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酒的胡言乱语_第1页
关于酒的胡言乱语_第2页
关于酒的胡言乱语_第3页
关于酒的胡言乱语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酒的胡言乱语 史介鸿 一,惟有饮者留其名 在小篆里,把陈年老酒写成“酉”字,其实是很有道理的。你看,本来就是酿酒的器具 嘛,下面是个缸,上面是个盖儿,缸里有原料,还有两根木棍那是为搅拌用的这 就是今天的“酉” 字。 但是,人是社会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环境的变化,慢慢的,这个“酉”字就开 始变,因为人人都爱喝酒,三杯下肚,酒意方浓,一看瓶里,酒没有了,于是着急了,于 是开始找酒。你也找,我也找,最后找到一个能够拿酒给大家过瘾的人,于是你高兴了, 我也高兴了,大家都说这个人好,这个人有本事,这个人可爱,在我们需要酒的时候他够 意思,能够帮我们,我们欢迎他,干脆拥护他做“老总”不对,那时候还没有公司呢; 拥护他做“皇帝” ,也不对,那时候还没有朝廷呢;拥护他做“领袖”,更不对,那时候还没 有领袖这个词儿,他们拥护他做的是“酋”长! 嘿嘿,头上插了两根翎羽的酒坛子。 难怪,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领导都要称自己“有容乃大”! 事实上, “酋” 长之类,是不能“ 妄自尊大”的,你看,你看,这“ 酋”再加上“大”那不 正好就是“奠”吗? 只有“小心翼翼” 掌握了做事的分寸,才能成为“ 尊”,历史才能正真记住他。由此看来, 后来儒家取道中庸绝非偶然哈,跑题儿了! “酋”长自然能饮;后来有了皇帝,皇帝自然也能饮王公大臣们饮,贩夫走卒也饮; 城里饮,乡下也饮 慢慢的,不能喝的就面临逐渐被淘汰的危险君不见,李白不是说, “古来圣贤皆寂 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吗? 您可千万别笑搞不好会被杀头的。 酒成了向上苍、祖先祈求福寿,企赐前程时的必备用品之后,酒的质量高低和数量多 少,也表明祭者的诚敬程度。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出征之前的勇士,都要用酒来激励斗 志,叫壮行酒。酒与国家大事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从出土的商周代陶器和青铜器来看, 和酒相关的是数量最多,种类最繁的。 “尊”是装酒的容器, “禁”是放酒的柜, “勺”是盛酒的大 匙子, “爵”、 “角 ”、 “盉”“斝” 、是把酒弄热的工具。到博物馆去看看,你会大开眼界,惊诧不 已的。著名国宝级文物“四羊方尊”,只不过是那时盛酒祭祀的一种青铜器皿。 当喝酒成了一种普遍的习惯之后,就自然会出现了一些规矩,其实就是一些社交礼节。 规矩越来越多,就形成了一整套的“学问”, 周礼中,明确地说祭祀时,用“五齐”、 “三酒” 共八种酒。主持祭祀活动的人,在古代是权力很大的,原始社会是巫师,巫师的主要职责 是奉祀天帝鬼神,并为人祈福禳灾。此后又有了“祭酒”,主持飨宴中的酹酒祭神活动,人 们便用“祭酒”泛称位尊或年长者。汉魏以后,祭酒还被用作官名,含有为首者或主管者的 意思。祭酒作为语词,至今未废。 我私下里一直在暗自庆幸,多亏有了“酒”,要不然我们怎么会成为“礼仪之邦”呢? 历史上,和酒相关的故事很多。汉初,曹参为了怕官吏打扰老百姓,整天喝酒示范, 表示我们做官的,只要喝酒就好了,别去找老百姓麻烦;陈平也为了对政事不表示意见, 整天喝酒装糊涂。一朝一朝,一代一代很多人很多人,他们在酒中得到了真理与存在。历 史上禁酒的工作都没有成功,也永远不会成功,因为酒如果喝得好、喝得少、喝得巧,到 底是一个不会出卖你的朋友。 二,酒文化是能被传承的 酒的原料是粮食,因而在酒的背后,还可窥见到历史上农业生产的丰歉状况、天灾人 祸的程度以及历朝历代经济形势的动荡。酒在历朝历代的官家手中,既是政治赏罚的重要 物质手段,又是大宗税赋的经济收入对象。历史上的禁酒与开禁,又与当时年景的好坏、 政治的得失、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 昌盛的酿酒业,还有助于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有人根据宋会要稿食货志关于东 京曲院一段时间平均年产 200 多万斤曲的记载和苏轼酒经酿酒法介绍的配曲量算了一 笔帐,仅北宋东京每年酿酒就达 8000 万斤,该城人口高峰期为 150 万,平均每人每年消费 的商品酒多达 50 余斤。因为酒的税率高,随着商品酒的大量生产,国库收入猛增。如北宋 神宗熙宁十年(1077 年)的酒税收入为 1164 万贯,约占国库总收入的五分之一。过去是 如此,今天亦是如此。 而由酒引伸开来的典故,雅号,酒令更是新颖奇巧,层出不穷。唐代的李杜,北宋的 苏黄,明代的朱耷唐寅都是酒而才思横溢,下笔有神的最突出的代表人物.正是由于酒酣墨 畅,他们才科以挥洒出如此动人的诗画.真是验证了清代诗人唐晏“酒为翰墨胆”这名诗文, 看来酒对文学艺术的妙用是古今人们所一致公认的。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这是杜甫写 的,到现在至少一千年了吧,可我们仍能感知到,诗中所说的场面和情景,同时也就感知 到了作者所抒发的情绪。 可是我问你,李白当时喝的是什么牌子的酒? 你肯定会笑我。是的,即使最有权威的考古专家,查遍汗牛充栋的官稗史籍,他也不 敢肯定,那是什么样的酒。只能说, “大概是黄酒”、 “可能是葡萄酒 ”之类的话。 原因是,作为物质实体的酒,已经消失了。 酒消失了,可文化还活着。文化的最大好处,就在于:它是能被传承的。 生活还是有点文化内涵的好,要不人活着多没劲呀。 三,酒和女人 酒是谁发明的?前面提到,在甲骨文和金文里已经有了“酒”字,不过“酒”字不从水, 而是写成“酉”字。据考古学家考察,这就是最早的“ 酒”字了。酿酒的历史要追溯到的文字 产生之前的遥远年代。明人冯时化著酒史 ,曰:“酒自仪狄、杜康始。 ”战国策.魏二 记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 有以酒亡其国者。 ”酒是帝女令仪狄制作的。帝女也罢,仪狄也罢,都是女性。后来有杜康 之说,晚矣。明摆着的嘛, 战国策比酒史哪个在前?只不过是男权社会的修正罢了。 汉代卓文君与司马相如的爱情故事被传为千古佳话。她们是如何相识的呢?原来,卓 文君之父卓王孙思慕司马相如的名声而大摆酒筵。主雅客勤,个个微醉。司马相如应邀抚 琴助兴。美丽多才的卓文君在屏风后倾听到司马相如的琴声。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拨 动了她不甘遵循封建礼仪而终生寡居的心扉。有酒才有诗,好诗借于酒兴,酒性发人性。 于是,卓文君只身夜奔。 卓文君之父为汉代的首富,但是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不给女儿半文财产。卓文君夫 妻二人软囊羞涩无法度日,只好开个酒店。淡妆素抹的卓文君,亲自站在置放酒翁的土台 上卖酒,不卑不亢,神态自如。为了爱情永驻,司马相如亦不抚琴。他与酒店的伙计一样 身着短脚裤,提壶洗碗干杂活,谈笑风生。 最后卓王孙只得妥协。在封建社会里,女人重情,男人薄情。为追求婚姻的自由,身 为显贵的卓文君当垆卖酒,没想到司马相如后来要纳妾。卓文君把酒赋诗:“今日斗酒 会,明日沟水头,蹀躞御沟上,沟头东西流。 ”她义正词严地谴责了司马相如,在白头吟 中表达了“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的美好愿望。看看,卓文君不仅仅开过酒店,而且还 会喝酒呢! 各位看官,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志士仁人往往少立壮志以身许国,当其报国忧民的政 治理想被残酷的现实击碎之后,他们往往借酒消愁,表现出风流倜傥、狂放不羁的性格。 可是,在历史上、在生活中,借酒消愁并不是男人独有的权利。 汉代女文学家班婕妤多才多艺,曾被汉成帝宠幸,后皇帝移情他人,她自做赋曰:“顾 左右兮和颜,酌羽觞兮销忧。 ”她既为爱情的毁灭而忧愁,更有自尊自重、自我解脱的方法, 在发觉借酒消愁还不行之后,她毅然离开了皇宫。 在下层妇女中,借酒消愁的也不为少数。唐代的女道士兼女诗人往往借酒消愁。 “旦夕 醉吟春,相思又此春。雨中寄书使,窗下断肠人。山卷珠帘看,愁随芳草新。别来清宴上, 几度落梁尘。 ”她愁思绵长,自称为断肠人。为了忘却这愁思而旦夕饮酒,以酒浇愁。但即 使如此,又何能消愁?在寄予安里,她写道:“醉别千卮不浣愁,离肠百结解无忧。 ”这 肠回千转的感伤可与“举杯消愁愁更愁”媲美了。这美妙的诗情缘于酒,没有酒,何能有如 此豪兴? 如果说前两位诗人抒发表达的是对那些朝秦暮楚的男性的谴责,她们借酒而一抒胸中 的块垒还局囿于个人的情感,那么北朝北周赵王宇文昭的女儿千金公主远嫁到遥远的突厥, 则更深刻地表现出妇女颠沛流离的命运了。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 终自平。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虽贵为公主,但毕竟是女 人,始终逃脱不了被支配的命运。在异国他乡,婚姻的痛苦和思国思乡的痛苦互相叠合着, 剪不断,理还乱,已经达到苦不堪言,举酒亦不能消愁的地步了。 四,饮酒是一种学问 我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几乎就是一条由酒液流淌成的璀璨长河。酒之为物,本是水 的形质,火的灵魂,它疏忽飘洒,在善良人身上激发善良,在恶人身上,激发邪恶。它能 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 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当酒浸入身体时,四肢变得沉重;两条腿迈不动,索索发抖;舌头打结,神志不清; 目光游移不定;喊叫,打噎,争吵。 ” “圣贤纵酒作乐,也会表现出忧虑并暴露内心秘密。 ” 由此可见,酒其实就是一种情绪的催化剂。在酒面前,每一个人,哪怕滴酒不沾的人, 也会被莫名地催化,被感化。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感化下,才有古人所云“文王饮酒千钟,孔 子百觚”这样的结果;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感化下,桑贝尔才会在饮酒间将暗杀恺撒大帝的计 划和盘托出。 由于酒的这种催化作用在一开始,就因夏桀和商纣而闯了大祸,所以,我们至今还可 以看到不少警告喝酒的文献。最有名的属“酒诰”,是当时的人劝人戒酒的文章。尽管劝来 劝去,人们还是照喝不误。在这期间却形成了许多规矩,不能乱喝或乱不喝:当喝不喝也 不对;不该喝要喝更不行;由不得你。从商周开始的这一套非常讲究的礼仪,有许多条一 直延续到了今天,比如无酒不成宴,便是一条。但在喝酒的时候,却不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