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案例题,5个得分技巧_第1页
卷四案例题,5个得分技巧_第2页
卷四案例题,5个得分技巧_第3页
卷四案例题,5个得分技巧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卷四案例题,5 个得分技巧 技巧一:仔细读题,边读边划边翻译。 司法考试卷四案例分析题的题干通常都很长,但是里面没有一句是废话,考生必须一字不 落的仔细读题,题干中的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有他对应的法律信息(也就是本题的得分点) , 需要考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用精准的法律词汇翻译出来。陈璐琼老师建议考生在读题 的过程中,在遇到的人名上面画圈,碰到的动词下面画线,这样对本题中有哪些人、干了 哪些事就能做到心中有数,答题时才能做到有逻辑、不遗漏。 2014 年的考题中,题目很明显涉及到了甲乙丙丁戊五个人,而且出题者在提问时明确说了 “请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 ,可是有不少考生的答案中不是漏了丙就是落了丁,少了 一个人,那他背后的得分点自然就是零。同样的,每个人的行为也不能遗漏,毫不夸张的 说,考题中每一个行为人的行为都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漏一个行为就漏掉了一个采分点。 比如本题中甲的行为有(按照读题的顺序来):1、 “与副厂长乙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 仍能使用时,利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购买的假象,以便非法含有货 款。 ”2、 “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 ”3、 “见事情败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代了上 述罪行。 ”4、 “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 ”这四个行为每一个行为都传递着相关的 法律信息,至于能不能准确的翻译,这就是技术性问题,每个考生的专业素养有所差异不 能苛求,但我们可以争取的是全面获取题干信息,找全了所有信息,才有得高分的可能。 技巧二:答题要有逻辑性,务必保持卷面整洁。 读完题,对题目所给的人物、行为都了然于胸之后就可以开始作答了。此时请大家务必要 有条理性(逻辑) ,否则阅卷老师一看写的乱七八糟,东一句西一句整个印象分就会大大折 扣。即使你的信息都找对了,也精确地翻译成了法律语言,但没有条理,阅卷老师很可能 就看漏掉,甚至看到一份乱七八糟的答卷压根就不愿意去找你的得分点,很多考生因此吃 大亏。这就是很多考生在考完之后对答案,看到自己的答案和公布的标准答案“差不多” , 得分点都有,满以为自己考得不错,但结果卷四分很低的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后面会讲 到)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不必要的吃亏,请注意一下几点: 1、答题要有逻辑性,案例分析最好以人物为线索,依次分析。甲构成什么罪(开门见山, 直击采分点) ,理由;犯罪形态(预备、未遂、既遂、中止) ,理由;是否构成共同犯罪, 理由;是否有数罪并罚,理由;是否有加重或减轻的量刑情节,理由。然后乙丙丁戊以此 类推。本题的出题者已经在问题中明确写了分析甲乙丙丁戊的刑事责任还特别提示了包括 犯罪性质、形态等方面,可是还有考生视而不见,按照自己的想法乱写一气。根据有关信 息和我们对命题趋势的分析,以后的卷四案例题答案会越来越开放,问题会越来越抽象, 可能问题就六个字“请分析此案例 ”,此时考生也应该按照上述逻辑去答题,这样会给阅卷 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觉得这个考生的脑子是清晰,逻辑是通畅的,这样即使在后面发现 一些答案不精准、错别字等小错误也可能睁只眼闭只眼。 2、答案要层次感清晰,对每个人的分析独立成段,避免长篇累牍、一段到底、一逗到底的 情况。为了让我们的卷面看上去工整,让阅卷人员看上去赏心悦目,请考生答题务必要分 段,甲乙丙丁戊,逐个分析,逐段分析,每个行为人分析完后空几行,另起一段开始分析 第二个行为人。这样我们的卷子看上去会很清爽,阅卷老师也会容易在相应的区域找到相 应的给分点,考生的答案才不会被阅卷人员所遗漏。有的考生一段到底长篇大论,极容易 使阅卷人员产生视觉疲劳,漏看给分点。数据统计显示,一道刑法案例题的平均阅卷速度 是 46 秒,有的考生答案多达上千字,此时如果你不能让阅卷老师快速、准确地找到你的 得分区域,就很容易吃亏。 3、字迹工整。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任何文科性质的考试老师都会在考前提醒大家一 定要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但还是有很多考生做不到。陈璐琼老师在此再次强调这个问题, 字迹工整的意思不是说让大家专门去练字,写一手漂亮的楷书而是说字迹清晰、辨识度高, 卷面整洁不要大面积涂改、牵线、答插入符号,这样会让卷面看上去一团乱麻,阅卷老师 的心情自然也会一团糟,即使你答对了,但字写得龙飞凤舞,除了你鬼都不认识的话,老 师是不会有功夫去猜你答案的,看不懂的直接不给分!阅卷是一项十分辛苦的工作,尤其 是司法考试这种全国性的考生数量庞大而阅卷人员极其有限的文科性质考试,每个阅卷老 师的工作负担是相当沉重的。按惯例,卷四阅卷工作全国只有三个点,每个点分两到三个 主观题,也就是说某一道主观题全国 40 万份卷子都集中在某一个点批改,每个阅卷老师 日均批改量在 800 左右,阅卷期间的每天的速度会越来越快,所以越到后期,卷面工整的 考生越容易得高分。 技巧三:答题务必使用法言法语,用词要精准。 要记住,司法考试挑选的是将来的律师、法官、检察官,而不是居委会、街道办的老大妈。 所以考生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体现一个法律职业者区别于普通老百姓的专业素养。把题目 中所给的生活化信息用精准的法律语言翻译过来,不能“差不多” ,更不能“大白话”。陈璐 琼老师注意到有考生的卷子从头到尾,洋洋洒洒几百字、一千字,但一个罪名都没有,一 个专业词汇都没有,这样的卷子即使意思再正确,文辞再优美也没有分。 举例来说,上述甲的第一个行为(与副厂长乙共谋,在车间的某贵重零件仍能使用时,利 用职务之便,制造该零件报废、需向五金厂购买的假象,以便非法含有货款) ,要表达的法 律信息就是:构成贪污罪、与乙构成共同犯罪,此时考生若答这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贪污行 为、构成国家工作人员贪污罪、这是违反法律的犯罪行为、国家干部知法犯法要严惩、国 家机关工作人员贪污腐败行为、贪污受贿行为、同伙犯罪、甲乙同流合污、甲乙狼狈为奸 等等,均不得分,在定性问题上一定要做到法言法语、表述精准! 第二个行为(将实情告知五金厂负责人丙)要表达的法律信息是:丙知情而提供帮助,构 成贪污罪的帮助犯(或者从犯) 。答丙是助纣为虐、丙是帮助甲乙侵占国家财产行为、丙是 诈骗公共财物的行为、丙是帮助甲乙犯罪行为、丙是为甲乙贪污提供帮助的行为、丙是贪 污罪的帮忙犯,一律不得分。丙明知他人的犯罪行而提供帮助、提供便利的行为在刑法上 的表述只有两种“帮助犯” (按分工)或者 “从犯”(按地位) 第三个行为(见事情败露,主动向检察院投案,如实交代了上述罪行)要表达的法律信息 是:自首。答改邪归正、浪子回头、老实交代、主动认错、态度良好,一律不得分。 第四个行为(甲还向检察院揭发乙的其他犯罪事实)要表达的法律信息是:立功。答检举 揭发、举报他人犯罪行为、提供他人犯罪线索、戴罪立功、将功补过、积极改造等答案的, 一律不得分。 阅卷过程中,发现的另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错别字,本题中受贿罪的贿、牟利的牟甚至 是贪污贪、自首的首,写错的考生数量惊人,在这种关键字上出错也是没有分的。就刑法 来说,罪刑法定是一根最敏感的神经是最不可逾越的红线,所以考生一旦在罪名的书写上 出错是绝对没有分的。罪名要精确到每一个字的书写和顺序都不能有丝毫偏差。比如,受 贿罪写成受赂罪、收受贿赂罪、收贿罪、贪污受贿罪、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行贿罪写 成贿赂罪、惠禄罪、向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贿赂国家工作人员罪、桧赂罪的;为亲友非 法牟利罪写成为亲友非法谋利罪、非法为亲友牟利罪、利用职权为亲友非法牟利罪、为亲 戚非法牟利罪、为亲友牟利罪的;自首写成自守的;立功写成利功的;帮助犯写成帮忙犯、 邦助犯的;以及写拼音的均不得分。这就是很多同学考完对答案觉得自己答得跟答案“几乎” 一样,可最后得分很低的第二个原因,写错了还不自知,失之毫厘谬之千里!从刑法的角 度上来讲,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对常见的刑法罪名、常见的专有名词一定要准确 的记忆! 技巧四:定性之后要说理。 通过对往年试题的研究我们发现,司法考试对理论的考察越来越深,尤其是民法民诉、刑 法刑诉这几个最大最重要最常规最成熟的部门法,在卷四中出现的话一定会加大对考生说 理水平的考察。就刑法案例题来说,说完构成什么罪之后一定要紧接着写为什么;说完犯 罪停止形态后一定要写为什么;比如,本题就甲来说:甲乙构成贪污罪的共同犯罪+理由 2 分、贪污罪的未遂+理由 5 分、自首 1 分、立功 1 分满分 9 分。如果只定性,没有理由 最多给一半的分(比如答甲构成贪污罪的未遂没有理由不会超过 3 分。 )可是问题在于,抛 开那些刑法理论水平超高的考生不谈,绝大多数考生尤其是来自非法学专业的考生和已经 参加工作了的考生是几乎没有什么理论水平的,那么此时要说理,要得高分怎么办:抄题 干。本题出题人老师给出的贪污罪的理由是甲乙均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意图侵吞国家财产;未遂的理由是客观上获得可 26 万,但这不是国家的财产,没有给国 家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五金厂(非国有企业)的财产也不能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所以 只能构成贪污罪未遂。在考生答题时精神状态和时间都高度紧张的状态下,要把理论写的 如此透彻明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实上从阅卷的情况来看基本上没有人答出本小题的标准 答案,但有得高分的同学,技巧就是不会说理,不知道理由的时候就抄题干。 比如答,甲乙构成贪污罪,是共同犯罪。因为:“甲作为国有化工厂车间主任与副厂长乙共 谋以便非法占有货款”(照抄题干,适当精简节约时间)的行为符合我国刑法贪污罪的 构成所以甲乙构成贪污罪。同时因为“化工厂会计准备有人举报而未汇出”(抄题干) , 属于甲乙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所以构成未遂。这样答就能得到贪污罪未遂这个点满 分 7 分中的 5-6 分,如果有学生还能稍微扩展一下写到,国有财产未实际损失、26 万不是 国有财产、私人财产不能成为贪污罪的犯罪对象之类的话就很可能得满分。而如果干巴巴 一句由题可知,甲乙行为构成贪污罪的未遂,最多得 3 分,如果整张卷子就摆着几个罪名, 或者卷面脏乱差,或者出现了其他低级错误导致阅卷老师印象不佳,那很可能只给 1-2 分。 技巧五:语言尽量简练。少废话、不抒情、别量刑! 可能很多考生都认为,文科考试写的越多分越多,多答一点没有坏处,可至少从司考卷四 刑法案例题的角度来讲并不是这样。前面说过,卷四每个阅卷老师的工作量是很大的,对 长篇大论却说不到点上,甚至全是废话、错话的卷子是没有好感的。如果你读完题,能明 确的知道本题的考点,就一定要开门见山先写出关键字,然后写理由。用简短、专业、客 观的语言答完即可,不需要进行主观价值判断,类似于:本案中某某罪大恶极应该严惩不 贷、不判重刑不足以正法纪、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为了弘扬正气彰显工整建议对某某某从 重处罚这样的废话不要讲。另外根据命题规律,刑法主要是对定性的考察,不会涉及 定量分析, 也就是说,除考题明确问到应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外(事实上这样的题没有出过) ,案例分析 不需要考生对嫌疑人的行为进行量刑,不会考察考生对某个罪名法定刑的记忆,所以请考 生切勿在定性分析完后加上根据我国刑法应判处 5 年有期徒刑这样的话。除了司法文书题, 在案例分析中也不要以“判决书 ”的形式作答,有不少考生在答题时入戏太深,开头就是 “根 据案情,宣判如下”,这些废话不仅会浪费考生自己的时间,也会让阅卷人员产生反感 情绪,尤其是几乎所有考生写到量刑问题时都是胡说八道的,自己脑子里随便想个数就往 卷子上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