施养老保险各项工作,有的试点建立了农村养老保险中心,或 养老保险办理代理机构。处理基层群众养老保险事务的办公室人手 严重短缺,且组织内部各部门建设也很不健全。在很多情况下,一 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或党支部会计义务承担着这项工作,没有任何工 作 补助。从表三我们可以看出县级的养老保险代理办公室的工作人 员要额外工作 30000 小时,有人甚至需要牺牲掉自己 70000 小时的 个人时间。巨大的工作量和极不发达的信息网络使得这些机构不得 不面临重重困难。 4 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机制的若干改善意见 判断一个新农村养老保险机制是否有效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去考查: 科学计算,充分保障,以及按需保障。科学计算意味着和其他的社 会保险体系一样,农村养老保险体制也应基于科学高效的保险统计 学基础之上。完全保障意味着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各个参保群体都 应享受到公平公正的参保待遇。按需保障指的是随着农村社会经济 结构调整,农民生活需求变化实施与需求想适应的养老保障。 4.1 提高社会保障体系的融资能力,实现其长期可行性 4.1.1 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保险费缴纳能力 现阶段,不同档次的保险费收纳标准占农民可支配收入的 6%到 27%。 受限于可支配收入,大部分参保人选择了较低档次的参保标准,100 元或 300 元。而较高档的 500 元占可支配收入的 27%,超出了其他 国家的收取比例。根据计算可以得出,农民的收入提高 1%,他们的 保险费缴纳能力就会提高 18%,而这互成正比互相促进。所以在新 农场养老保险政策试行的过程中,探索提高农民收入的新方法对增 起政策的长期性有很大的积极意义。 4.1.2 提高集体补助 从政策试行过程看出,大部分的参保人选择了 100 元和 200 元这个 参保档次。倘若集体补助有所提高,参保人则会相应选择较高一个 档次的初始参保金。以沙河市为例,沙河市利用其采矿业总收入为 每位参保人提供每年 500 元的保险补助,这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参 保热情,半个月内沙河市就实现了 100%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提高集 体补助金额,吸引更多的非政府及个人的资金支持,这不仅会极大 地增强农民的参保热情而且也提高参保人整体支付水平,确保农民 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 4.1.3 确保资金支持 河北省需要改善各个层次的资金支持体制,限制政府通过体制实施 各个层次的资金补助。一种方法是改善农村补助资金运算机制。将 农民的保险补助列入政府财政预算实现补助资金的持续性稳定性。 还可以通过尽快建立个层次的补助金监管机制。随着政策实施,越 来越多人加入了养老保险的行列,伴随着一些鼓励缴费的政策,各 级的养老保险补助金额越来越大,高效运行这部分资金的压力也越 来越大,地方财政有可能挪用这部分资金用于其他财政支出,导致 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亏空。 4.2 科学设计个人账户,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发展,河北省农村人均寿命 不断延长。因此,我们应该对养老金支付随人均预期寿命变化的月 份数进行具体的调整。唯有对养老金支付标准进行科学的计算与调 整才可以真正缓解政府资金压力。假设投保人 60 岁时对其寿命预期 75 岁,那么其个人账户里所有养老金额将分 139 个月发放。在那之 后,政府需要承当并支付该人额外的 41 个月的养老金。若该人该人 的预期寿命为 72,5 年,其个人账户里的养老金额将分 150 个月发放, 此时,政府需支付其额外 30 个月的养老金。月份在 139 到 150 之间 的变化引起个人账户金额的变化见表五。 拿一个投保 30 年的农民为例,当到达 60 岁时,他的个人账户余额 约为 38 元,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调整后他的个人账户每月只出现 了 2 元的差额。但这样可以为政府节省 22 元。所以调整政府承担养 老金月份数可以很好的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但是这种调整要限制 在一定的范围内,调整幅度过大的话,会降低投保人的养老金水平, 损害投保人的切实利益,这不符合实施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初衷。 4.3 加快建立联系紧凑的政策体系,促进各种社会保障体制相融合 河北省应建立联系紧凑的政策体系,确保养老保险体制运作顺畅灵 活,促进城乡各类社会保障机制相互融合。政策实施过程中各因素 相互冲突,冲突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政策调整带来的不公。而紧凑的 政策体系不但可以保证政策有效实施,也可以避免政策地方化碎片 化,有助于建设全省城乡个保障体系相融合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各 地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对政策的理解和实施情况也会有所不同, 这就需要省社会保障局尽快实施完善的全局政策。 在解决不同地区 的个人账户之间的差异时,我们应该采取统一的工作方式,向投保 人解释不同政策不同待遇的原因。加强与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尽 快提出具体可行的提议,加快农民养老保险与其他相关政策统和, 减少各政策之间的冲突。结合试点试行经验与政府关于试行的若干 建议,以合适的方式在经济转型时期真正的解决农村养老保险存在 的一些问题。 4.4 加强激励机制的建设,调动参保人的主动性 要想从本质上提高养老保险政策对投保人吸引力,需要添加一些有 利于年轻人,中年人利益的养老政策。可以采取一下三种办法:建 立有坡度的养老金补助体系。建立多缴多得的激励体制。对于缴纳 保险费连续 15 年或 15 年以上的投保人,政府给予一定的额外补助 金,或在提高相应的补助率。这样做可以提高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参 保热情,增加个人账户储蓄金额,加大补助力度。 4.5 改革人事管理体系,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新农村养老保险的试行是对政府管理服务能力的一次考验,政策给 实践指引出明确的方向,实践有进一步为政策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可 能。而这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提高新 农民养老保险体制的运行服务能力:第一,通过标准化的办公环境, 办公条件。 办公人员业务能力要强,这一点我们可以在新政策试行 阶段多积累经验,最终形成我们自己的标注化办公流程。第二,加 快信息化建设,建立一个更加高级的信息共享平台,加快软硬件的 开发和建设。为了更好地实现信息化,我们需要做大量的调查,搜 集足够的数据,在社会保障信息化工程的帮助下,实现资源的优化 配置。 5 河北新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目标与前景 5.1 北新农村养老保险发展目标 河北省农村老年人口养老保险体系的发展方向可以分三步。第一, 从现在到 2013 年,实现新旧农民养老保险体系的衔接。处理好旧的 农民养老保险体系遗留下的各种问题,引导农民积极自愿加入新养 老保险体系,实现全省广大农村地区全面覆盖新养老保险体系。第 二,从 2014 年到 2017 年,加快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体系与其他社会 保障体系的融合,协调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政策与农村计划生政策, 农村五保政策,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之间的关系。在 2020 年建 立稳定的覆盖河北省城乡各地的养老保险系统,最终融入国家养老 保险体系。 5.2 新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前景展望 5.2.1 全省养老保险覆盖率的提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资金压力 事实上,早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