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医的起源 第一种观点:医源于 巫 术 第二种观点:医源于圣 第三种观点:医源于动物的本能 第四种观点:医源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实践, 特别是与疾病做斗争的实践 2 3 灸 法 校社联发陈医斋协会 中西医结合学院团委学生会 4 n 古人云: “药之不到,针之不到,必须灸 之。 ” n 【 黄帝内经。灵柩 】 解释: “针是泄法, 灸是补法 ”。 5 定义 l 灸法是用艾绒为主要材料,在体表的一定 部位进行熏灼或温熨,通过经络的传导, 以温通经脉、调和气血、协和阴阳、扶正 祛邪,达到治疗疾病、防病保健目的的一 种方法。 6 灸用材料 l 施灸材料主要是艾叶制成的艾绒 7 8 艾灸的作用 温经散寒 扶阳固脱 消淤散结 防病保健 9 l原理 温和热力,芳香药气 刺激肌肤腧穴 达到治病目的 现代研究:灸法能够活跃脏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 产生抗体及免疫力 10 分类: 艾炷灸 直接灸 无瘢痕灸 间接灸 隔姜灸 隔盐灸 隔蒜灸 隔附子灸 艾条灸 温和灸 雀啄灸 回旋灸 温针灸 瘢痕灸 11 体位与穴位选择 常用的体位 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坐位等。 常用部位 胸、背、腹、腰部的局部及腧穴,四肢 的局部及穴位。 12 艾炷灸 l 一壮:每燃完一个艾炷 l 艾炷是用纯净的艾绒捏成上尖底平的宝塔 形状。灸时置于应灸的穴位上,点燃尖顶 部徐徐燃烧。 13 艾炷的制作 小 麦粒状 中 黄豆大 大 蚕豆大 标准艾炷 炷底直径 0.8cm, 炷高 1cm,重 量 0.1g, 燃烧时间 3-5分钟 艾炷灸以壮计数 一般灸 3-7壮 14 15 16 艾条灸(艾卷灸) l 艾条:直径约 1.5厘米的圆柱形艾卷。也可 在艾卷掺人中药细末制成药条。 17 (一)温和灸 l 1适应范围: 可以治疗常见虚寒性慢性疾病 l 2用物准备: l 3操作方法: 选穴 点燃艾条 距穴 23 厘米 熏灸 510 分钟 以皮肤充血红晕为度 记录 18 (二 )雀啄灸、回旋灸 l 1适应范围:多用于治疗常见急性病。 l 2用物准备:同温和灸。 l 3操作方法: 选穴 点燃艾条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 施灸部位不固定距离,一上一下不停地移 动或左右方向移动或反复旋转 5分钟 整理 用物(艾条熄灭) 记录 19 20 灸法护理 l (一)环境安静,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 风,温湿适中。 l (二)施灸的先后顺序临床上一般是先灸 上部,后灸下部;先灸阳部,后灸阴部。 壮数是先少而后多,艾灶是先小而后大。 21 施灸疗程 l 急性病、偶发病,有时只灸一、二次,就结束了, 以需要而定,不必限制时间和次数。 l 慢性病,顽固性疾病:一般前三天,每天灸一次, 以后间隔一日灸一次,或间隔两日灸一次,可连续 灸治一个月、二个月、三个月,甚至半年或一年以 上。 l 健身灸:每月灸三五次,终生使用,效果更好 。 22 灸的程度 l 必须达到一定的温热程度 23 施灸的禁忌 l (一)对实热证、阴虚发热者,一般不适宜灸法 。 l (二)对颜面、五官和有大血管的部位,不宜灸 。 l (三)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也不宜施灸。 l (四)关节部位不宜用瘢痕灸。 l (五)空腹、过饱、极度疲劳不宜立即灸,恐惧 者慎灸。 24 艾灸常用穴位 l 人体四大养生要穴 关元、命门、中脘、 足三里 l 延年益寿保健灸:足三里、气海、关元 25 26 27 28 三伏灸 简介 天灸:全称为三伏天天灸,即在是在三伏天时进 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 针灸学 与中药 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具体做法是,根据所要预防 的疾病,在对应部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效果的。 天灸包括三伏天天灸和三九天天灸,但是常见的为三 伏天天灸。天灸一般灸三次,之后可以再进行加强灸 ,其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 29 30 31 “ 三伏 ” 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 ,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 祖国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 ,对人体关系至大, 内经 提出, “ 春夏养阳 ” 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 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 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 32 天干:甲 、乙 、丙 、丁、戊、 己、 庚、 辛、 壬、葵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 午、未、申、酉、戌、亥 初伏(戊申):夏至的第三个庚日(夏至后第 27天) 中伏(庚午):夏至的第四个庚日 末伏(庚子):立秋的第一个庚日(立秋后的第 9天 ) 33 34 作用原理 利用 “ 三伏 ” 天炎热气候,敷以辛温,逐 痰、走窜、通经平喘药物,可以提高药物效能 ,达到温阳利气,驱散内伏寒邪,使肺气升降 正常,温补脾肾,增强机体抗病能力,预防这 些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是目前难治 之症,病程短则几年,长则几十年,且易反复 发作,正气虚时易诱发,所以,中医认为: “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 。因此,病员要有耐心 坚持治疗。各地天灸经验认为贴药年限长,次 数多,则其疗效高,效果就好,因此要坚持多 年 “ 三伏 ” 天贴药。 35 三伏贴 组成:细辛、甘遂、白芥子、延胡索、 姜汁 比例:细辛:甘遂 =1:1 白芥子:延胡索 =2:2 穴位:大椎:第七颈椎棘突下 肺腧:第三胸椎旁开 1.5寸(肩胛骨内侧缘 至后正中线 3寸) 36 三伏灸适合人群 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 反复呼吸 道感染 (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 、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 炎,鼻炎; 二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 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 的腰痛及其他疾病。 37 三是免疫力低下人群,常年易感冒者(包 括儿童) 四是神经功能衰弱者,如失眠等; 五是妇产科疾病,如痛经、产后头痛,产 后风寒等症状。 38 禁忌人群 1、孕妇、皮肤病患者及发烧者不宜做 2、痰黄,咳血者 3、恶性肿瘤、强过敏体质者 4、正在咳嗽者 5、怕热体质患者 39 三伏灸注意事项 1、当天不要洗冷水澡,戒食易过敏 食物 2、接受三伏灸治疗后皮肤会有热感 ,但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以贴药处 产生辣辣的感觉但可以耐受为度,但 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灼伤皮肤。成人一 般贴药时间以 60分钟为宜,小孩时间 为 20分钟。 40 3、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功能性滑石粉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安全评估报告
- 2025-2030功能性寡糖在幼畜饲料中的应用拓展与投资回报预测报告
- 2025-2030分布式数据库服务行业发展动态与战略规划报告
- 2025-2030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增长预测报告
- 2025年康复护理常见问题处理技巧检测试卷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劳务员考试题库及答案(考点梳理)
- 2025年重庆市教育系统后备干部考试参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备操作考核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智能电网行业市场前瞻:技术创新驱动下的分布式能源报告
- 2025年二级注册建筑师资格考试《建筑结构、建筑物理与设备》真题(附答案)
- 公路施工质量培训课件
- 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
- 室内装饰装修施工工艺标准规范及管理流程
- 【拓展阅读】类文阅读《燧人氏钻木取火》
- 李建涛员工从“老板”做起课件
- 海船船员甲类三管轮实习记录簿
- 注采压力分布规律研究课件
- 填料及表面处理培训课件
- 法院民事调解协议书
- 2022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表
- (完整)脑出血护理查房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