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_2_第1页
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_2_第2页
古代汉语试题(下)评分标准以及参考答案_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模拟试题(下) 一、解释术语(20 分) 古无舌上音三十六字母叶音说四库全书总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 分) (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史记孝文本纪 )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 ) 欲影正者端其表。 (盐铁论疾贫 ) 圣人甚祸无故之利。 (史记赵世家 )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 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 ”(史记孔子世家 ) 旁无介绍,惴惴然疑先生之未必我见也。 (袁枚徐灵胎先生传 )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 何以知人之且病也?以其不嗜食也。何以知国之将乱也? 以其不嗜贤也。 (王符潜夫论 ) 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报任安书 )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 (10 分)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论语雍也 )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 (战国策魏策四 )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 (史记孝文本纪 ) 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 (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 梁传僖公二年 )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 分) 。 ()兵败()陈涉,地夺()刘氏。 (汉书贾谊传 ) ()秦城恐不可得,徒()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3)此非孟德之困()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 (4)吏当广所失亡多。 ()虏()生得,当斩。 (史记李将军列传 )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 分) 。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 )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史记陈涉世家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 (荀子天论 ) 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新序杂事 )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 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 代表救。注:加点的字是古入声字。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杜甫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八、给下面一段诗经经文的注疏加上标点,并将毛传(下画) 、郑笺(下画) 、孔疏(下画)及经典释文的注释 (下画)表示出来,最后回答问题(20 分): 交交黄鸟,止于棘。兴也交交小貌黄鸟以时往来得其所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笺云黄鸟止于棘以求安已也此棘若不安则移兴者喻臣 之事君亦然今穆公使臣从死则刺其不得黄鸟止于棘之本意谁从穆公,子车奄息。子车氏奄息名笺云言谁从穆公者伤之维此奄息, 百夫之特。乃特百夫之德笺云百夫之中最雄俊也临其穴,惴惴其栗。栗栗惧也笺云穴谓塜圹中也秦人哀伤此奄息之死临视其圹皆 为之悼栗惴之瑞反栗音栗圹苦晃反彼苍者天,歼我良人。歼尽良善也笺云言彼苍天者天诉之歼子廉反徐又息廉反诉苏路反如 可赎兮,人百其身。笺云如此奄息之死可以他人赎之者人皆百其身谓一身百死犹为之惜善人之甚赎食烛反又音树疏交交至 其身毛以为交交然而小者是黄鸟也黄鸟飞而往来止于棘木之上得其所以兴人以寿命终亦得其所今穆公使良臣从死是不得其所也 有谁从穆公死乎有子车氏名奄息者从穆公死也此奄息何等人哉乃是百夫之中特立雄俊者也今从穆公而死秦人悉哀伤之临其圹穴之 上皆惴惴然恐惧心悼栗乃诉之于天彼苍苍者是在上之天今穆公尽杀我善人也如使此人可以他人赎代之兮我国人皆百死其身以赎之 爱惜良臣宁一人百死代之 毛传是如何解释“交交”一词的? 郑笺是如何解释毛传的“兴也”? “圹”字的反切是什么?读什么音? 参考答案 一、解释术语(20 分,全题 20 分,每个术语 5 分) 古无舌上音:清钱大昕提出的古音学观点,认为中古 36 字母中的轻唇音“非组” ,在上古要合到“帮组” 。如“富” 、 “逼” ,从同 一声符而后来声母有所不同。不举例扣 2 分。 三十六字母:默写不能有错字,错一个扣 1 分。 叶音说:随意改变韵文的韵脚字的读音,反历史的。 四库全书总目:书目,收录清代乾隆以前的中国古代文献中的重要典籍并加以介绍,是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重要文献。 二、分析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翻译该句,10 分,每句 2 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 1 分。 (苏天爵)进为师长,端已悉心,以范学者。(元史苏天爵传) 范:动词,作模范。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 (史记孝文本纪 )通、来:使动用法。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 (淮南子原道训 )贵、重:意动用法。 欲影正者端其表。 (盐铁论疾贫 )端:使动用法。 圣人甚祸无故之利。 (史记赵世家 )祸:意动用法。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前置宾语、说明它们前置的条件,并翻译全句,10 分,每句 2 分,翻译与语法分析各占 1 分。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疑问句中介词的宾语为代词前置。 疑问代词作介词、动词的宾语。 四、把下列各句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其主语和谓语。 (10 分,翻译占 1 分,分析占 1 分)下有横线者为主语,斜字为谓语。 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论语雍也 ) 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 (战国策魏策四 ) 法者,治之正也,所以禁暴率善人也。 (史记孝文本纪 ) 角抵者,相扑之异。又谓之争交。 (罗梁录卷二十角抵 ) 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 ( 梁传僖公二年 ) 五、根据古汉语中的被动表示法,给下列句子填上适当的表示被动意义的词(10 分,每句 2 分) 。 ()兵败(于)陈涉,地夺(于)刘氏。 (汉书贾谊传 )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3)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苏轼赤壁赋 ) (4)吏当广所失亡多。 (为)虏(所)生得,当斩。 (史记李将军列传 ) (5)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 (为)天下笑。 六、找出下列句子中的代词,并说明其类别和语法功能(10 分,每句 2 分,指出占 1 分,黑体字,分析占 1 分) 。 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史记项羽本纪 ) 以小易大,彼恶知之?(孟子梁惠王上 )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史记陈涉世家 )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 (荀子天论 ) 是叶公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新序杂事 ) 七、注出下面这首诗的平仄,如有拗救,请指出:(10 分,要求一律划在字的上方,用一代表平,用|代表仄。用代表拗,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