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文(散文)阅读之散文整体阅读指导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郭福强整理(2014.12.04) 一、认识散文文体特征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 事真情的文体。近年来高考中的散文,主要包括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写景散文与哲理散文四类。 散文的主要特征有: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 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 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 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是 为更好地表达主题服务的。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应借助一定 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1)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 的事物为线索;(2)以作品中的“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 “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 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远,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 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地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 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韵律美, 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 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 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二、快速阅读,整体把握点拨 (一)读懂,才能做题 文学作品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解题其实并无神 秘之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理解能力不够,任何解题方法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而要提高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不能单靠多做练习题。认真阅读、仔细揣摩几篇散文,要 用细读的方法,真正把它逐句读懂、读透了,做题自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考场阅读要求:快速阅读,整体把握 考场阅读是一种快速的精阅读,与平时的浏览或慢品有区别。它要求能用 10 分钟左右的时间 对一篇千字文读两遍。它是考生必须练就的本领,只有平时有意识地训练快速阅读,方能在 考场上方寸不乱,成竹在胸。 快速阅读要善于抓标题、开头、结尾及意蕴深刻处,同时圈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的段落和 语句。 快速阅读的目的是在做题前整体把握文章。一篇文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读一篇文章如果没 有着眼于全篇的目光,没有整体把握的意识,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只有整体把握了全文, 将文章的骨骼、精髓看得透彻、明白,才能把命题人的命题指向、意图看得清楚、明晰,才 能快速而准确地答题。 所谓整体把握,就是要把握整体文意和思路层次。简单地说就是两个问题:内容文章 写了什么?基本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形式文章是怎么写的?把握文章的 结构层次和作者是如何展开思路的。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思路层次的方法有: 1寻找关键词句,画出各段落中的中心句、首括句、尾结句,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连续作用 的词语、句子、段落,以及画龙点睛的句子,再将关键词句串联起来,从而把握文章的思路。 2捕捉文中体现时间、空间、人物、事件、感情的语句,从而把握文章的脉络思路。 3逐段归纳要点,把各段要点合并起来思考,不仅能把握文意,还能找出文章的思路脉络。 4依据文体特征来理清思路结构。不同形式的散文,它的思路结构是不同的。根据文体特征, 也可以较快地理清文章的脉络。 快速阅读,整体把握文意的方法有: 1关注标题,揣摩文意。 标题往往蕴涵一些重要的信息,有时甚至集中反映文章意旨。 2观察首尾,整合信息。 文章首尾,往往会有意无意地表现或流露出作者的表达意图或情感倾向。阅读时要把开头和 结尾联系起来思考,揣摩作者的想法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如首尾一致,就要 总结一下相同点在哪里;如首尾落差较大,就要想想作者的感受和想法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这样,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被我们捕捉。 3扫描全文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 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和作者议论抒情的语句,往往与文章的中心主旨有联系,有时就是 文章的中心。找到这样的词语句子,文章的整体意思就容易捕捉了。 4综合层意,概括文意。 阅读时能够逐段逐层地归纳内容层次要点,并把这些要点和内容连续起来,就能发现作者在 说什么了。 三、快速阅读,整体把握训练 (一)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散文就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散文。作者往往借助对自然之景、物的描绘、抒情、议 论来表达对时代、社会、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它是高考散文阅读的首选。阅读写景状物散文, 首先要看它描写了什么景、物,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写出了景、物什么样的特点,以此 感受景、物的形象特征,进而分析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后理 解全文的主旨。 因为高考多把状物散文当作首选,所以下面重点介绍其读法。 1要注意理清文章脉络,沿着从表象到精神的顺序把握所写之“物”的特点。即要由表象到思 想,由具体到空灵,由物态到人情,捕捉被注入到这个“物”中的思想感情。 2要把握所写之“物”的外形特征和内在品质,进而把握所言之“志”(情) 。作者对所写之“物” 进行具体描绘,最终目的不是单纯地赞美它,而是以它为载体,表达自己特定的情感、志趣。 3把握内容类别,辨识表现手法。 状物类散文从内容上可分为托物喻人、托物抒情、托物寓理三种。通过描绘事物的特征而曲 折地表现人物形象风貌的,是托物喻人;通过描写客观物象,委婉曲折地表达思想感情的, 是托物抒情;由具有某种特性的具体之“物”联想开去,由此及彼地思考社会人生,揭示深 刻哲理的,是托物寓理。阅读时,除了把握内容类别外,还要辨识它的常用的表现手法,如 托物言志(喻人或寓理)、象征、拟人、对比、衬托、类比、反复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文化的梅岭 徐怀谦 我是嗅着 历 史深处透出的一缕梅花香,循着 苏东坡、文天祥、戚继光、汤显祖等人的足迹, 谛听着驿道上“ 嚼嚼” 的马蹄声来到这里的。 梅岭,这座横亘于江西、广 东两省的重要关隘,这条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的古驿道,这 段“海上丝绸之路 ”上的唯一旱路,这个承载过多少繁华、多少无奈、多少血泪,多少次令我魂牵梦 绕的地方,就这样开开朗朗、无遮无拦地走到了我的面前。 我不无激 动 地打量着她,发现她比我预想的要青春、 靓丽 得多。曾经以为这座令无数流放官 员失魂落魄的梅关,一定是荒山秃岭、 荆棘丛生;曾经以为这 条通往岭南瘴疠之地的古驿道,一定 狭窄陡峭、凹凸不平。然而并不,这里环境幽静,古木参天,绿意葱茏,枝叶密得连阳光都难得渗下 来;驿道宽阔达四米半,远比我在云南 盐津豆沙关看到的“ 五尺道”要宽阔、平坦得多。唐代以前,这 里只有羊肠小道可供人行,唐开元年 间, 时任宰相的广东韶关人 张九龄奉旨开辟此驿道,路开通后, “坦坦而方五轨 ”,大大方便了南来北往的车马;到了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呈现出一派“商贾如云,货 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 的繁荣景象。 很显 然,梅岭古驿道是为了发展经济而开通的。 谁也没有想到,在这条古驿道上,除了活跃 着大批商贾的身影之外,还走来了一个个被 贬岭南的官员 ,而由于 这些官员大多是文人或儒将,他 们于此留下大量情真意切的诗作,从而形成了梅岭独特的贬官文化。 宋哲宗 绍圣元年 (1094)秋,惶恐滩上驶来一艘官船,船 头 立着一位头戴靛青斜角头巾、身穿 玄色夹袍的老人,他就是 58 岁 的苏东坡。他的身旁是儿子苏过、侍妾朝云和两个老女仆。 刚刚从定 州知州调任英州知州,又再贬为 宁远节度副使,惠州安置,苏东坡就要远离中原,过梅岭,投身那 蛮荒之地了。小船在漩涡中艰难 前行, 东坡触景生情,吟诗一首:“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 身。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 何止略知津。 ”看得出,老人的内心是郁闷、 苍凉的。 七年之后,苏东坡蒙宋徽宗开恩,奉 诏内迁。北归途中,他又一次登梅岭,穿行在古驿道上。 在山头的一家村店休息时,一老翁 问苏东坡的随从:“ 官为谁?”随从答:“是苏尚书。 ”老翁即走上前 来,向东坡施礼,对他说:“今日北归,是天佑善人也! ”东坡听了很受感动,把老翁视为知己,写了 一首赠岭上老人,题于村头 壁上。 诗云:“鹤骨霜髯心已灰,青松合抱手亲栽。问翁大庾岭头住,曾 见南迁几个回。 ”是啊,苏东坡的红颜知己朝云就没有回来,而是永远留在了惠州! 宋史 载,宋代因罪贬岭南的知名官员有 144 名,多 为 全家南徙,能活着回老家去的确实不 多,如“苏门四学士 ”之一的秦观,就是被 贬雷州后病死的。 与苏东 坡心境同 样苍凉的还有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万历十一年二月, 54 岁的戚继光受张 居正牵连,由蓟镇总兵贬为广 东总兵。那是一个清秋 时节,他登上梅岭时,一弯明月挂在天际,他 写下这样一首诗:“ 五岭山头月半弯,照人今古去未还。青袍芒履途中味,白简朱缨头上班。烟水情 多鸥意惬,长林风静鸟声闲。依稀已觉黄粱梦,却把梅关当玉关。 ”戎马一生的他多么希望眼前的梅 关是玉门关,他可以出关卫国,战死疆场!然而,这是梅关,南下是无兵可练的广东。 除了 贬官文化,梅岭留给游客印象最深的就是梅文化了。赤乌四年(241) ,东吴大将陆凯奉 命南征,过梅岭时,正值梅花怒放。他立马于梅花丛中,回首北望,想起了陇头好友范晔,又正好碰 上北去的驿使,便折下一枝梅交 给驿使,并 赋诗一首赠范 晔:“ 折梅逢驿使,寄与 陇头人。江南无 所有,聊赠一枝春。 ”据考证,这 是最早赞叹梅岭梅花的诗句,开创了梅岭梅文化的先河。 梅是友 谊的 见证,更是美丽、 刚强、高洁的象征。宋代诗人张道洽梅岭诗,赞的是梅花的 美丽:“到处皆诗 境,随时有物 华。应酬都不暇,一岭是梅花。 ”何香凝老人 1926 年和 1927 年两度赴 梅岭,咏梅赋诗,写的是梅花的品格:“南国有高枝,先开岭上梅。临风高挺立,不畏雪霜吹。 ” 据说梅岭最美的景致在冬天,踏雪寻梅才别有一番情趣。我乐于赏梅,更乐于品赏这里的文 化。小小一座梅岭所负载的太 过悠久太过深厚的文化, 显然是需要慢慢行来,慢慢体悟,慢慢消化 的。梅香依旧在,何日可重来? 1抓住段中关键句及文中过渡句,迅速把握全文各层次及大意。 (1)全文可分为三大层次: 第一层次从 至 段,主要写的是 。 第二层次从 至 段,主要阐释了 。其中层次过渡 句是 。(写出原句) 第三层次是第 段,主要内容是 。 (2)全文以 为线索,采用了 的结构形式。 2抓住标题及文中重要的议论抒情词句,迅速把握全文主旨。 依据标题的题眼 和开头 。(写出 原句)及结尾 。(写出原句),可以概括出本文主旨是 。 (二)写人叙事散文 这类散文重在写人叙事。有时写人与叙事很难分得开,故高考重点考写人散文。阅读写人散文, 一要关注其文体特点: A人物形象鲜明。写人散文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与小说的重要区别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来 自于生活,并非虚构。写人散文的素材紧紧围绕着人物形象的刻画精心选择、组织。这些素材同 样是实有其事,而且不像小说那样有集中而尖锐的矛盾冲突,往往具有片段、局部、零碎等特点, 一颦一笑、一怒一喜皆可入文。 B注重细节描写。细节描写的目的是写人则如见其人,活画出人物鲜明的性格。写人散文因为 篇幅所限,一般没有长篇的叙事,所以就更注重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C情感深切动人。写人散文,作者之所以写这个人,是因为对这个人有着某种深厚的情感, “情 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秀的写人散文都能“写山情满于山,写海意溢于海” ,以真实深切的情感叩 开读者的心扉。 二要关注其结构模式: A开头:(1)感情化语言概括叙述。 “我”和该人,重点在该人。介绍该人,如肖像描写。(2)两 - 3 - 者关系及该人精神特质的议论。 B中间:(1)一件事。从开头、发展到结尾,细致叙述和描写。(2)几件事。每件事即每层次前, 可以用该人精神特质的一个因素领起,以对该人的感情体验及整体议论来贯穿几件事。 C结尾:(1)重申特质,照应开头;(2)深化感情关系,发出感慨。 三要熟悉其表现手法。写人手法同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方法大致相同。叙事技巧要关注顺叙、倒叙、 插叙、平叙等,以及围绕中心而确定的详略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的日子 人只能单独地接近上帝。 托尔斯泰日记 1910 年 10 月 28 日,可能是早上 6 点,列夫 托尔斯泰像一个小偷一样,只由他的医生陪同, 从他的生活的监狱中冲出来,呼 唤向他发出了一个不可辩驳 的坚定信号。当妻子夜里暗地里和歇 斯底里地乱翻他的文件时,他再一次当 场抓住了她, 这时决定突然 钢铁般坚决和果断地在他心中 响起,离开“离开了他的心灵 ”的她,逃走,到任何地方去,到上帝那里去,到自身中去,进入自己的, 分给他的死亡。他将大衣套在工作衬衫上,戴上一 顶粗笨的帽子,穿上胶鞋,他的财产中没有带走 别的,除为了向人类表达自己精神所需要的 东西:日记, 铅 笔和羽毛笔。然后他们上了车,坐在一个 三等车厢油腻腻的长椅上,裹在大衣中。 列夫 托尔斯泰不再 这样称呼自己了,像对待他的钱、房子和荣誉一样,他也把他的名字扔在 身后;他现在称自己为 T尼古拉耶夫一个想为自己构想一种新生活和纯洁而正确的死亡的人 的虚构的名字。现在他终于摆 脱了一切羁绊,他可以在陌生的街道上做朝圣者,做学 说和正直的话 语的仆人。 但他的生活、他的学说的可怕的对手荣誉,他的折磨人的魔鬼和诱惑者,仍不放弃它的 牺牲品。世俗不允许“它的” 托尔斯泰属于自己。 这个被追捕的人几乎 还没有在火车车厢里坐下,旅 行者中有人已经认出了这位大师,于是火 车上所有的人都知道了,男人和女人们已经挤到车门口 看他。他们随身带着的报纸带 来一 栏长长的、 对这逃离监狱 的珍贵动物的报道。他已经被出卖和包 围了,荣誉再一次,最后一次 拦住了托尔斯泰通向完满的去路。所有的车站都被警察告知,所有的 公职人员都被动员起来,家里他 们 已经订好特快车, 记者们 从莫斯科,从彼得堡,从尼什尼叶 诺高奥特,从四面八方追踪他 这只逃跑了的野 兽。列夫 托尔斯泰不应该也不可以单独同自己一起, 人们不容许他属于自己和实现他的神圣化。 他已 经被包 围了,没有他能投身进去的灌木丛。无 论他想在哪里脱身,荣誉都将置身于他的 对面,它无所不在。但这时突然一 阵冰冷的恐怖寒颤抖动着老人苍老的身体。他筋疲力尽地靠在坚 硬的木长椅上。汗从这个颤抖的人全身的毛孔中渗出来并从额头上滴下来, 发烧从他的血液中出 现。 为了救他,疾病袭击了他,死神已 经举起了他的大衣黑暗的大衣,在追踪者面前盖住了他。 在阿斯塔波瓦,一个小车站,他 们不得不停下来。没有一家旅店、一座旅馆、一个豪 华的地方 让他藏身。站长羞愧地提供给 他火 车站大楼两层的木屋中的 办公室。人 们领这个打着寒战的人进 去,突然他梦想过的一切都是真的了: 这里就是那小房间,低矮而沉闷,充满了污浊气味和贫穷,铁 床,煤油灯暗淡的光线一下子离他所要逃离的豪 华和舒适很远很远。在死的 时候,在最后的时 刻,一切都变清楚了,像他所期望的:死神作为一个庄严的象征,纯洁地、无瑕地完全顺从他的艺术 家之手。 高尔 基曾将列夫 托尔斯泰称为“一个人类的人” 这是一句精辟的话。因为他是同我们所 有人一样的人,由同样龟裂的黏土塑成,带有同样世俗的不足,但是他更深刻地了解这些不足,更 痛苦地忍受它们。列夫托尔斯泰从不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一个比他同时代的其他人更高的人,只 是比大多数人更具人性,更有德行,更敏锐地思考,更清醒和更热情仿佛是世界艺术家(指上 帝,译者注)的工作室中那个看不见的原始形式的第一个因而是最清晰的模型。 (选自茨威格自画像,有删改) 3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答:_ _ _ 4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么? 答:_ _ (三)议论说理散文 议论性散文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 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它往往蕴涵深邃的哲理,熔情感、哲理、形象于一炉。它与一 般的写景状物等散文有所不同,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 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议论性散文不是规规矩矩的议论文,它不是按照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来推理表达的,也 不完全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形式来组织成文的。它的写法比较灵活自由, 套用一句现成话来说,就是“形散而神不散” 。 这类散文也频频出现在高考试卷中。阅读这类散文要注意借事说理、寓理于事、因情悟理、情理 交融的特点,重在分析材料和观点的关系,进而品味其情趣、理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生命的暗示 欧阳斌 清凉的秋雨送走了一个燥热的苦夏,燥 热的心总算静默下来了。在这秋虫唧唧的黑色的秋 夜里,我骤然从昏睡中惊醒。远方的钟楼上,响起了悠长的钟声。又一列火车隆隆驰过 这一切意味着什么呢?是生命的暗示吗? 我在想,秋虫因何要昼夜而鸣?是因为它强烈的生命意 识么?是因为它深谙生命的短暂, 而必须高密度地显示自己的存在么?是因为它那生命的全部价值,都隐含在这微弱却令人感泣的 生命绝响里么?那么人呢?仅仅因为生命比秋虫千百倍的绵长,就可以以生理需求为由,将千百 个最美丽最令人激动的黎明慷慨地遗弃么? 这是一个荒诞的联想。 惟有 钟声,以其绝对接近精确的殊荣,当之无愧地充当了生命的量尺。它那周而复始的切切 欢呼里,有一种振聋发聩的提醒。然而昏睡了的那些人是不知道的,在混混沌沌之间,生命就这样 一部分一部分地丧失了。 有时 ,我 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痛苦的煎熬,当它最充分地展示出黑暗、 龌龊、卑鄙、虚伪的 一面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快 乐的享受,当它展示出光明、纯洁、崇高、真诚的一面 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在这样 两极之间交错延伸的。 有时 ,我 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渺小的存在,当物欲、情欲、利欲,在蝼蚁般的人群中横行恣 虐的时候;有时,我们会觉得生命是一种 伟大的结晶,当它在强暴、苦难、灾害中显示出牺牲的悲壮 的时候。生命似乎永远是渺小和 伟大的“ 混血儿”,由此我 们 也就没有理由产生绝对的崇拜和蔑视, 再伟大的巨人也有他渺小的瞬间,再渺小的凡人也有他 伟 大的片刻。 绝大多数的时候,我们有一种珍惜生命的本能,似乎没有一个人来到世上就梦寐求死。而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生命在心灵中会无限地增值。 毕竟,生命只属于这一个人,而且仅仅只有一次。 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一切都失去了,只要一息尚存,你就没有丝毫理由绝望。因为失去的一切, 又可能在新的层次上复得。当然,在极少数的时候,我们也渴望着悲壮的牺牲,那是因为苟且偷生 已严重地亵渎了神圣的生命。那 时,死亡反而 变得令人仰止,生命反而因死亡而延续,因毁灭而永 生。 钟声是生命长度的量尺,却不是生命价值的量尺。生命的价值只有在历史的天平上才能清 晰地显示出它本来的刻度。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去了,他们的生命价值何在?有 的人有一个轰轰烈烈的生,却有一个默默无 闻的死;有的人有一个默默无 闻的生,却有一个 轰轰烈 烈的死。有的人显赫一时,却只能成为匆匆的过客;有的人潦倒 终生,却成为历史灿烂星空的泰斗。 这一切绝然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一时 一事的得失,似乎永远困扰着我们,永 远是生命的 烦恼之泉。倘若能真正将其置之度外, 烦恼就真正超脱了。其实,真正值得烦恼的命题在于:生命的价 值究竟应以何种形式作何种转化。 对于这个千古之谜,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回答,却没有任何一本哪怕是世界上最权威的教科书能给 出最完美的答案。人其实是最 难认识自己的,也就更 难找到自己生命的 转化方式,这正是一些人拥 有一个失败的人生之根源。更悲惨的 结局则在于,自以 为找到了答案而其 实完全是南辕北辙。所谓 天才,无非就是能最早最充分地认识自己的价值,从而以最直接的方式完成了生命由瞬间到永恒 的有效转化的人。 生命,这神秘而美丽、不可捉摸而异常珍贵的存在,你究竟隐逸着多少暗示?而哲人的终生 存在,就是捕捉这样一些暗示么? 5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答:_ _ 6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是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承包商入厂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基础题
- 水质检测技术与水电试题及答案
- 2025-2030年氢能源行业风险投资及投资运作模式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微型电动车产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家用除臭剂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管理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存储器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商务笔记本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与投资价值研究报告
- 2025年市政工程环境审查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水利水电工程理论与实践结合试题及答案
- 市政工程考试战略及试题及答案
- GB/T 7307-200155°非密封管螺纹
- GB/T 14337-2008化学纤维短纤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 社团课数独入门(课件)
- 全国高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雷雨》 课件
- L4-《采购与供应策略》-讲义课件
- 软件测试 教学大纲
- 合欢树史铁生课件
- 机房工程系统调试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 光伏项目试验报告
- DB37-T 3587-2019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认定
- 汽车电子可靠性测试项目-(全)-16750-1-to-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