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风景名胜众多_第1页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_第2页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_第3页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_第4页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风景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拥有文化遗址 600 余处,人文景观 18 处, 自然景观 26 处。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命名南昌市为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全市有国家级、省级、市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 多处。 【八一起义旧址群】(即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等) 属全国重点保护单位,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贺龙 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旧居 5 个点。八一 起义”旧址与新四军军部旧址、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八一起义纪念塔等已成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红色旅游一条线。 1.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八一起义旧址群即指挥部旧址)位于市中山路中段 380 号,原为“江西大旅社”。鎏金馆额由中国共产党的陈毅元帅手书。1997 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亲笔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2007 年 7 月末耗资 1.5 亿元人民币新馆扩建完成后免费向大众开放。 2. 朱德旧居位于市花园角 2 号。是一所砖木结构两层楼房,坐西朝东,雕花 飞檐悬于门楣,两扇大门,内有天井,典型的江南民居。一楼北侧是朱德的卧 室,二楼北侧是郭沫若的住房,他曾在此写下请看今日蒋介石。 3.贺龙指挥部(二十军指挥部旧址)坐落在市子固路 85 号,刘伯承,恽代英 也曾入住。 4. 叶挺南昌指挥部旧址位于市苏圃路南昌二中内,为两层砖木结构的“工” 字西式楼房。 5.八一起义纪念塔 1979 年 1 月 8 日落成,坐落在市八一广场南端,此塔为纪 念八一南昌起义五十周年而建,塔呈长方形,总高 45.5 米,塔身正北面是叶剑 英元帅题写的“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九个铜胎鎏金大字。 6.新四军军部旧址 建于 1915 年,是北洋军阀张勋的公馆,内有两栋砖木结 构楼房和一栋平房,属中西合璧的古建筑。 7.江西革命烈士纪念堂位于八一大道北段,建于 1953 年。堂的前厅有毛泽东 手迹:“共产主义是不可抗拒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死难烈士万岁! ”。正厅祭坛上立有纪念碑,由朱德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一起义标志中国共产党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 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因此 8 月 1 日成为中国 工农红军和后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军节。 【滕王阁】 因初唐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而名满天下。与岳阳楼、黄鹤楼并誉为 “江南三大名楼”。一代文学家韩愈撰文赞道:“江南多临观之美,而滕王阁 独为第一,有瑰丽绝特之称。”故有“江南第一楼”之誉。又与蓬莱阁并称为 中国四大名楼,并居首位。继王勃之后,唐代的王绪写了滕王阁赋,王仲 舒写了滕王阁记,史书上称为“三王记滕阁”,成为佳话。历朝历代文人 雅士们以滕王阁为歌咏主题的诗作数不胜数,其中就有张九龄、白居易、杜牧、 苏轼、王安石、朱熹、黄庭坚、辛弃疾、李清照、文天祥、汤显祖等一时人杰。 滕王阁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 653 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婴任洪州都 督时兴建了这幢楼。为历代封建士大夫们迎送和宴请宾客之处。明代开国皇帝 朱元璋也曾设宴阁上,命诸大臣、文人赋诗填词,观看灯火。 1300 多年来,滕王阁历经兴废 28 次,最后在 1926 年被北洋军阀邓如琢部纵 火烧毁。 可谓惯看春花秋月,饱经雨雪风霜。次数之多在中国建筑史上绝无仅 有。因此较其他“抱守残缺”的亭台楼阁不同,滕王阁独树一帜的体现了代代 中国人对美的不懈追求和不断推敲的精神。 现在的滕王阁主阁落成于 1989 年 10 月 8 日,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 于南昌沿江北路与叠山路口的南边,也是赣江与抚河的汇合处。重建后的它无 论其高度,还是面积,均远胜于历代四阁,同时也大超过了现在的黄鹤楼和岳 阳楼,依然居于三大名楼之首。阁共九层,净高 57.5 米,南北配有回廊连接的 两个辅亭,建筑面积 13000 多平方米,滨邻南浦,面对西山,视野开阔,充分 体现“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的气势。且每一层都有一个主题,亦都与阁有关, 让游人仿佛置身于一座以滕王阁为主题的艺术殿堂。主体建筑为宋式仿木结构, 碧瓦丹柱,雕梁飞檐,宫灯高悬,书画满堂。暮秋之后,鄱阳湖将有成千上万 只候鸟飞临,登楼眺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尽收眼 底。夜晚进入滕王阁,仿佛回到大唐盛世。 【八大山人纪念馆】 八大山人纪念馆,位于南昌南郊 15 华里处的梅湖定山桥畔青云谱。是中国最 早建立的古代画家纪念馆。位于市南郊定山桥畔,原为道院,1959 年 10 月辟 为八大山人纪念馆,由郭沫若题写馆名。占地约 1 公顷。清流环绕,白墙古木, 绿荫掩映。整个庭院布局巧借地势,富有江南古韵,因形设景、亭、廊、桥、 池、山、花、木错落有致,古雅幽静。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书法家,一代山 水写意大师朱耷(号称八大山人)曾经隐居于此经行创作。三百年来其人品、画 品画坛上启迪着“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张大千等画家,艺 术生命力经久不衰。1985 年,“八大山人”朱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 国十大文化艺术名人”之一。 青云谱是一座极具江南特色的园林,前身是一座道院,相传早在 2500 余年前, 周灵王之子即在此开基炼丹。西汉为“梅仙祠”;东晋始有道教净明派,建 “太极观”。唐为“太乙观”,宋为“天宁观”,至清初定为“青云谱”。遗 址现存大门、二门石建筑,大门石额刻有“青云谱”3 个大字,二门前后额分 别刻“净明真境”、“众玄少 之门”字样。道院以“关帝殿”、“吕祖殿”、 “许祖殿”一气贯通的三个院落为主体,衔连左右“三官殿”、“斗姥阁”、 “圆峤”,更有两庑内室“黍居”、“鹤巢”簇拥着。300 余年间,道院几经 兴废,解放初已是庭院荒芜,残破不堪了。后经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葺,于 1959 年成立了国内第一座古代画家纪念馆八大山人纪念馆。 园内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 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静谧。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明暗闪烁, 野趣横生。一弯荷池清澈明净,倒映着笼笼修竹,鱼儿嬉戏,花影摇曳。园外 清溪蜿蜒,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农舍炊烟袅袅,恰似人间仙境。 步入景区,犹如走进了苏州园林又仿佛置身于徽州水乡。放眼望去,殿宇堂 阁,清溪蜿蜒,水明如镜,泊岸曲折,溪畔农田阡陌纵横,可谓独揽湖山田园 之美。 青云谱历经周、西汉、东晋、唐、宋、元、明、清数朝,系唯一保存完好环 境的江西净明道教发源地。移步园内,更是美妙无比。数百年的古樟树、苦楮 树、罗汉松青叶苍干,繁荫广被,覆护着青砖灰瓦白墙红柱的殿宇,显得格外 静谧。凉亭月楼,展示岁月的沧桑,漫游其间,感受着 2000 多年神秘道教文化 深蕴的内涵。特别是随处可见的桂花树,想象着秋日丹桂盛开时满园飘香,那 时,走在密叶筛过的天光洒在小径上,幽香阵阵,明暗闪烁,那该是何等的惬 意呀。 曲径幽幽,森森翠竹掩映着以石刻方式展现的八大山人艺术精品的书画碑廊。 边走边看,跨越时空的八大山人书画艺术,释放出巨大艺术能量,似乎能听到 300 年前诗人的娓娓独言,将已逝去的流光重新唤回眼前。 【艾溪湖森林湿地公园】 艾溪湖湿地公园是南昌市唯一的一块典型城市天然湿地,位于高新开发区艾 溪湖东岸,占地 2500 余亩,北起城东一路、南至北京东路、东起长堤路、西至 艾溪湖东堤,与 4.5 平方公里艾溪湖相邻。 公园于 2007 年 9 月开建至今,已栽种乔木 5 万余株,竹子 4 万余杆,草坪 60 万平方米,堆筑岛屿 30 余个;规划种植树木 160 余种,已栽种南酸枣树、苦练 树、腊梅、紫荆、水杉、湿地松、小钢竹等 120 余个品种。公园建成后,将逐步 与天香园候鸟公园连为一体,成为鄱阳湖候鸟通道。而艾溪湖 4.5 平方公里的水 面也将与 2500 余亩土地一起将构成自然、立体的森林湿地体系,成为南昌继梅 岭之后的又一个天然绿肺。 2009 年,政府将继续完善公园设施,大气规划每一个景区,精心雕琢每一个 景点,建设中心广场、高尔夫球练习场、气象科普园、森林博物馆等,把这里 打造成鸥鹭齐飞的生态天堂、教育科研的科普基地。全部建成后,这里四季常 绿,四季有花,鸟儿欢闹嬉戏,游人流连忘返。 【天香园】 天香园距市中心八一广场仅 4 公里,国家 4A 级景区,是南昌人引以为骄傲的 自然家园,人文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园内以江南民宅艺术为底蕴,集鸟趣、园 艺、禅佛、书法等于一身,湿地、湖泊、沼泽串通成片,野生候鸟群落共有 132 个品种,18 万余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欧盟的有关专家一致认定为,这 里的鸟类之多、密度之大、与人之近堪称世界城市之第一。2004 年天香园侯鸟 被确定为“世界侯鸟保护研究中心”,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这里还是 盆景之国,6000 株树桩盆景,它们大多是树龄在 100-900 年间的森林古树,置 身于园中,总能给人一种拥抱绿色,回归自然的感觉。 天香园占地 84 公顷。在人类干扰轻的地段,杉木、榔榆、柘树、构骨等乔木 为建群种,形成了草、灌、乔相结合的半天然、半人工的植物群落,并为鸟类 栖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目前天香园内的植物群落和鸟类己融为独特的 “鸟类、城市、生态”体系,宛如自然形成。 自 1997 年以来,天香园优越的“城市绿洲“,吸引了夏候鸟,如夜鹭、白鹭、 中白鹭牛背鹭、池鹭等水鸟迁来筑巢繁殖。据统计鸟类数量达 18 万余羽、野生 鸟群达 32 个品种,。2003 年冬季以来乃有夜鸳、白鸳在园内越冬栖息。在一 棵苦楝树上停栖的鸳鸟数量达 268 羽。有些候鸟,已成为“定居“的留鸟,在大 都市也实属罕见。天香园位于南昌市青山湖大道,以江西民宅艺术为底蕴,集 园艺、禅佛、鸟趣、书法、茶艺于一体,被专家誉为“文化生态的乐园”。被 中外园艺学者,专家称之为鸟类的天堂,盆景的海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 欧盟的有关专家一致认定为,这里的鸟类之多、密度之大、与人之近堪称世界 城市之第一。 【绳金塔】 古代传说镇火消灾的镇城之宝。建于唐代天佑年间(904 年907 年),是省级 重点保护文物。塔高 49.89 米,7 层 8 面,每层飞檐回廊,八面均有拱门相通, 是南昌古代最高的建筑。塔顶为铜制镇火鼎,鼎壁刻有水族兽和阴阳八卦。 1998 年塔身进行维修曾出土佛家舍利等几十件历史文物。每年农历十五都会举 行大型庙会活动,展示我国的传统手工艺品和各地美食。塔园内设有古戏台、 文庙、农家小院。古戏台每天都会上演传统地方戏剧“采茶戏”,文庙主要供 奉孔子等贤人像,香火旺盛。农家小院是以古南昌的农家风格设置,院内设有 石磨等古代农器供游人游玩。 绳金塔出口处旁有民俗博物馆,里面展示了我国传统的陶瓷制品,游客不仅 可以参观,还可以自己动手制作。 【杏花楼】(即“水观音亭”) 位于市区南湖之中,始建于唐代。明正德年间(1506 年1521 年)曾为宁王朱 宸濠之妻娄 妃的“梳妆台”。万历年间,一度为相国张位别墅,称“杏花楼台” 。内设“闲云馆”,汤显祖、刘应秋、吴应宾等人在此多有吟咏。乾隆五十三 年(1788 年)重修,改称“观音亭”。亭高 2 层,傍湖挺立,四面环水,有一桥 与湖岸相通。现辟为“南昌画院”。 【百花洲】(东湖) 东湖位于南昌市区中心,湖面约 13 公顷。自唐以来,东湖即为著名风景湖, 唐代诗人韦庄曾吟诵道:明代以后,分成东、西、南、北四湖,有桥涵相通。 东湖之中有三座小岛,俗称三洲即百花洲。现有九曲桥、百花桥及海成堤(亦 称“苏翁堤”)跨湖通洲,洲上有“水木清华”馆、中山亭,百花洲亭,苏圃 和文物广场等名迹。 百花洲位于东湖湖心。原有三洲,其中两洲现在八一公园内。“百花洲”一 名出自宋代文学家吟诵豫章的诗篇。南宋绍兴年间,豫章节度使张澄在此建 “讲武堂”以习水军清乾隆十一年(1746 年),江西布政使彭家屏书“百花洲” 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夜月”、“苏圃春蔬”二景均在此间。 【佑民寺】 是享誉东南亚的古刹。位于民德路中段,东湖之畔,建于南朝梁代天监年间 (502 年至 519 年)。该寺几经兴败,数易其名,1929 年改名“佑民寺”至今。 殿宇雄伟,寺内后殿原有巨型铜佛,高 5.3 米,重达 3.6 万斤。近代民谣“江 西穷又穷,还有三万六千斤铜”,即指此。文革时期被回炉冶炼为毛主席像。 【孺子亭】 位于市区西湖中心。为纪念东汉名士徐稚(字孺子),始建于三国吴永安年间 (258264 年)。解放后扩建为孺子亭公园,占地面积 4.3 公顷,水面 2.1 公顷。 【西山万寿宫】 位于新建县西山镇,是著名的道院。清代曾盛极一时。晋朝教武帝宁康二年 (374 年),为祀奉治水有功的名士许逊,在此建立了“许仙祠”(即万寿宫前身)。 宫内庭院宽敞,古柏参天。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每逢农历八月,更是人涌如潮。 西山万寿宫四面环水,游客不仅可以参禅,也可以泛舟湖上。 【东湖】(即八一公园) 位于市区中心,面积 26.27 公顷,其中陆地面积 6.4 公顷,水面面积 19.8 公 顷。中国共产党八一起义时,是战场之一。建于 1932 年。原名湖滨公园, 1946 年改为正中(介石)公园。1949 年正式命名为现名。公园由东湖、百花洲及 东湖东岸陆地组成。早在唐初,东湖、百花洲就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地。园内有 “水木清华馆”、“苏圃”、“冠鳌亭”、“九曲桥”、“柳堤”等著名景点 和建筑。“豫章十景”中的“东湖月夜”和“苏圃春蔬”就在园中。 【梅岭】 位于南昌市西北部的湾里区,距市区中心约 15 公里。梅岭古称飞鸿山,相传 西汉末年南昌县尉梅福弃官隐此修道,后人筑梅仙坛于岭上,故改称梅岭。 梅岭总面积约 150 平方公里,主峰洗药湖海拔 841 米,共有大小山峰 99 座, 天然和人工湖泊 50 余个,岩洞、奇石、泉瀑、幽谷、云海佛光、古树名木,处 处皆景,融雄、秀、奇、幽于一体,使之成为南昌市郊自然风光最胜之处。梅 岭森林覆盖率达 67%,夏季平均气温为 2225,素有“小庐山”之称。是 著名的避暑胜地、中国古典音律和道教净明宗的发源地。 自古以来,“洪崖丹井、西山积翠、神龙飞瀑、雄狮吼天、铜源六群”(瀑 布群、梯田群、水碓群、古墓群、俏石群、鹭鸟群)就是文人骚客争相题咏的 著名景观。历代名人游览梅岭留下的名诗佳作近 700 余篇,摩崖石刻数十处, 此外,文明遐迩的翠岩禅寺、天宁古寺、紫阳宫等千年古刹,更显示出她历史 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梅岭宝贵的文化遗产。2004 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 点风景名胜区,亦为国家级森林公园。 梅岭风景区内主要景点有洪崖丹井、洗药湖、铜源峡、狮子峰、天宁古寺、 神龙潭瀑布、翠崖禅寺、紫阳宫、浑圆山庄、林彪别墅、皇姑墓、妙济桥以及 洪崖书画院等。 【洪崖丹井】 洪崖,相传为黄帝的音乐大臣,史称“伶伦”。他创制了十二音律,被誉为 华夏音乐鼻祖。传说他在此处凿了五口井汲水炼丹,丹成便脱俗成仙,“洪崖 丹井”因此闻名于世。北崖石壁上“洪崖”二字是清康熙年间的摩崖石刻,经 历了三百多年风雨,字迹仍清晰。 【南矶山】 南矶山,位于新建县南矶乡,系鄱阳湖中的两座岛屿。曾是朱元璋在鄱阳湖 大战陈友谅时的水军基地。尚存朱元璋将士墓及军师刘伯温的钓鱼台遗址。岛 上观赏日出、日落及候鸟,美景尤其壮观。 【南昌市民俗博物馆】 位于子固路 95 号。为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座省会民俗博物馆藏机构。博物馆展 览主要有四个部分:南昌婚俗、儿童服饰、吉祥图案、中国岁月风俗画。展示 了南昌风土人情、传统风俗、艺术等。 【八一大桥】原“中正大桥” 位于市区北部,新桥于 1997 年 9 月 29 日通车。是江西省第一座斜拉桥,为 双独塔双索面斜拉桥,总造价 4.4 亿元人民币。主桥长 1040 米,主跨 4160 米,塔高 103 米。全桥共有斜拉索 144 根,主桥桥面宽 28 米,双向车道,可通 行 50 吨重型车辆,设计日流量 2.32 万车次。大桥外型雄伟壮观,不锈钢栏杆 上嵌有汉白玉十二生肖图案。在两座桥塔上,镶嵌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桥名。 在南北桥头地面,广植琪花嘉木,并仿建有江西省盛名风著的浔阳楼、郁孤台、 牡丹亭、龙珠阁。南岸桥头石雕黑白双猫,敏捷灵动;北岸桥头铜铸双狮,威 风凛凛。 【秋水广场】 位于赣江北岸红谷滩新区,北面紧邻中共南昌市委、南昌市人民政府办公大 楼,南濒滔滔奔腾的赣江,与江南名楼滕王阁隔江而望。“秋水广场”取滕 王阁序中“秋水共长天一色”之意,是南昌市一靓丽景观。工程于 2003 年 7 月动工,2004 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总投资约 6000 万元,占地面积 8.6 万平 方米,总体平面呈月牙形,岸线长 1100 米,最宽处 110 米。秋水广场以音乐喷 泉为主题,拥有全国最大的音乐喷泉群,主喷高度达 128 米以上。同时结合旅 游、购物、休闲等相关功能,在中心广场西侧紧临赣江大道设置观景长廊,长 廊下结合地形设置功能用房及部分店面。在绿地中布置了一些雕塑和小品,达 到步随景移的效果。广场北面设 1 座儿童公园,岸线下设置两个露天广场,成 为老少皆宜的室外活动场所。 【“南昌之星”摩天轮】 “南昌之星”摩天轮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红角洲赣江边上的赣江市 民公园,是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2008 年 4 月 15 日开放的“新加坡飞 行者”以 165 米的高度超越了“南昌之星”和世界第三高摩天轮英国“伦敦眼” 。 该摩天轮总高程为 160 米,转盘直径为 153 米,比位于英国 泰晤士河边的 135 米高的“伦敦之眼”摩天轮还要高,成为目前世界上第二高的摩天轮。它 设有 60 个太空舱,每舱可容游客 68 人,舱内配置了液晶电视、冷暖空调, 每小时将可容纳近千人“空中”旋转看南昌。 南昌摩天轮上还将安装世界第一大时钟,60 个太空舱分别代表 60 分钟的时 间刻度,摩天轮将采用双供电与双动力系统,以保证游客安全,同时太空舱内 还设有灭火器、对讲机及救生绳筒,万一出现故障,游客可沿绳而下,避免危 险。摩天轮运转为匀速转动,但如有乘客在太空舱突发疾病,如心脏病等,通 过对讲机与地面操作控制人员联系,可以调节运输速度,使病人快速抵达地面。 “南昌之星”摩天轮的轮面彩灯由六七千根 LED 半导体照明器件构成,全部 亮灯后除了可以显示一座直径为 153 米的巨型彩色时钟,还可根据需要设定不 同图案,目前,彩灯系统已经预设了 15 套节目;另外,市民还可发送手机 短 信到控制系统,摩天轮的彩灯即可显示短信内容,字数只要在 12 个之内即可。 【青山湖风景区】 位于南昌城区东北,北依赣江。古时因湖四周山丘环抱,山色青青而得名, 古时建有徐孺子祠堂,可惜现已不存。湖面南北长近 5 公里,东西宽 1.5 公里, 水域面积 300 公顷,陆地面积近 65 公顷,承担着南昌城区 52 平方公里雨水污 水的调蓄。2001 年 10 月,市委、市政府决定把青山湖整治工程列为建设花园 城市的标志性工程。工程计划总投资 2.8 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 1.6 亿元,相 继建成了相思林公园、湖滨公园、燕鸣岛公园。整治后的青山湖显现出欧式风 格,是公共休闲的大型城市公园。 【象湖风景区】 坐落于南昌西南角,地处抚河支流故道的上游,北起将军渡闸,南至南隔堤, 东起施尧路,西至桃花路,原为一片水草丰茂、湖水浩淼、候鸟聚集的沼泽之 地。 1958 年,箭江、将军渡建闸堵口,始由自流湖变为固定湖。1998 年,为 抵御百年难遇的洪涝,市政府对其实施围湖筑堤、绿化植树,始具今日公园之 雏形。因当年陆九渊曾在此开坛讲学,“象湖”一名由其号(象山先生)而来; 也有一说因湖貌似大象外形,故名“象湖”。 1998 年象湖被列入城市重大景区工程重新规划:建设旅游休闲、水上运动、 生态园三大功能区,规划用地面积 7.81 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 2.11 平方公 里。基本形成了“环湖一路、湖心四岛、湖中两条堤、西南一座山、八千水面 柳如烟”的总体格局。主要景点有:灌婴广场、观礼台、渡口长亭、藉香榭、 环漪阁、万寿宫,还有沙滩泳场、千亩垂钓中心等。 【安义千年古村落】 千年古村群游览区,位于南昌市所辖安义县南面约十公里的西山梅岭之麓。 该游览区,由京台、罗田和水南三大古村落组成,面积约 3 平方公里。3 座古 村落成鼎足之势,村间有长寿大道、祈福古道和丰禄大道(简称“福、禄、寿 三星道“相连通,各自相距仅一里之遥。三大村落既是独立的,又是一个有机 整体。 京台村:至今已有 1400 年历史。该村有刘、李两大姓。刘姓村民,为汉代学 者刘向后裔,初唐武德元年(公元 618 年)迁居此地。明初洪武年间,李氏 之 祖则由朝廷授封而落户于此。千年古村,远离嚣尘,许多古建民居至今保存完 好,如石牌坊、古井石槽、古戏台、砖石大门、四十八天井古屋等。游人至此, 定能感受农耕生活之情,油然而生归园田居之趣。 罗田村:至今已有 1200 年的历史。该村均为黄姓,传为祝融帝后裔,为避战 乱,于晚唐广明年间由湖北蕲州迁徙至此。民谣有云:“小小安义县,大大罗田 黄。“足见罗田黄家名声之大。该村乃当年香客赴西山万寿宫朝拜许真君的必经 之地,帮店铺比肓,商贾云集,称一时之盛。该村古街、麻石板道、古车辙清 晰可见,整个村庄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统。民居古建、砖雕、石刻、 木雕构件古朴而精美。该村有“长寿村“之誉。唐代黄樟生机盎然,“寿康“方井 泉水甘冽,驻足古村,不禁令人发思古之幽情。 水南村:该村村民为古罗田村黄氏分支后裔。明初洪武七年(公元 1369 年) 族祖一 能公在此开新基拓新村。该村现存古屋规模宏大,装修考究,雕饰精美, 栩栩如生,令人叹服,驻足于当年张勋“辫帅“打工时所出入的古屋,流连于丹 桂飘香的黄氏宗祠,游人们仿佛还能蝗到那渐渐消逝的历史的回音。这里的 “水南民俗馆”,陈列有许多不可多得的展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