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第二课时b答案_第1页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b答案_第2页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b答案_第3页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b答案_第4页
拿来主义第二课时b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语文导学案 编号:06 教学课题 课型 主备教师 审核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班级 拿来主义B 案 新授 张欣芳 李姝 刘吉慧 张欣芳 姜松林 学习目标:1、体会鲁迅先生杂文犀利幽默的语言特点。 2、学习本文先破后立的结构方式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3、把握“拿来主义”的精神实质,树立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 学习方法:1、充分预习,熟读文本,认真研读学案。 2、领悟全文深刻意义,并能畅谈自己所受到的启迪; 3、联系实际、拓宽思维空间,能客观评论当今社会出现的一些文化现象。 第二课时 知识补充: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列举有代表性的事例来阐明观点,从而使论证更加具体而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采取生活中的道理或者名人名言等来证明论点,使论证更加概括深 入。 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以强调突出论证。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以使论证通俗易懂。 一 作者在批驳了几种错误的做法之后,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作者使用了怎样的 论证方法?这些论证方法各有怎样的作用? 拿来主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使用的论证方法: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的作用 文中运用人们所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使如何对待文化遗产这个 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浅显化,将怎样挑选说的具体形象又清楚透彻。尤其 是对“孱头” “昏蛋” “废物” “姨太太”等形象的勾勒,寓意丰富,耐人寻味。 对比论证 对比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增强论证效果。 二 作者在 8、9 段批判了对待文化遗产的几种错误态度,提出来对待遗产应采取的态度,请 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面两个表格。 错误态度: 三种类型 想法 行动 实质 共同点 孱头 怕给 污染 徘徊不敢走进 门 拒绝继承 (逃避主义) 不 加 选 择 “占有” 、 “挑选”的方法: 三 迁移训练: 指出下列喻体可用来论证什么观点。 A、气候变了,衣服必须跟着要变。春夏之交,夏秋之交和秋冬之交,各要换 一次衣服。不会变换衣服,就会闹出一些毛病来。 观点:学会变通。 昏蛋 保存清 白 放一把火烧光 盲目排斥 (虚无主义) 废物 羡慕 欣欣然蹩进卧 室,大吸剩下 的鸦片 全盘接受 (投降主义) 喻体事物 做法 本体事物 态度 鱼翅 吃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片 送药房 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趋利避害(使用) 烟枪和 烟灯 留一点 毁大部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 (存放) 姨太太 散去 只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 腐朽淫靡的东西 剔除(毁灭) 3 B、千里之途,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没有一步之行,便无千里之功;万丈高楼, 是一砖一砖垒起来的,没有一砖之垒,就无万丈之效。 观点: 量变的积累发生质变。 比喻论证: 1、水滴石穿,绳锯木断。2、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 5、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四、品味语言 鲁迅先生杂文的语言风格是幽默和犀利,从文章中找出几组句子用心体会分析。 1、 例:捧着“几张古画”“一路的挂过去” “捧”刻画恭敬的媚态, “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伧可怜,可鄙可笑。 2、“活人替代了古董”,“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反语讽刺其不自量力。 五 拓展延伸 鲁迅先生当时对外来文化遗产是持坚决的“拿来”的态度,时代发展到今天, “外面”的 世界很精彩:有让人心跳的高新技术,令人目眩神迷的文化生活,更有那花花绿绿的物质世 界。对这些,我们要不要“拿来”呢?拿来什么呢?(点拨:举其实例,分析。 ) 素材示例 1、 来自日本的访问学者庄严舜哉说,中国目前流行的日本动漫作品,很多在日本市场都是不 出版、不播放的,因为其中充满了暴力、色情的成分;而真正好的作品在中国却看不到。 3、 东芝笔记本电脑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在美国及西欧,该产品被召回,而在中国,仅提供 了一两个补丁软件。 2、日本的汽车制造业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一流产品出口欧美,二流产品国内用,三流产品 送中国。 (本田的安全气囊问题,三菱的排气管设计缺陷问题) 3、法国的电影人抵制美国大片进口。 4、中法合资的广州雷诺公司,因生产的标致汽车国产化率太低,最终不欢而散。 5、摩托罗拉在中国设厂,但几年下来,中国所掌握的仅是该公司硬件生产技术,核心技术却 得不到。 6、招商引资,污染企业纷纷到乡镇设厂 7、中国与日本对比: 中国对外界几乎从来都是“输出” 。几千年不间断地领先世界,使中国形成了不可动摇的优越感, 漠视来自外界的信息,只是埋头于内部事务之中。这种惯性积重难返,使中国在历史巨变中吃了大亏。 日本则不然,善于“输入” 。幕府当局在对外贸易中有这样一个特殊规定:凡是在长崎做生意的外 国商人都必须向日本当局报告海外的各种消息。日本人向这些商人详细询问一切海外的新鲜事,大到 各国的风土人情,小到各地的奇闻逸事,那热心的程度就像一个好打听家长里短的家庭妇女。日本人 对外界持续了几百年的注意终于在鸦片战争时得到了报偿。鸦片战争不久,日本国内就出现了不少介 绍鸦片战争的书籍,详细介绍了林则徐广东禁烟的经过和鸦片战争的场面以及英国的历史地理和现状。 日本人立刻认识到,鸦片战争“ 虽为国外之事,但足为我国之戒“ 。认为日本“任何事情,均可置之不问, 唯有全心全意致力武备耳“。正是这种充分的戒备心理,使日本有充分时间为后来美国的入侵做好心理 准备并且采取正确的反应措施。 【巩固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C ) A、自诩(x) 精辟(p) 吝啬(s) 殷红(yn) B、磕头(k) 炽热(zh) 蹩进(bi) 孱头(cn) C、国粹(cu) 冷炙(zh) 包庇(b) 玄虚(xun) D、脑髓(su) 冠冕(gun) 譬如(p) 给与(j)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古董 徘徊不前 仪节 并行不背/悖 B、摩登 发扬国光 大度 默守成规/墨 C、辩白 丧权辱国 辨识 磕头贺喜 D、勃兴 勃然大怒 慰籍/藉 概莫能外 3、下面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D ) 5 A、这夫妻俩在工作上互相理解支持,在生活中互相照顾,真是恩爱和睦、礼尚往来的一对儿。 指礼节上应该有来有往。现也指以同样的态度或做法回答对方。 B、张老师教学有方,经常在课堂上故弄玄虚,以启发学生,收到了深入浅出的效果。 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C、在最为困难的时候,这位母亲总是吃孩子们剩下的残羹冷炙。 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D、如果不加紧治理,南水北调这一造福工程可能会成为纵贯南北的污水网,成为贻笑大方的 劣质工程。 贻笑:让人笑话;大方: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 的人。指让内行人笑话。 二、知识补充: 引号的用法,主要有以下四种:引用;强调 ;讽刺或否定;特定称谓。下 面几句话,分别属于哪一种,依次填写 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推进“象征主义” ,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D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B 【拓展阅读】 创新必须择旧 读拿来主义札记 徐中玉 为什么创新必须择旧择取中国的和外国的旧文化? 在这个问题上,鲁迅曾引过卢那察尔斯基的一些话,例如仍要保存农民固有的美术,怕 军人的泥靴踏烂了皇宫的地毯等。用鲁迅自己的话便是:“新的阶级及其文化,并非突然从 天而降,大抵是发达于对于旧支配者及其文化的反抗中,亦即发达于和旧者的对立中,所以 新文化仍然有所承传,于旧文化仍然有所择取。 ”(集外集拾遗浮士德与城后记 )旧 文学衰颓,来了一个新的转变,这转变往往得力于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欧洲的印象派, 是吸取了从中国和日本传去的画的养料而形成的。文学遗产中一切进步的,合理的,美的东 西,都仍能对新阶级的文学,无论在思想方面还是艺术方面提供有益的成分。为什么历史悠 久、文化遗产丰富会成为一个国家创造新文化的极为有利的条件?就因为可以从旧文化中择 用的养料多。鲁迅后期杂文是无产阶级文学的瑰宝,它正是从对地主、资产阶级旧文化的斗 争中产生的,不能设想,如果没有择取中国的旧文化,会产生出鲁迅的这种锋利无比的杂文 来。 鲁迅认为避忌旧文化,乃是衰病无力,缺乏自信的表现;壮健,有魄力,富于自信的人决不 会这样。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惟有衰 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 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 ” (坟看镜有感 )像这类人物,如果再不振作,就会更加衰弱下去,因为终日战战兢兢, 先已丧失活气了。 “我们吃东西,吃就吃,若是左思右想,吃牛肉怕不消化,喝茶时又要怀疑, 那就不行了,老年人才如此。有力量,有自信力的人是不至于此的。 ”(关于知识阶级 ) 如果知识阶级如此胆小,一听到俄罗斯,一看到俄国的小说,就怕得发抖,对西洋文明也唯 恐受害,一动也不敢动,怎样能进步呢?将来必定要灭亡。他说汉唐虽有边患,魄力究竟雄 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凡取用外来事物时,自由驱使,绝不介怀。而一 到衰弊陵夷的时刻,神经就衰弱过敏,对外国东西,便推拒,惶恐,退缩,逃避。 (参见 坟看镜有感 )我们究竟是甘心当弱者,还是应该努力做强者? 他认为文艺上的创新必须择旧,一味害怕是决不行的。 “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 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这么做既违了祖宗,那么 做又像了夷狄,终生惴惴如在薄冰上,发抖尚且来不及,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 ”(坟看 镜有感 )十年后他在论新木刻时,又指出有两条路,一条是“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 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 ;另一条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 。 (且介亭杂文木刻纪程小引 )他认为我们对旧文化,无论是中国遗产中的精华还是 外国遗产中的良规,实在都还知道得太少,吸收得太少。只要是优点, “即使那老师是我们的 仇敌罢,我们也应该向他学习” (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 ) 。 他说:“我已经确切的相信:将来的光明,必将证明我们不但是文艺上的遗产的保存者, 而且也是开拓者和建设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