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字型垫板冲压模具设计【含12张CAD图纸、UG三维图】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43页)
编号:1184743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92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12-19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含12张CAD图纸、UG三维图
字型
垫板
冲压
模具设计
12
十二
cad
图纸
ug
三维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编号 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 目学生姓名学 号院 系专 业班 级指导教师 顾问教师二一七年六月摘 要中字型垫板是机器中的关键零件,起到支撑作用。该零件一般采用冲压成型,可满足大批量生产和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本设计是完成该零件的落料冲孔复合模设计。首先对工件进行整体工艺分析,确定了工艺方案是落料冲孔复合模具,然后计算凸凹模的工作尺寸,接着计算了冲压力,比如说落料力,冲孔力,推件力,顶件力,卸料力等,同时进行了计算了压力中心,确定了压力设备并进行了校核。同时进行了排样的方案的确定,搭边的选择,材料利用率的计算等,最后进行了模具结构设计,凸模,凹模,凸凹模的结构计算,并且进行了校核,最终通过autocad和UG软件,完成了轿车门铰链中字型垫板模具的绘制。通过这次毕业设计,遇到了很多问题,比如软件不熟悉,模具结构不熟悉,通过在图书馆查阅相关书籍,熟练的掌握了autocad和UG软件的相关模具操作,并对模具结构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关键词:冲压模具 冲压工艺 模具设计AbstractThe design of the task is to complete the car door hinge reinforcement plate of the blanking blanking compound die of the two-dimensional drawing, three-dimensional map and graduation thesis,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teacher to complete the design. The material of the work piece is 08, the thickness is 1mm, and the batch is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This design specification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stamping die and the design calculation of the compound die for blanking and punching.Firstly, the whole process analysis of the workpiece, determine the process plan is compound die punching, then calculate the punch work size, then calculate the pressure, such as blanking, punching, pushing a force and ejecting force, the unloading force at the same time, the center of pressure was calculated. The pressure of equipment and check. At the same time to determine the layout of the program, take the side of the selection, calculation of the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mould, punch, die, punch and die structure calculation, and finally checked by AutoCAD and UG software, completed the drawing of car door hinge reinforcing plate mold.Through this graduation design, has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such as software are not familiar with the mold structure is not familiar, through access to books in the library, master the related mold operation of AutoCAD and UG software, and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d structure.Keywords:Composite modulus;Stamping process; Mold design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目 录III第一章 绪论1第二章 冲压零件的分析22.1 零件工艺性分析22.2 模具方案的确定2第三章 模具间隙和凹模尺寸的确定43.1 冲裁间隙的确定43.2 刃口尺寸计算4第四章 冲裁力的计算与设备的选择74.1 冲裁力的计算74.2 压力中心计算94.3 设备的选择94.4 压力机的校核94.4.1 公称压力的校核94.4.2 闭合高度的校核94.4.3 滑块行程长度的校核94.4.4 工作台面尺寸94.4.5 模柄孔尺寸9第五章 排样设计105.1 排样方案的选择105.2 各方案材料利用率计算与方案的确定10第六章 模具总体设计126.1 模具的导向装置126.2 卸件、卸料设计126.3 支承与紧固126.4 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126.5 模具的装配图的设计126.5.1 零件的技术要求126.5.2 装配技术要求136.5.3 模具安装要求146.5.4 复合模的调试要求146.5.5 主要组件的装配146.5.6 装配图的绘制16第七章 模具零件的设计177.1 凹模的设计177.2 凸模的设计187.2.1 凸模类型187.2.2 凸模长度计算187.2.3 凸模弯曲应力校核197.2.4 凸模压应力校核197.2.5 凸模结构图207.3 凸凹模设计207.3.1 凸凹模长度计算207.3.2 压应力的计算207.3.3 弯曲应力的计算217.3.4 最小间隙的计算217.3.5 凸凹模结构图227.4 弹性卸料板的设计227.4.1 弹性元件的设计227.4.2 卸料螺钉的设计237.5 导向元件的设计与选择237.5.1 导柱的设计237.5.2 导套的设计237.6 紧固件的设计与选择237.6.1 紧固螺钉的设计与选择237.6.2 销钉的设计与选择23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25致 谢26参考文献27V第一章 绪论近年来,冲压模具技术不断完善,加速了国内的推广。国内的企业出现了孤军奋战,恶性竞争,合作共赢的情况,外商的投资和外贸企业的入驻越来越多。随着冲压模具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模具制造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然而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这是从一般加工行业不同,但高端模具供不应求。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CAE、CAPP、PLM、ERP等数字技术已经部分企业开始使用,对中国的模具行业的特点是一个明确的模具组件的分布格局的形成,但总体水平与国际工业发达国家相差甚远。为生产过程中的模具提出了高质量,低价格,快速交货的新的更高的要求。研发创新薄弱,技术升级已难以实现。因此,中国的模具行业在未来5-10年将有不少于10%的增长率,新一轮扩张是企业在更高水平的技术产品的突破,由于需要提高竞争力。中国的机械、汽车、电子、电器的制造能力和其他产品,技术和信息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设计与制造。信息化步伐不算大,新能源、医疗设备、航天、节能减排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模具行业新的重要增长点。增加规模和影响力的行业,开始规划或已在模具实施的上游和下游产业链延伸的核心。并已被更多模具企业认可,最常见的是生产模具产品及相关产品。利用自己的专长。因此,特别是技术力量雄厚,产品水平和管理水平的企业,许多模具企业,这种趋势已经过去,但在2016更明显。模具企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是基于模具制造模具的趋势,根据企业利润的延伸,保证产品的成型过程中,模具生产作为生产其他产品的有效保护,延长产业链,这是企业的坚强后盾。第二章 冲压零件的分析2.1 零件工艺性分析图2-1 中字型垫板零件图该零件为中字型垫板,厚度为2 mm,材质为08,批量生产。根据参考文献4 表2-3 查得材料的性能:材料状态为未退火,抗剪强度350Mpa,抗拉强度420Mpa,伸长率23%,屈服强度280Mpa。根据图可知有2个工序,落料,冲孔。零件的表面精度都无特殊要求,普通的冲裁可以达到零件要求。未注公差按IT14。根据参考文献4 表1-8经查公差表,各尺寸公差为:表2-1 未注尺寸的公差未注公差换算尺寸508012030302.2 模具方案的确定该冲压中字型垫板有落料,冲孔2个基本冲压工序,采用3种方案:方案一:采用单工序模具。单工序模具一般应用在小批量的情况,冲压精度比较低,压力机一次行程只能执行一个单工序,这个结构比较简单,制造周期短。方案二:采用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复合模具的生产批量一般是大批量,它能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可以完成多个工序,模具结构较复杂。方案三:采用连续模。连续模具的生产批量也是大批量,它也能在压力机一次行程这种,完成比较多的工序,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加工成本高。根据本冲压件特点,因此采用复合模具较为合适。第三章 模具间隙和凹模尺寸的确定3.1 冲裁间隙的确定根据参考文献3表4-3 查得的最小双面间隙Zmin=0.246mm,最大双面间隙Zmax=0.36mm。 3.2 刃口尺寸计算落料A类尺寸,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4 落料凹模A类尺寸公式:式中 A凹落料凹模基本尺寸A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 A=50 工件公差 =0.62 磨损系数 根据磨损系数表查得=0.5 凹模制造公差 按选取=0.250.62=0.155带入公式: 按凹模尺寸配制,双面间隙0.246 0.36落料A类尺寸,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4 落料凹模A类尺寸公式:式中 A凹落料凹模基本尺寸A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 A=80 工件公差 =0.74 磨损系数 根据磨损系数表查得=0.5 凹模制造公差 按选取=0.250.74=0.185带入公式: 按凹模尺寸配制,双面间隙0.246 0.36落料A类尺寸,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4 落料凹模A类尺寸公式:式中 A凹落料凹模基本尺寸A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 A=120 工件公差 =0.87 磨损系数 根据磨损系数表查得=0.5 凹模制造公差 按选取=0.250.87=0.218带入公式: 按凹模尺寸配制,双面间隙0.246 0.36落料A类尺寸,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4 落料凹模A类尺寸公式:式中 A凹落料凹模基本尺寸A落料件最大极限尺寸 A=30 工件公差 =0.52 磨损系数 根据磨损系数表查得=0.5 凹模制造公差 按选取=0.250.52=0.13带入公式: 按凹模尺寸配制,双面间隙0.246 0.36冲孔尺寸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5 冲孔凸模具尺寸公式:式中 d凸凸模基本尺寸 d 冲孔件最小极限尺寸 d=30 工件公差 =0.52 磨损系数 根据磨损系数表查得=0.5 凸模制造公差 按偏差表来选取=0.02带入公式:根据参考文献5 式2-15 冲孔凹模具尺寸公式: 式中 d凹凹模基本尺寸 d 冲孔件的最小极限尺寸 d=30 工件公差 =0.52 磨损系数 根据磨损系数表查得=0.5 凹模制造公差 按偏差表来选取=0.025带入公式:落料工作尺寸凸模尺寸凹模尺寸按凹模尺寸配置双面间隙 0.246-0.36按凹模尺寸配置双面间隙 0.246-0.36按凹模尺寸配置双面间隙 0.246-0.36按凹模尺寸配置双面间隙 0.246-0.36冲孔工作尺寸凸模尺寸凹模尺寸第四章 冲裁力的计算与设备的选择4.1 冲裁力的计算根据参考文献4 式5-7 落料力公式:式中:F落料力1 落料力大小L 周长 L=468.4956mm 根据cad测得t 厚度 t=2mmK 系数 K一般取1.3 抗剪强度 根据参考文献3 表11-9 查得 =350MPa带入公式:根据参考文献4 式5-8 冲孔力公式:式中:F冲孔力1 冲孔力大小L 周长 L=94.2478mm 根据cad测得t 厚度 t=2mmK 系数 K一般取1.3 抗剪强度 根据参考文献3 表11-9 查得 =350MPa带入公式:根据参考文献4 式5-7 卸料力公式:式中:F卸料力 卸料力大小F落料力 落料力大小 F总落料力=426.33KNK卸料系数 卸料力系数 根据参考文献3 表11-9 查得 K卸料力系数=0.04带入公式:根据参考文献4 式5-7 顶件力公式:式中:F顶件力 顶件力大小F总落料力 落料力大小 F总落料力=426.33KNK顶件力系数 顶件力系数 根据参考文献3 表11-9 查得K顶件力系数=0.06带入公式:根据参考文献4 式5-7 推件力公式:式中:F推件力 推件力大小F冲孔力 冲孔力大小 F总冲孔力=85.77KNK推件力系数 推件力系数 根据参考文献3 表11-9 查得K推件力系数=0.055n 废料数 n=1带入公式:4.2 压力中心计算由于工件几何对称,所以压力中心和几何中心重合。由图可直接看出压力中心得出压力中心点 A(0,0),由此看出几何中心位置。4.3 设备的选择根据算出的冲裁力,根据参考文献5 表6-3可以选压力机型号为J23-35压力机;其技术参数:公称压力为350KN,最大闭合厚度为280mm,滑块行程为80mm,台面尺寸为380mm610mm,闭合高度的调节为60mm,模柄孔的尺寸为60mm70mm。4.4 压力机的校核4.4.1 公称压力的校核根据以上计算,J23-350压力机可以看出,完全符合要求的冲压。4.4.2 闭合高度的校核H闭=H上+H下+H垫+L+H-h式中: L-冲孔凸模长度; H-凸凹模厚度; h-冲孔凸模冲裁后进入凸凹模的深度h=2mm。代入公式: H闭=H上+H下+H垫+L+H-h=215(mm)H闭280mm,可以使用。4.4.3 滑块行程长度的校核由于滑块行程为 80mm,所以滑块行程足够。4.4.4 工作台面尺寸工作台面的尺寸380mm610mm大于模座尺寸 250 mm345 mm ,所以符合要求。4.4.5 模柄孔尺寸模柄孔直径为 60 mm, 高度为 70mm,所以符合要求。第五章 排样设计5.1 排样方案的选择图5-1 方案1根据参考文献4 表6-5 查表,料厚度t=2mm,所以a=2mm, a=2mm。根据计算送料步距A=82mm, 条料宽度B=184mm。图5-2 方案2根据计算送料步距A=182mm, 条料宽度B=84mm。5.2 各方案材料利用率计算与方案的确定S=11027.4334mm方案1:= 100%=100%=11027.4334/(18482)100%=73.1%式中,材料利用率S工件的实际面积S所用材料面积A步距B条料宽度方案2:=100%=100%=11027.4334/(18284)100%=72.1%式中,材料利用率S工件的实际面积S所用材料面积A步距B条料宽度根据以上计算,方案1的利用率最好,而且模具结构上更加合理可靠。第六章 模具总体设计6.1 模具的导向装置此外,精确的夹紧运动对定位也有很大的作用,并相应的指导已标准化,这是指导的指导装置。过定位指导,模具运动方向的指导,模具运动方向和模具间隙均匀性的导向装置。由导向柱和导向套组成的导向装置(包括滑动和滚动)。因此,高精度导轨装置的要求(包括一般指导和副自润滑导)。模具进给导板导向,由于设计零件的相关零件精度高,导轨刚度,定位精度和定位精度的作用。主要用于大型模具。6.2 卸件、卸料设计冲模的冲裁,通常用于模具设计中的泄漏材料的设计,在设计冲孔材料或设计气孔时,采用压缩空气吹制法。操作方便,提高生产效率。6.3 支承与紧固模座也是送料机构的支撑部分和抽芯机构。螺栓(5)和定位销一般用于刚性固定和连接。为了完成零件加工,模具是模具的主要支撑部分。模具上的模座(或模)和模座(或模)的两部分,连接在模具内的运动,这是挤压,脱模板采用弹性连接。冲压板、固定板和脱料板支承件是具有一定功能的标准支撑件。凸模、凹模和凹模固定在模具座上。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两种类型的刚性和弹性,其中,上模座之间的连接方式(或动模)和下模座(或定模)是一种导向装置由导柱和导套。模具固定与连接。6.4 模具闭合高度的计算根据以上设计,知上模座H1=65mm、下模座H2=45mm、凹模H=25mm,那么模具闭合高度为215mm6.5 模具的装配图的设计6.5.1 零件的技术要求冲裁凸模的凹边必须锋利,并清除氧化层,形状和位置公差的零件图纸不能按照国标/ t1184-1996指定。模具各部分的材料和热处理硬度应按模具设计手册的标准选择。模具零件不允许开裂,模具各部分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均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在零件图的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是GBT1804指定,冲裁凹模的凹孔是不允许的,工作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表面缺陷。不允许切削刃、切削刃和机械损伤,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固定板、凹模、卸料板,根据GB和位置的规定。允许使用性能高于其他两个等级表8规定。极限与合作应与GBt197规定。热处理硬度应均匀,柔软和脱碳区是不允许的。在零件图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应与GBT196规定。6.5.2 装配技术要求每个接头表面要保证紧。冲床、模具、一般H7/h6或H7M6其他固定板,不少于一半的面积最小面积。装配时应保证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物料推料机构必须灵活,应大于切割刃的0。滑,在固定的滑动表面移动楔口,配合间隙符合设计,确保端螺钉和销钉在上、下模座的飞机也不突出,5-0漏孔应该确保,冲裁模高度。凸凹模的间隙值的垂直度必须在允许范围内。不允许使用凸凹变形的方法来修正间隙,模具总成必须符合模具装配图、规格和技术要求,脱模板或顶出模处于开启状态。焦核直径范围为0.2-1mm所有活动件的冲压模具应平稳灵活,确保工作稳定可靠,根据设计要求制造,一般应突出模具表面0,螺纹孔的深度应一致,每个排放螺杆和顶出杆的长度应一致。紧固螺钉、锁钉不能松动,5mm。冲压模具的所有活动部件应灵活平稳,和各排放螺钉长度和顶杆应一致。装配时应保证凸模与凹模之间的间隙均匀。确保工作稳定可靠,一般应突出模具表面0、滑块、楔形端口在固定滑动面上的运动。每个接头表面要保证紧密,泄漏孔应光滑。与缺口达到设计要求。并确保螺杆和销端不突出上下模座平面。不少于一半的面积最小,面积推料机构必须灵活,无停滞现象5mm2-0.8mm制造根据设计要求,凸凹模间隙值的垂直度必须在允许的范围内,模具冲压边缘5-0口高度,紧固螺钉,锁紧螺钉松动,卸料螺钉钻孔深度应一致,与凸、凹模与固定板一般按H7/h6或H7、M6、模具装配必须满足模具装配图,规格和技术条件,凹凸变形不能修复间隙的方法。当脱模板或喷射器处于打开状态时。6.5.3 模具安装要求上下模座平面平行的平面模座、导柱轴线上下模座平面的垂直度和导套孔轴线的上模座上平面的垂直度应要求达到规定的精度。对模架沿导柱上下移动应平稳,无堵塞现象。模具装配时,密封高度应符合图纸要求。6.5.4 复合模的调试要求为了模具正式交付生产使用,找出原因。必须在符合实际生产条件的环境中进行测试。模具调整和修复后,模具进行测试。直到模具能正常工作。根据模具的技术要求对图纸进行加工和装配,发现问题必须及时解决,以纠正模具设计和制造的缺陷。6.5.5 主要组件的装配材料的耐磨性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类型和热处理。一方面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不允许使用凸凹模变形的方法来修正间隙。对于冲裁模,凸模凹凹模间隙和凹模圆角半径增大,模具反复加载和卸载使模具的应力部分在交变应力下。为了避免对工件的干涉和损坏,上模座上的导柱应光滑无滞后现象。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为防止早期故障的发生,应将模具导向件、导向套等部分的相对运动油进行添加,然后拧入紧固螺钉。模具经过很长时间。在零件图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应与GBT196规定。需要穿的模具零件应淬火或其他热处理方法,以提高材料的硬度,另一方面将使模具零件产生严重的粘着磨损。首先,凸模和凸模固定板组装,表面电火花强化和硬质合金焊接常用于冲裁模。当轴承零件的模具零件使内部应力超过屈服强度的材料,但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如冷挤压,厚材料拉深和熨烫,尽量避免零件表面材料软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还应考虑其放弃。首先把冲头放在下模座上。零件表面有许多微裂纹或微缺陷和应力集中。例如,冲裁模的寿命应为冲头表面。裂纹尖端处应力集中。的热疲劳裂纹的形状是网状,径向平行等。根据设计要求制造。表面粗糙度值越小。毛刺高度随凸凹凹模刃口的增大而增大。大多数模具寿命取决于磨损失效,如果模具零件是可互换的。一般应突出凸模表面0,模具磨损的根本原因是模具零件与零件(或毛坯)或模具之间的零件与零件之间的摩擦相互作用,如冲裁模的磨削寿命。不仅可以减少模具成形表面的冲击磨损充填模具在熔融塑料或合金液,磨损量增大,第一凸模、凸模固定板的装配,并增加部分的草案,一方面影响零件的表面质量,根据冲压模具的特点。在零件图的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是GBT1804指定。对于冲裁模,凸凹模间隙。必须在生产条件下测试,再次低合金工具钢。表面不允许有划痕、机械损伤、锈蚀等表面缺陷。磨损失效是正常的失效形式,垂直度误差应在0。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时,摩擦效应可以减小。空腔膨胀,模具失效的五种基本类型,详细分析了事故原因。降低模具的有效磨损率,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模具在失效前能长时间稳定高效地工作,模具材料和热处理硬度应按标准模具设计手册选用。在零件图普通螺纹的基本尺寸应与GBT196规定。防粘的方法是采用可靠的润滑方法,使模具材料具有较少的亲和力。磨损寿命的确定是模具使用寿命的必然选择,对于降低模具入口角度和凸凹模具有高度冷挤压模具。需要再磨边的模具继续使用,如果质量问题的模具。反复加载和卸载使模具在交变应力下的应力部位。疲劳和热疲劳失效前。冲裁模的形状、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从而减少模具零件的磨损,然后保持模合理,一般应大于0个边缘零件后才能更换失效。磨损越严重,使用模具一段时间后,模具的热工作一般处于冷、热的条件下。如果模具磨损导致表面质量严重下降。然后按照一个针的顺序。检查间隙等合理的装配进行试运行,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再次检查和调整。首先,冲头放在下模座上,其次是高碳高铬工具钢。直到模具出合格产品。当毛刺高度超过指定值时。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这个要求叫做模具的寿命。我们应尽量避免表面材料的软化,防止模具生锈。根据导向柱调整上下模具。6.5.6 装配图的绘制第七章 模具零件的设计7.1 凹模的设计图6-1凹模阶梯结构根据参考文献5 式3-9 凹模高度公式:式中:h 凹模高度k 系数 k=0.14 根据参考文献2 表2-16 查得b 最大边长 b=180代入公式:根据参考文献5 式3-10 凹模壁厚公式:式中:h 凹模高度c 壁厚代入公式:根据结构,确定凹模:30020025根据参考文献5 式3-11 截面强度校核公式:式中: 弯曲许用应力 根据参考文献6 表5-14 查得F 冲裁力 F=559.45KNh 凹模厚度 h=25mm代入公式:图6-2凹模结构7.2 凸模的设计7.2.1 凸模类型通过对该零件外形的内孔分析,模具的凸模应为圆形凸模。7.2.2 凸模长度计算根据参考文献7 式11-6 凸模1长度公式:式中:L 凸模1长度h1 固定板高度 h1=14mmh2 卸料板高度 h2=12mmh3 附加高度 h2=14mm代入公式:7.2.3 凸模弯曲应力校核根据参考文献7 式11-7 圆凸模强度校核公式:式中:dmin 最小直径 dmin=30mmt 厚度 t=2mm 抗剪强度=200Mpa 根据参考文献4 表8-13 查得 需用应力 =300Mpa 根据参考文献4 表8-13 查得代入公式:7.2.4 凸模压应力校核根据参考文献7 式11-8 圆凸模1弯曲应力校核公式:式中:Lmax 凸模长度 Lmax =40mmd 直径 d=30mmF 冲裁力 F=85765.5N代入公式:7.2.5 凸模结构图图6-6凸模结构7.3 凸凹模设计7.3.1 凸凹模长度计算根据参考文献7 式11-6 凸凹模长度公式:式中:L 凸凹模长度h1 固定板高度 h1=14mmh2 卸料板高度 h2=12mmh3 附加高度 h2=20mm代入公式:7.3.2 压应力的计算根据参考文献7 式11-7 非圆凸凹模压应力校核公式:Amin 最小截面积 Amin=11027.4334mm2F 冲裁力 F=426331N 许用应力 =300Mpa 根据参考文献4 表8-13 查得代入公式:7.3.3 弯曲应力的计算根据参考文献7 式11-8 非圆凸凹模弯曲应力校核公式:式中:Lmax 凸凹模长度 Lmax =46mmJ 惯性矩 J=23983266.04mm4F 冲裁力 F=426331N代入公式:7.3.4 最小间隙的计算工件边距25mm 根据参考文献5 式2-6 凸凹模最小壁厚公式:式中:a 边距25mmt 厚度 t=2mm代入公式:因此符合要求工件边距75mm 根据参考文献5 式2-6 凸凹模最小壁厚公式:式中:a 边距75mmt 厚度 t=2mm代入公式:因此符合要求7.3.5 凸凹模结构图图6-7凸凹模结构7.4 弹性卸料板的设计7.4.1 弹性元件的设计选用橡胶作为弹性元件。图6-8弹性元件7.4.2 卸料螺钉的设计因为橡胶的内径d=8.5卸料螺钉,它的螺纹公称直径为M8,因此它的长度取h=50。7.5 导向元件的设计与选择由于该模具为冲裁模,故选用适用于冲裁模滑动导向模座的A型导柱导套7.5.1 导柱的设计根据模具闭合高度,导柱尺寸为22100。7.5.2 导套的设计根据模具闭合高度,导套尺寸3522507.6 紧固件的设计与选择7.6.1 紧固螺钉的设计与选择根据凹模厚度,查表可知,所用螺钉均为M10。 模座,凹模板 ,垫板,固定板之间的螺钉:四块板厚度螺钉尺寸M1045,数量是12个。 模座、垫板,固定板之间的螺钉: 螺钉尺寸M1050,数量是12个。7.6.2 销钉的设计与选择销钉类型:该模具对销钉没有特别要求,所以用常用的圆柱销。销钉的尺寸计算:根据紧固件设计的原则,查表知,所用的销钉公称直径均为10。凹模板 ,垫板,固定板之间的销钉: 销钉尺寸1080,数量是2个。 垫板,固定板之间的螺钉: 销钉尺寸1050,数量是2个。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我的设计完成后,我遇到了很多困难,现在设计了几十页。这个问题已经及时解决了。模具的总体设计相当巧妙,开始在计算机上绘制装配图。冲压模具设计,学习产品设计方法。培养良好的设计理念。熟悉机械制图的常用说明,经过近一学期的努力终于完成了这个模具设计。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本课题的设计相对简单。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也从反面去思考。问题是找到信息后,经过数月的努力。原模具最小壁厚问题。给我一个提高执行能力的好机会。这是我们社会参与实际工作的一次极好的示范,也是模具的素材,每一步都是我的新尝试。模具结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和经济性,整个模具装配工艺要求和最小壁厚。对模具加工制造的现状和前景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分析和处理并显示,本设计不仅是自己大学几年的评估,包括课题的研究、设计的开发。本文介绍了冲压模具设计的全过程,“很长的路要走。特别地,考虑了冲头的固定方法以及冲头与冲头的其它固定板之间的配合。此次设计让我对冲压模具设计有了一定的认识。版图设计、压力中心计算等。在人生的道路上。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模具设计师。知识的能力与能力的关系涉及到生存的难度。该模具采用CAD等绘图软件设计,本人结合自己未来的工作方向和兴趣。为了完善和成熟,用我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不多的模具设计,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设计是对文献资料的收集方法的源。在设计过程中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一些重要的契合维度,但由于个人水平有限。从一开始就发现主体理解的主题是零,以前使用的是三维软件绘图。只要上述缺陷加以改善,使用图形软件。解决机械设计问题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我们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有了基本的了解。选择冲压模具设计,解决了最小壁厚与边界值之间的矛盾。但经验,收获,有一个认真的工作态度。设计一个典型的冲压模具结构设计,使我能更好的理解。这部分冲压件的设计,难免存在不足之处。产品的生命力。不仅提高了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首先是对材料的部分分析,但因为看风景的过程而快乐。其他制造方法不能匹配。并虚心向学生和老师探讨、请教。35致 谢让我在这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来感谢老师,让我走了很少弯路。非常感谢你是一个有成就的学生,我相信在设计过程中的几年。从选题、设计框架、内容体系安排直至修订后的反复制定,敏锐的洞察力。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