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11000DWT成品油船方案设计.docx
11000DWT成品油船方案设计【含CAD图纸、说明书】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编号:1189634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3.4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18-12-20
上传人:机****料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高**(实名认证)
河南
IP属地:河南
50
积分
- 关 键 词:
-
含CAD图纸、说明书
dwt
成品
油船
方案设计
cad
图纸
说明书
仿单
- 资源描述:
-








- 内容简介:
-
本科生毕业设计文献综述学 院: 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专 业: 船舶与海洋工程 班 级:学 生 姓 名:学 号:指 导 教 师:完 成 日 期:II文献综述1、前言油船发展到现在已经经历了130多年的时间。早在18世纪中期,就出现了帆船散装运油,当时桶是主要存放工具,然而这样既不安全,装载量又少。到l9世纪80年代(1886年),石油作为能源开始应用,1886年英国建造的“好运”号机帆船,将货舱分隔成若干长方格舱,可装石油2307吨,用泵和管道系统装卸,是第一艘具有现代油船特征的散装油船。为了对石油实现规模运输世界上建成了载重量为3000t的专用油船。伴随着石油的开采利用,油船运输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油船的载重量也越来越大。目前,油船已经是世界航运业的三大主力船型之一,占当今世界船舶总拥有量的35左右。成为世界海上运输中一股举足轻重的运输力量。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势头。2、油船的发展史进入20世纪后,随着石油的开发利用越来越多样化,石油运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油船的动力设备由最初的蒸汽机变为柴油机,油船的吨位也越来越大。然而,在1956年苏伊士运河关闭之前,并没有一艘载重量超过10万吨的油轮出现。以下为这一阶段的一些油船的数据:船名载重吨船长建造年份MUREX36541031892SAN FRATERNO11929160.71913C.O.STILLMAN230601781928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入侵埃及,导致苏伊士运河封闭。从波斯湾到欧洲的海上航路必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运距增加了 5000多海里。运距的增加导致运费的增长,又因为石油消费因战后恢复急剧增长,通过增大油船吨位来降低运费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世界各大造船国展开了一场竞赛,油轮的载重吨位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里快速地膨胀起来,日本在这场竞赛中一直独占鳌头。以下为这一时期一些油船的数据,多为日本建造。船名载重吨船长建造年份UNIVERSE APOLLO1045202881959TOKYO MARU1500003061966DEMITSU MARU209413344.281966UNIVERSE IRELAND326585345.31968BERGE EMPEROR423000381.81975BELLAMYA516000406.619771975年,苏伊士运河重新开放,超级油轮、超巨型油轮由于经济性、适航性和吃水限制等原因,加上西方国家改变能源结构,从以石油为主,转向煤炭、核能、水电、可燃气等多元化能源结构;并大规模修建油气输送管道和采取节能措施,从而大幅度地降低了海上石油运输量,超级油轮、超巨型油轮开始运能过剩。经过论证和实践的检验,港航双方都认为20万 32万吨左右的油轮是最合适的船型,油轮大型化被终止,油轮的吨位也更加规范,石油运输中, 以海运为主,辅以陆海管道运输的总体油运格局开始形成。3单壳向双壳的转变伴随着油轮吨位的扩大和油轮数量的增多,增加了油轮所运输的石油或成品油泄漏风险,由于石油难以分解和回收,并对海洋生物危害极大,大型油轮发生事故会造成巨大的环境灾难。1967年 3月 18日,长 297米的利比亚籍油轮“TORREY CANYON”号在英吉利海峡触礁断裂,导致 11.5万吨石油泄漏,英法两国蒙受巨大损失;1975年 6月,日本油轮“SHOWA MARU”在马六甲海峡海域溢油 23.7万吨。1989年3月24日,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瓦尔德斯号油轮(Exxon Valdez),在阿拉斯加海域为避让冰山而触礁搁浅,导致11.5万立方米的原油泄漏,波及1900公里长的海岸线。埃克森公司动用11000名工人,花费20亿美元进行清理工作,整个事故损失超过50亿美元。一系列的石油事故使各国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也促使油轮的结构形式改进,由原先的单壳结构向双壳结构转变,因为双壳油船比单壳油船更能防止石油泄漏。1992年3月国际海事组织的海上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第32次会议正式批准通过MAPOL737892修正案修正案要求1993年7月6日后订购的载重量6005000t油船必须设置双层底结构载重量5000t以上的油船设置双层壳结构。现在已经在营运的单底结构总吨位小于5000t油轮在2015年后必须为双层底结构。对于总吨位大于5000t油船在2010年后必须为双层壳结构。然而,双壳油船也存在一些缺点,船体结构重量增加,船舶造价提高。另外双壳结构的疲劳断裂问题比单壳结构严重得多。4.结语由于世界能源结构短时间内并不会发生显著改变,石油在世界经济发展中仍将扮演重要角色,油船也仍将是世界航运业三大主力船型之一。随着规范的不断改进和完善,油船的结构形式将趋于统一。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世界对环保的关注,更加绿色环保的油船将会是油船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参考文献: 1 王运龙,金朝光等油船结构形式的变化及发展,中国舰船研究,2011年第一期; 2 陆悦铭 ,周乐油轮1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