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语用预设理论视阈下的数词翻译_第1页
文化语用预设理论视阈下的数词翻译_第2页
文化语用预设理论视阈下的数词翻译_第3页
文化语用预设理论视阈下的数词翻译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文化语用预设理论角度看数词翻译 顾斌 (北方工业大学 文法学院 北京 100044) 摘要:在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语用预设成为语言学家关注的话题。从翻译的角 度来看,考虑文化语言预设将有助于译者准确把握源语的预设信息,选择正确 的翻译方法。数词翻译中文化语用信息的重构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原 作者、译者和目的语读者达到心灵的契合。 关键词:预设;文化语用预设;翻译技巧 一、引言 翻译是语言符号转换的双向艺术。在语码转换中,译者必须在在译文中等 值重构原文的意义。然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文化构成了语言 所表达的内容。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的语际转换活动,实际上是对两种语言 所处的文化进行转换。文化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差异会影响人们的交际,出现信 息错误和信息障碍。因此,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交流的桥梁,他们不但 要掌握语言,还应该熟悉社会文化规范,这样才能在正确理解原文作者的信息 意图的基础上,用符合读者文化习惯的方式,将原作者的文化信息准确地通过 译著传递给读者。 数词是在语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数词在人类的意识形态价值观以及对宗教神圣的迷信和崇拜影响下体现出一种 价值的多元性。数词在两种文化中并非一一对应,本文将从文化预设理论出发, 研究如何从文化语用预设的角度入手,使翻译尽可能“等值”。 二、预设及文化语用预设 预设(presupposition) 又译为“前提”或“先设”,是语言学领域中的重 要概念。语用学中的语用预设研究集中在语境层面上结合说话人对实施言语行 为的前提或背景进行设想。何自然认为语用的预设隐含于句子中某些词语背景 意义中,是句子得以建构和理解的基础。语言学家普遍认为,预设是言语交际 双方都已知的信息,或是根据言语上下文的语境至少可以推断出的信息。 由于源语言和目标语之间的文化差异,为了有效地传达源语言的信息必须 满足社会文化的背景要求。文化预设是语用预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预设理论 在文化视域中的延伸, 对跨文化翻译活动的影响很大。杨仕章曾指出翻译不仅 是语际交流, 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其目在于实现并促进文化信息传递。在翻 译中,源语作者和目标语读者所涉及到文化背景知识包括哲学思想、宗教信仰、 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文学作品、社会风俗习惯等诸方面,都可也看作与文化 相关的语用预设。了解文化语用预设有助于透彻了解和灵活处理原文的文化预 设信息, 有助于译者在宏观上重构翻译文本,在微观上选择适当的归化或异化 的翻译策略。语用预设可能构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翻译中充分考虑文化语 用预设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译本的不可译性。 三、数词所负载的文化含义差异 数词在每个语言系统中都有着丰厚的文化蕴含。但由于不同文化的历史传 承以及宗教影响,数字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汉语数字存在普遍的模糊性 “模糊性”即不精确性。汉语的数词在许多语用情况下其意义是模糊的,如 2 汉语中的一、九、千、万等,它们并非单纯表示具体数量,而是用来指示数量 的多少。 数字的模糊性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成语、谚语中很常见,有着特殊的文学 色彩和不同凡响的文学修辞功能。夸张的模糊数字对诗歌意境增添了模糊美, 让人深刻地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如: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 我情”的夸张手法表达了他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感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 河落九天”诗句让庐山瀑布更加恢弘磅礴。 2. 英汉表达习惯的差异 例1:Two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 三个诸葛亮胜过一个臭皮匠。 英语用的是“二”而汉语却是“三”,这并非译错,而是各个民族表达习惯 不同。“On second thoughts”(三思而行)也是同样的用法。 例2:半斤八两。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半斤八两是中国人的说法,指不分上下;西方国家的衡制是十二进位制, 翻译成英语就必须转换成他们熟悉的度量衡标准。 3. 喜好、谐音所产生的差异 英文化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基督教对英文数字的文化内涵有着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英美民间流行着一句俗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十 三是个不祥的数字)。 在汉民族文化里,人们都推崇双数是吉祥数字,人们将二看作是两种和谐共 存的部分,这种二元思想使人们常常认为好事成双。在以发展市场经济为主要 目标的今天,经济因素对语言的影响也是空前的。“8”即“发”的谐音,使用 这个数字意味着升官发财,好运不断。 四、数词翻译中文化语用信息的重构 关联理论提出认知环境是指交际双方所共处的语境。语境包括三种信息: 逻辑信息、百科信息和词汇信息。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个体对语境的理解存在着 差异,为了使交际顺利进行,译者在翻译中应该充分考虑源语作者认知环境, 以目标语的文化背景为依托,对所译译本做出恰当的语用预设和推理,在译本 中尽可能消除理解差异,做到最大程度的等值。数词翻译多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用直译法尽量塑造共同的语用信息。 直译法分为两类:逐字翻译和直译加注解。数字直译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尽 量保持源语文本,在转换中用数字代替数字。如果在两种语言中某些数字完全 对等的语用信息,则采用保留数字直译的方法。 1) 直译 例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A fence needs the support of three stakes, and an able fellow needs the help of three other people.在本句中,人们很自然地想到有三个 桩的篱笆会更结实,三个朋友帮助能更好完成工作,人们来自客观世界的感受 是相同的。 例2: a fall in a pit, a gain in your wit. 译:吃一堑,长一智。 2)直译加注释 3 一些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语用预设可以通过直译加注,通过添加补充信息来 实现重构。 例1:( 大陆和台湾两岸实现) 三通 three (direct) links (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s, namely, link of trade, travel and post)。在翻译中,具体给出“三通”指通邮、通航和通商。 例2: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The Eight Fairies crossed the sea each displaying his own talent.( the eight immortals of Taoism in Chinese folklore.) 为了原文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语言使用习惯,一些含典故的成语经常采用直 译加注释的方法,尽量保持原文的特色,但是加注往往会中断读者流畅地阅读, 文章也显得不太连贯。 2. 用意译法构建共同的文化语用信息 对数字的意译依靠译者对源语和目标语文化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译本的深 刻体会。译者对文化语用预设的理解有助于透彻了解和灵活处理原文的文化 预设信息,重构翻译文本,选择翻译策略。当译者在直译困难或目的语读者难 于理解或容易产生歧义时,我们采用意译法。中华民族在数词使用上具有模 糊性,这一特点体现在成语、习语、委婉语、诗句等富含文化内涵的词句中。 1) 文化语用信息完全不同的词, 舍弃数字意译。 “九”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天地之至数,九重天是天的最高处。九又有多 和无穷的意思。如九霄云外,九死一生等。汉语表达丰富多彩,为了传递文 化信息往往会采用多种修辞方法,翻译时,译者应该考虑目的语读者的文化 预设信息,舍弃数字意译。 例1:黛玉听了这个话,不觉将昨晚的事都忘在九霄云外了。 By now, Daiyus resentment over the previous evening was completely forgotten. (杨宪益 译) 例2: 而且这规则不像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 And these rules, unlike those we have today, dont change all the time. (杨宪益 译) 2) 变动数字保留文化语用信息 由于英汉语中对模糊数字的使用和表达习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数字在特 定的语言文化中赋予了不同的文化信息,翻译时需变动数字改译, 以符合英 语的表达习惯。千、万的表达最具代表性。 例1: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A hundred mountains and no bird, A 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 (Bynner 译) 例2:万金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The thousand tales of gold are easier come by than an understanding heart. (杨宪益 译) 在上面例子中,“千”“万”改译为“hundred”“thousand”,英汉两种 语言中,改动数字保留文化信息的例子很多,如“at sixes and sevens”译为 “乱七八糟”等。 五、结论 4 文化背景的差异必将导致在交际中出现文化语用信息错误,因此,译者在翻 译过程中充分准确地把握原文中所蕴含的文化语用信息将有助与消除因文化差 异而导致的语用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