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 学 影 像 学 中枢神经系统 1 教学目的与要求 ( 1)了解中枢神经系统影像检查方法、适应症、 检查前准备和检查中的注意事项。 ( 2)熟悉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影像学表现及变异 (重点为断层影像)。 ( 3)熟悉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与病理。 ( 4)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 5)掌握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如颅脑先天畸 形及发育障碍、颅脑外伤、常见颅内肿瘤、 血管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脑变性疾病、椎 管内肿瘤等)的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2 第一节 影像检查技术 3 影像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 断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临床应用 十分普遍。 n 检查范围:颅骨、脑、椎管和脊髓。 n 诊断要求: 1、定位 确定病变的位置; 2、定量 确定病变的大小与数目; 3、定性 确定病变的病理性质。 4 1、 X线平片:对颅骨骨折、侵犯颅骨病变 、颅骨先天畸形有很大价值;显示钙化 有一定优势。 2、 CT:密度分辨率高、图像清晰,可显示 颅内主要结构,显示皮质骨及钙化优于 MRI。 3、 MRI:无辐射、安全、无创;对脑实质 、脊髓和软组织分辨率优于 CT;多方位 成像;可进行脑功能和组织生化代谢研 究。 5 头颅 X线平片 n 常规位置: 头颅正侧位片 n 特殊位置: ( 1)颅底位 ( 2)汤氏位 ( 3)视神经孔位 ( 4)斯氏位 ( 5)卡氏位 ( 6)蝶鞍点片 ( 7)头颅切线位片 6 7 头颅正位 8 9 头颅侧位 10 颏顶位 11 X线 检查 :血管造影 在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的诊断、 鉴别诊断、介入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 代的作用,如对颅内动脉瘤等诊断仍 然是金标准。 有创、过敏、操作复杂等缺点。 12 1、颈总、颈总 /内内 /外动脉造影外动脉造影 2、椎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 3、全脑血管造影、全脑血管造影 4、静脉窦造影、静脉窦造影 5、其他脑血管造影、其他脑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血管造影 : 直接穿刺法和导管法直接穿刺法和导管法 13 颈内动脉造影正位 14 颈内动脉造影侧位 15 椎 -基底动脉造影正位 16 椎 -基底动脉造影侧位 17 CT检查 平扫: ( 1)横断面:基线: OML, 层距及层厚: 5mm、 10mm; ( 2)冠状面:基线与 OML线垂直,主要用于检查鞍区疾 病。 增强 CT: 静脉内注入碘制剂后再扫描,观察病变组织 的血供情况,以鉴别性质。 脑池造影 CT: 将非离子碘剂或空气注入蛛网膜下腔, 检查 CPA、 鞍上池的微小病变。 三维 CT: 动态增强 CT扫描: 18 19 CT平扫与增强 20 21 CTA显示脑底动脉瘤 22 CT灌注成像 23 MRI检查 n 多方位成像: n 多序列成像 : T1WI、 T2WI、 FLAIR、 EPI、 FS n 功能成像 : DWI、 PWI、 fMRI、 MRS n 血管成像 : MRA 24 25 26 27 3D渲染 28 MRS 29 30 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 31 X线平片 1、头颅大小、形状; 2、颅板:内板、外板和板障; 3、颅缝; 4、颅板压迹:脑回压迹、脑膜中动脉压迹、 板障静脉压迹、蛛网膜颗粒压迹。 5、蝶鞍 (侧位 ); 6、内耳道 (正位 ) ; 7、生理性钙化:松果体钙化、大脑镰钙化、 床突间韧带钙化、脑室脉络丛钙化。 32 33 34 侧位片上的冠状缝和人字缝 35 颅底片显示冠状缝和矢状缝 36 颅压增高时颅缝增宽 37 脑膜中动脉压迹 38 小头畸形脑回压迹 39 颅底骨大部分由软骨化骨而成。侧位观察,颅 底显示前、中、后三个颅窝,排列成自前向后逐渐 下降的 3个梯级。 ( 1)前颅窝:从额窦后壁开始,到鞍结节和蝶骨 小翼后缘为止。 ( 2)中颅窝:从蝶骨小翼后缘到鞍背和岩嵴。 ( 3)后颅窝:前界为鞍背及岩嵴,后界为枕骨后 粗隆,容纳小脑、桥脑和延髓。 颅底 40 41 颅底(内面) 42 43 蝶鞍位于颅底中央,其内容纳脑垂体。鞍内 或周围的颅内病变常引起蝶鞍的改变,是颅内的 一个重要结构,观察蝶鞍的形态、结构和密度具 有重要意义。 蝶鞍的形态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及扁平形 3种。 蝶鞍的正常大小: 前后径:正常范围 716MM ,平均为 11.5MM; 深径:正常范围 413MM ,平均为 9.5MM。 蝶鞍 44 45 正常蝶鞍侧位片 1 2 3 4 5 1:前床突 2:后床突 3:垂体窝 4:鞍底 5:鞍背 46 蝶鞍的各种形态 椭圆形蝶鞍 扁平形蝶鞍:前后径大,深径小 桥形蝶鞍:床突间韧带钙化 47 内听道 宽不超过 10 毫米;两侧对称,相差不超过 0.5毫米。 48 颅内生理性钙化 n 松果体钙化 n 大脑镰钙化 n 床突间韧带钙化 n 脑室脉络丛钙化 49 大脑镰钙化 50 脉络膜丛钙化 51 脉络膜丛钙化 52 床突间韧带钙化 53 正常颅脑 CT n 硬脑膜:大脑镰、小脑幕 n 含脑脊液结构 脑室系统 蛛网膜下腔 n 血管系统 n 脑实质 n 颅神经 n 颅骨 54 在 CT图像上,可见四种密度影,高密度 的颅骨及钙化、中等密度脑实质、低密度的 含液腔和极低密度的含气腔。 脑灰质密度较脑白质高,灰质 CT值为 32 40Hu,白质 CT值为 28 32Hu。 扫描基线为眶耳线 OML( orbitomeatal line)。 55 透明隔间腔 56 基底核 57 通过眼球平面 前方为锥形眶窝,眼球边缘呈圆环状,称 眼环,视神经为束状软组织条索影。 两眶之间为筛窦,后连蝶窦。岩部前 方颅中窝内为大脑颞叶。 58 蝶鞍层面 颅中窝前面是蝶骨小翼后缘,向 内后方延伸出前床突,鞍结节 前邻视交叉沟,后和鞍背间是 垂体窝;颅后窝显示脑干、四 脑室和小脑。 59 鞍上池层面 额叶被大脑纵裂分开。鞍上池呈星形,前角通 大脑纵裂池,前外侧角通大脑侧裂池,后 外侧角连环池。如后方为桥脑则呈 “ 五角 ” 形,如后方为脚间池则呈 “ 六角 ” 形。 鞍上池内有视交叉、视束、垂体柄、颈内 动脉、基底动脉等。 60 第三脑室 -四叠体池层面 前部额叶为纵裂池隔开,三脑室两 侧邻近丘脑,连接左右丘脑的中 间块位于三脑室中部。三脑室后 端常见松果体钙化影,后邻四叠 体池。 61 松果体层面 中部可见两侧基底神经节和丘脑,由外 向内依次为最外囊、屏状核、外囊、 豆状核和内囊。内囊呈 “ ” 形,分 为前肢和后肢。新生儿左侧的侧裂常 较宽大。 62 侧脑室体部层面 两侧脑室体部呈凹缘向外镰刀状影,居中 线两旁,中间为透明隔,向后延续为 三角区。两侧脑室可不对称,以后角 部多见。在左、右前角间为胼胝体膝 ,后角间则为胼胝体压部,中线有大 脑纵裂池和大脑镰。 63 侧脑室体部上方层面 两侧脑室呈 “ )(” 型,中间部分为胼胝 体和扣带回。胼胝体的后方为大脑 镰。老年人大脑镰常钙化。纵裂后 部可有轻度弯曲,这是大脑半球不 对称的标志之一。 64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大脑镰前后贯穿中线,在大脑 镰旁可显示扣带回、中央旁 小叶、楔前叶、顶枕沟、楔 叶。 65 正常颅脑 MRI表现 n T1WI n T2WI n PDWI n Gd-DTPA增强扫描 66 n 脑皮质含水量较髓质多,含脂量较髓质 少,所以脑皮质的 T1和 T2值均长于脑髓 质。 n 脑脊液成分主要为水,在 T1WI及 T2WI上 分别为均匀低信号及高信号。 n 动脉血流迅速为无信号流空表现,静脉 血流较慢一般为流空现象,有时亦出现 流动相关增强现象而表现为高信号。 67 n 颅骨板障含较多脂肪为高信号。 n 颅骨内、外板,硬脑膜,乳突气房 及含气的副鼻窦不含或少含氢质子 为无信号或低信号。 n 肌肉在 T1WI及 T2WI上呈灰色的中等 强度信号。 n 头皮含大量脂肪呈高信号。 68 69 通过眼球平面 蝶鞍层面 70 鞍上池层面 第三脑室 -四叠体池层面 71 松果体层面 侧脑室体部层面 72 侧脑室体部上方层面 大脑皮质下部层面 73 n 大脑半球断面分为上 下两缘,上缘自前向 后依次为额上回、旁 中央小叶、楔前叶和 楔叶;下缘前部为直 回,后部为舌回。 n 扣带沟、扣带回、胼 胝体、侧脑室体部、 三脑室、穹隆、中间 块、视交叉、中脑顶 盖、中脑导水管、松 果体。 正中矢状面 74 n 脑干正中矢状面自 三脑室底向下稍向 后斜行移行于颈髓 。第四脑室上连中 脑导水管,下连脊 髓中央管。 正中矢状面 75 n 正中矢状面:垂体呈椭圆形高信号影,前 后径 10mm,高 7mm。上为鞍隔与漏斗构成 的垂体柄,其后上方是视交叉或视神经、 鞍上池和灰结节,灰结节后为乳头体。 76 n 经垂体层面冠状面 n 中线结构从上向下主要为大脑镰、胼胝体、穹 隆柱、第三脑室、垂体及垂体柄、蝶窦。侧脑 室的外上方为尾状核和内囊膝部。三脑室两侧 为丘脑,丘脑向外依次为内囊后肢、豆状核、 外囊、屏状核、岛叶、外侧裂及岛盖。外侧裂 的上、下方分别为额叶和颞叶。 77 n 垂体呈灰白色均匀信号,两侧对称,高 7mm, 宽 8mm,按上缘形态可分为隆起型、平坦型和凹 陷型三种。垂体柄居中,垂体、垂体柄及其上 方的视交叉三者构成 “ 工 ” 字形。海绵窦对称 位于垂体窝两侧,其内颈内动脉呈低 /无信号影 ,神经信号与胼胝体相仿。 78 n 脑的血液是由一对颈内动脉和一对椎动 脉供应,它们进入颅腔后,在脑底部发 出大脑动脉(前、中、后动脉)并借交 通支在蝶骨鞍部上面组成动脉环。 n 中央支 进入脑的实质,供应间脑、 基底神经节。 n 皮质支 进入脑的实质,供应皮质及 皮质下的髓质。 脑血管造影 79 颅底动脉环 n 英国解剖学家英国解剖学家 Willis 脑的解剖脑的解剖 ( 1644) n 构成: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构成:双侧颈内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 、后交通动脉与双侧大脑后动脉。、后交通动脉与双侧大脑后动脉。 n 作用:将颈内动脉系统与椎作用:将颈内动脉系统与椎 -基底动脉系统连接起来,基底动脉系统连接起来, 保障脑组织得到充分的动脉血流。保障脑组织得到充分的动脉血流。 80 脑血管造影正常表现 颈内动脉 C1-5 大脑前动脉 A1-5 大脑中动脉 M1-5 n 颈内动脉颅内段分段法颈内动脉颅内段分段法 : n C5 海绵窦前段海绵窦前段 n C4 海绵窦段海绵窦段 n C3 虹吸曲虹吸曲 n C2 水平段水平段 n C1 升段升段 81 n 颈内动脉颅内段分段颈内动脉颅内段分段 法:法: n C5 海绵窦前段海绵窦前段 n C4 海绵窦段海绵窦段 n C3 虹吸曲虹吸曲 n C2 水平段水平段 n C1 升段升段 82 n 1、颈内动脉颈段、颈内动脉颈段 n 2、颈内动脉分支、颈内动脉分支 n 3、大脑前动脉水平段、大脑前动脉水平段 n 4、膝段、膝段 n 5、纵行段、纵行段 n 6、大脑中动脉水平段、大脑中动脉水平段 n 7、侧裂段、侧裂段 n 8、侧裂点、侧裂点 n 9、侧裂段分支、侧裂段分支 83 n 1、颈内动脉海绵窦、颈内动脉海绵窦 前段前段 n 2、海绵窦段、海绵窦段 n 3、水平段、水平段 n 4、升段、升段 n 5、垂直段、垂直段 n 6、胼胝体膝段、胼胝体膝段 n 7、胼胝体周段、胼胝体周段 n 8、胼缘动脉、胼缘动脉 n 9、大脑中动脉侧裂、大脑中动脉侧裂 段段 n 10、脑凸面分支、脑凸面分支 n 11、额顶升动脉、额顶升动脉 n 12、眼动脉、眼动脉 n 13、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 84 n 1、颈内动脉海绵窦、颈内动脉海绵窦 前段前段 n 2、海绵窦段、海绵窦段 n 3、水平段、水平段 n 4、升段、升段 n 5、垂直段、垂直段 n 6、胼胝体膝段、胼胝体膝段 n 7、胼胝体周段、胼胝体周段 n 8、胼缘动脉、胼缘动脉 n 9、大脑中动脉侧裂、大脑中动脉侧裂 段段 n 10、脑凸面分支、脑凸面分支 n 11、额顶升动脉、额顶升动脉 n 12、眼动脉、眼动脉 n 13、脉络膜前动脉、脉络膜前动脉 85 大脑中动脉分段及侧裂三角 86 n 椎动脉椎动脉 n 椎动脉通过椎动脉通过 6个颈椎横突孔上升后,顺环椎后弓个颈椎横突孔上升后,顺环椎后弓 向后进入硬膜内,再顺脊髓到延髓腹面,经枕向后进入硬膜内,再顺脊髓到延髓腹面,经枕 大孔入颅。向前内走行与对侧椎动脉合为基底大孔入颅。向前内走行与对侧椎动脉合为基底 动脉。动脉。 n 基底动脉基底动脉 n 基底动脉在斜坡和鞍背上行,分别分出小脑后基底动脉在斜坡和鞍背上行,分别分出小脑后 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继而形下动脉、小脑前下动脉和小脑上动脉,继而形 成大脑后动脉的终支。成大脑后动脉的终支。 n 大脑后动脉大脑后动脉 n 大脑后动脉自基底动脉分出,先向后下方,继大脑后动脉自基底动脉分出,先向后下方,继 而水平行走,每侧大脑后动脉又可有后交通动而水平行走,每侧大脑后动脉又可有后交通动 脉向前行走。脉向前行走。 椎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 87 正常椎动脉造影 n 1、椎动脉、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会
- 舞台操作面试题及答案
- 木工基础考试题及答案
- 劳动法试题库及答案
- 中国烟草模拟面试题及答案
- 校园伴舞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桂林市第十三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甘肃社区工作者村文书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大连中山区招聘社区工作者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试题库(参考答案)
- 岩土工程勘察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计算书
- 吉林大学 人工智能原理 下
- 身份证地区对应码表
- 洗车场专项施工方案
- 中药饮片采购配送服务投标方案
- 风光电站网络信息系统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方案
- 五大神电力华煤炭公司劳动定员统一标准
- WB/T 1036-2006菱镁制品用玻璃纤维布
- 【词汇】高中英语新教材词汇总表(共七册)
- 北京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