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 页 共 16 页 语文 本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请将第 1-17题,20-23 题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其余题目答在答题纸上及作文纸上。 第卷 50 分 一、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倔强(ju) 剑匣(ji) 廿七(nin) 缠绵悱恻(fi) B菜圃(p) 绮靡(q) 规矩(j) 血脉贲张(bn) C弓弩(n) 顷刻(qng) 胡诌(zu) 插科打诨(hn) D偌大(nu) 佣金(yng) 羞赧(nn) 战战兢兢(jng)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嘈杂(co) 驯服(xn) 巢穴(xu) 锲而不舍(q) B胸脯(p) 背脊(j) 掣起(qng) 少不更事(gng) C轻叱(ch) 水瓮(wng) 绯红(fi) 身受重创(chung) D面颊(xi) 濒临(pn) 针砭(bin) 毛骨悚然(sng)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希翼 枯燥 焦躁 出洋像 B剪辑 暄嚣 通霄 没精打采 C纯粹 怂勇 繁琐 全神灌注 D逗留 迄今 癫狂 精神涣散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干瘪 冷竣 栩栩如生 不可思异 B漫骂 毁谤 面面相觑 难以至信 C昏厥 鞭苔 不共带天 摧枯拉朽 D蜷缩 皱褶 引经据典 谆谆劝学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李登云说完后,又马上对他爱人说:“可以上菜了吗?志英。”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2 页 共 16 页 B到时,我和爸爸、你二哥,三个人劳动,还供不起你一个人? C“噢!那我就不怕了!”诗人说着立即从口袋里掏出两页纸,说:“我刚写 了一首诗!你们听一听!” D咱们要追认俊海为革命烈士。叫人打一块碑,上面写上金俊海烈士之墓。 6给下列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它邀请我们敞开感官,再度与周遭的万物产生连接,帮助我们找回内在寂静, 让心灵充满感恩与耐心。 我对寂静有两种看法。 我们可以带着这种感觉去到任何地方,即使在城市嘈杂的街道上仍能产生这 样的感觉。 内在寂静是尊敬生命的感觉,这种寂静是属于灵魂的层次。 外在寂静不同。那是我们置身于安静的自然环境,没有任何现代噪音入侵时 的感受。 A B C D 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子,名周,战国时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合称“老庄”。庄子 虽为哲理散文,但却具有浓厚的诗性色彩,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极大影响。 B故事新编是鲁迅以远古神话和历史传说为题材而写就的短篇小说集,收 录了故乡奔月铸剑起死等 8 篇作品。 C韩愈,字退之,“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倡导“古文运动”,主张摒弃文风 浮华的骈体文,恢复先秦两汉散文传统。 D俄国的契诃夫、法国的莫泊桑和美国的欧亨利被誉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他们的代表作分别为装在套子里的人项链 麦琪的礼物等。 8下列诗句都与节气有关,其中不属于描写春季节气的一项是 A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B坤宫半夜一声雷,蛰户花房晓已开。 C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 D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3 页 共 16 页 二、本大题共 7小题,每小题 2分,共 14分。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时矫首而遐观 矫:举 B抢榆枋而止 抢:触、碰 C虽有槁暴 暴:晒 D其责己也重以周 责:责备 10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而闻者彰 彰:清楚 B犹有所待者也 待:等待 C高宗欲使武后摄国政 摄:代理 D求之靡途 靡:没有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吾为国相,且自愧 且适南冥也 B今之君子则不然 金就砺则利 C虽然,犹有未树也 门虽设而常关 D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1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弱冠举进士 举明经,为高陵主簿 B得吾说而存之 其贫窭不自存 C罕所奖与 其应者,必其人之与也 D怠者不能修 未有知其修者 1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强者必说于言 C琦蚤有盛名 D景翳翳以将入 14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复驾言兮焉求 A遂见用于小邑 B而莫之夭阏者 C蚓无爪牙之利 D青,取之于蓝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4 页 共 16 页 15对下列语句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世人都只称赞他,却不劝导他 B王何不使臣见魏王,则臣请必北魏矣大王何不让我去见魏王,那么我一 定让魏国失败 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借助船只的人,自己并不善于游水,却 能横渡江河 D帝每顾问,必鲠切不回皇帝每次询问臣下事情,(李义琰)必定耿直切 合地回答而不绕弯子 三、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16-17题。 (一) 我的同事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您一定听说过他。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里,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 大衣。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就 连那削铅笔的 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 的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 朵 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 夫支起车篷。 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 绝人世,不受外界影响。现实生活刺激他,惊吓他,老是闹得他六神不安。也许为了 替自己的胆怯、自己对现实 的憎恶辩护吧,他老是歌颂过去,歌 颂那些从没存在过 的东西;事实上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 躲避现 实生活。 16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描写别里科夫的衣着打扮、生活习惯和职业行为,表现了这个“装 在套子里的人”封闭、谨慎、胆小、多疑的性格特点。 B作者运用了漫画式的夸张手法,用怪异的打扮来凸现别里科夫可笑的形象, 带有强烈而鲜明的讽刺意味。 C别里科夫“老是歌颂过去”,是因为他生不逢时,处于残酷的社会现实和冷 漠的人际关系之中,难免对周围环境心生厌恶。 D别里科夫的“套子”既是物质上的套子又是精神上的套子,契诃夫以此揭露、 讽刺了沙皇专制对自由的钳制和人性的扼杀。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5 页 共 16 页 (二) 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 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 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 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 乐的 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 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 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 17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拿世界名城巴黎与北平作对比,更加突显了自己心中的北平动中有静、 复杂而又有边际的特点。 B积水潭边可欣赏的景致异常丰富,既有古旧的老城墙又有活泼的小蝌蚪、嫩 蜻蜓,兼具历史韵味和生命活力。 C作者把自己坐在城墙边比作“小儿安睡在摇篮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北平 在他心中是最安适的归宿。 D作者认为北平生活单调,人们总有大量闲暇,所以不需要咖啡和酒这类刺激 性的饮品来提神消乏。 四、本大题共 1小题,每空 1分,共 6分。 18.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情 du( ) 初开 (2)chn( )言 (3)一 chu( )莫展 (4)zhn( )酌 (5)刚 b( )自用 (6)鞭 t( ) 五、本大题共 1题,每空 1分,共 10分。 19.按原文内容填空。 (1)怀良辰以孤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2)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3)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乌夜啼) (5)帘外雨潺潺, 。(李煜浪淘沙) (6)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7)谁见幽人独往来, 。(苏轼卜算子)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6 页 共 16 页 (8) ,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 (9)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10)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第卷 50 分 六、本大题共 5小题,共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0-24题 。 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勾践 师范蠡、 大夫种。圣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于帝,智不至于圣,而欲无尊师,奚由 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 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 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 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 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 败之,是谓善学。 子张 ,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于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 也,学于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于乡曲,学于子墨子。索 卢参,东 方之巨狡也,学于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于刑戮死辱也,由 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于学也。 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 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于朝,君子不与交友。 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 义 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 大于教;知之盛者,莫大于成身,成身莫大于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 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 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 太学祭先圣则齿 尝为师 者而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 师也。 (取材于吕氏春秋尊师) 注释: 子张、颜涿聚、段干木、高何、县子石、索 卢参、禽滑黎等,皆为古人名。 驵(zng),市场经纪人。齿:并排排列。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7 页 共 16 页 20与“神农师悉诸”中加点字意思一致的一项是(3 分) A未有不尊师者也 B越王勾践师范蠡 C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D烛之武退秦师 2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奚由至哉 乐夫天命复奚疑 B而使其耳可以闻 实迷途其未远 C是谓善学 觉今是而昨非 D学于孔子 莫大于利人 22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不学,其见不若盲 (如果)不学习,人眼睛能看见还不如看不见 B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 所以凡是学习,不是能增加(什么),而是(使人能)通达天性 C说义必称师以论道 谈论道理一定称引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 D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 自身的修养完成,那么作儿子的就不会指使(他)孝顺了 23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首段举出地位、智慧均高出普通人的先贤从师学习的例子,说明了从师的必 要性。 B第二段告诉我们,能够保全上天赋予的天性而不使它受到伤害,就叫作善于 学习。 C第三段用“刑戮死辱之人”通过从师学习成就人生的例子来证明人人都可以 获得成功。 D从师学习获得教育、提升自我是最大的智慧,教育他人则是利于他人、切实 行义之举。 24用(/)为下列文字断句。(5 分) 故 子 贡 问 孔 子 曰 后 世 将 何 以 称 夫 子 孔 子 曰 吾 何 足 以 称 哉 勿 已 者 则 好 学 而 不 厌 好 教 而 不 倦 其 惟 此 邪 天 子 入 太 学 祭 先 圣 则 齿 尝 为 师 者 而 弗 臣 所 以 见 敬 学 与 尊 师 也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8 页 共 16 页 七、本大题共 2小题,共 9分。 饮酒 陶渊明 秋菊有佳色,裛 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尽,杯尽 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注:裛,y,通“浥”,沾湿。 2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两项是(4 分) A“佳色”不仅指颜色,还表示菊花的姿态与形状的美好。一二句是说秋菊那 么可爱,所以我把带着露水的菊花花瓣采撷下来了。 B“远我遗世情”中的“远”字用作动词,有使远离的含义。诗人将菊花“泛” 于酒上,自斟自饮,流露出了自己遗世独立的强烈情感。 C“日入”两句表现了傍晚时分万物消歇、众鸟回巢的一派安宁景象,也表现 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D“啸傲”的“傲”有高傲之意。此句表现了诗人不受世俗纷扰的自信与自得, 传递出了诗人内心对追求生命之“道”的坚定。 E诗人饮酒赏花,体悟大自然的宁静与平和,自得于归隐生活。“聊复”一词 就表现了诗人从“济世之志”中彻底解脱后的畅快之情。 26请分析“一觞虽独尽,杯尽壶自倾”所表达的情感。(5 分) 八、本大题共 3小题,共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7-29题。(12 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 邻摊卖 水果的三孬就凑过来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 出啥事啦? ”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9 页 共 16 页 里,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 前天上午麻 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 好还是抽空跟她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 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 咸菜,不忙的 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 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 婶就会主 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 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她男人说了。男人 说: “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 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门口的长椅上,麻 婶的女儿哭 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 满地对马兰花说:“ 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 婶借 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那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 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 你咋尽往坏 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 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 车开得飞快。 第三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她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 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 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离开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 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 马兰花只当没听 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 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 房子还是租来的。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 块钱吗?是个命! 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 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0 页 共 16 页 饭菜。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 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 到底咋回事? ”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 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信中写道:“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 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了。前几天清理母 亲的遗 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 还有借钱的日 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 亲没有还这笔钱。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 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 亲借钱的事。 还好我曾 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 记着 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来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心意吧。 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 上,一时 半会儿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 过 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 钥 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有删改) 2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 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 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世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 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转变,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麻婶的女儿及时还上妈妈生前借的钱款,并借房 给马兰花一家暂住,可以看出她是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 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8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2 分) 29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原因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 内容对马兰花三次流泪的原因和心情进行具体分析。(6 分)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1 页 共 16 页 九、本大题共 2小题,共 12分。 30请仿照给出的句子,另写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2 分) 在孤独中,书籍是朋友,读书使平淡的生活丰富多彩。 在孤独中, , 。 31微写作(10 分) 互联网时代,一方面网络词汇淘洗得太快,一方面 “美女”“ 帅哥” 似乎已经不够夸 人,所以当人们需要一个词 来表达 对某位男性或女性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时,就“ 男 神”“女神”地用开了。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 150字。 (1)描述一位你心中的“男神”或“女神”,用上描写手法; (2)介绍一位你心中的“男神”或“女神”,充分陈述理由; (3)谈谈你对“男神”“女神”或类似流行用语的看法。 第卷 50 分 十、本大题共 1小题,共 50分。 32作文(50分) 请以“ 的吸引力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这个词只能是名词,比如围棋、DotA、Cosplay、宫崎 骏、微信朋友圈,将题目补充完整。 2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不少于 700字。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2 页 共 16 页 草 稿 纸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3 页 共 16 页 答 题 纸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18.(6分)(1) (2) (3) (4) (5) (6) 19.(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24.(5分)故 子 贡 问 孔 子 曰 后 世 将 何 以 称 夫 子 孔 子 曰 吾 何 足 以 称 哉 勿 已 者 则 好 学 而 不 厌 好 教 而 不 倦 其 惟 此 邪 天 子 入 太 学 祭 先 圣 则 齿 尝 为 师 者 而 弗 臣 所 以 见 敬 学 与 尊 师 也。 25.(4 分)( )( ) 26.(5 分) 27.(4 分)( )( ) 28.(2 分)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4 页 共 16 页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5 页 共 16 页 29.(6 分) 30.(2 分)在孤独中, , 。 31.(10 分) 我选择( )题 150 0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6 页 共 16 页 作 文 纸 班级: 姓名: 学号: 分数: 的吸引力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7 页 共 16 页 700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8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1.B(倔强 ju 剑匣 xi 顷刻 qng 胡诌 zhu 偌大 ru 佣金 yng) 2.C(嘈杂 co 锲而不舍 qi 背脊 j 掣起 ch 面颊 ji 濒临 bn) 3.D(希冀 出洋相 喧嚣 通宵 怂恿 全神贯注) 4.D(冷峻 不可思议 谩骂 难以置信 鞭笞 不共戴天) 5.B(A 倒装问句问号在句末,改问号为逗号,句号为问号;C 说话人在引语中间 不用冒号提示下文,冒号改逗号;D 书名号改引号) 6.A(句总领下文,分述内在寂静,分述外在寂静。“带着这种感觉” 照应上文“内在寂静是尊敬生命的感觉”;“帮助我们找回内在寂静”只能是 描述“外在寂静”。) 7.B(故乡出自呐喊) 8.D(A 清明 B惊蛰 C春分都是春季节气,D 芒种是夏季节气) 9.D要求 10.B依靠、凭借 11.C虽然 12.A考中 13.D 14.B 15.A 16.C(别里科夫“歌颂过去”是想躲进一个自己虚构出来、“从没存在过”的世 界之中,从而逃避现实、隔绝人世) 17.D(“作者认为北平生活单调,人们总有大量闲暇”与文意不符) 18.窦 谗 筹 斟 愎 挞 19.(1)或植杖而耘耔 (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吾尝跂而望矣 (4)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5)春意阑珊 (6)会挽雕弓如满月 (7)缥缈孤鸿影 北京四中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共 16 页 第 19 页 共 16 页 (8)枝上柳绵吹又少 (9)八百里分麾下炙 (10)烽火扬州路 20.B(3 分)都是意动,以为老师。 AC 为老师,D 为军队。 21.A(3 分)都是疑问代词,什么。B 代词,指人;语气词,表推测。C 代词,这; 正确。 D 介词,引出动作对象;介词,表比较。 22.D(3 分)自身的修养完成,那么作儿子的不用支使就孝顺了 23.C(3 分)是为了证明从师学习的意义、好处。 24. (5 分)故子贡问孔子曰/后世将何以称夫子/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 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天子入太学/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而弗臣/ 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25. C“苦闷”不妥。E“彻底解脱”不妥。 26.要点:诗句翻译 1分;饮酒时的自得与喜悦 2分;精神的高傲和孤独 2分。 答案示例: (1)这句意为一杯酒虽然是独自饮尽,但一杯尽后壶又不自觉得倾下了一杯,生动 地表现出了陶渊明一人独酌的悠然与自得,与酒化为一体,以酒尽兴的情感。另 一方面也反映出他只能以壶为友的内心的孤寂与空落。 (2)杯中酒独自饮尽,装酒的壶随意倾倒,一觞独尽,表达作者旷达、洒脱、畅快 的豪迈和遗世独立的自得与安乐。“壶自倾”,却不去扶正,表达作者安知天命, 顺其自然的豁达之情。 27.A、B 28.明线是马兰花一家为借款而引发的冲突,暗线是麻婶母女的还款过程。(意思 对即可,每点 1分) 29. 第一次“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原因是受到丈夫的指责,内心满是委屈与 隐忍;第二次“眼里含着泪”,原因是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计较,马兰花内 心非常气愤与不满;第三次“满眼的泪水”,原因是读了麻婶女儿的信,内心有 对麻婶去世的惋惜,对麻婶女儿知恩图报的感激。(三次流泪每点 2分,原因 1 分,心情 1分) 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教育培训机构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土石方工程居间服务合同
- 2025年医疗器械代理注册与产品注册推广合同
- 2025卞巧与李家解除婚姻关系共同财产分割协议
- 2025年度时尚饰品店铺合租及新品开发协议
- 2025年单位会议室音响灯光系统升级与装修协议合同范本
- 2025版土地开发合作合同协议
- 2025房地产项目股权收购及资产重组合同
- 2025年度摊位信用评价体系合作协议
- 2025短驳运输合同范本:城市公共交通驳接服务协议
- 辅导员与学生谈心谈话记录
- 外墙涂料的施工方案
- 采购降本知识培训课件
- 金融标准化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中国茯苓种植市场全面调研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医师规范化培训
- 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作业指导书
- 监理跟踪、平行检测计划
- 螺栓知识培训
- 创意写作与文学欣赏
- 蒙古族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