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JH公司的案例分析[全文]_第1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18/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1.gif)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JH公司的案例分析[全文]_第2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18/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2.gif)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JH公司的案例分析[全文]_第3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18/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3.gif)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JH公司的案例分析[全文]_第4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18/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4.gif)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JH公司的案例分析[全文]_第5页](http://file.renrendoc.com/FileRoot1/2018-12/18/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2e6eaa37-4cdd-43bc-88a9-72d58dcdf04c5.gif)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商管理硕士(MBA)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研究基于JH公司的案例分析作者谭跃年级2005级学号 205120280167指导教师蔡春教授 定稿时间2007年5月19曰西南财经大学论文摘要企业发展需要有高质量的会计信息来做决策,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的提高依赖于会计政策选择。因此研究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现实意义。 国内关于会计政策选择研究主要有三种主要的理论:有效市场假说理 论、实证会计理论、经济后果理论8本文主要釆用实证会计理论来研 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在进行文献的广泛阅读以后,笔者 发现关于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远少于上市公司的会计政策选 择研究,考虑到小企业会计实务中会计政策选择的不规范性和笔者在 小企业任职的经历。故侧重于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以 JH公司为分析样本找出了小企业目前会计政策选择遇到的问题并且 给出了问题的应对之策。本文运用规范研究方法,从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 实证会计理论中契约理论分析了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 并指出契约理论缺陷,即企业除股东、经理和债权人外对企业发展有 影响的利益主体缺乏关注。由此推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 接下来研究重点放在小企业的制约机制设计上。最后对小企业的会计 政策选择进行案例分析9本论文是笔者在借鉴中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 上完成的,由于会计政策选择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成熟,笔者再来“画 蛇添足”无疑是一种对自己的挑战,文中难免会存在很多不足之处, 恳请老师指正。论文的主要内容由以下五部分组成:第一章对会计政策加以定义,给出什么是会计政策选择以及会计 政策选择的类型、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第二章简述会计的契约特征和瓦茨、齐默尔曼将经济学中的契约 论引入会计研究所提出的三大假设,即报酬契约、债务契约、政治成 本假设。用以解释管理当局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同时结合 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具体情况对这些假设加以评述。第三章首先指出契约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过于关注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人员之利益,而忽视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进而提出利益 相关者理论,指出会计政策选择权是剩余控制权,而这种剩余控制权 、属于利益相关者。最后在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基础上形成企业会计政 策选择的制约机制。第四章对小企业加以界定,指出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9 描述小企业会计的特殊性,接下来利用契约理论论述小企业会计政策 选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参考利益相关者理论下的会计政策选择制约 机制设计具有小企业特点的制约机制。第五章利用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对JH公司的会计政 策选择进行分析。发现由于制约机制不完善会导致业主在会计政策选 择时机会主义膨胀等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关键词:会计政策会计政策选择制约机制小企业lAbstractEnterprises development needs to have the high grad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effective decision-making,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quality enhancement relies on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Therefore,studying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has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Domestic mainly has three kind of main theories about the accountii policy choice research: Effective market hypothesis theory, real diagnosis accountant theory, economical consequence flieory。This article mainly uses real diagnodis accountant theoty to study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he restriction mechanism. In carrying on the literature after wide spread reading, the author discovered what is fax short about small business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research to goes on the market company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research, considered small business accountant really serves the accoimting policy choice irregular plasticity and the author tiie experience which is in office in the small business. Therefores tresses on the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restriction mechanism, discovered the question take JH Corporation as the analysis sample which the small business at present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meets and to produce question should to it horse whip.This juticle utilizes the standard research method,embarks from theaccoimting policy choice basic concept ,use real diagnosis accountant the theory center contract the theoeretical analysis enterprise has carried on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he econcmic motive ,and pointed out the contract theory flaw, the enterprise except the shareholder ,manager and the creditor lacks the attention to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influential benefit main body .From this promotes the enterpris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herestriction mechanism, receives puts with emphasis on in small businesss restriction mechanism design which studies. Finally uses the small business restriction mechanism to carry on the case analysis. The present paper is the author in profits from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scholar research results in the foundation to complete,because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oses this domain the resewch to be relatively mature, the author comes to add something super fluous and ruin the. effect without doubt is again one kind to own challenge, in the article unavoidably can have very many deficiency, request seamestly teacher to point out mistakesThe paper main content is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five parts:First chapter the article performs to the accounting policy to define, produces what is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as well as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ype, as well a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economical consequence.In the Second chapter, the writer summarizes accountants contract characteristic and watts and zimmermans discusses economic in contract,introduces three big suppositions which accountant the research institute proposed, reward contract, debt contract, political cost supposition. With explained the regulatory authority caries on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he economic motive, simultaneously unifies our country enterpris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he special details to perform to these suppositions to comment.Third chapter : first the paper points out the contract theory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hareholder,the creditor and meager personnel benefit, but neglects other benefit correlation benefits. Then it proposes the benefit correlation theory,points out the accounting policy option is the surplus domination.But this kind of surplus domination belongs to the benefit correlation. Finally governs together in the benefit correlation in the foundation forms the enterprise the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restriction mechanism-Fourth chapter : the paper performs to the small business to limit, points out the small business in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ortance. To describe the small business accountants particularity,receives elaborates the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necessity uid the possibility using the contract theory. Under the reference benefit correlation theory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restriction mechanism design has the small business characteristic the restriction mechanism.Fifth chapter : we uses the small busines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of the restriction mechanism to cany on the analysis to the JH Corporations accounting policy choice. The discovery because of the restriction mechanism is imperfect can cause the owner when the accounting policychoice question and so on opportunism inflation, and proposed solves the questions suggestion.Key words: accounting policy the choice of accounting policy the restriction mechnism the small business3企业选择一个符合环境要求和内部条件的会计政策对于企业经 营决策的成功很重要。首先企业是很多契约的集合,企业订立契约离 不开会计信息支撑,而会计信息是由会计程序产生,选择了合适的会 计政策能够使会计程序运作良好,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有明显的效 果。其次,企业是处于复杂变动环境中的一个开放系统,需要与外界 不断交流,从外界获得各种资源,然后经过生产活动向外界提供产品 和服务。同时企业对外界承担社会责任,愿意对外界有所付出。在这 个循环过程中,会计的内部信息流和外部信息流非常关键。企业靠这 些信息来做各种决策,而外界正是利用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否支持或反 对企业。产生何种信息流与会计政策选择相关。最后会计政策选择直 接影响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通过会计政策选择可以将企业的产出 用不同的方式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分配,会计政策不同,各方的利益分 配比例也就不同。因此我们需要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在研究会计政策选择的论文中,对于理论和实践都有所涉及但 是大部分都是从上市公司的角度来研究会计政策选择。本文意图换一 个角度以小企业为案例来考察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以及结果。因 为市场经济中,小企业对于保持市场竞争,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吸收 劳动力都有重要作用国家也对发展小企业保持高度的重视。要发展 小企业就要提高其管理水平。而研究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提高管理 水平有直接和间接的作用。所以本文要研究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本文的基本结构是:首先界定会计政策及给出会计政策选择的定 义。然后从经济学意义上分析为什么会产生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因:一 方面是利用契约理论解决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问题;另一方 面利用契约理论发展产生的利益相关者理论来探索如何形成会计政 策选择制约机制。第四章我们讨论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和特 殊性,还有适合小企业的会计政策制约机制。第五章利用JH公司的 具体案例看小企业是如何选择会计政策以及选择会计政策遇到的问题和提出解决建议。3第一章会计政策选择一、会计政策的涵义1、会计政策的定义在研究会计政策之前,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政策这个词的含义:从 汉语的字面意思来看,政策意为“为政之策”,原指国家或政党为实 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政策一词在英文中 相对应的单词是policy,它不仅包括公事,而且还包括私事。当然, 随着时代的变化,政策一词在汉语中得到了很大的扩展。本文认为, 可以从如下几方面来把握“政策” 一词的含义:政策是由政策主体 (可以是政府机构、团体、个人等)为实现预先的目标有意识地制定 或提出的;政策的作用在于一经制定便可以指导现在或未来的决策 和行动。在内容上,政策介于理论和实践之间,一般是在一定的理 论指导下,以特定的环境状况为依据而制定的规则、方法及措施。总 之,政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它既体现总体的、概括性的原则,又包括 相对具体的方法、规定、措施等会计政策作为政策含义外延之一,不仅具有以上特点,还具有其 具体的限定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有关文献及几个权威的会计准则制 定机构对会计政策的定义:IASC在国际会计准则第8号当期净损益、重大差错和会 计政策变更中,对会计政策的定义是“企业编报财务报表时所采用 的特定原则(spacific principles)、基础(basis)、惯例(convention)、 规则(rule)和做法(practice)等”*.美国会计委员会意见书第22号一会计政策的披露中将会 计政策定义为“企业管理当局依据一般公认会计原则,为公允地反映 企业财务状况、财务状况变动以及经营成果,在编制财务报表过程中 所采用的特定会计原则以及运用这些会计原则的方法”。.英国标准会计实务公告(SSAP2)中对会计政策的解释为“企业 所选定并一贯遵循的、适合于企业实际情况、最能公允地反映企业财 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基础。”澳大利亚、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的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定义也基本与英国类似,都使用“会计基础” -词,我国于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定义为: 企业在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与 以前的准则相比,这个定义大大扩展了会计政策的内容。以上各国会计准则对会计政策的定义中,美国强调“特定会计原 则以及为遵循这些原则而采用的方法”,英国则直接以“会计基础” 代替会计政策,并将会计基础解释为“出于财务报表的目的,为将 基本会计概念应用于财务交易和事项所采用的方法。而“基本会计 概念”则指“作为企业期间财务报表基础的主要基本假设w,并列举 了主要的“基本概念”:持续经营、权责发生制、一致性和谨慎,可 见,所谓w会计基础”即体现“基本会计概念”(相当于我们所说的 会计原则或会计假设)的会计方法(即具体会计方法和程序)。因此, 无论是美国会计准则中强调的会计原则、方法,还是英国会计准则中 强调的会计基础,其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措辞不同而己。不管措辞 如何,会计政策既包括总的、指导性的会计原则,也包括相对具体的、 体现会计原则的会计方法。会计原则决定了会计方法,会计方法体现 着会计原则,二者共同构成了会计政策的基本内容。通过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确定会计政策的定义:会计政策是企业 管理当局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所选用的会计原则和会计方 法(程序)92、广义和狭义的会计政策就内容而言,会计政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政策既 包括由政府机构、或民间职业团体制定的面向整个国家和社会的、一 些通用的、重要的会计方针、原则和方法程序,也包括微观经济主体 根据特定环境,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等约束下,具体进行会计处理 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和方法;狭义的会计政策仅指广义会计政策中的 后者。本文所指的会计政策是指狭义的会计政策,即指企业在进行会 计处理时所应用的原则和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而不包括会计准则、会 计惯例、会计规范、会计规则与会计标准等概念。3、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政策相似,会计政策选择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会 计政策选择是指企业管理层在会计核算时选择具体原则以及具体会 计处理方法的一种企业内部行为。它是执行层面的会计政策选择行 为。是由个别企业主体做出的选择,具有一定的主观倾向。广义的会 计政策选择除包括其狭义的内涵外,还指企业管理层通过院外游说等 方式千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过程,使会计政策的制定朝其预 期的方向发展9它是制定层面的会计政策选择。会计规范(包括会计 准则和会计制度)是由准则制定机构做出的、面向整个社会中的所有 企业,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本文讨论的是前者,即执行层面的会计政策选择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按照泽夫(1978) SlepettAZeff,(The Rise of Economic Consequences), Journal of Accountancy (12) 56页.的理解,所谓经济后果就是会计报告将影响 企业、政府、工会、投资者和偾权人的决策行为,这些人或团体的行 为又可能对其他团体的利益产生影响。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从会计出 现以来就存在只不过在资本市场出现以前,它的影响是很小的P随 着资本市场不断扩展,现有的、潜在的埤资者、债权人以及职工等利 益主体不断增多时,经济后果就显得越来越突出,准则的出台或变更 都会引起利益相关方的关注。这样准则就不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规范 了。而是各利益方之间利益搏弈的结果。三、本文的研究思路目前国内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对瓦茨和 齐默尔曼的假设加以实证检验;另一个是利用契约理论和利益相关者 理论对会计政策的选择进行研究。本文主要运用规范研究的方法,从 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概念出发,利用实证会计理论中契约理论分析了 企业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动机,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述。 然后指出契约理论的缺陷,即企业除股东、经理和债权人外对企业发 展有影响的其他利益主体缺乏关注。为了弥补这种缺陷引入了利益相 关者理论,由此推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制约机制,接下来研究的重 点放在了小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及其制约机制设计上。最后利用小企 业的制约机制对JH公司进行案例分析。找出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存 在业主机会主义行为膨胀和外部缺乏对小企业的监督等问题。建议在 工会的领导下形成制约小企业业主机会主义行为的机制等解决办法。6Coase,(Accounting and the Theory of the Firm* 1990. 第二章基于契约理论的会计政策选择及评述、契约理论简述会计理论是企业理论的一个组成部分。会计数据有利于分析企业 的行为,会计理论的改进,如促进会计处理一致性的理论,有助于企 业经济理论的研究,与之对应研究企业组织结构和组成成本不可能忽 视对会计系统效率的研究。同时,科斯(1990) 2认为,会计理论的 形成依赖于经济学对企业认识的进展。研究企业会计政策选择这类与 企业组织结构有关的问题,必然要用到契约的观点。企业会计政策选 择是企业一系列契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会计政策与企业组织形式密 切相关。因此,本文对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分析首先从对企业的契约 观认识入手。科斯认为企业性质的要义包括企业的契约性、契约的不完全性以 及由此导致所有权的重要性。他说明,首先企业是一系列契约(合同) 的组合,是个人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将企业解释为契约的组合 至少有两个涵义:一是作为契约人的企业参与者必须对投入企业的要 素拥有明确的产权(财产所有权);二是企业是由不同产权组成的, 企业所有权显然不等于财产所有权。接下来他指出,企业契约不完备 性的存在可以用不确定性及由此导致的交易成本来解释。在一个环境 多变的世界里,要在签定契约的时候预测到所有可能出现的状态几乎 是不可能的;即使进行预测,要准确地反映每种状态也是很困难的。 企业是一个不完备的契约的思想意味着,当不同类型的财产所有者作 为参与者组成企业时,每个参与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得到什么, 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说明。如在所有者与代理人签约时一般没有关注企 业会计政策选择权。这也是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存在的原因。最 后是因为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才出现了 “企业所有权”谁拥有它是 最有效率的问题。二、会计与契约理论的关系瓦茨和齐默尔曼(1986)针对会计理论研究中存在的缺陷,将经 济学中的契约理论引入了会计研究,以契约成本为核心概念,构建了 现代的实证会计理论。他们指出罗斯丄瓦茨和杰罗尔德丄.齐默尔曼合著,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財经大学出版社,m, 174*175页,,会计数据经常被用于各种契约的 谈判、制定、履行及其监督;同时会计又是企业契约的重要组成成分; 企业的契约常常包括对各方行为的限制,而这些限制是以某些会计数 据为条件的;因此产生了计算和报告这些会计数据的需要。按照瓦茨 的观点,会计在企业中有两个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会计在决策权利分 配,提供激励机制和规定管理者决策的权限起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 会计是企业和内部员工、外部集团契约安排的一部分。如报酬契约和 债务契约,会计在这些契约中的作用是降低成本。这两种作用概括起 来,可以认为会计是企业契约重要组成部分。为了 了解会计在契约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契约的形成到执行 的过程入手。缔结企业契约,首先需要对投入企业的资源和产生的收 益进行计量。投资者向企业投入自己拥有的资源,企业才能得以成立 与运转,而对他们投入的资源的计量,则是企业契约安排所有权的重 要基础。用货币计量资源是会计的基本职能,当然,不同资源的计量 难易程度是不同的,计量规则也可能是多种多样的。选择不同的计量 规则必然对企业不同的利益主体的利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企 业缔结之前,资产计量规则必定是企业契约参与者谈判的基本内容 第二利益主体绝对财富和相对财富的增长,其根本途径就在于从企业 中获取的报酬,企业到底实现了多少收益,需要依靠会计对企业收益 进行计量。收益的核算规则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些规则的运用将影响 企业当期和未来收益的确定,从而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因此,对 收益规则的谈判也是利益主体参与企业契约谈判中的内容。最后,企 业经营者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其他利益主体无法 直接确定经理是否履行了应有的责任,是否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 他们必然要求经营者向他们披露会计信息。至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规 则,则是他们谈判的结果。企业契约的缔结,只是企业存在的开始。而执行契约才是企业的 基本任务,执行契约的人无论是企业管理当局还是一般生产者,都有 着各种与缔约方不一致的动机,并经常有使自己利益最大化的倾向, 由于经理人员不是或者不完全是企业的所有者,在努力工作的前提 下,努力成本完全由自己承担,而因努力工作所提高的企业产出却被 其他股东分享,故经理人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努力工作。同时,假如 经理人员追求在职消费,而所耗费的成本由企业来承担,自己却可以 得到全部好处。故经理人员就有足够的动力追求在职消费等不利于股 东的目标。这样,在经理人员和股东存在利益冲突的情况下,企业的 实际价值就减少了。所减少的部分被称为代理成本对于经理人员 使用会计政策选择的权利来操纵会计利润以利于实现自身利益最大 化的情况,委托人如何监督就是一个承担代理成本的问题。委托人不 能直接观测代理人的行为选择,能够观测到的仅是一些变量,这些变 量由代理人的行动和其他外生的随机因素共同决定,因而充其量只是 代理人行动的不完全信息。委托人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这些 不完全信息来奖惩代理人,以有效地激励其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 动。而可观察到的衡量经理人员努力的变量要靠会计信息披露,如在 会计报表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是净利润,净利润的质量与会计政策选择 的公允有直接关系。一般而言,经营者需要对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作出反应,而这一 反应对企业的生存具有关键作用,因而经营者在这一方面比所有者更 重要。由于信息的非对称性,经营者对不确定性的反应行为自然也最 难以监督。因此,如何在企业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安排企业的剩余索 取权和控制权问题非常重要。由于经营者一般对企业拥有“自然控制 权”,他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损害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基于这种考 詹森和麦克林合著,C企业理论:经理行为、代理成本与所有权结构,金敲经济学杂志),1976. 9虑,经营者可能选择采用有利于自己的规则对资源和收益进行1计量并 披露会计信息。为了防止这种可能,就需要监督。由于监督的存在, 经营者不得不采用企业契约所规定的计量规则和披露规则。审计在监 督契约执行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9企业外部的审计师与债权人 签定契约,对发现违反限制性契约条款的任何行为进行报告。此外, 业经审计的盈利数据也被用于奖金计划。从经营者角度来看,经营者以自己的人力资源参与企业契约,经 营管理是应尽的职责。为完成企业契约责任,经营者必须依靠会计, 因为经营者经营管理所需要的预测、计划、决策以及控制等信息都有 赖于会计。另一方面,经营者契约i任的完成还需要企业所有员工的 共同努力,必然存在经营者对其他员工的监督和激励问题,而这种监 督和激励也有赖于会计,因为计量他们的贡献是监督和激励的基础, 生产成本计算、转移价格的运用则是经营者对中低层经理和工人实行 监督和激励过程中所运用的会计方法之一。企业契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个过程中, 某些利益主体可能退出企业契约,而另外一些目前与企业无关的主体 可能要加入到企业契约中来。无论是股东还是经营者、员工等其他利 益主体的变更都意味者企业契约开始重新谈判。在契约的再次谈判 中,会计信息作为共同知识将会方便与企业契约的谈判。当然,契约 主体可能会利用额外的私人信息,但一个共同的经证实的数据的存 在,有助于排除一些参与者受损而同时并不能大幅度地提高所有人利 益的讨价还价。在实证会计理论中给出了一个较好的解释会计是 企业契约过程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且代理成本以及企业的价值会因不 同的契约而变化,那么,如果“尚存”的契约形式在减少代理成本方 面比其他的契约更有效,用以计算这些契约所用会计数据的会计政策 便比其他程序更有效。采用其他会计政策会增加代理成本,并降低企 业的价值。综上所述,会计在契约的谈判、缔结、执行、监督和财务的业绩 罗斯.L.瓦茨和杰罗尔德丄.齐默尔曼合著,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財经大学出版社,1999, 175页.评价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所以,会计具有契约属性是显而易见的。三、运用契约理论进行的会计政策选择契约理论在会计政策选择中有三个基本的运用,同时也是会计政 策选择的主要限制。以下我们分別加以介绍:1、报酬契约与会计政策选择股东与企业经理人签定的报酬契约又称管理报酬计划,如分红计 划和业绩计划。管理人员的报酬通常和会计利润挂钩,而会计政策选 择将会影响会计利润,从而影响管理人员的报酬。而且,若会计政策 发生变化,经理人员还可能改变投融资决策,影响企业的价值。此时 股东必须权衡重新谈判和签约的成本与调整报酬计划的收益这两者 之间的大小。但是,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将导致管理人员人力资 本的下降,所以管理人员也须考虑机会主义的收益与人力资本下降之 间的替代关系。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效的报酬契约会激励经理人员力争企业价 值最大化。但从理论上看,对报酬契约的构成尚没有完美的解释。但 就大量可观察的事实表明:大部分的分红计划都建立在会计盈利的基 础上,这为研究管理人员会计政策选择行为及其潜在动机提供了可 能。从现实世界可以看到,在20世纪初以盈利为基础的管理激励报 酬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惯例。虽然正式以盈利为基础的管理报酬计划 在美国出现的时间较迟,但到20世纪50年代,许多美国公司的管理 报酬方案开始包括将管理人员的报酬与经过审计的企业年度报告中 的盈利数字相互联系的奖励计划。根据盈利制订的报酬计划的存在和 发展说明它们是有效的契约,也就是说这样的契约能够使企业的价值 最大化。C1)报酬契约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企业经理人员的报酬与企业盈利之间的关系很早就已存在一无论是在管制之前还是之后。采用盈利为基础的报酬契约来激励经理人 员,其盈利的计算方法是受到限制的。这是由于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 信息的非对称性和监督成本所造成的。企业的管理人员最清楚、最有 可能了解哪些会计政策选择有助于调动他们及其下属积极性。另外, 管制机构的成本也会因会计程序的不同而异。管理人员也最有可能了 解哪些会计程序有助于使这些成本最小化4因此,在限制经理人员选 择会计政策时,要进行效益与成本权衡,即权衡经理人员通过选择会 计政策所产生的效益与放弃管制所降低的机会成本。(2)报酬契约与会计程序选择不论是对早期会计文献的追溯还是对现实企业的调查,稳健主义 一直贯穿在企业会计程序中。稳健主义与其说是会计程序的一个基本 原则,不如说是人们对在实务中回避风险,避免高估资产的会计处理 观念的一种认可。按照市场计价理论,会计盈利的计算必须估计资产 的市场价值和未来的现金流量,由于信息的不对称,经理人员比其他 利益主体更熟悉资产市价的估计,这为经理人员操纵会计盈利提供了 机会。若经理人员充分利用此优势大行机会主义之道,则势必影晌会 计盈利数据反映企业价值的可靠性,进而降低了报酬契约的有效性。 当然,稳健的经理人员往往很重视会计盈利数据的客观性,也就是说 会计盈利必须是可验证的。出于稳健主义的考虑,经理人员必须对在 某个特定盈利概念下所“创造”的盈利与其对企业价值产生影响的相 关程度进行权衡,以防止对“泡沫化”盈利的控制失衡。在管制前,虽然会计就己经存在规律性和通用惯例,但是经理人 员仍可在相当一部分会计事务中行使自由选择权,且不会因此被反映 到审计报告里。而匹克斯利认为,早在对会计信息披露实施管制前, 审计师己经向董事会或股东等人揭示经理人员背离会计政策的做法, 以使他们据以调整计算管理者报酬的会计盈利。在实行管制后,经理 人员采用会计政策更是小心翼翼,因为会计政策的变动通常作为审计 报告的一项限定条件,由此引发的对当年会计利润的影响必须予以报 告。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让其他利益相关者对经理人员自行决定的 12会计方法进行调整和监督显然得不偿失。因此,即使在管制后,经理 人员仍然有能力通过会计方法选择来影响会计盈利,同时也找到规避 诸如审计报告的管制的方法比较有名且一再被检验的假设是所谓的 分红计划假设。分红计划假设是指:若其他条件不变,实施分红计划的企业,其 他经理人员更有可能把报告盈利由未来期间提前至本期确认8。关于 分红计划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瓦茨和齐默尔曼早在1978年就提 出了这样的假定:分红计划会对经理选用能够增加其报酬现值的会计 程序和应计会计方法起激励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分红计划的参数 经过精心制订使得多数年份均有红利可以分配,若有红利可供分配的 话,其最高额等于报告收益的线性增函数,在这种函数关系下,经理 人员的报酬将随着报告收益的增加而增加,那么提高报告收益的现值 便可提高经理人员的报酬现值,由此衍生出分红计划假设。递延工薪支付、保险计划、股票期权、业绩计划和分红计划都是 普遍采用的报酬形式,其中分红计划和业绩计划取决于会计盈利。通 常,业绩计划是公司达到某些特定的长期目标盈利时给予经理人员的 奖励.分红计划与业绩计划的差异主要在于前者一般按年进行评价 未来的不确定性使经理人员更愿意把握当期的现金流,而减少对未来 现金流的依赖。.分红计划通常提供一个可转入用于分派红利的“红利基金”最高 金额,这一最高金额一般等于超出“目标盈利”的一定比例。而“目 标盈利”通常代表股东盈利占总资产的一个百分比。若实际盈利低于 目标盈利,经理人员就分不到任何红利。此外,一些分红计划往往还 对可转入“红利基金”的金额作了上限规定。如果报酬委员会使用某 一特定与会计盈利相挂钩的公式来制定红利计划,而不是参照会计政 策的变动对红利作出调整,那么,这种激励方式就会促使经理人员通 过会计政策的变动在某些年份提高盈利,而在其他年份降低盈利。至 于盈利的提高或者降低的趋向,则取决于实际盈利是低于目标、介于 罗斯X.瓦茨和杰罗尔德X.齐畎尔曼合著,陈少华等译,实证会计理论,东北财经大学出叛社,1999, 185页- 1瓦茨和齐馱尔曼合著,(构建会计准则决定因素的实证理论,W8. 目标与下限之间,还是高于上限。如果当年会计盈利高于上限,他们 就有通过递延盈利来降低报告盈利的动机一高于上限的盈利将使经 理人员永远失去获得这部分红利的机会;如果当年会计盈利介于目标 盈利与上限之间,那么,经理人员有可能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操纵 会计盈利,使其当年盈利正好等于上限。由此增加的红利便可马上获 得;如果当年盈利低于目标,则经理人员便有进行“巨额冲销”的动 机,把未来的亏损提前至当期,从而提高未来期间的会计盈利。另一 方面,如果经理的分红计划包括了认股权,那么经理人员更愿意选择 能够平滑当期收益的会计政策,以保持会计盈利稳定增长的假象来支 撑股价的高成长性,经理人员通过未来认股权的实际实施来获利。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报酬契约是影响经理人员调整会计 政策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因,以及他们是如何实现这种调整 的。但是许多有关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激励机制的研究发现, 在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金与会计利润无关,并 且远远要比分红计划假说复杂。影响经理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如下:第一个因素,企业经理的私人利益。但是基于我国并未形成一个 有效的经理市场,经理人员的来源多种多样,其要达到的个人利益往往 也差别很大,有时这种利益甚至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政治利益或者其他 方面的利益9例如国有企业经理层追求升迁的目标。第二个因素,来自非市场的约束成为上市公司行为的主要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公司法与证券法的法律约束,中国证监会的行 政监督。比如说中国证监会的某些条例对公司的上市资格、配股、挂 牌等作了规定。其中净资产收益率6%、10%对上市公司的约束带来 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变化令人寻味。第三个因素,政府的干预,中国的企业与地方政府往往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政府千方,百计的干预企业的决策以维护地方利益和领导私 利。例如有些面临破产的公司利用债转股和财政转移支付的手段加以 包装以后上市的行为。李彩、王登峰,会计政策选择的三大假设与中国经济环埦C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年第25卷 第1期,62-64页.以上三个因素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是与分红计划假说对会计. 政策选择的影响有很大不同,我们在市场中检验这种假设的时候需要 特别注意。2、债务契约与会计政策选择(1) 会计在债务契约中的作用企业经营资金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投资者的投入资本,二是举 债。企业通过财务杠杆的适度运用,一方面可以使股东的权益一投资 报酬率大于债务资金成本率,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经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和进取心,通过安排适当的资本结构,扩大企业的筹资来源,使企业 有足够的现金流抓住发展机会。债务融资按照使用时间长短分为长期 负债融资和短期负债融资两类,而在长期负债融资中主要有长期借款 和债券两种方式。债券融资又可按照能否上市,分为公募债券和私募 债券。为减少代理成本,降低经营风险,债权人通常在债务契约中规 定了一些限制性条款,如对股利支付的限制、对股份购买的限制、对 资产处置的限制、对增加债务的限制等。若企业违约,债权人就可以 釆取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些限制性条款的内容大部分与会计数 据有关,需要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而且签订契约后的监督也要通过 企业提供的财务数据来进行。这样企业是否违约就与企业的会计政策 有直接的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计程序变化对会计数字产生影 响,如对报告盈利、留存收益和权益的影响,对负债权益比率、现金 流量方差和可支配资金余额的影响等,从而也会对依据会计数据签订 的契约条款的约束程度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消除增加盈利的各种会计 程序选择可削弱将公司的财富转移到股东手中的能力,从而保障偾权 人以债务契约享有的权益。史密斯和沃纳(1979)认为,在19世纪以前基本上没有确凿证 据表明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被用来作为对偾务契约的监督手段,但在 目前却有大量证据体现出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被用来达到上述的目的。在一般的银行债务契约中,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是银行放贷机构 决定是否签约的重要参考变量;而对于公开上市交易的企业债券,企 业的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资料是其向有关机构报送的关键性法律文 件;对于私募债券,企业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资料是债券投资者的决 策中最重要的信息来源。一般公募债券投资者所运用的财务报表经过 审计,符合公认会计原则;而私募债券投资者所使用的财务报表一般 无须审计,只要符合“被认可的会计程序”即可。(2) 会计程序选择与债务契约债务契约对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主要是指债务契约对经理人员 控制会计盈利数据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一些限制。也就是说,债务契 约条款会适当背离公认会计原则,一般不允许会计盈利或者资产发生 公认会计准则所允许的增值,这些不允许发生的盈利增加通常为非现 金收入或者其他递延贷项。如公认会计准则对附属子公司的会计盈利 所认可的方法是权益法,其当期子公司的会计盈利可以计入母公司, 而一些债务契约通常以成本法取而代之,当母公司收到股利时才能将 其记录为盈利。另外公认会计准则承认,但债务契约不认可的资产主 要是无形资产,如债务契约条款一般把合并时的商誉排除在外。由上 所述债务契约条款对公认会计准则的背离是符合稳健主义原则的。如 延缓对收入的确认,同时选择较低的资产价值等,债务契约的目的似 乎在于抵消经理人员夸大会计盈利和资产的倾向,以及减少经理人员 利用会计政策操纵会计利润而导致债务契约条款无效的结果。把无形 资产排除在外,可以防止经理人员通过夸大资产来逃避在负债权益比 率方面的限制;对权益法的摈弃可以从盈利中排除那些从法律角度看 不可用以支付母公司的利息债务,从而防止夸大母公司的利息保障倍 数这样常常是私募债券契约与公募债券契约相比,偶尔会出现允许 调整报告数据,从而违背某些符合公认会计准则程序的现象,债务契约签订以后,若债务人违反偾务契约,其代价是相当大的, 一是受到管制处罚,二是信誉的受损。尤其是后者,在市场经济社会 里,企业的信誉是其在社会中立足之根本,企业丧失了诚信,则难以 16再进行借贷或借贷的成本变得十分昂贵。因此若债务契约以会计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第一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2026届广东省吴川一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强化训练试卷
- 王道课件邓平速写
- 民法典学习课件
- 玉米趣味农业科普知识培训课件
- 玉石鉴定师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国家级科研实验室项目聘用人员服务协议
- 2025新型车库物业管理及设施升级改造合同
- 2025年工艺美术品定制生产合作协议
- 第四节道亨slw2d架空送电线路评断面处理及定位设计系统部分操作说明
- 测振仪使用方法
- 2023-2024学年湖南省耒阳市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期末自测测试题
- 12YJ4-1 常用门窗标准图集
- 表- 邻二氯苯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
- 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课件PPT超详细
- 成人手术后疼痛处理专家共识
- 读书分享-《教育的情调》
- 《材料力学》说课-课件
- 物资采购付款报销单
- 政务云收费标准 云托管收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