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纸应用技术发展史 源于: /wiki/%E6%8A%A5%E7%BA%B8%E5%BA%94%E7%94%A8%E6%8A%80%E 6%9C%AF%E5%8F%91%E5%B1%95%E5%8F%B2 history of application technology in newspaper 报纸应用技术是指传递新闻、制作报纸所使用的技术手段。古代报纸是用 纸、笔、墨手工抄写和雕版印刷。17 世纪初叶以后,普遍使用活版印刷。18 世 纪中叶发展为凸版印刷、平版印刷、凹版印刷等多种印制方法,以及相应的印 版制作技术、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20 世纪 80年代,发展为电子计算机照相 排版、高速彩色轮转印刷、自动分发、计算机缩微资料检索,并与微波通信、 卫星通信、光导纤维通信、办公室自动化等技术相结合,逐步形成报纸计算机 综合网络系统。现代报纸应用技术是多门类、多层次的综合性应用技术,是以 社会的科学技术进步为发展的基础。报纸大规模、高速度乃至跨越国界的发展, 客观上又促进了整个报纸应用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印刷技术的发展。 历史沿革 据现有历史资料记载,中国最早的报纸是唐玄宗开元年间 (713741)的“开元杂报”。唐僖宗光启三年 (887)的官报存于英国不列颠图 书馆。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开始应用于书籍 印刷。史料说明,宋代的报纸已经使用雕版印刷。明崇祯十一年(1638)开始使 用活字印刷邸报。邸报到清代称京报,开始形成固定的报名。虽由民间经 营,却有一定的合法地位。它有专门叫“京报房”的经营机构,集编辑、印刷、 发行于一身,是今天报社的雏形。中国古代报纸创始于唐,发展于宋,衰滞于 元,复兴于明,结束于清。清代的京报处于中国古代报纸向近代报纸过渡 的地位(见中国古代报纸)。 西方最早的手抄报纸始于公元前 59年的罗马,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 属于政府公报性质,刊登一些类似现在的社会新闻和经济新闻。德国人 J.谷登 堡于 1450年制作了金属的活字,并用它排版,在木质印刷机上印书刊,这比毕 昇的发明又进了一步。从手工抄写到铅活字印刷,大约经历了 800余年。15 世 纪末叶,德国有了不定期的印刷新闻。以后,美洲的发现,宗教改革运动的爆发, 都促进了印刷新闻的发展。 早期的印刷新闻,是把单独的新闻印刷在一张纸上或印成一本小册子发行, 如 1493年西班牙发行的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记。当时印刷新闻最多的是德国。 手抄新闻只售给少量的预定者,印刷新闻则可以公开在街上出售和张贴。 16、17 世纪不定期的印刷新闻已在欧洲各国普遍发行。1622 年美国开始有周刊, 50年后开始有“每日新闻”发行。活字印刷由平压式发展到浇铸铅版轮转印刷, 大约用了 400 多年。为了满足报纸印刷高速度、多篇幅的需要,先后解决了动 力、制作纸型、铸圆形铅版、照相制版、折叠计数装置以及油墨输送、吸墨性 好的卷筒纸制造等一系列技术课题。18、19 世纪欧洲工业革命带来了交通、通 信、印刷条件的改善,为提高报纸应用技术创造了条件。1814 年英国 泰晤士 报开始使用以蒸气为动力的印刷机,每小时印数为 1100份。1855 年瑞士达拉 甘那兄弟发明了印报使用的纸型,可以将铅版浇铸成半圆形,为使用轮转印报 机创造了条件。1867 年美国 W 布洛克研制的双面轮转印刷机问世,报纸印数从 每小时 2000份提高到 15000 份,使报纸的扩大发行、提早出版有了可能。 18321839 年电报和照相术相继发明,1876 年电话机投入使用,1895 年出现 无线电报,1904 年德国人 A 科恩发明电报图片传真机,20 世纪 30年代电传打 字机问世,这些都为大规模的文字、图像传递提供了方便。1886 年美国 O.默根 塔勒发明成行铸排机。1892 年美国制成自动铸排机。1914 年胶印轮转机试制成 功。1921 年德国生产出第 1 台卷筒纸双面胶印机。1944 年美国推出了具有实 用性能的照相排字机,为照相排字的报纸出版准备了条件。1950 年美国推出第 1台电子分色机。同年美国发明的 PS版(预制感光版)的投入使用,基本解决了 平版印报的制版技术工艺。1954 年德国又推出电子雕版机和整版报纸传真系统。 至此,报纸的高速多色胶印系统已经形成系列,预示着报纸排印中的“热排” 将被“冷排”所取代。1963 年美国的一家报社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机排广告版, 并处理计价、开单据等业务。1972 年日本经济新闻使用计算机照相排字, 全部取代铅排作业。以后,美国、英国、联邦德国、日本等国又把激光技术用 于报纸整页拼版、图像编辑处理和电子分色。微波传真,一整版扫描要 4 分钟, 而利用激光技术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提高了时效,图片也更加清晰逼真。1985 年 日本经济新闻建立了电子计算机高级编辑系统,从新闻文字及图像输入、 整版编辑、拼版全部联机联网作业,发行也采用计算机自动分发系统。1982 年 创刊的 今日美国,在编辑部完成版面编排后,就利用通信卫星把报纸版面 传送到美国的各地代印点。该报采用最新技术,以彩版套色,五彩缤纷的版面 使读者感到面目一新。新闻资料缩微检索系统也发展迅速,有的开始出版缩微 报纸,日本广播协会还建成了计算机网络。报纸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大体用了 100多年的时间。世界范围的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从各个渠道向报纸编辑、出 版、发行领域渗透,迅速改变报纸行业的技术结构。 早期中国报纸的应用技术 清嘉庆十二年(1807)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到澳门 雇人秘密制版 ,受到清政府的禁止。以后到马六甲设立印刷所,于嘉庆二十年 (1815)创办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这是第 1 份用中文出版的报纸。清道光二 十四年(1844),在澳门开办的花华圣经书院增加了铅字种类,印刷中文书刊, 次年又迁至宁波。清咸丰八年(1858),在宁波开设的美华书馆,用汉字木活字 复制出铅活字,又电镀汉文铜字模,并制成以常用字 8 盘、备用字 16盘(俗称 上 8盘、中 8盘、下 8盘的 24盘)为中心的元宝式字架。最初用于排宗教宣传 品,后逐渐用于报刊排字,这一字架模式一直沿用。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英 国人在上海创办英文 北华捷报(后为 字林西报附出周刊 )。同治元年 (1862)英国商人创办上海新报,隔日一刊,用手摇铅印机印刷,每期印刷 数百份。早期的中文报刊还有伍廷芳主编的中外新报,艾小梅办的昭文 日报,王韬办的 循环日报等。这些报刊相继出版,都采用铅活字印刷。 同治十年(1871)上海 申报出版,每小时印报数百份,后来采用以蒸汽动力 代替人力的新型印刷机,每小时出报 2000份。1925 年上海时报购进了德 国彩色轮转印刷机,可印刷多篇幅的套色报纸。中国最早的儿童报刊是同治十 三年(1874)创刊的小孩月报,它的插图是雕刻制版。 中国报纸采用电报通信最早为清光绪七年( 1881 ),当时从天津至上海全 长 1440余公里的线路已经架成,可以利用现代化的通信工具传递新闻报道,于 是报纸上先后出现“本报电讯”、“本报专电”。以前记者从外地发回新闻稿 件,一般交邮局寄递或托轮船公司的定期航班转递,从北京到上海要七八天时 间,一件稿子往往要经过 10多天才能见报。1882 年 1 月 16日,申报登出 重要新闻:“光绪皇帝处分云南候补道张承颐”,就是从北京送到天津,再拍 发到上海的。这条消息是中国报纸上的第 1 条电讯,一时震动南北,引起读者 注意。 中国近代报纸最初的面貌、刊期也不尽相同,有旬刊、周刊、五日刊、隔 日刊、日刊等。最初都是书本式,即便大张报纸发行,也要分页折叠,便于装 订,直到清末民初才废弃书本式。报纸版面文字多竖栏直排,一般从右向左排 列。清嘉庆、道光年间,多用木版印刷。咸丰、同治年间,多用木活字印刷,但 是印刷设备简陋,每小时仅出报 200500 份。光绪、宣统年间,石印与平台铅 印机从国外输入较多,每日可出版数千大张。由于销路增加,后又改用轮转机, 每天至少可出报万份。此后,大多数报纸的技术水平一直停留在铅活字直接印 刷或打纸型浇版平台印刷阶段。中国报纸使用的纸张,在日报兴起之初,香港 出版的用进口纸,上海出版的用中国自产的赛连纸。后由于外国纸输入越来越 多,又便于两面印刷且价格便宜,就逐渐用外国纸来印刷报纸。 1931 年底,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出版 红色中华 报, 4 开铅印,使用的印刷设备和器材是从上海等地采购的。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等地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相继出版了多种报纸,并建立了印刷厂,使用的技 术手段是从油印、石印、活字排版直到用当时比较先进的卷筒纸轮转印刷机。 中国报纸应用技术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及各省、市、县陆 续办起了共产党和政府的机关报。19521957 年的第 1 个五年计划期间, 人 民日报开始新字模的设计和研制。从 1956年 1月 1日起,全国报纸改竖排为 横排,使报纸版面面目一新。造纸工业的发展,使新闻纸逐步达到能够自给。 在引进设备的基础上,高速轮转铅印机及其系列产品研制成功,投入批量生产 并有部分出口。60 年代报纸制版普遍推广了无粉腐蚀新工艺。第 6 个五年计划 执行以来,为满足全国报纸事业的发展及其技术改造的迫切需要,国家有关部 门成立了专门负责统筹、规划、协调工作的机构。国产华光激光计算机照排系 统的开发研制通过鉴定。国产小型黑白胶印轮转机大批量生产并有少量出口。 国产彩色印报轮转机制造成功,开始成批生产。PS 版生产线投入生产。全国有 2/3以上的省报安装了各种型号的彩色胶印轮转机,初步形成了胶印报纸和彩印 报纸的生产能力。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日报(英文版)、 经济日 报等一些报纸甩掉铅作业,实现照排胶印。人民日报、中国日报利用 国际通信卫星向香港、东京、伦敦、纽约、巴黎等地代印点输送报纸版面。 1986年新华通讯社全部建成省级报社微机通信网,提高了中文广播发稿的时效 和质量。报纸印刷采用感光树脂版的技术逐步推广使用,这促使中国报纸印刷 手段多样化,并有助于在印刷工序先行取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26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台商投资区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培训课件
- 应对变化的行政法学试题及答案
- 复杂病症护理方案试题及答案概述
- 2025年卫生资格高频考点试题及答案
- 成功备战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的多种路径试题及答案
- 主管护师考试应试心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经验教训总结与试题及答案
- 护理政策与社会影响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药物使用的有效沟通策略试题及答案
- 【大数据“杀熟”的法律规制探究17000字(论文)】
- 股权转让协议(工商局版本)
- 铁道概论(第八版)佟立本主编
- 全国各省市名称大全
- 202305青少年软件编程(图形化)等级考试试卷四级(含答案)
- 光储充车棚技术方案设计方案
- 土壤重金属源调查分析投标方案
- 重症患者的容量管理
- 智慧中药房整体解决方案
- 植筋锚固深度表
- 幼儿园家长会会议记录三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