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保健与护理ppt课件_第1页
婴幼儿保健与护理ppt课件_第2页
婴幼儿保健与护理ppt课件_第3页
婴幼儿保健与护理ppt课件_第4页
婴幼儿保健与护理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幼儿保健与护理 1 一、石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儿 保门诊分布 n 石碁镇 n 石碁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保室:市莲路官涌村 段 2号 n 服务的村(居委):官涌、永善、南浦、岐山居 委、莲塘、朗边、石基村等 n 儿保日:周一、二、四全天,周六的上午 n 计免门诊 :周一、二、四全天,周六的上午 2 二、定期健康检查时间 检查时间: 出生后第 1年 :-每年 4次 , 1,3,6,8个月 出生后第 2、 3年 :-每年 2次; 1岁 ,1岁半 ,2岁 ,2岁半 3岁以后 :-每年 1次; 检验血常规 :68个月, 1岁半, 2岁半各一次 视力、听力、牙齿 每半年 1次 3 三、婴儿护理 (一)头面部护理 1.乳痂: 较轻的乳痂不处理也可以,一般在 46个月后会逐 渐消退。 将植物油加热消毒,放凉,涂在乳痂表面,滞留 数小时或 1天,乳痂被浸泡松软,薄的乳痂会自然 脱落,比较厚的乳痂可用婴儿专用梳慢慢地轻轻地 梳,然后用婴儿皂和温水洗净头部的油污。 4 2.眼睛: 用消毒棉球蘸温开水从眼内角向外轻擦拭 。 3.耳: 婴儿的耳屎呈浅黄色片状或油膏状,这些耳屎 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在婴儿吃奶时,一般会随 着面颊的活动而松动,并会自行移到外耳道。洗 完澡后,可用棉签擦拭一下耳道口。 4.鼻: 用消毒棉球沾温水或母乳浅浅探入鼻孔,轻轻 旋转将分泌物带出;若分泌物较干燥且硬,需先 用 1滴温水湿润泡软。 5 5.口: n 06个月 :孩子的乳牙还没有萌出,喂完奶后,可 以喂些清水。定期用纱布给孩子擦嘴、 擦牙床。 n 6个月 1岁 :孩子的第一颗乳牙萌出后,家 长可以手戴指套为他清洁牙齿。 n 13岁 :家长可以使用软毛牙刷帮孩子刷牙,但不 能使用含氟牙膏。 n 36岁 :教孩子学习自己刷牙。 6 (二)脐部护理 第一阶段:脐带脱落之前。 保证脐部干燥。 可用 75%酒精擦拭脐带残端和脐轮周围以保证脐 部清洁干燥 。 第二阶段:脐带脱落之后。 每日用 75%酒精棉棒擦拭 3次左右,保持脐部干燥 、清洁即可。 7 (三)指(趾)护理 新生儿指甲长得很快, 10天就能长 1mm,脚趾甲 慢些。在婴儿洗完澡后或婴儿睡觉时用婴儿专用指 甲剪或指甲钳修剪的短而圆润。 8 四、 预防接种 n 预防接种是通过注射或者口服药物使婴儿获得对 一些疾病的特殊抵抗力。 儿童出生后 1月内,监护人到儿童居住地的接 种单位为其办理预防接种证。 户籍在外地的 7岁及以下儿童寄居本地时间在 3 个月及以上,由寄居地的接种单位及时建立预 防接种卡,无预防接种证者需同时建立预防接 种证。 9 n 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 ,公民应当依照政府规定受种的疫苗。 n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 受种的其他疫苗。 n 家长在为宝宝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类疫苗 时,应依照政府的规定接种第一类疫苗 或可自愿选择与第一类疫苗有相同作用 的第二类疫苗,第一类疫苗免费接种, 第二类疫苗自费接种。 10 接种年龄 疫苗种类 出生 卡介苗、乙肝疫苗( 1) 1个月 乙肝疫苗( 2) 2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 1) 3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 2)、百白破三联( 1) 4个月 脊髓灰质炎疫苗( 3)、百白破三联( 2) 5个月 百白破三联( 3) 6个月 乙肝疫苗( 3) 7个月 流脑 A( 1) 8个月 麻疹减毒活疫苗( 1) 9个月 乙脑减毒活疫苗( 1) 10个月 流脑 A( 2) 1岁 6个月 百白破三联( 4) 麻腮风疫苗 甲肝疫苗 2岁 乙脑减毒活疫苗( 2) 3岁 流脑 A+C( 1) 4岁 脊髓灰质炎疫苗( 4) 6岁 白破二联 流脑 A+C( 2) 11 12 n 母乳喂养好 n 如何呵护宝宝 13 母乳喂养好 14 母乳喂养好 n 除自己的母乳外不给其 他食物,或除自己的母 乳、维生素,矿物质 、 药物外不给其他食物 ( 不用奶瓶喂)。 15 母乳是宝宝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 n 母乳是宝宝生后 4 6个月内最佳营养食品 n 年轻妈妈应 坚持给宝宝 母乳喂养。 16 母乳是宝宝最适宜的天然营养品 n 提倡全母乳喂养, n 母乳喂养至少到 1岁, n 从 46 个 月开始慢慢 给添加辅食。 17 母乳喂养的优点 n 母乳是婴儿最佳食品 和饮料 n 完全能满足出生 46 个月婴儿生长发育所 需的全部营养 n 不必添加牛奶、果汁 、和水。 18 母乳喂养的优点 n 增强婴儿抗病能力: n 母乳中含有多种免疫物质, n 能增强婴儿的抵抗疾病能力。 19 母乳喂养的优点 有益于 婴 儿大 脑 发 育: 母乳中含有 婴 儿 大 脑发 育所必需 的氨基酸 20 母乳喂养的优点 哺乳 过 程中,母 亲 声音、 心音、气味和 肌肤的接触 能刺激 婴 儿的大 脑 , 促 进婴 儿早期智力开 发 。 21 母乳喂养的优点 有益于母 亲 的健康: 哺乳不 仅 可促 进 子 宫 收 缩 , 减少阴道出血, 而且哺乳期 闭经 有助于改善 贫 血。 22 母乳喂养的优点 n 母乳是廉价方便的天然食品 n 母乳 储 存在人体内,不会 变质 而且温度适宜,随 时 需 要 随 时 排 出,是 婴 儿最 经济实 惠的食品 。 23 母乳喂养的 产 前准 备 n 乳房大小与乳量无关:乳房大小取决 于乳房内所含脂肪多少,而乳量多少 与乳腺 发 育相关,所以乳房大小与乳 汁量是无关的。 24 母乳喂养的 产 前准 备 吸吮能刺激乳汁分泌:乳汁不是自 动 分泌的 ,而是要有 婴 儿的吸吮刺激 才能 分泌。 25 母乳喂养的 产 前准 备 n 婴 儿不定 时 、 频 繁地吸吮乳 头 是刺激乳汁 分泌的 动 力,乳汁是越吸越多的。 n 喂奶的次数越多, 婴 儿吃到的奶就越多, 母 亲产 生的奶也会越多。 n 母 亲 一定要 树 立信心, 相信自己能分泌足 够 的乳汁哺育 婴 儿。 26 母乳喂养的 产 前准 备 n 人工喂养存在的缺点: n 人工喂养的 婴 儿由于吸吮橡皮奶 头 , 婴 儿 的口腔运 动 截然不同于母乳喂养, n 人工喂养中 婴 儿的吸吮要比母乳喂养 时 省 力,如改 为 母乳喂养 时 , 婴 儿会出 现 乳 头 错觉 ,有拒奶, 烦 燥等 现 象,造成母乳喂 养的困 难 。 27 母乳喂养的 产 前准 备 营 养: 合理膳食平衡 营 养素能保 证怀 孕 妇 女特殊需 要, 维 持母体正常代 谢 ,促 进 胎儿和乳房 等 发 育, 为 分娩和哺乳作好准 备 。 28 给母亲一些建议 n 每日洗乳房一次 n 不要用肥皂洗乳头 n 不要用药物洗剂或软膏 29 年轻妈妈生气时不要喂奶 n 保持高质量的饮食、注意生活调节及 保证充足的睡眠。 30 年轻妈妈生气时不要喂奶 n 有的年轻母亲忽略了哺乳时的精神状 况,常常一面吵架一面给婴儿哺乳, 这样做是不好的。 n 人在生气时常常 会分泌毒素,婴儿可 通过乳汁吸入这些 毒素。 31 推荐 n 生后 1/2-1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n 0-4个月纯母乳喂养 n 在 4-6月开始添加辅食 n 6个月后的孩子全要给辅食 n 继续母乳喂养至 2岁或 2岁以上 32 给母亲一些建议 n 绝大部分母亲都能成功地哺 乳。 n 在分娩后让婴儿尽早地吸吮 。 n 第一次喂奶越早越好,早喂 奶、勤喂奶,乳汁多。 n 分娩后母婴同室,母亲与婴 儿一天 24小时在一起,随时 拥抱和喂哺婴儿。 33 给母亲一些建议 n 按需哺乳 n 母乳喂养不限时间和次数 n 只要孩子饿了或母亲感到乳房胀了就喂 n 婴儿睡眠时间过长必须唤醒婴儿喂奶 n 婴儿正确的吸吮,母亲的乳头就不会破损 。 34 如何呵护宝宝 35 n 宝宝生病,孩子哭,大人急 ,是送孩子到 医院看看病,还是在家里护理?是去附近 医院的儿科就医,还是去离家远的综合性 儿童医院? n 家长们通过日常对孩子吃、玩、精神状况 的观察,随时保持警觉,就能及时发现孩 子病症,获得较早较好的护理或及时治疗 ,使大病变小病,而早日康复。 前 言 36 本讲座分几个问题 n A、如何观察孩子病征 n B、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 n C、常见症状家庭护理(感冒、发烧、腹泻) n D、家庭实用小偏方 37 A、如何观察孩子病征 一、情志和性格改变 n 健康 BB:精神饱满,两眼有神,不哭不闹 n 发烧征象:烦躁不安,面色发红,口唇干燥 n 惊厥预兆:目光呆滞,两眼直视,两手握拳 n 腹痛表现:两腿屈曲,阵发性哭闹,翻滚 n 病情严重:哭声无力或一声不哭 38 A、如何观察孩子病征 二、饮食的改变 n 有感染情况:突然拒奶或无力吸吮,或不 肯进食或食量减少 n 消化不良:腹胀、打呃(不停),放屁口 腔气味酸臭 n 口腔疾病:拒食,食后即哭或同时伴口水 增多 39 A、如何观察孩子病征 三、睡眠的改变 n 正常:入睡较快,睡得安稳,睡姿自然,呼吸 均匀,表情自如。 n 发热:睡前烦躁不安,睡眠中踢被,或睡醒后 颜面发红,呼吸急促。 n 佝偻病:睡眠中惊醒啼哭,睡醒后大汗淋漓, 平时易激怒,对环境兴趣减弱,加上囟门闭合 延迟。 n 蛲虫病:睡前爱用手搔抓肛门。 40 A、如何观察孩子病征 四、呼吸改变 n 发热:呼吸变粗,频率增加或时快时慢,面部发红 。 n 鼻子不通气:张口呼吸或常做深呼吸动作。 n 肺炎或呼吸窘迫症:呼吸急促, 50次 /分,鼻翼扇 动,口唇周围青紫,呼吸时肋间肌肉下陷或胸骨上 凹陷。 n 支气管炎:小儿不能平卧,身体发热,咳嗽频繁。 n 哮喘发作:突然出现咳喘伴哮鸣音。 n 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肌炎:小儿经常口唇紫绀,面色 灰青。 41 A、如何观察孩子病征 五、体重变化 n 婴儿出生后,体重正常增长。 n 如体重增长速度减慢或下降,则怀疑疾病 影响,如腹泻,营养不良,发热,贫血等 症状或疾病。 42 B、出现哪些症状需要到医院就诊 n 1、观察情况后觉得不大放心时。 n 2、急性难忍的腹痛(有便意感但孩子口述表达错误 ) n 3、大便、小便或呕吐物中带血时(肠炎、肠套叠) n 4、眼睛红肿、发炎 n 5、全身性的红疹(发热、过敏) n 6、喷射性的呕吐(摔伤、坠床或脑炎) n 7、呼吸不顺畅、脸色变白或青紫 n 8、有抽筋现象 n 9、流血不止 n 10、高烧不退并且有上述任一情形时 43 C、常见症状家庭护理 感冒 发烧 腹泻 44 C、常见症状家庭护理 感 冒 n 1、治疗感冒没有特效药,病程通常需要 12 周。多是受凉引起。治疗感冒药物通常是减轻 症状,一般不用抗生素。 n 2、随时摸摸宝宝的小手,如手冷说明受凉, 及时添加衣服,多喝一些温开水。 45 n 如手仍不暖和,可取以下的方法。 n A不到 1岁宝宝喝红糖水。红糖水性温,可以驱 寒。 n B 1岁以上可在红糖水上一片一元硬币大小生姜 。 3岁以上切两片。 n C晚上睡前用温水泡脚,直到宝宝额头出微汗。 泡完脚多喝温开水,尽早上床休息。 n D隔衣服上下搓背至热,可预防感冒。有轻微 鼻塞搓耳朵。 46 C、常见症状家庭护理 发 烧 n 一、低热 37.538 ,中度热 3839 ,高度热 39 以上。 n 发热是机体的正常防卫反应。如果体温 38 左右 不超过 39 ,可不必急。可以观察热型,又不妨 碍身体逐渐产生抗病力。 n 在家自行做一下处理:多饮温开水,头部冷敷, 药物退烧。 n 小儿发热特点:如果手脚冰冷面色苍白,体温上 升;手脚暖、出汗,体温可控制并下降。 47 三宜与三忌 n 三宜: n 1、宜保持家居空气流通,利于散热降温。 n 2、宜多饮水,出汗利退热,排尿增多,热量随尿 带出。 n 3、宜适当退热措施:物理降温为退烧首选。 n 三忌: n 1、忌门窗紧闭,衣着过多,不利于散热 n 2、忌滥用退热药:易使白细胞减少,出血,溶血 n 3、忌退热过快:体液丢失大导致血压下降容易形 成休克 48 C、常见症状家庭护理 发 烧 n 三、发热的饮食调护 n 1、调护原则:摄入充分水分,补充大量的维生素 和无机盐,供给适量热量、蛋白质,选择易消化 吸收食物,少吃肉类、巧克力、油炸食物。 n 2、退热初期不要吃得太饱,以免食积发热。 n 汤类:蛋花汤、米汤、绿豆汤可补充水、蛋白、 清热解毒。 n 水果:西瓜汁:清热解暑利尿 n 鲜梨汁:清热润肺止咳(发热伴咳嗽适用 ) 49 C、常见症状家庭护理 腹泻n 大部分腹泻是病毒引起,临床常见春季、秋季发 作。一般感冒可引起腹泻,大部分是胃肠炎的病 毒感染而引起,主要是病毒感染引起。 n 1、小儿腹泻极易导致脱水,判断脱水小口决 n 两口两眼一弹囟。 n 两口指口渴,口唇粘膜干燥; n 两眼指眼窝凹陷,哭时没眼泪; n 一弹囟是指皮肤的弹性差和囟门凹陷。 n 2、大便观察:次数,颜色、性状、气味 50 3、腹泻分型 n A轻型:食欲下降,偶有溢奶或呕吐,排黄 绿色稀便 56次,有发热,无全身症状。 n B重型:起病急,大便 10次以上,排便时外 溅,水样或蛋花样,发热,有脱水症状, 需要及时送医院。 n C迁延型:腹泻久治不愈,久见营养不良。 51 C、常见症状家庭护理 腹泻n 4、护理要点 n A调整好宝宝饮食,以减轻胃肠道负担。 n B注意孩子的腹部保暖及臀部皮肤护理。 n C不能让宝宝饿肚子,要让他继续饮食。 n D忌食刺激、易发酵胀气食物:牛奶,鸡蛋,芋头。 n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口服 “补液盐 ” n 米汤 500ML+盐 1.75g(半啤酒瓶盖) n 水 500ML+白糖 10g+盐 1.75g(半啤酒瓶盖)煮沸 n 随时服用。 52 小偏方 n 腹泻: n 1、暖水袋敷在肚脐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