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1 第一节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概述 l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l 1、什么是心理发展: 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 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的心理变化。 l 2、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l 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l 3、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划分: l 01岁:乳儿期; l 13岁:婴儿期; l 36、 7岁:幼儿期; l 6、 7岁 11、 12岁:童年期; l 11、 12岁 14、 15岁:少年期; l 14、 15岁 25岁:青年期; l 25岁 65岁:成年期; l 65岁以后:老年期。 2 l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 l (一)少年期: l 1、是指 11、 12岁 14、 15岁年龄阶段的个体。 l 2、这一时期是 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 的时期。 l 3、主要特点: l 半成熟与半幼稚、半独立与半依赖并存 。 l (二)青年初期: l 1、是指 14、 15岁 17、 18岁年龄阶段的个体。 l 2、是 个体在生理、心理、社会化向成人接近 的时期。 l 3、主要特点: l 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和人类的高级情感得到 高度发展、自我意识水平高,个性趋于稳定 。 3 l 三、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l (一)学习准备: l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 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l 纵向的:是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成 熟、心理发展水平的学习准备; l 横向的:是指每一年龄阶段中的各种内 部因素相互作用水平的学习准备。如: 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需要、知识 结构等。 4 l (二)关键期: 教育的关键期是指心理对教育 影响的敏感期。 教育要适时、适当。 l 1、奥地利生态学家劳伦兹在研究鸟类的自然 属性时,发现了 “ 印刻 ” 现象。 提出了关 键期理论。 l 2、心理学家在研究儿童行为学习时引入了 “ 关键期 ” 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同样存在 着关键期。 l 3、教育意义: 依据学生的学习准备水平,抓 住关键期,进行适时、适当的教育。 5 第二节 中学生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l 一、认知发展的阶段理论(皮亚杰) l (一)感知运动阶段( 02岁) l 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l (二)前运算阶段( 27岁) l 儿童的各种感知运动模式开始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 。即处于形象思维阶段。 l (三) 具体运算阶段 ( 711岁) l 儿童的认知结构中已有抽象概念,可以进行抽象思维 。其标志是获得了长度、体积、重量和面积的守恒。 l (四) 形式运算阶段 ( 1115岁) l 思维水平已接近成人水平,能用命题进行推理,能进 行可逆思维,思维具有灵活性。 6 l 二、认知发展与教学的关系 l (一)认知发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l 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从属于主体的一般认 知水平 各门具体学科的教学都应研究如何对不同 发展阶段的学生提出既不当时的认知结构的同化能力 ,又能促使他们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富有启迪作用的适 应内容。 l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l 适当的教育训练是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的。 l (三)关于最近发展区 l 前苏联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维果斯基 认为,儿童有两种 发展水平: 一是现有的发展水平;一是即将达到的发 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 “最近发展区 ”。 l 教学要适应 “最近发展区 ”,走在发展的前面,促进学 生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 7 第三节 中学生的人格发展 l一、人格的发展 l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 外 显行为 和 内隐行为 并使其与他人的 行为有 稳定区别 的综合心理特征。 8 l (一)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 ) l 认为儿童的人格发展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 必须经历八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 其发展危机,解决危机可以有助于发展健全的 人格。 l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 01岁半 ) l 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 23岁) l 3、主动感对内疚感( 45岁) l 4、勤奋感对自卑感( 611岁) l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1218岁) l 其它三个阶段: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 绝望感(成年晚期) 9 (二)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 l人格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 l1、家庭教养模式:专制型、放 任型、民主型。 l2、学校教育:主要是通过师生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实现的。 l3、同伴群体:主要是指中学生 同龄伙伴。 10 l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l (一)含义: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 周围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l 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知);自我 体验(情);自我监控(意)。 l (二)自我意识的发展: l 生理自我; l 社会自我; l 心理自我。 11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 (从内容上看)(从内容上看) 生理自我生理自我 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外貌、是指个人对自己身体、外貌、 体能等方面的意识。体能等方面的意识。 社会自我社会自我 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是指个人对自己在社会关系、 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人际关系中的角色的意识,包括个人对自己 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作用和地位的意识,对自己 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所承担的社会义务和权利的意识等。 心理自我心理自我 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就是个人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 识,它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识,它包括个人对自己的人格特征、心理状 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态、心理过程及行为表现等方面的意识。 12 第四节 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 l 一、学生的认知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l (一)认知方式差异:认知方式又称认 知风格。 l 1、场独立与场依存 l 2、深思型与冲动型 l 3、辐合型与发散型 13 l(二)智力差异 l1、智力与智力测量 l( 1)比纳 西蒙量表 l( 2)斯坦福 比纳量表 l( 3)韦克斯勒量表 (见下表): 14 “ 比奈比奈 西蒙智力测验量表西蒙智力测验量表 ” (1905) ; “ 斯坦福斯坦福 比奈智力测验量表比奈智力测验量表 ” ; “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韦克斯勒智力测验量表 ” ; 比奈比奈 西蒙西蒙 韦克斯勒韦克斯勒 15 l 2、智力的差异: l ( 1)智力的个体差异 :呈正态分布 l ( 2)智力的群体差异 l 16 全部人口智力水平分布表全部人口智力水平分布表 智商 智力水平 占全部人口的 130以上 超常 2.275 110 129 偏高 22.868 90 109 中常 49.714 70 89 偏低 22.868 69以下 低常 2.275 17 l(三)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l1、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 的教学组织形式。 l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 式,努力使教学方式个别化。 l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 段。 18 l 二、学生的性格差异及其教育含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永泰消防知识培训课件学校
-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安全培训方案
- 机电设备安装协调与沟通方案
- 建筑工程施工图纸审核方案
- 水稻田保护政策解读课件
- 建筑工程项目设计变更与管理方案
- 水电站生产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中成药非处方药39课件
- 2025版木工手工艺品制作与销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不锈钢水箱销售代理合同范本
- 2025至2030年中国小信号分立器件行业市场运行现状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在县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5年第六次集中学习上的研讨发言(五个进一步到位)
- 2025年邮政柜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第8课 认识TCP-IP 课件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足球裁判规则讲解
- 2025年重庆对外建设集团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信访工作心得及改进措施总结报告
- 班组人工协议书
- 2025广西公需科目考试答案(3套涵盖95-试题)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建设人工智能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沉淀池安全操作规程
- 职业规划杨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