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二环路strata混合料设计及试验报告0_第1页
北京二环路strata混合料设计及试验报告0_第2页
北京二环路strata混合料设计及试验报告0_第3页
北京二环路strata混合料设计及试验报告0_第4页
北京二环路strata混合料设计及试验报告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strata) 在北京市二环路道路改建工程中的应用 目录 一、 工程简介 二、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strata)简介 三、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strata)应用目的 四、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strata)应用过程 五、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strata)应用效果 六、 结束语 一、工程简介: 二环路是北京市中心区环行快速路之一,全长 32.7km,共建立交桥 32 座。现况二环路为四至六幅路型式,中间主路宽为 23-29m,两侧为辅路 及非机动车道,宽度分别为 712m 和 3.55m。二环路建成运行多年,在 交通荷载及自然条件的作用下,路面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破损,尤其是北 半环作为地铁加强层的水泥砼路面破损尤为严重,直接影响了交通运行的 舒适性及使用功能。目前现有的道路使用条件与其承担的繁重交通极不相 称。因此,为了改善道路的使用状况,迎接 2008 年的奥运盛会,市政府 决定对其进行全面综合改造,以使其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施工段为二环路改造工程 3#标段,西起小街桥西,南至雅宝路南, 桩号为北 10+000北 14+900,全长 4.9 公里,含 1 座跨线桥和 3 座立交 桥,改造范围包括主路路面(含路面拓宽、增减进出口) 、部分辅路路面、 小街桥面、相关附属设施;东直门桥、东四十条桥、朝阳门桥 3 座立交桥 不在改造之列。 主要工程量: 1、道路工程:主路面积 109981.2 m2, 辅路面积 74594.2m2,主路结构为 8- -10.5cm 沥青砼,辅路结构为 8cm-10cm 沥青砼。其中水泥砼路面处理: 板面修复 m 2(214.9m 3) , 板缝处理(施工缝、裂缝) 22237.3m, 铣刨砼旧路面 (1cm) 100851m 2 、 (3cm) 1452 m 2,strata 应力吸收层 82881.6m2。 2、小街桥面铺装:改性(TLA)SMA-13 沥青面层(3cm)5469.8 m 2。 3、附属构筑物:中央防撞护拦 4900 m,各类路缘石 22976.6 m,彩色方 砖步道 14569.4 m2,盲道 543.3 m2。 二、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strata)简介: 北京二环路原面层大部分为水泥路面部分,为预防反射裂缝, 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采用美国科氏材料公司的 STRATA 技术(防反射 裂缝应力吸收层)实施罩面维修工程。STRATA 次同的罩面层混合料 的结构包括层为 2。5防反射裂缝吸收层;中面层为 AC-16 沥青混 合料,主骨料为石灰岩,厚度为 4。粘结料草用国产的 AH-90 掺特 立尼达湖沥青(75/25) ;面层结构为 SMA-13 改性沥青混合料,主骨 料为玄武岩,厚度为 4,粘结料采用国产 AH-90 掺湖沥青 SBS(71/25/4) ,如示意图所示:其中中上面层混合料设计由科氏沥 青技术研究发展中心负责完成。一是防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混合料设 计试验结果总结。 4 SMA-13 (表面层) 4 AC-16 (中面层) 25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 二环路加铺 STRATA 应力吸收层后路面结构示意图 1 材料 11 集料的技术要求 根据 STRATA 系统混合料的级配要求,其合成级配应在下列范围内。 筛孔尺寸 %通过率 3/8inch(9.5) 100 NO.4(4.75) 80100 NO.8(2.36) 6085 NO.16(1.18) 4070 NO.30(600) 2555 NO.50(300) 1535 NO.100(150) 820 NO.200(75) 614 STRATA 层集料的规格及用量见表 1,集料的指标见表 2. 表 1 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及大致用量 (石灰岩) 筛孔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510 100 85 矿粉 75 表 2 集料试验的指标要求 试验项目 指 标 密度(g/cm) 2.5 砂当量(%) 45 棱角性(%) 40 吸水率(%) 2.5 吸水率 0.47% 0.55% 1.71% 1.31% 1.36% 40% 棱角性 46.7 43% 40.1 45,4 35 注:集料全部采用北京市公路局第四工程处提供的集料 4. STRATA 混合料性能测试 4.1 通过采用最佳用油量拌和混合料进行性能检测,从而确定生产时的质 量控制指标。性能试验包括维姆(HVEEM)稳定度试验和 BEAM 疲劳试验。由 于国内无相应的仪器,这两项试验在美国科氏总部试验中心进行。 维姆稳定度是用柔压法制成直径为 102mm,高度为 64mm 的圆拄体 试件,在 600C 保温,置于维姆稳定度仪中,以 1.3mm/分的加荷载速度, 测定侧向产生水平压力和位置移量.这项试验可以判定沥青混合料的 抗塑性变形能力.试验方法参照 AASHTO T246 或 ASTM D-1560. BEAM 疲劳试验用于测定混合料在使用地区气候下的抵抗疲劳裂缝 的能力.试验方法参照 AASHTO TP-8 在北京地区试验温度采用 150C.一 般说来,重交通沥青混合料的弯曲梁抗疲劳破坏数为 2000 次,聚合物 改性沥青为 6000 次,STRATA 试验的指标规定为 100000 次,本次为二 环路设计 STRATA 的抗疲劳次数大大超过 200000 次,已经达到了美国 所在州地区设立奖励的次数,结果非常理想.试验结果如下: 表 8 混合料性能验证试验结果 试验项目 结果 指标 规定离差 HVEEM 稳定度(T246,60 0C) 20.3 18.0 BEAM 疲劳 10HZ,150C(次) 200,000+ 100,000 沥青含量% 8.8 7.0 +/-0.3 空隙率% 0.9 0.5-2.5 +/-0.5 矿料间隙率% 19.2 16.0 +/-1.0 沥青吸收率% 0.9 集料有效密度 2.740 集料烧失系数 0.23 4.2 汉堡车辙试验 考虑到 STRATA 系统在我国尚未进行大范围的应用,为了考察 STRATA 路面系数对于表面层抗车辙能力是否有影响,用汉堡车辙实验仪地整个路 面机构(三层 10.5cm)进行抗车辙能力试验,对比路面结构为无反射裂缝应 力吸收层的中层和面层结构(8cm),试验条件为 500C 水浴中运行 20,000 次. 本试验不但可以测定路面结构的的抗车辙能力,同时也测定了混合料的水 稳定性.试验结果见下图 5、6.结果表明,有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的路面结 构与原路面结构(无应力吸收层)相比,车辙深度几乎相同,证明反射裂缝应 力吸收层对混合料面层的抗车辙能力无任何影响. 从以上图 5 至 8 结果可以看出,路面结果加入防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 后,没有降低路面的抗车辙能力,表面层无水损害发生.并且,在车辙试验进 行完毕后,将试件切开发现,变形主要发生在表面层和中面层.分析原因,表 面层制件的压实度不够是造成车辙试验的主要原因 ,制件时的压实温度为 1600C,计算成型厚度为 4cm,实际厚度为 4.2cm,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进一步 提高表面层压实温度,从而提高路面的压实度. 综上所述,本次配合比试验达到了预期目的,验证试验的结果非常理想.达 到目标配合比. 5 二环路施工及技术建议 5.1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施工建议 1)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施工接缝距水泥板板缝(裂缝和接缝)至少 15cm 以 上. 2)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施工组织方案:由于本层含油量较高,细料多,摩擦 系数低,考虑安全原因,建议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施工后尽快施工中面层以 上面层,例如第一晚施工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第二晚进行中面层罩面,第 三晚进行表面层罩面.如果中面层及表面层不能及时施工,反射裂缝应力吸 收层单独开放交通时间不能超过 5 天,以免出现车辙及安全问题. 3)中面层及表面层的施工接缝也应与水泥混凝土裂缝处错开. 5.2 二环路中面层及表面层粘结料评价 为了配合二环路的维修工程,本次试验还对二环路中及表面层的粘结料 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见附表 1.面层粘结料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面层 沥青的低温度较大.根据北京地区的气候条件及分区以及美国 STRATA 专家 的意见,建议中面层及表面层使用 PG76-28 等级的改性沥青可以在不损失 高温性能的情况下增加路面的柔性及回弹性,这对二环路的抗低温开裂缝 性能及路面寿命能够起到更加理想的效果. 北京科氏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2002 年 3 月 20 日 附件二 1 防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施工要求 1.1 路面和路基的准备,摊铺反射裂缝吸收层前,路面必须完全清理,清除 浮尘、泥土、碎屑及可见水分,大于 12mm 的接缝应采用不膨胀材料填缝. 对于中度或严重的深度裂缝区域,必须做到必要的合缝处理,对于高差相差 大于 10mm 的接缝及 1m 直径区域高差大于 30mm,应事先填补,找平,接缝处 高差低于 10mm 的地方,以高标高为基准调整摊铺厚度,对于水泥混凝土板 出现的断板、掉角等破坏,知识设产生明显下沉,裂缝不大于 12mm,可不做 处理,对于磨光地段,可直接加铺 STRATA 层,原水泥路面设计的膨胀处可直 接灌缝后铺筑沥青混合料,不用特殊设计,填缝料的沥青不可以高出水泥路 面,可参考的落锤弯沉指标来判断路面情况,依据雷达检测结果,路基没有 掏空或行车时路面无唧泥的情况,可视为原路基没有损坏.考虑二环路工程 实际情况,建议按 0.1-0.2Lm2喷洒乳化沥青后铺筑防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 1.2 气温要求,气温低于 100C 不得摊铺,雨后 24 小时内不准施工应力吸收 层. 1.3 拌和、摊铺与压实:严格按照供货商提供的拌和、卸车、压实温度控 制生产,协调好拌和出料、摊铺速度、压实速度之间的关系,本工尺功能要 求拌和温度为 1750C-1800C,压实温度为 1400C-1500C,为防止温度下降速度 过快,运输车辆要有蓬布遮盖。且摊铺现场供料车辆应在 3-5 辆间。压实 操作应紧跟摊铺之后,采用 10-16 吨静态钢轮压路机,压实密度为最大有 效密度的 972%,取样时应在摊铺机前的取样处放一张纸,便于取样。 1.4 表观压实结束后,路面结构紧密,偶尔有大约 0.3m0.3m 的拥起 是正常的,但太多的隆起则表明混合料不符合技术规范,需查证,由于水泥 路面中可能含有水分,岩石后可能出现水泡,在摊铺表面层前刺破水泡或用 压路机去除. 1.5 开放交通和表面层摊铺,施工后 5 天之内在反射裂缝吸收层上罩铺表 面层,亦可在冷却到 600C 以下开放交通或罩铺表面层. 1.6 应力吸收层已开放交通路段,铺筑罩面层则需接 0.08-0.17L/m2洒铺 乳化沥青. 1.7 1 6 未尽事宜参阅我国沥青混合料施工规范; 2. 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质量控制. 2.1 材料验收,施工前的的所有材料必须经过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2,2 现场拌和配方经实验验证后方可使用,未经允许的混合料不得用于本 工程,现场拌和配方需井技术人员书面修改方可生效,若材料变化,需重新 制定新的现场配方. 2.3 现场拌和级配与生产配合比 级配间的偏差(水筛)最大如下: 筛孔尺寸 最大公差(%) 2.36mm 4.0 0.075mm 1.0 级配中天然砂的调整应限制在用量的 5%之内,空隙率偏差要小于 0.5%,矿 料间隙率偏差小于 1.0%.沥青含量偏差小于 0.3%. 2.4 反射裂缝吸收层的平均厚度为 25mm,允许有 5mm 的偏差. 2.5 不提倡钻孔取样,施工过程中要配备核子密度仪,施工前应用压实试 件对核子密度仪进行校正. 四.建议施工设备及检测试验设备 建议主要施工设备采用间歇式拌和机一台,每小时产量大于 150 吨,计 量准确,摊铺机两台,烫平板平直,能自动加热,震动夯实.需要至少两台 10 吨-16 吨钢轮压路机、一台 8 吨钢轮压路机。大于 15 吨的自卸汽车 8 台以 上。 试验检测设备:自动控温延度仪、针入度仪、软化点仪、旋转黏仪、控 温烘箱 3 台、控温水浴、旋转压实仪、最大理论密度测定仪、沥青含量测 定仪(燃烧法)、标准筛、天平(感量 0.01g 量程 3Kg、感量 0.001g 量程 2Kg、感量 0.1g 量程 10Kg)红外温度计(-20400 0C). 检测设备:钻芯机(150mm) 、透水仪、摩擦系数仪、核子密度仪. 附表三 STRATA 反射裂缝吸收系统 保持卡车底盘热干净和喷洒隔 离剂,以防止粘附混合料. 不能用柴油做隔离剂,因它会影 响混合料性能,在路面中产生的问 题. 冷混合料不易处理,不要接受工 厂里面的冷混合料. 常规装载混合料温度为 150- -180. STRATA 反射裂缝吸收系统 为防止铺路中出现问题,做 Strata 混合料 之前,要把拌和楼里以前遗留的混合料清除 干净,尤其是过大的骨料. 为防止泵出现问题,导管上筛目必须小于 Strata 先茶馆内配合比要保证达到目标 配合比质量控制指标. 为达到最好的拌和放置和压实效果,常规 的拌和温度为 150-180. Strata 防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粘结料要 在足够的温度下储存,这样在热拌厂容易处 理,但不应超过 188,否则聚合物分解. 如果 Strata 液粘结料储存超过三天以上, 则要降低温度以避免损坏聚合物改性沥青性 能. STRATA 反射裂缝吸收系统 在摊铺机和工具上喷洒隔离剂 以防粘结混合料, 低于 93混合料会阻塞摊铺机, 因此不要接受,根据沥青的不同, 常规摊铺机摊铺温度为 138- 177. 177以上混合料可能导致摊铺 机后面混合料出现推挤. 138以上混合料可能导致摊铺 机后面混合料出现开裂. 纵向的接缝应该重叠互搭,重 叠宽度最少 15cm,在现有的接缝 上直接施工接缝将产生裂缝和水 损害. 要清除摊铺机前面的所有的卡 车溢洒的 Strata 混合料. 尽可能避免手工作业,这种做法 会带来很大困难. 在铺路时,应把 Strata 混合料 铺筑在摊铺机前面路面变形大于 2cm 深度的地方. Strata 反射裂缝吸收系统 压路机司机工作指南 只有静力的钢轮压路机能够给 Strata 好 的压实,不要打开震动器. 在水罐中放入 1-2 杯的纤维软化剂(柔性 的)可防止粘轮. 要密切注意罐里的水位以防溢出. 第一个压路机尽可能地靠近摊铺机,然而, 如果混合料有开裂现象,压路机应该退回直 到开裂停止. 经 4-5 此碾压能够达到常规的足够的密度. 遵守本只嫩施工,很容易达到想要的密度. 在 8293时停止碾压. Strata 反射裂缝吸收系统 实验室工作指南 确定沥青含量 最好采用燃烧炉方式来确定 Strata 混合料的沥青含量.如果采用溶解抽取法, 高的沥青含量会导致工时延长. 生产之前,应对工程上使用的燃烧炉进行校准,特别是沥青含量和 0.075mm 矿 粉通过率. 最大理论密度(Gmm) 松混合料可能不容易掰碎.因此,在混合料冷却前,把它大面积地铺开并不断 搅动,以避免结块. 用真空法测定 Gmm,测定时真空泵抽真空 15 分钟,同时使用摇动器,但每分 3 钟仍需人工手摇一次,这个材料会给出非常准确的结果. 样品压实 混合料和试模要在特定的压实温度下完成.模子至少要加热 2 小时. 附件四 反射裂缝吸收层-类型 1.0 概述,这份技术规范包含了生产和摊铺反射裂缝吸收沥青混合料的原 料和施工要求,并符合施工规范,等级要求和由技术人员确定的或平面图上 的典型横断面.反射裂缝吸收层是一种高弹性不渗透的热拌和屋,专为减 少波特兰水泥混凝土(PCC)路面的反射裂缝饿设计.反射裂缝吸收层可以用 传统的摊铺机和压路机直接摊铺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反射裂缝吸收层上 应罩一层热拌和沥青(HMA)罩面. 1.1 反射裂缝吸收沥青混合料是一种高等级高弹性的聚合物改性沥青混 合料,反射裂缝吸收沥青混合料应达到 3.4.1 中对沥青混凝土的要求. 2,0 原料.所有材料均应符合以下技术规范. 2.1 沥青粘结料,沥青粘结料应符合 AASHTOPG70或更高的高温性能等级 以及性能等级-28或更低的低温性能等级的要求以达到 3.4.1 中维姆稳 定性和弯曲梁和疲劳试验的双重要求.另外,沥青粘结料应符合以下条件: 试 验 标 准 旋转薄膜烘箱弹性恢复,ASTM D60884 sec.6.2 45%minmum25 分离试验,ASTM D5976 sec6.1 最大差别 6,48 小时 后 2.2 混合骨料,混合的骨料可包含天然的砂子、粉碎的细砂和筛屑,混合 后骨料应符合以下要求. 2.21 级配.组合级配应在下列范围之内. 筛孔尺寸 %通过率 3/8inch(9.5mm) 100 NO.4(4.75mm) 80-100 NO.8(2.36mm) 60-85 NO.16(1.18mm) 40-70 NO.30(600um) 25-55 NO.50(300um) 15-35 NO.100(150um) 8-20 NO.200(75um) 6-14 2.2.2 集料规格 应力吸收层集料规格及大致用量(石灰岩) 表 1 筛孔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510 100 85 矿粉 75 集料试验的指标要求 表 2 试验项目 指 标 密度(g/cm 3) 2.5 砂当量(%) 45 棱角性(%) 40 吸收率(%) 70 软 化 点() 65 延度(5cm/min 5 cm) 50 溶 解 度(%) 99 粘 度(135) 230 弹性恢复(RTFO,25) 70% 离 析(48h) 30 针入度比(25 %) 60 附件六 集料性能指标要求 毛体积比重 2.5 吸水率 40% 棱角性 3.5 混合料性能验证试验结果 试 验 项 目 指 标 规定离差 HVEEM 稳定度(T246.60) 18.0 EBAM 疲劳 10Hz,15(次) 100,000 沥青含量% 7.0 +/-0.3 空隙率% 0.5-2.5 +/-0.5 矿料间隙率% 16.0 +/-1.0 工程开竣工日期: 开工日期:2002 年 2 月 8 日 竣工日期:2002 年 9 月 8 日 三、 施工过程: 本工程自中标之日起,着手精干项目部的建立和选址,组织大量的人 力进行主辅路现况及交通情况的调查,为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和交通方案 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第一手资料及实际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项目经理部建立了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责任落实到人,并着手编制 施工组织设计,同时参照业主及总监办联合下发的监理程序严格过程 管理,以保证在每道工序符合要求的同时项目部的质量管理也有所提高。 施工之前组织所有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计图纸、技术规范,以及相关 的操作规程和验收标准。施工过程之中严格遵守监理程序,认真听取监理 工程师的意见,接受监理工程师的指导;加强测量复核的管理工作,对重 要轴线、水准点高程定期进行复核,以保证工程结构物的线位、尺寸准确 无误;积极开展 TQC 管理活动,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加强成 品的保护。 由于市中心区大部分交通都要依靠二环路进行快速集散与分流,二环 路的作用十分重要,道路施工与交通疏导的矛盾十分突出,只能采取夜间 施工进行本标段的道路改造。本工程分为两个施工阶段,即主路施工阶段 和辅路施工及收尾阶段。施工中按照核算过的清单数量,制订并落实材料、 构件采购计划,履行分包报批程序,完善机械设备使用计划,制定详尽的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并协同监理进行分项工程工期和工序质量的动态管理。 针对本工程的施工难点,如砼路面的铣刨、砼板缝处理(灌 TEPCO 胶) 、中央防撞隔离墩的砌筑、应力吸收层 strata 的摊铺、玻纤格栅的铺设、 检查井井周加固、底层面层平整度的控制以及伸缩缝的施工,成立了技术 攻关小组,制定出详尽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并进行相关技能的培训, 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为了改善现况交通状况,延长路面使用年限,二环路改造工程使用了大量 的新材料、新技术,如砼路面铣刨、泰国产 TEPCO 胶、美国 strata 应力 吸收层技术、非接触均衡梁沥青砼摊铺技术。 五、工程质量评价:由于施工前建立了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中严把 进料关,实际操作中加强了自检,驻地监理随时进行工序、分项、部位质 量验收和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检验,采取有效的控制办法,总体质量得到 了较好的动态控制:各工序隐蔽工程验收一次合格率 100%,混凝土强度合 格率 100%,结构物内坚外美,沥青混凝土颜色一致,路面平整度( 值) , 主路小于 1.0,辅路小于 1.2。整个工程均满足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 定标准及合同要求。 本工程合格率为 100%,达到北京市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检验标准的 优良级工程。 六、其它应说明的问题: 本标段辅路 10+50012+150 段不在此次设计改造范围之内,待东直 门交通枢纽工程一并完成。 五、总结 在公联公司及二环路指挥部与总监办的领导下及驻地监理监督指导下, 在交管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圆满出色地完成了二环路道路改造 工程 3#合同段,为首都基础设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为 2008 年奥运会 顺利召开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为党的十六大召开献上一份厚礼,同时也 为本企业赢得信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最后对在座的各位领导与各位同仁及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 的感谢! 1摊铺路面的准备: .摊铺反射裂缝吸收层(strata)前,路面必须完全清理,清除浮尘、 碎屑、泥土、碎屑及可见水分。 .裂缝大于 12的采用泰普克填缝料填充,填缝料的深度低于水泥路 面 6.25。高差大于 10的相邻板缝及直径大于 1m 且高差大于 30的区 域,可用 strata 填补,找平。接缝处高差低于 10的地方,以高标高为 基准调整摊铺厚度。 .对于砼板出现的断板、掉角等破坏,只要没产生明显下沉,裂缝不 大于 12,可不做处理。对于磨光地段,可直接加铺 strata 层。施工时, 反射裂缝吸收沥青混合料的热度不会影响 ASTM 不膨胀的填缝料或硅胶填 缝料。 .任何中度或严重的深度裂缝区域、严重的碰撞坑和其他长期的路面 性能计划病害鉴别手册(SHRP-P-338)中所列的严重路面病害,都应做 必要的合缝和全深度的补丁处理。在摊铺反射裂缝吸收层之前,75mm 深、 直径为 1.5m 的大块路面变形应该用适当的热拌和料进行填补。反射裂缝 吸收层在摊铺时也可以填补更小的路面残损,例如突出、角破损和破碎等 情况。 2摊铺气温要求: 气温低于 10不得摊铺;雨后 24 小时内不准施工应力消解层。 3施工设备及检测设备: 施工设备(每台摊铺机): 压路机 2 台 1016 吨 压路机 1 台 8 吨 检测设备: 钻芯机(150) 、透水仪、摩擦系数仪、核子密度仪 4摊铺与压实: 碾压后用核子密度仪与取芯检测压实度,以保证达到规范要求。严格 按照供货商提供的拌和、卸车、压实温度控制生产,协调好拌和出料、摊 铺速度、压实速度之间的关系。为防止温度下降过快,运输车辆要有蓬布 遮盖,且摊铺现场供料车辆应在 35 辆间。压实操作应紧跟摊铺之后, 采用 1016 吨静态钢轮压路机,压实密度为最大有效密度的 972%,钻 芯取样是应在摊铺机前的取样处放一张纸,以便于取样。 5表观及处理: 最后一遍压实结束后,反射裂缝吸收层看起来是深黑色的,路面结构 紧密。出于减少裂缝的目的,其表面偶尔出现大约 3030的隆起是正 常的,但太多隆起则表明混合料不符合技术规范,需查证。由于水泥路面 中可能含有水分,压实后可能出现水泡,在摊铺表面层前应刺破水泡或用 压路机去除。 开放交通和表面层摊铺: 施工后 5 天之内在 strata 上罩铺面层,亦可在冷却到 60以下开放 交通或早铺表面层。应力吸收层已开放交通路段,铺筑表面层前需按 0.080.17L/洒铺乳化沥青。 施工工艺: strata 施工工艺,反射裂缝应力吸收层的施工工艺与普通热拌沥青混 合料施工工艺相仿,出于沥青含量大、细集料多等因素,拌合产量会有所 降低,运输过程有粘板现象;摊铺厚度薄,降温速度块,碾压时建议压路 机紧跟摊铺机碾压。 .实验段的摊铺应在现场拌合配方批准和沥青拌合工厂校准后进行。 每条试验段都应该在施工范围内单独一条车道内,大约 200 吨,经批准的 混合料或其 1 小时的生产量,取用量较少的一种。合格的试验带应符合密 度和其他所有对试验的混合料的技术要求。 .在摊铺机和工具上喷洒隔离剂以防止粘结混合料,摊铺机熨平板应 加热至 100以上,摊铺速度应与供料速率相匹配,确保摊铺的连续性和 均衡性,一般宜控制在 24m/min,不宜过快;摊铺现场供料车辆应在 35 辆间。 .机械摊铺的松铺厚度由摊铺后的初始密度决定,当震击实装置及熨 平板采用中低档震击实摊铺时,对压实厚度 25的铺筑层,松铺厚度一般 为 2831。 .反射裂缝吸收层的厚度平均为 25mm,允许有 5mm 的偏差。来料低于 93的 strata 混合料会阻塞摊铺机,应予以废弃;混合料温度高于 177 摊铺后面会出现推挤,138以下摊铺后会出现开裂。strata 施工摊铺温 度宜为 160175。 .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